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ethnohistoriograph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should be a branch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which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ethnohistoriography under the general tradition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also reflects the personality of history as a specialized historiography. In the process of narration, the more common contents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re omitted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thnic historiography. This book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thnohistoriograph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ncient, modern and modern.(AI翻译)
史金波:(著)
史金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所研究员关志国,黑龙江海伦人,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民族史,2012年10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史金波先生进行中国民族史学史研究,著有《清代官箴理念对州县司法的影响》《道家黄老学派法哲学研究》,参与整理《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大清会典》等典籍,现任职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关志国(著): 暂无简介
古籍文献
(汉)孔国安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
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刘尚慈译注:《春秋公羊传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
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汉)董仲舒著,(清)凌曙注:《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
(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西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唐)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宋)乐史著,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8年版。
(宋)叶隆礼撰,贾敬颜、林荣贵点校:《契丹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北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中华书局1986年版。
(北宋)洪皓撰,翟立伟标注:《松漠纪闻》,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南宋)郑樵:《通志》(三卷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版。
(南宋)孟珙:《蒙鞑备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华书局1985年版。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元)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元)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中华书局2011年版。
(元)耶律楚材、周致中:《西游录 异域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元)李志常撰,党宝海译注:《长春真人西游记》,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
(元)郭松年、李京撰,王叔武校注:《大理行记校注 云南志略辑校》,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中华书局1993年版。
(明)萧大亨著,崔春华校注:《夷俗记校注》,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明)陈诚:《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中华书局1991年版。
(明)罗曰褧:《咸宾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年版。
(明)郑晓:《皇明四夷考》,《吾学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2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明)何乔远:《名山藏》,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明)郭子章:《黔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43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明)钱古训撰,江应梁校注:《百夷传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明)李应魁:《肃镇华夷志》,高启安、邰惠莉点校,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1—7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2011年版。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阿桂等撰:《满洲源流考》,孙文良、陆玉华点校,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清)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5年版。
(清)祁韵士等:《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包文汉等整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清)穆彰阿等:《大清一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清)钟兴麟、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清)袁大化、王树枏纂:《新疆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清)松筠等:《钦定新疆识略》,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5年版。
(清)弘昼等编纂:《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辽海出版社2007年版。
(清)段汝霖撰,伍新福点校:《楚南苗志》,岳麓书社2008年版。
(清)毛奇龄:《蛮司合志》,《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第2册,四川民族出版社影印本2002年版。
(清)陆次云:《峒溪纤志》,《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第83册,四川民族出版社影印本2002年版。
(清)梁份著,赵盛世、王子贞、陈希夷校注:《秦边纪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清)汪廷楷、祁韵士撰:《西陲总统事略》,中国书店影印本2010年版。
(清)傅恒纂:《皇清贡职图》,辽沈书社影印本1991年版。
(清)何秋涛:《朔方备乘》,《续修四库全书》第740—742册,光绪七年刻本。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王桐龄:《中国史》,北京文化学社1926年版。
常乃惪:《中华民族小史》,爱文书局1928年版。
张其昀:《中国民族志》,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蒙文通:《古族甄微》,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中国文化服务社1934年版。
王桐龄:《中国民族史》,北京文化学社1934年版。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世界书局1934年版。
郭维屏:《中华民族发展史》,四川学生集中训练总队1936年版。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俞剑华:《中华民族史》,国民出版社1944年版。
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光华书店1948年版。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新华书店1948年版。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教仁:《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凤凰出版社1997年版。
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萨囊·彻辰著,道润梯步译校:《蒙古源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米尔扎·穆罕默德·海达尔著,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乌力吉图校注:《黄史》,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巴卧·祖拉陈瓦著,黄颢、周润年译:《贤者喜宴》,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蔡巴·贡噶多吉著,东嘎·洛桑赤列校注,陈庆英、周润年译:《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西南彝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布顿·仁钦朱著,郭和卿译:《布顿佛教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版。
萨迦·索南坚赞撰,刘立千译注:《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阿旺贡噶索南著,陈庆英、高禾福、周润年译注:《萨迦世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明贵、王显编译:《彝族源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朱风、贾敬颜译:《蒙古黄金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今人著作
专著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美]巴菲尔德:《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袁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包文汉、乔吉编著:《蒙文历史文献概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陈高华编:《元代维吾尔哈刺鲁资料辑录》,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陈得芝:《蒙元史研究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陈连开主编:《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池万兴:《司马迁民族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崔明德:《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崔明德、马晓丽:《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达力扎布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狄宇宙:《古代中国与其强邻》,贺严、高书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徐冲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
樊文礼:《儒家民族思想研究——先秦至隋唐》,齐鲁书社2011年版。
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全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
[美]费正清:《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杜继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冯大真主编:《〈维吾尔人〉等三本书问题讨论会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高凯军:《通古斯族系的兴起》(第二版),中华书局2012年版。
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高明士:《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华书局2011年版。
葛兆光:《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丽萍:《绝域与绝学:清代中叶西北史地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郭平梁、刘戈:《回鹘史指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郝时远:《类族辨物——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中西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侯德仁:《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群言出版社2006年版。
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编:《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上、下),岳麓书社1991年版。
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黄丽生:《论〈阿勒坦汗传〉的撰史意识》,台北县蒙藏委员会1997年版。
江应梁主编:《中国民族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林冠群:《唐代吐蕃历史与文化论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吕文利:《历史书写与藩部政治——〈皇朝藩部要略〉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林庆彰:《从华夷到中西——清代春秋学华夷观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徐峰译,汤惠生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留金锁:《13—17世纪蒙古历史编纂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刘祥学:《明朝民族政策演变史》,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刘正寅、扎洛、方素梅主编:《族际认知——文献中的他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马戎:《中国民族史和中华共同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俄]马·伊·戈尔曼:《西方的蒙古史研究》,陈弘法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孟凡云:《〈万历武功录〉研究——以蒙古人物传记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彭丰文:《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彭丰文:《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祁庆富、史晖:《清代少数民族图册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史金波、黄润华:《中国历代民族古文字文献探幽》,中华书局2008年版。
[日]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苏日娜编:《百年蒙古学综目》,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孙静:《“满洲”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孙林:《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版。
滕绍箴:《明代女真与满洲文史论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冯谊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中华书局2009年版。
王铭铭:《超越“新战国”:吴文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王铭铭主编:《民族、文明与新世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文光:《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文杰主编:《中国民族史论著总目(1874—1992)》,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王玉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乌兰:《卫拉特蒙古文献及史学——以托忒文历史文献研究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乌兰:《元朝秘史(校勘本)》,中华书局2012年版。
吴永章:《中国南方民族史志要籍题解》,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希都日古:《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与蒙古文文书档案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萧君和主编:《中华民族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谢贵安:《中国史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阎崇年:《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尤中:《中华民族发展史》,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12年版。
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上、下),中华书局2013年版。
于秀情:《明朝经营百夷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博泉:《中华一体的历史轨迹》,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张纯德、朱琚元、白兴发:《彝文古籍与西南边疆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张公瑾、黄建明主编:《中国民族古籍研究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全海:《世系谱牒与族群认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张云:《唐代吐蕃史与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永江:《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朱德普:《泐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论文(部分)
包文汉:《蒙古王公表传纂修考》,《满族研究》1998年第2期。
蔡瑞霞:《试论汉民族的形成与民族史的撰述》,《中州学刊》2002年第2期。
陈长琦、周群:《〈十六国春秋〉散佚考略》,《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
陈连开:《中国·华夷·蕃汉·中华·中华民族——一个内在联系发展被认识的过程》,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三阶段》,《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
陈连开:《20世纪汉民族研究概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6期。
陈其泰:《儒家公羊学派夷夏观及其影响》,《史学集刊》2008年第3期。
定宜庄、胡鸿保:《从族谱编纂看满族的民族认同》,《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东人达:《中国彝族古代史学概述》,《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东人达:《彝文古籍与彝族史学理论评述》,《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1期。
董文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撰述与民族一统、同祖同源观》,《河北学刊》2007年第6期。
范祖锜:《近年来汉民族研究述要》,《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方素梅:《最近十余年的中国民族史研究》,《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方国瑜:《李京〈云南志略〉概说》,《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2期。
冯天瑜:《“中国”、“中华民族”语义的历史生成》,《河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关志国:《论中国古代史籍对四夷的体系化记述模式》,《史学集刊》2014年第5期。
郭康松:《辽朝夷夏观的演变》,《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郭素美:《朝鲜建国以来的渤海国史研究》,《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3期。
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的出现及其初期使用情况》,《民族研究》1984年第2期。
郝时远:《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何新华:《“天下观”:一种建构世界秩序的区域性经验》,《二十一世纪》第32期,2004年11月。
胡起望:《邝露和他的〈赤雅〉》,《民族研究》1981年第2期。
胡阳全:《近年来国内汉民族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
4期。
胡阳全:《近二十年国内汉民族研究综述》,《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纪书:《新中国开创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新局面》,《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贾丛江:《新时期中国民族史研究之我见》,《新疆社科论坛》2002年第4期。
姜维公:《从传统民族观与正史体例来看正史四夷传的部落前史兼论族源族属问题》,《东北史地》2006年第6期。
金恩晖:《谈新发现的一部吉林省的地方志——〈打牲乌拉志典全书〉》,《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与现实政治》,《南都学刊》2004年第1期。
李鸿宾:《〈徙戎论〉的命运与“天下一家”的格局》,《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李鸣:《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李银兵、黄治国:《〈蛮书〉及其史料价值》,《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李珍:《范晔的民族思想略论》,《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李珍:《试论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史观》,《史学月刊》2002年第2期。
李珍:《元代民族史观的时代特点》,《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李宗勋:《韩国的高句丽研究及其史观:以高句丽归属问题为中心》,《史学集刊》2004年第4期。
黎同柏:《翔实权威的吐蕃史译注大作——评〈贤者喜宴——吐蕃史译注〉》,《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黎小龙、徐难于:《“五方之民”格局与大一统国家民族地理观的形成》,《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林士铉:《从〈蒙古王公表传〉到〈清史稿〉藩部世表、列传》,载陈捷先、成崇德、李纪祥主编《清史论集》(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刘冰清、赵杨:《雪球成于学术袤原中——徐杰舜汉民族研究述评》,《民族论坛》2012年第8期。
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研究二十年》,《民族研究》1998年第5期。
罗贤佑:《20世纪中国蒙古史研究述略》,《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载罗志田著《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版。
马戎:《如何认识“民族”和“中华民族”——回顾1939年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孟古托力:《辽人“汉契一体”的中华观念述论》,载《辽金史论集》第5辑,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潘先林:《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述要》,《学术探索》2007年第4期。
邱敏:《〈十六国春秋〉史料来源述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瞿林东:《中国史学上的早期民族观和民族史观》,《学习和探索》2008年第2期。
任怀国:《试论崔鸿的史学贡献——兼论〈十六国春秋〉的价值》,《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沈长云:《论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祖先地位的确立》,《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年第28期。
史金波:《蒙、元时期党项上层人物的活动》,《民族史论丛》,中华书局1987年版。
史金波:《中国民族史学的社会功能》,《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
史金波:《中国民族史研究四十年的重要贡献》,《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史金波:《论少数民族近、现代史研究》,《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6期。
史金波、关志国:《中国近现代民族史学史刍议》,《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宋德金:《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
孙福海:《〈卫藏通志〉的编撰与流传》,《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孙江:《拉克伯里“中国文明西来说”在东亚的传布与文本之比较》,《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
孙林、张月芬:《藏族传统史学的体系及其史学观念的总体特征》,《中国藏学》1998年第3期。
孙林:《元明时期西藏的综合体史书的所反映的历史观念和笔法》,《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6年第1期。
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孙秋云:《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唐嘉弘:《春秋时期的戎狄蛮夷》,《民族论丛》1984年总第2辑。
唐启翠:《“五方之民”叙事中的空间模式再探——以〈礼记·王制〉为中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陶绪:《章太炎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童书业:《夷蛮戎狄与东南西北》,载《童书业著作集》第2卷,中华书局2008年版。
王春霞:《“排满”革命与国史重建》,《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10月号,总第31期。
王家祯、张钧:《略谈〈山中闻见录〉的史料价值》,《图书馆学研究》1985年第2期。
王明珂:《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3分册,2002年9月。
王启龙:《二十世纪上半叶藏族史研究的回顾》,《甘肃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王叔武:《〈南夷书〉笺注并考异》,《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王薇:《〈十六国春秋〉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第3期。
王文光、段红云:《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及民族史学科的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王先明、付燕鸿:《从“华夷”到“中西”话语的演变——〈瀛寰志略〉与近代民族观念的孕育》,《学术研究》2010年第9期。
王雄、薄音湖:《明代蒙古史汉籍史料述略》,载《蒙古史论文选集》第四辑,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文历史学会编印,1983年。
王志刚:《北朝民族史撰述的发展》,《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研究五十年》,载《清史余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汪增相:《明清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定型》,《求是学刊》2012年第2期。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求是学刊》2012年第2期。
魏良弢:《沙·马合木·楚剌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吾斯曼江·亚库甫:《察合台文史学名著〈伊米德史〉〈安宁史〉及其史料来源》,《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
吾斯曼江·亚库甫:《维吾尔族历史记述的体裁与风格》,《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3期。
吾斯曼江·亚库甫:《回鹘碑文的史学价值》,《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4期。
吴凤霞:《宋元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求是学刊》2012年第2期。
吴光超:《维吾尔族的一本重要的近代史著作——评〈伊米德史〉》,《新疆社科论坛》1999年第2期。
吴广伟:《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学——民族史撰述中的历史文化认同》,《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吴漫:《“明人宋史撰述”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吴漫:《明代宋史学者关于历史文化认同的思想历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吴漫:《明代宋史撰述兴起的学术因缘探究》,《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邢剑鸿:《略论〈伊米德史〉史学体裁体例兼其史料》,《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许殿才:《〈汉书〉中的民族史撰述》,《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
许殿才:《魏晋南北朝隋唐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整合》,《求是学刊》2012年第2期。
徐杰舜:《21世纪中国民族史研究走向分析》,《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徐杰舜、韦小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阎崇东:《浅探司马迁在中国民族史上的作用和贡献》,《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杨志强:《从“苗”到“苗族”——论近代民族集团形成的“他者性”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
于逢春:《华夷衍变与大一统思想框架的构筑——以〈史记〉有关记述为中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2期。
曾黎梅:《刘师培与中国民族史研究——以〈中国民族志〉为中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张崇根:《民族史研究刍议》,《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4期。
张德寿:《拓拔鲜卑统治者的心态与崔浩国史之狱》,《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张莉《〈魏书〉在民族史撰述上的成就》,《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张文德:《王宗载及其〈四夷馆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3期。
张越:《中国近代史学中的民族史研究与撰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张正明、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族研究》1981年第6期。
赵永春:《试论辽人的“中国”观》,《文史哲》2010年第3期。
赵永春:《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试论统一多民族中国及其疆域的形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第3期。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视角——跨语际交流、历史记忆与华夷秩序语境下的回回形象》,《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朱政惠:《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的史学思想》,《历史教学问题》1989年第3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