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埃及]布特罗斯·加利:《非洲边界争端》,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埃塞]马莫·穆契:《非洲联盟:希望之路》,张永蓬编译,载《西亚非洲》2003年第2期。
迟建新:《助力非洲粮食安全》,载《人民日报》2011年11月30日。
[德]白小川:《地缘政治的复兴抑或终结?——在非洲的三边合作》,载《国际问题论坛》2008年夏季号。
[德]白小川:《欧盟对中国非洲政策的回应——合作谋求可持续发展与共赢》,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4期。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宫力、王红续主编:《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载《人民日报》2014年7月11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0年12月。
郝时远:《关于中华民族建构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中国民族报》2012年4月20日。
胡锦涛:《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局面——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2年7月20日。
黄华:《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加拿大]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李安山:《非洲民主化与国家民族建构的悖论》,载《世界民族》2003年第5期。
李安山:《论中非合作的原则与面临的困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李安山:《论中国对非洲政策的调适与转变》,载《西亚非洲》2006年第8期。
李安山:《美国军事介入非洲的战略谋划》,《瞭望新闻周刊》2013年第12期。
李安山:《为中国正名:中国的非洲战略与国家形象》,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4期。
李安山:《中非关系研究中国际话语的演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2期。
李安山等:《非洲梦:探索现代化之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李克强:《共同推动非洲发展迈上新台阶——在第二十四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的致辞》,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9日。
李克强:《开创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在非盟会议中心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6日。
李伟建、张忠祥、张春、祝鸣:《迈向新的十年:中非合作论坛可持续发展研究》,载《西亚非洲》2010年第9期。
林玫:《援非洲农业项目的几种形式》,载《国际经济合作》1990年第10期。
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林尚立:《中国政党制度与国家建设》,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9期。
林毅夫等编:《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版。
李小云等:《小农为基础的农业发展:中国与非洲的比较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纽约,2011年。
黎家松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事记(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黎文涛:《非洲安全治理特点及对中非安全合作的思考》,载张宏明主编《非洲发展报告(2012—2013):中国与非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与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刘鸿武:《当代中非关系与亚非文明复兴浪潮——关于当代中非关系特殊性质及意义的若干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9期。
刘鸿武:《非洲治理与发展难题之破解:中国的视角》,载《新战略研究》2013年第1期。
刘鸿武:《中非关系30年: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结构的支点》,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刘鸿武等:《从部族社会到民族国家——尼日利亚国家发展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鸿武等:《中国对外援助与国际责任的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刘鸿武、罗建波:《一体化视角下的非洲历史变迁》,载《西亚非洲》2007年第5期。
刘鸿武、罗建波:《中非发展合作: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卢沙野:《关于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几点思考》,载《新战略研究》2013年第1期。
卢沙野:《中国和平发展的“溢出效应”——以非洲为例》,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7期。
陆庭恩、彭坤元主编:《非洲通史:现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罗建波:《如何认识21世纪上半叶非洲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载《西亚非洲》2011年第2期。
罗建波:《通向复兴之路:非盟与非洲一体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罗建波:《西方对非援助效果及中非经济合作》,载《国际政治科学》2013年第1期。
罗建波:《亚非复兴进程与世界地缘政治转变》,载《西亚非洲》2009年第5期。
罗建波:《亚非复兴视野下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历史变迁与世界意义》,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4期。
罗建波:《中非关系与中国的世界责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9期。
罗建波:《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与政策》,载《新远见》2012年第5期。
罗建波:《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对非洲外交:在分歧中寻求共识与合作》,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4期。
罗建波、姜恒昆:《达尔富尔危机的和解进程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载《外交评论》2008年第3期。
蒋俊:《论尼日利亚的族群问题与国家建构》,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查尔斯·斯蒂思:《中非关系:美国视角下的简要评估》,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美]黛博拉·布罗蒂加姆:《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沈晓雷、高明秀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编:《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秦亚青:《正确义利观: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原则》,载《求是》2014年第12期。
阮宗泽:《负责任的保护:建造一个更安全的世界》,载《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3期。
石林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日]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一卷)》,周启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年鉴2013:军备、裁军与国际安全》,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译,实事出版社2014年版。
苏长和:《习近平外交理念四观》,载《人民论坛》2014年2月下。
[坦桑]梅威斯加·巴热古:《非洲—中国—欧盟关系:来自非洲的视角》,载《国际问题论坛》2008年夏季号。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林松添谈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对非外交》,2014年12月31日,中非合作论坛官网。
王绍光、胡鞍钢、周建明:《第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王毅:《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载《人民论坛》2013年8月上。
王逸舟:《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不干涉内政学说——以非洲为背景并以中非关系为案例的一种解说》,载《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第1期。
魏红:《我国对外援助方式改革的经验与问题》,载《国际经济合作》1999年第5期。
韦宗友、吴萌:《中国的多边主义外交:一种范式的转移》,载《多边治理与国际秩序(第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习近平:《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载《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2日。
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22日。
习近平:《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载《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6日。
习近平:《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28日。
习近平:《新起点 新愿景 新动力——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7月17日。
习近平:《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26日。
《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成果丰硕》,载《人民日报》2013年4月11日。
谢益显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英]肯尼斯·金:《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张广勇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苑基荣:《把握机遇延续梦想——非盟庆祝其前身非统组织成立50周年》,载《人民日报》2013年5月27日。
[赞]丹比萨·莫约:《援助的死亡》,王涛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张宏明:《非洲政治民主化对中非关系的影响》,载杨光主编《中东非洲发展报告(2006—2007):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历史与现实》,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张宏明:《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张宏明:《如何辩证地看待中国在非洲的国际处境——兼论中国何以在大国在非洲新一轮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载《西亚非洲》2014年第4期。
张宏明:《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沿革及其在中非关系中的作用》,载《亚非纵横》2006年第4期。
张春:《医疗外交与软实力培育——以中国援非医疗队为例》,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3期。
张永蓬:《国际发展合作与非洲——中国与西方援助非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周弘:《中国对外援助与改革开放三十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周南口述,吴志华整理:《回顾中国重返联合国》,载《决策探索》2005年第12期。
《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载《人民日报》2006年1月13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载《人民日报》2006年1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钟伟云:《新世纪中非党际关系的回顾与展望》,载张宏明主编《非洲发展报告(2011—2012)——新世纪中非合作关系的回顾与展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英文部分:
AfDB,OECD,UNDP, 2011.
AfDB,OECD,UNDP,2014.
AfDB,OECD,UNDP,2015.
Ahmed,Nazik al-Tayeb Rabah,“Cause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ribal conflicts in Sudan”,in Adam Al-Zein Mohamed and Al-Tayeb Ibrahim Weddai,eds.,,Institute of Afro-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Khartoum,1998.
Apuuli,Kasaija Phillip, ‘’ () ,Open Society Institute,Africa Governance Monitoring & Advocacy Project,06 September,2011.
Baregu,Mwesiga,“Africa-China-EU: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frica”,,Summer,2008.
Berger,Bernt & Uwe Wissenbach,“EU-China-Africa trilater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Common Challenges and new directions”,Discussion Pater,Bonn 2007.
Bigman,David,,Palgrave,2011.
Brautigam,Deborah,’,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Campbell,Horace G.,“Mali,France and the war on terror in Africa”,February 20,2013.
Cropley,Ed,“Africa needs $93 billion a year for infrastructure:report”,,12 November,2009.
Darnton,John,“‘Lost Decade’ Drains Africa’s Vitality”,,June 19,1994.
Davies,Martyn,“How China Is Influencing Africa’s Development”,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Perspectives on Global Development 2010:Shifting Wealth,OECD Development Centre,April 2010.
Diamond,Larry,“Introduction”,in Larry Diamond & Mare F.Plattner,,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10.
Dixit,Avinash,,Princeton University,June 20,2006.
Eisenman,Joshua & Joshua Kurlantzick,“China’s Africa Strategy”,,May 2006.
Esedebe,P.Olisanwuche,,1776-1991,Washington,D.C.:How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Foster,Vivien & Cecilia Briceno-Garmendia edited,’,The World Bank,2010.
Francis,David J.,,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Ltd.,2001.
Freschi,Laura,“China in Africa:Myths and Relitity”,,February 9,2010.
Games,Dianna,“Chinese the New Economic Imperialists in Africa”,,February 21,2005.
Goldmann,Matthias,“Sierra Leone:African Solutions to African Problems?”,in A.von Bogdandy and R.Wolfrum(eds.),,Volume 9,2005.
Hailu,Alem,“the Stat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tate Weakness and the Specter of Terrorism in Africa”,in John Davis(ed.),,Lanham & New York:Lexington Books,2010.
Hempson-Jones,Justin S.,“The Evolution of China’s Engagement with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Towards a Liberal Foreign Policy?”,,Vol.45,No.5,2005.
Hilsum,Lindsey,“China’s Offer to Africa:Pure Capitalism”,,July 3,2006.
Human Rights Watch,“‘You’ll Be Fired If You Refuse’:Labor Abuses in Zambia's Chinese Stateowned Cooper Mines”,November 3,2011.
Kambudzi,Admore Mupoki,“Africa and China’s Non-Interference Policy:Towards Peace Enhancement in Africa”,in Mulugeta Gebrehiwot Berhe and Liu Hongwu (eds),,Ethiopia,2013.
Kenyatta,Uhuru,“What We See When We Look East”,,August 19,2013.
King,Kenneth,’,Boydell & Brewer Ltd,2013.
Kjollesdal,Kristian,“Foreign Aid Strategies:China Taking Over?”,,Vol.6,No.10,October 2010.
Klare,Michael & Daniel Volman,“America,China & the scramble for Africa’s Oil”,,No.108,2006.
Klippe,Nathan Vander,“China Finally Getting Serious About Becoming a Good Global Citizen”,,Apr.11,2014.
Johnston,Alastair I.,“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Volume 27,Number 4,Spring 2003.
Luo Jianbo & Zhang Xiaoming,“China in Africa:Devil or Engel?”,,Issue 666.
Luo Jianbo & Zhang Xiaoming,“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in Africa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from Differences to Consensus”,in ,Volume 37,2011.
Manji,Firoze & Stephen Marks (eds.),,Cape Town,Fahamu-Networks for Social Justice,2007.
Mann,Michael,“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Its Origins,Mechanisms and Results”,in John A.Hall,ed.,,London:Basic Blackwell,1986.
Mann,Michael,,1760—1914,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Matsiko,Haggai,“Is it time for a China-Africa Command?”,,16 November,2014.
Mbeki,Thabo,“At the Heavenly Gate in Beijing Hope is Born!”,,November 10,2006.
Mhandara,Lawrence & Ronald Chipaike,“Chinese Investment in Africa: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Peace and Security in Zimbabwe”,in Mulugeta Gebrehiwot Berhe & Liu Hongwu eds,,Ethiopia,2013.
Mohamed,Adam Al-Zein & Al-Tayeb Ibrahim Weddai,eds.,,Institute of Afro-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Khartoum,1998.
Moselle,Boaz & Ben Polak,“A Model of a Predatory State”,,Vol.17,2001.
Murithi,Timothy,,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Nee,Victor,Sonja Opper &Sonia M.L.Wong,“Developmental Stat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Vol.3,No.1,March 2007.
Nieuwkerk,Anthoni Van,“South Africa and the African Peace and Security Architecture”,,Norwegian Peacebuilding Resource Center,March 2014.
Nkusu,Mwanza,,IMF Working Paper,March 2004.
NYU Wagner School,’,April 25,2008.
Page,John,“Strategies for Pro-poor Growth:Pro-poor,Pro-growth or Both”,,Vol.15,No.4,2006.
Rodney,Walter,,Washington,D.C.:Howard Unversity Press,1974.
Prince,Rob,“In Mali,Conflict Continues a Year After the French-led Invasion”,December 17,2013.
Reisen,Helmut,“Is China Actually Helping Improve Debt Sustainability in Africa?”,24 ,No.9.
Saferworld,’,January 2011.
Salawu,B.& A.O.Hassan,Ethnic Politic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urvival of Democracy in Nigeria,,Vol.3(2),February 2011.
Schiere,Richard & Alex Rugamba,,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roup Working Paper Series,No.127,May 2011.
Shinn,David H.& Joshua Eisenma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12.
Strange,Austin,Bradley Parks,Michael J.Tierney,Andreas Fuchs,Axel Dreher & Vijaya Ramachandran,“China’s Development Finance to Africa:A Media-Based Approach to Data Collection”,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Working Paper 323,April 2013.
Straziuso,Jason,“China Skirting African Corruption in Direct Aid”,,Feb 9,2012.
Taylor,Nicholas,“China As a Status Quo or Revisionist Power? Implications for Australia”,,Vol.3,No.1,2007.
The 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Independent Task Force Report 56,2006.
Thomas Bohlken,Anjali,“Coups,Elections and the Predatory State”,New York University,August 10,2009.
Tull,Denis M.,“China’s Engagement in Africa:Scope,Significance and Consequences”,,Vol.44,No.3,2006.
Ugo,Nwokeji G.,,the James A.Baker Ⅲ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of Rice University,March 2007.
UN,,25 January,2005.
Van Nieuwkerk,Anthoni,“South Africa and the African Peace and Security Architecture”,,Norwegian Peacebuilding Resource Center,March 2014.
Wade,Abdoulaye,“Time for the West to Practice What it Preaches”,,January 24,2008.
Webster,Timothy,“China’s Human Rights Footprint in Africa”,Faculty Publications,p.620,2012.
Weston,Jonathan,Caitlin Campbell & Katherine Koleski,’,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Updated September 1,2011.
Weiss,Linda,“Development States in Transition:Adapting,Dismantling,Innovating,not ‘Normalizing’”,,Vol.13,Issue 1,2000.
Zoellick,Robert B.,“Whither China: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Remarks to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September 2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