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ddhist social history, this book uses a combination of microscopic and meso research methods,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acro background, drawing on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ology, anthropology and art history, to conduct a three-dimensional and cross-field investigation of Buddhism and society in the Youzhou region of the Tang Dynasty, giving a unique and nove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ultural outlook of Youzhou in the Middle Ages, and also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trajectory of Khitan sinicization and Liao culture.(AI翻译)
尤李:(著)
尤李,女,1981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北京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论文集《多元文化的交融—辽代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白马精舍印经会编:《大藏新纂卐续藏经》,白马精舍印经会恭印1989年版。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编:《北京辽金元拓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版。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石经组编:《房山石经题记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元)孛兰肹等:《元一统志》,赵万里校辑,中华书局1966年版。
陈尚君辑订:《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
陈述辑:《全辽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道宣:《续高僧传》,郭绍林点校,中华书局2014年版。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方南生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日]高楠顺次郎等编:《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2年版。
(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
郭声波点校:《宋会要辑稿·蕃夷道释》,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郝春文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清)和珅等奉敕撰:《钦定大清一统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宋)洪皓:《松漠记闻》,《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毓棠、谢方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慧能:《坛经校释》,郭朋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南唐)静、筠二禅师编撰:《祖堂集》,孙昌武、[日]衣川贤次、[日]西口芳男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版。
(唐)李德裕:《李德裕文集校笺》,傅璇琮、周建国校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李隆基撰、李林甫注:《大唐六典》,[日]广池千九郎训点、[日]内田智雄补订,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唐)李冗、张读:《独异志·宣室志》,张永钦、侯志明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
(明)李贤等奉敕撰:《明一统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唐)林宝:《元和姓纂·附四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岑仲勉校记,孙望审订,中华书局1994年版。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
[日]龙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编、[日]小田义久责任编集:《大谷文书集成》第1—3卷,法藏馆1984—2003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
(宋)欧阳修撰、徐无党注:《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清)清仁宗敕撰:《嘉庆重修一统志》,《四部丛刊续编》本。
(唐)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郭广伟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版。
[日]仁井田陞著,[日]池田温等编:《唐令拾遗补》,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年版。
(明)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唐)沈佺期、宋之问:《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陶敏、易淑琼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校注》,周叔迦、苏晋仁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
(宋)释道原编著:《景德传灯录》,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9年版。
(梁)释慧皎:《高僧传》,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
(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苏晋仁、萧炼子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版。
(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唐)唐临:《冥报记·广异记》,方诗铭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
(元)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2016年标点本。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明本1960年版。
(宋)王钦若等编:《宋本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89年版。
(宋)文惟简:《虏廷事实》,(明)陶宗仪《说郛》卷8,涵芬楼本,收入《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1—9辑,三秦出版社1994—2006年版。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向南辑:《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向南、张国庆、李宇峰辑注:《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唐)萧嵩监修:《大唐开元礼·附大唐郊祀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石刻史料新编》,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新文丰出版公司编:《高丽大藏经》,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
(元)熊梦祥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唐)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校注》,季羡林等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曾贻芬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陈公柔、张明善点较,中华书局1994年版。
旧题(宋)叶隆礼:《契丹国志》,贾敬颜、林荣贵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清)叶奕苞:《金石录补》,《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王邦维校注,中华书局1995年版。
(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修订校注,周一良审阅,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文楚等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版。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编:《云居寺贞石录》,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编:《云居寺老照片》,北京市京龙印刷厂印刷2011年版。
(宋)赞宁:《宋高僧传》,范祥雍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赜藏主编集:《古尊宿语录》,萧萐父、吕有祥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
(唐)张九龄:《张九龄集校注》,熊飞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2001年版。
(清)赵翼:《陔余丛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编:《房山石经》,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历史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编辑:《契丹王朝——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英国图书馆等编:《英藏敦煌文献》,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版。
(清)周家楣、缪荃孙等编纂:《光绪顺天府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周绍良主编,赵超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顺义县辽净光舍利塔基清理简报》,《文物》1964年第8期。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Braudel,Fernand):《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第1卷,唐家龙、曾培耿等译,吴模信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蔡相煇:《以李邕(673—742)〈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为核心的僧伽(628—709)信仰》,《空大人文学报》第14期,2005年。
朝阳北塔考古勘察队:《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地宫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7期。
陈登武:《从〈天圣·医疾令〉看唐宋医疗照护与医事法规——以“巡患制度”为中心》,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海涛:《唐代入华粟特人的佛教信仰及其原因》,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主办:《华林》第2卷,中华书局2002年版。
陈怀宇:《动物与中古政治宗教秩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陈金华、孙英刚编:《神圣空间:中古宗教中的空间因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陈倩:《唐代幽州侨置羁縻州政区地理初探》,《北京文博》2015年第4辑。
陈翔:《陈翔唐史研究文存》,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陈寅恪著,陈美延编:《陈寅恪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62年版。
程存洁:《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中华书局2002年版。
[日]村井恭子:《唐代边境防卫城市幽州——以移动和流通为中心》,载[日]井上彻、杨振红编《中日学者论中国古代城市社会》,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
[日]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载《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74册,华宇出版社1986年版。
[日]大岛幸代:《唐代中期的毗沙门天信仰与造像活动——以长安的事例为中心》,载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9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戴密微(Demiéville,Paul):《中国历史上的“会昌灭佛”》,邓文宽、吕敏译,《法国汉学》第7辑,中华书局2002年版。
丁煌:《汉唐道教史论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
杜斌:《朝阳北塔——五世同堂宝塔》,《佛学研究》2007年。
[英]杜德桥(Dudbridge,Glen):《用历史眼光看中国古典小说》,《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
方广锠:《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及其注疏》,《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期。
冯金忠:《唐代幽州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0年。
冯金忠:《幽州镇与唐代后期人口流动——以宗教活动为中心》,《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冯金忠:《燕赵佛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冯金忠:《唐代河北藩镇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高秀军、李向东:《新发现资中月仙洞两龛僧伽变相初考》,《敦煌研究》2016年第2期。
葛兆光:《理论兴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之一》,《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1期。
葛兆光:《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六世纪到十世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宫万琳、宫大中:《儒释道三教合一与僧伽崇拜图像》,《美术学刊》2010年第4期。
谷霁光:《谷霁光史学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日]古松崇志:《庆州白塔创建之谜——11世纪契丹皇太后奉纳之佛教文物》,载《辽文化·辽宁省调查报告书》,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2006年版。
[日]古松崇志:《辽庆州白塔创建之谜——从考古、石刻资料所见的辽代佛教史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系学术讲座,2009年9月4日。
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日]龟川正信:《关于会昌废佛》,《支那佛教史学》第6卷,1942年。
韩国磐:《关于魏博镇影响唐末五代政权递嬗的社会经济分析》,《厦门大学学报》1954年第5期。
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侯仁之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增订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胡适:《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春和:《隋唐幽州佛教初探》,《佛学研究》1993年第2期。
黄春和:《唐幽州禅宗的传播及其影响》,《法音》1994年第7期。
黄春和:《隋唐幽州城区佛寺考》,《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4期。
黄启江:《泗州大圣僧伽传奇新论——宋代佛教居士与僧伽崇拜》,《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9期,2004年。
黄永年:《文史探微——黄永年自选集》,中华书局2000年版。
黄约瑟著、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
黄运喜:《会昌法难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
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版。
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霍杰娜:《辽墓中所见佛教因素》,《文物世界》2002年第3期。
[日]吉川忠夫编:《唐代的宗教》,朋友书店2000年版。
季爱民:《北朝末至唐前期长安社会中的佛教与道教关系》,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9年。
季爱民:《隋唐长安佛教社会史》,中华书局2016年版。
[日]加藤繁:《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以金银之货币机能为中心》,中华书局2006年版。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
介永强:《唐代胡僧僧伽生平事迹考索》,《史学集刊》2016年第5期。
康乐:《转轮王观念与中国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1分,1996年。
[美]柯嘉豪(Kieschnick,John):《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赵悠、陈瑞峰、董浩晖、宋京、杨增译,祝平一、杨增、赵凌云、李玉珍、吴宓芩、丁一校,中西书局2015年版。
[日]堀敏一:《藩镇亲卫军的权力构造》,索介然译,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4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
劳允兴:《谈房山石经山之金仙公主塔》,载郑学檬、冷敏述主编,陈明光、潘泰泉副主编《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雷闻:《石刻所见隋唐民间之佛道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编委会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5集,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黎虎:《唐代的押蕃使》,《文史》2002年第2辑。
李宝臣:《北京城市发展史(明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李凤先:《唐代幽州地区的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李桂清、王得军主编:《房山云居寺画册》,方志出版社2016年版。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李鸿宾:《隋唐五代诸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鸿宾主著:《隋唐对河北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鸿宾:《唐幽州雄武军(城)位置再考》,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李清泉:《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
李松涛:《唐代前期政治文化研究》,台湾学生书局2009年版。
李裕群:《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及石刻综述》,《文物》1997年第5期。
李志生:《“立塔写经”与“内外之际”:唐代妇女的佛教功德活动》,载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7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林悟殊:《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与中国古代的祆神崇拜》,余太山编:《欧亚学刊》第1辑,中华书局1999年版。
林晓君:《泗州佛信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林晓君:《古代福建的泗州僧伽信仰》,《福建文博》2012年第4期。
林子青:《名山石室贝叶藏》,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日]铃木大拙:《铃木大拙全集》,岩波书店1971年版。
[日]铃木哲雄:《唐五代禅宗史》,山喜房佛书林1997年版。
刘康乐、杨玉辉:《从泗州大圣到僧伽信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刘浦江:《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刘琴丽:《中晚唐河北举子研究》,《史学集刊》2009年第4期。
刘琴丽:《唐代幽州军人与佛教——以〈房山石经题记汇编〉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6期。
刘青莉:《晚唐至宋川渝地区的圣僧造像及圣僧信仰——以僧伽、宝志、万回造像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10年。
刘青莉、姚崇新:《四川安岳西禅寺石窟僧伽三十二化变相及相关问题》,载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13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农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年。
刘淑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经幢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1分,1996年。
刘淑芬:《经幢的形制、性质和来源——经幢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3分,1997年。
刘淑芬:《墓幢——经幢研究之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4本第4分,2003年。
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刘淑芬:《灭罪与度亡——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之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刘素琴:《儒、释、道与玉文化》,载刘乃和、周少川、王明泽、邓瑞全编《历史文献与民族文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刘晓燕:《僧伽信仰背后的社会风情画》,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7年。
[日]柳田圣山:《初期禅宗史书之研究——中国初期禅宗史料的形成之考察》,禅文化研究所1966年版。
[日]柳田圣山:《唐代之禅宗》,大东出版社2004年版。
鲁晓帆:《唐幽州诸坊考》,《北京文博》2005年第2期。
罗桑彭错述:《北平法源寺沿革考》,吴柳隅主编《正风半月刊》第1卷第10期,1935年。
罗世平:《敦煌泗州僧伽经像与泗州和尚信仰》,《美术研究》1993年第1期。
罗炤:《〈山顶石浮图后记〉的三个问题》,《纪念房山石经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暨中国佛教协会发掘拓印房山石经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2016年9月。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吕铁钢主编、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房山石经研究》第1—3册,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马驰:《唐幽州境侨置羁縻州与河朔藩镇割据》,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马克瑞(McRae,John):《北宗禅与早期禅宗的形成》,韩传强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马世长:《大足北山佛湾176与177窟——一个奇特题材组合的案例》,载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编《2005年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马世长:《泗州和尚、三圣像与僧伽三十二化变相图》,载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11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马世长:《中国佛教石窟考古文集》,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日]牧田谛亮:《中国民俗佛教成立的一个过程——关于泗州大圣、僧伽和尚》,《东方学报》(京都)第25册,1954年。
[日]牧田谛亮:《疑经研究》,临川书店1976年版。
牛长立:《论古代泗州僧伽像僧、佛、俗神的演化过程》,《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2期。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齐心、刘精义:《北京市房山县北郑村辽塔清理记》,《考古》1980年第2期。
[日]气贺泽保规:《唐代幽州的地域与社会——以房山石经题记为中心》,载唐代史研究会编《中国都市的历史的研究》,《唐代史研究会报告》第VI集,刀水书房1988年版。
[日]气贺泽保规编:《中国佛教石经的研究——特别以房山云居寺为中心》,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1996年版。
[日]气贺泽保规:《金仙公主和房山云居寺石经——唐代政治史的一个侧面》,载中国唐代学会编辑委员会编《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乐学书局1997年版。
[日]气贺泽保规:《从房山石经隋唐刻经看唐朝后期的河北社会》,打印稿,2009年。
清格勒:《辽庆州白塔塔身嵌饰的两件纪年铭文铜镜》,《文物》1998年第9期。
邱瑞中:《从庆州、雷峰二塔经卷看佛教功德观与印刷术产生发展之关系》,《内蒙古师大学报》1996年第4期。
邱瑞中:《辽庆州白塔佛教文物安置规矩与建塔缘起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任爱君:《唐代契丹羁縻制度与“幽州契丹”的形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1期。
[日]日野开三郎:《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三一书房1980年版。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荣新江:《敦煌学新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荣新江:《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暨南史学》第2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荣新江、张志清主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荣新江:《安禄山叛乱的种族与宗教背景》,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隋唐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编《隋唐辽宋金史论丛》第1辑,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版。
[日]森部丰:《唐代河北地域的粟特系住民——以开元寺三门楼石柱题名及房山石经题记为中心》,《史境》第45卷,2002年。
邵国田等:《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1期。
申秦雁:《唐代荐福寺》,《文博》1991年第4期。
沈睿文:《安禄山服散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沈阳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塔宫清理报告》,《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2期。
石建刚、高秀军、贾延财:《延安地区宋金石窟僧伽造像考察》,《敦煌研究》2015年第6期。
[法]石泰安(Stein,Rolf Alfred):《二至七世纪的道教和民间宗教》,吕鹏志译,《法国汉学》第7辑,中华书局2002年版。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松井秀一:《卢龙藩镇考》,《史学杂志》第68编第12号,1959年。
[日]松浦典弘:《唐代河北地域的藩镇与佛教:以幽州(卢龙军)节度使为例》,《大手前大学论集》第10号,2009年。
苏航:《唐代北方内附蕃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6年。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宿白:《宣化考古三题——宣化古建筑·宣化城沿革·下八里辽墓群》,《文物》1998年第1期。
孙昌武:《唐长安佛寺考》,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孙晓岗:《僧伽和尚像及遗书〈僧伽欲入涅槃说六度经〉有关问题考》,《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孙英刚:《想象中的真实——隋唐长安的冥界信仰与城市空间》,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孙英刚:《转轮王与皇帝:佛教对中古君主概念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1期。
孙英刚:《从五台山到七宝台:高僧德感与武周时期的政治宣传》,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孙应杰:《僧伽生平和僧伽信仰考》,《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第1期。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耕耦:《房山石经题记中的唐代社邑》,《文献》1989年第1期。
唐长孺:《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
[日]田村实造、[日]小林行雄:《庆陵——东蒙古辽代帝王陵及其壁画》,京都大学文学部、座右宝刊行会1953年版。
[日]田村实造:《中国征服王朝的研究》,京都大学东洋史研究会1964年版。
[日]田村实造:《庆陵的壁画》,同朋舍1977年版。
[日]田村实造:《庆陵调查纪行》,平凡社1994年版。
佟洵主编:《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汪篯著,唐长孺、吴宗国等编:《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王承文:《论唐代岭南地区的金银生产及其影响》,《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3期。
王岗:《北京城市发展史(元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王虎:《宋代僧伽信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王惠民:《唐东都敬爱寺考》,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翔:《贝叶与写经——唐代长安的寺院图书馆》,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小甫:《中国中古的族群凝聚》,中华书局2012年版。
王永兴:《关于唐代后期方镇官制新史料考释》,载王永兴编《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王永兴:《唐代经营西北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重民:《敦煌变文研究》,《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2辑。
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华书局1983年版。
[美]史丹利·外因斯坦(Weinstein,Stanley):《唐代佛教——王法与佛法》,释依法译,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魏来、翟杜鹃:《房山云居寺开元十年造石塔相关问题初探》,《纪念房山石经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暨中国佛教协会发掘拓印房山石经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2016年9月。
吴光华:《唐代卢龙镇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1981年。
吴光华:《唐代幽州地域主义的形成》,载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版。
吴建雍、王岗、姜纬堂、袁熹、于光度、李宝臣:《北京城市生活史》,开明出版社1997年版。
吴建雍:《北京城市发展史(清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夏炎:《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日]小野胜年:《〈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研究》全4册,铃木学术财团1964—1969年版。
谢重光:《唐代的庙市》,《文史知识》1988年第4期。
[法]谢和耐(Gernet,Jacques):《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耿昇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辛德勇:《论宋金以前东北与中原之间的交通》,《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中华书局2011年版。
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
徐苹芳:《僧伽造像的发现和僧伽崇拜》,《文物》1996年第5期。
徐汝聪:《试论僧伽造像及僧伽崇拜》,《东南文化》2014年第5期。
(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徐威:《北京汉传佛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徐文明:《东塔宗的传承与流布》,《戒幢佛学》第2卷,2002年。
许辉:《隋唐时期幽州军事防御研究——兼论幽州与中央关系》,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荀德麟:《僧伽与泗州普照王寺》,《江苏地方志》2003年第4期。
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颜娟英:《唐代十一面观音图像与信仰》,《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11期,2006年。
严耀中:《汉传密教》,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严耀中:《会昌灭佛后的湖州唐陀罗尼经幢——兼论武宗灭法对佛教的影响》,《佛学研究》2000年第6期。
[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杨效俊:《武周时期的佛教造型——以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的浮雕石佛群像为中心》,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
杨亦武:《云居寺》,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
姚崇新:《观音与神僧——观音化身问题再考察》,载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15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日]野上俊静:《辽金的佛教》,平乐寺书店1953年版。
[日]衣川贤次:《唐玄宗〈御注金刚般若经〉的复原与研究》,载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版。
尤李:《守望传统——辽代佛教的历史走向》,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6年。
尤李:《〈悯忠寺宝塔颂〉考释——兼论安禄山、史思明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文史》2009年第4辑。
尤李:《唐代僧伽信仰考》,《北大史学》第15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尤李:《多元文化的交融——辽代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于德源、富丽:《北京城市发展史(先秦—辽金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于杰、于光度:《金中都》,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美]于君方:《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陈怀宇、姚崇新、林佩莹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袁刚:《会昌毁佛和李德裕的政治改革》,《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4期。
袁进京、赵福生:《北京丰台唐史思明墓》,《文物》1991年第9期。
袁进京:《唐史思明玉册试释》,载于炳文主编《跋涉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七五届毕业生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袁熹:《北京城市发展史(近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张东光:《唐代的内供奉官》,《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1期。
张广达:《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张国刚:《唐代藩镇军将职级考略》,《学术月刊》1989年第9期。
张国刚:《唐代藩镇的统兵体制》,《晋阳学刊》1991年第3期。
张国刚:《唐代世俗家庭的宗教生活——跋房山石经题记〈故上柱国庞府君金刚经颂〉》,《中华文史论丛》1999年第3辑。
张汉君:《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营造历史及其建筑构制》,《文物》1994年第12期。
张箭:《三武一宗抑佛综合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5年版。
张建设:《唐代雄武军考》,《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张凯悦:《唐长安城中的皇帝御楼——以御楼宣赦为主》,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张明悟:《〈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与辽晚期密教之流行》,《纪念房山石经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暨中国佛教协会发掘拓印房山石经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2016年9月。
张天虹:《唐代藩镇研究模式的总结和再思考——以河朔藩镇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张天虹:《唐代河北藩镇研究的最新进展——冯金忠〈唐代河北藩镇研究〉评介》,《兴大历史学报》第26期,2013年。
张天虹:《中晚唐幽州城的“坊市”与“街市”——从“房山石经题记”谈起》,《纪念房山石经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暨中国佛教协会发掘拓印房山石经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2016年9月。
张天虹:《也释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的“最务恭顺”》,《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张艳丽主编:《北京城市生活史》,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
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长部和雄:《唐宋密教史论考》,《神户女子大学东西文化研究所丛书》第I册,永田文昌堂1982年版。
赵超:《唐代墓志中所见到的幽州城》,《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2期。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郑阿财:《敦煌本〈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综论》,《敦煌学》第20辑,1995年。
郑炳林:《论〈诸山圣迹志〉的成书年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期。
郑炳林主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郑弌:《佛装与佛化——中古时期泗州僧伽信仰与图像的在地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第12期。
中国佛教协会编:《房山石经之研究》,中国佛教协会1987年版。
[日]塚本善隆:《石经山云居寺与石刻大藏经》,《东方学报》(京都)第5册副刊,1935年。
[日]塚本善隆:《塚本善隆著作集》,大东出版社1975年版。
[日]塚本善隆、长广敏雄等:《房山云居寺研究》,汪帅东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
周西波:《敦煌写卷P.2354与唐代道教投龙活动》,《敦煌学》第22辑,1999年。
朱希祖:《营国匠意——古都北京的规划建设及其文化渊源》,中华书局2007年版。
朱溢:《隋唐时代的山岳信仰》,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5年。
[日]竹岛卓一、岛田正郎:《中国文化史迹增补》,法藏馆1976年版。
[日]竺沙雅章:《宋元佛教文化史研究》,汲古书院2000年版。
Barrett,Timothy.H.,’,London:Wellsweep Press,1996.
Ch’en Kenneth,“The Economic Background of the Hui-Ch’ang Suppression of Buddhism”,,19,1956.
Chen Huaiyu,,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2007.
Chen,Jinhua,“A Daoist Princess and a Buddhist Temple:a New Theory on the Causes of the Canon-Delivering Mission Originally Proposed by Princess Jinxian (689-732) in 730”,,69.2,2006.
Ebrey,Patricia B.and Gregory,Peter N.ed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3.
Kieschnick,John.,-,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
——,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SΦrensen,Henrik H.,“Book Article:Buddhism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China”,,68,2007.
Levi Giovanni,“On Microhistory”,Peter Burk ed.,,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2.
Mair,Victor,“Records of Transformation Tableaux”,’,72,1986.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McDermott,Joseph.P.,,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Mollier,Christine,“Les Cuisines de Laozi et du Buddha”,’ê-,11,1999-2000.
Overmyer,Daniel.L.,with Keightley,David N,Shaughnessy,Edward L.,Cook,Constance A.,and Harper,Donald,“Chinese Religions—The State of the Field,Part I,Early Religious Traditions:The Neolithic Period through the Han Dynasty (ca.4000 B.C.E.to 220 C.E.)”,,54.1,1995.
Overmyer,Daniel.L.,with Arbuckle,Gary.,Gladney,Dru C.,McRae,John R.,Taylor,Rodney L.,Teiser,Stephen F.,and Verellen,Franciscus.,“Chinese Religions—The State of the Field,Part II,Living Religious Traditions:Taoism,Confucianism,Buddhism,Islam and Popular Religion”,,54.2,1995.
Schipper,Kristofer.,Translated by Karen C.Duval,,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Shen,Hsueh-man,“Realizing the Buddha’s Body during the Period:A Study of Liao Buddhist Relic Deposits”,,61,2,2001.
Steinhardt,Nancy Shatzman,,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
Twitchett,Denis,:’,Delivered to the China Society in London on 17 December,1974.
Yanagida,Seizan,“The Life of Lin-chi I-hsuan”,,n.s.5,2,1972.
Zürcher,Eirk,“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Buddhism”,,1982.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