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kerlof,G,A.1970,“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4 (3),pp.488-500.
[2] Azariadis,and C,A.Drazen.1990,“Threshold Externalit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5(2),pp.501-526.
[3] Barro,R,J.1991,“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6,pp.407-443.
[4] Barro,R,J.2002,“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Working Papers from Central Bank of Chile.
[5] Basu,Susanto and David Weil.,1998,“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3,pp.1025-1054.
[6] Frankel,Jeffrey and David Romer.,1999,“Does Trade Cause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9,pp.379-399.
[7] Gerschenkron,Alexander,1962,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Political Perspective.In The Progress of Underdeveloped Areas,Bert Hoselitz(editor),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 Hall,Robert E and Charles I.Jones.,1999,“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4,pp.83-116.
[9] Hallak,J.C and Peter K Schott.,2011,“Estimat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 Qual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26,pp.417-475.
[10] Knack,Stephen,and Philip Keefer.,1995,“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ross-Country Tests Using Alternative Institutional Measures”,Economics and Politics,vol.7,pp.207-228.
[11] Long,John B.,and Charles I.Plosser.,1983,“Real Business Cycl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1,pp.39-69.
[12] Lucas,Robert E.J.,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1),pp.3-42.
[13] Mankiw,N.Gregory,David Romer,and David N.Weil.,1992,“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7,pp.407-437.
[14] Murphy,Kevin M.,Andrei Shleifer,and Robert W.Vishny.,1989,“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Big Pus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6,pp.503-530.
[15] Putnam,R.1992.“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The American Prospect,vol.13,pp.35-45.
[16] Rostow,W.W.,1960,“The Five Stages of Growth-A Summary,in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 Solow,R.M.,1957,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39(3),pp.312-320.
[18] Venohr,B,and Meyer,K.E.,2007,“The German Miracle Keeps Running:How Germany’s Hidden Champions Stay Ahead in the Globe”,Working Papers of 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Berlin,No.30.
[19] Bo Rothstein,Jan Teorell.2012.Defining and measuring quality of government..In Sören Holmberg&Bo Rothstein(eds.):Good Government:The Relevance of Political Science.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er,2012.
[20] Easterlin R.A.,Angelescu LModern economic growth and quality of life:cross-Sectional and time series evidence.”In:Land KC(ed)Handbook of social indicators and quality-of-life research.Springer,New York and London.
[21] Krugman,P.1994,“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vol.73,6.
[22] Ramón E.López,Vinod Thomas,and Yan Wang,2008,“The Quality of Growth:Fiscal Policies for Better Results”,IEG Working Paper.
[23] Takayoshi Kusago.2007,“Rethinking of economic grow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post-WWⅡJapan-a fresh approach”,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vol.81,pp.79-102.
[24]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26]程虹、陈昕洲等:《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3期。
[27]程虹、李丹丹:《加快建设质量强国》,《人民日报》(理论版)2013年7月10日。
[28]程虹、刘芸:《利益一致性的标准理论框架与体制创新——“联盟标准”的案例研究》,《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2期。
[29]程虹、李丹丹:《一个关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一般理论——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解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30]程虹、陈昕洲、罗连发:《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3期。
[31]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32]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33]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34]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35]卡马耶夫著:《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陈华山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6]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求是》2010年第11期。
[37]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38]刘伟、许宪春、蔡志洲:《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9]刘立峰:《政府投资规模的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3期。
[40]沈利生、王恒:《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41]谭崇台:《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要素——基于发展经济学的历史考察》,《宏观质量研究》2014年第1期。
[42]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43]吕冰洋、贾庆旺:《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44]罗连发:《我国存在城乡产品质量二元性吗——基于我国宏观质量观测数据的实证分析》,《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1期。
[45]罗连发:《产品质量如何决定经济增长质量》,《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46]罗英:《共享与善治:质量公共服务对质量监管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宏观质量观测数据的实证分析》,《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1期。
[47]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2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面向转型质量的共同治理》,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年版。
[48]任保平、王蓉:《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49]牛文元:《中国的GDP质量指数》,《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第5期。
[50]宋斌:《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侧度与区域比较研究》,《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3期。
[51]任保平:《以质量看待增长》,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52]田国强、杨立岩:《对“幸福—收入之谜”的一个解答》,《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53]殷德生、范剑勇:《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综述》,《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3期。
[54]王培刚、衣华亮:《中国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55]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56]叶初升:《寻求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兼论发展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7]易宪容、袁秀明:《金融抑制下低利率政策对我国经济成长负效应分析》,《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58]袁方、史清华:《不平等之再检验:可行能力和收入不平等与农民工福利》,《管理世界》2013年第10期。
[59]张继宏:《区域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差异分析与比较》,《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1期。
[60]赵英才、张纯洪:《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61]周长城、蔡静诚:《生活质量主观指标的发展及其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62]周长城、任娜:《经济发展与主观生活质量——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