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著)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赖特教授、副教授级客座研究员,曾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空间(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与低碳经济学。
尹德云:(著)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研究员、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战略、创新经济地理和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研究主题涉及基于机器学习的专利和文献大数据挖掘、中国发明者的区域和组织间流动、全球创新集群和创新网络、科技创新政策等。
戴欣:(著)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经济学、空间经济学。
Acemoglu D,Aghion P,Bursztyn L,Hemous D.The Environment and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2012,102(1): 131-166.
Aghion P,Dechezleprêtre A,Hemous D,Martin R,Reenen J V.Carbon Taxes,Path Dependency and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Evidence from the Auto Industry. 2016,124(1): 1-51.
Aghion,Philippe,Jing Cai,MathiasDewatripont,Luosha Du,Ann Harrison,and Patrick Legros.2015.Industrial Policy and Competition.7(4):1-32.
Arts S,Fleming L.Paradise of novelty-or loss of human capital? Exploring new fields and inventive output. 2018,29(6):986-1236.
Arts S,Veugelers R.The Technological Origins and Novelty of Breakthrough Inventions.2013,DOI: 10.2139/ssrn.2230366.
Arts,S.,Hou,J.,Gomez,J.C.,2021.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o identify the creation and impact of new technologies in patent text: Code,data,and new measures.104-144.
Ascani,A.,Bettarelli,L.,Resmini,L.,& Balland,P.-A.(2020a).Global networks,local specialisation and regional patterns of innovation(No.2002; Papers i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PEEG)).Utrecht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Human Geography and Spatial Planning,Group Economic Geography.https://ideas.repec.org/p/egu/wpaper/2002.html.
Ascani,A.,Bettarelli,L.,Resmini,L.,& Balland,P.-A.(2020b).Global networks,local specialisation and regional patterns of innovation(No.2002; Papers i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PEEG)).Utrecht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Human Geography and Spatial Planning,Group Economic Geography.https://ideas.repec.org/p/egu/wpaper/2002.html.
Audretsch,D.B.,& Feldman,M.P.Innovative Clusters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 1996,11: 253-273.
Azoulay,P.,&Li,D.(2020).Scientific Grant Funding.In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pp.117-150).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https://www.nber.org/books-and-chapters/innovation-and-public-policy/scientific-grant-funding.
Bakker R.M.,Knoben J.Built to last or meant to end:Intertemporal choice in strategic alliance portfolios. 2015,26(1)256-276.
Balassa,B.(1965).TradeLiberalisation and“Revealed”Comparative Advantage.The Manchester School,33(2),99-123.https://doi.org/10/fqg5zv.
Balland P.A.,Rigby D.The Geography of Complex Knowledge.2017,93(1): 1-23.
Balland,P.-A.(2017).Economic Geography in R: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Geo package(No.1709;Papers i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PEEG)).Utrecht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Human Geography and Spatial Planning,Group Economic Geography.https://ideas.repec.org/p/egu/wpaper/1709.html.
Balland,P.-A.,& Rigby,D.(2017).The Geography of Complex Knowledge.Economic Geography,93(1),1-23.https://doi.org/10.1080/00130095.2016.1205947.
Barnard,H.,& Chaminade,C.(2011).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What are they and where can we find them?18.
Barro R.J.and Sala-i-Martin X.,“Convergence”,Vol.100 No.2,1992.
Barro R.J.,“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Vol.106 No.2,1991.
Baum J C,Cowan R,Jonard N.Network-Independent Partner Sele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 2010,56(11):2094-2110.
Bloom N.,Jones C.I.,Van Reenen J.and Webb M.,“Are ideas getting harder to find?”,Vol.110 No.4,2020.
Bloom,N.,Jones,C.I.,Van Reenen,J.,& Webb,M.(2017).Are Ideas Getting Harder to Find?(Working Paper No.23782; Working Paper Serie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https://doi.org/10.3386/w23782.
Chandy R K,Tellis G J.Organizing for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The overlooked role of 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 1998,35(4): 474-487.
Chandy R,Tellis G.The incumbent's curse? Incumbency size and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2000,64(1): 1-17.
Chen,X.,&Ogan,T.L.L.(2017).China's Emerging Silicon Valley:How and Why Has Shenzhen Become a Global Innovation Centre.https://www.academia.edu/32538971/China_s_Emerging_Silicon_Valley_How_and_Why_Has_Shenzhen_Become_a_Global_Innovation_Centre.
Christensen C M,Raynor M E.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66-76.
Christensen C M.Boston,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Christensen C M.The Ongoing Process of Building a Theory of Disruption.2006,23(1):39-55.
Christensen C,Bower J.Customer power,strategic investment,and the failure of leading firms. 2015,17(3):197-218.
Cohen B,Winn M I.Market imperfections,opportunity and sustainable entre preneurship.2007,22(1): 29-49.
Curran D.Risk,innovation,and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economy. 2018,21(2): 207-226.
Davis D R,Dingel J I.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Cities.2020,123:103291.
De Noni I,Orsi L,Belussi F.The Role of Collaborative Networks in Supporting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s of Lagging-Behind European Regions. 2018,47(1): 1-13.
De Noni,I.,Belussi,F.,2021.Breakthrough Invention Performance of Multispecialized Clustered Regions in Europe. 164-186.
Desmet K,Henderson J V.The Geography of Development within Countries.Elsevier,2015,5:1457-1517.
Donald R.Davis and Jonathan I.Dingel,“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Cities”, 123(March 2020):103291.
Du,J.(202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uranton G.and Puga D.,“Nursery cities:urban diversity,process innovation,and the life cycle of products”, Vol.91 No.5,2001.
Duranton G.Urban evolutions:The Fast,the Slow,and the Still.2007,97(1):197-221.
Dyer J H,Nobeoka K.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The Toyota Case. 2000,21(3): 345-367.
Engel,J.S.,&del-Palacio,I.(2009).Global networks of clusters of innovation:Accelerating the innovation process.Business Horizons,52(5),493-503.https://doi.org/10.1016/j.bushor.2009.06.001.
Enrico Moretti,“The Effect of High-Tech Clusters on the Productivity of Top Invento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1,no.10(October 1,2021):3328-75.
Ettlie J E,etal.Organization Strategy and Structural Differences for Radical Versus Incremental Innovation. 1984,682-695.
Fagerberg J.,Mowery D.C.and Nelson R.R.,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Fink,C.(2022).Calculating private and social returns to COVID-19 vaccine innovation(No.72; WIPO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https://www.wipo.int/publications/en/details.jsp? id=4595&plang=EN.
Florida R,Mellander C,Stolarick K.Inside the Black Box of Regional Development—Human Capital,the Creative Class and Tolerance.2008,8(5):615-649.
Fosfuri A,Tribo J A.Exploring the Antecedents of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2008,36(2):173-187.
Frenkel,A.,&Maital,S.(2014).Edward Elgar Publishing.
Fu,X.,Pietrobelli,C.,& Soete,L.(2011).The Role of Foreign Technology and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 the Emerging Economie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Catching-up.World Development,39(7),1204-1212.https://doi.org/10.1016/j.worlddev.2010.05.009.
Fujita M,Thisse J F.Does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Foster Economic Growth?And Who Gains and Loses from It?.2003,54(2):121-145.
Fujita.M and Thisse,F.Jacque, United Kingd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Galor O.,“Convergence?Inferences from theoretical models”,Vol.106 No.437,1996.
Garcia R,Calantone R.A critical look 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ypology and innovativeness terminology: a literature review.2002,19(2): 110-132.
Gemunden H G,Ritter T,Heydebreck P.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innovation success: an empiric alanalysis in German high-tech industries. 1996(13):449-462.
Gene M.Grossman and Elhanan Helpman,“Outsourcing Versus FDI in Industry Equilibrium”,no.2-3(May 1,2003):317-27.
Gene M.Grossman and Elhanan Helpman,“Qua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 no.1(January 1,1991):43-61.
Gilles Duranton and Diego Puga,“Diversity and Specialisation in Cities:Why,Where and When Does It Matter?”,no.3(March 2000):533-55.
Gilles Duranton and Diego Puga,“Nursery Cities: Urban Diversity,Process Innovation,and the Life Cycle of Products”,no.5(December 2001):1454-77.
Gina O' Connor,McDermott C M.The human side of radical innovation.2004,21(1-2): 11-30.
Gordon Anderson and Ying Ge,“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Cities”, no.6(November 2005):756-776.
Govindarajan V,Kopalle P K.The Usefulness of Measuring Disruptiveness of Innovations Ex-Post in Making Ex Ante Predictions.2006,23(1): 12-18.
Guan J,Liu N.Exploitative and exploratory innovations in knowledge network and collaboration network: A patent analysis in the technological field of Nano-energy. 2016 45(1): 97-112.
Hall,B.H.,Mairesse,J.,&Mohnen,P.(2009).Measuring the Returns to R&D(Working Paper No.15622;Working Paper Serie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https://doi.org/10.3386/w15622.
Hansen M 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k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 1999,44(1): 82-111.
Hargadon A.Bost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03.
Henderson R M,Clark K B.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1990,35(1): 9-30.
Hidalgo,C.A.,&Hausmann,R.(2009).The building blocks of economic complexity.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6(26),10570-10575.https://doi.org/10/fpzkth.
Hoffert M I,et al.Advanced technology paths to global climate stability:Energy for a greenhouse planet. 2002,298(5595): 981-987.
Huawei & Oxford Economics.Digital Spillover.Measuring the True Impact of the Digital Economy.Shenzhen:Huawei Technologies.2018.
J.V.Henderson,“Locational Pattern of Heavy Industries:Decentralization Is More Efficient”, 10,no.4(December 1,1988):569-80.
J.V.Henderson,“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no.4(1974):640-56.
Jesemann I.Support of startup innovation towards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es.2020,88:3-8.
Jones B.F.,“The burden of knowledge and the“death of the renaissance man”: Is innovation getting harder?”, Vol.76 No.1,2009.
Juan Pablo Chauvin et al.,“What Is Different about Urbanization in Rich and Poor Countries?Cities in Brazil,China,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98(March 2017):17-49.
Jun,F.(2021).The Story of Spring—Shenzhen: An Instant City.https://www.isscad.pku.edu.cn/research/casestudies/512946.htm.
Jung H J,Lee J.The quest for originality: A new typology of knowledge search and breakthrough inventions. 2016,59(5): 1725-1753.
Kelley D.Adap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nnect-edness incorporate radical innovation programs. 2009,26(5): 487-501.
Kerr,W.,& Robert-Nicoud,F.(2019).Tech Clusters(SSRN Scholarly Paper ID 3491774).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https://papers.ssrn.com/abstract=3491774.
Kremer M.,Willis J.and You Y.,“Converging to convergence”,Vol.36 No.1,2022.
Kwon,D.,& Sorenson,O.(2021).The Silicon Valley Syndrome.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0422587211050892.https://doi.org/10/gm8m44.
Lai,H.,Chiu,Y.,& Leu,H.(2005).Innovation capacity comparison of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case of Shanghai,Kunshan,Shenzhen and Dongguan.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17(3),293-316.https://doi.org/10.1080/09537320500211284.
Lee,K.(2019).The Art of Economic Catch-Up: Barriers,Detours and Leapfrogging in Innovation System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ifer R,Gina O C,Rice M P.Implementing radical innovation in mature firms: the role of hubs. 2001,15(3): 102-113.
Leifer R,McDermott C M,et al.Bost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1st edition,2000,62-98.
Lettl C.User involvement competence for radical innovation.2007,24(1/2): 53-75.
Lipsey,R.,Carlaw,K.,&Bekar,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Liu C-H.The effects of innovation alliance on network structure and density of cluster. doi: 10.1016/j.eswa.2010.06.064.
Liu H W,Gallagher K S.Catalyz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A CCS roadmap for China.2010,38(1): 59-74.
Lowik S,Kraaijenbrink J,Groen A J.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individual absorptive capacity: A micro-foundational perspective on open innovation. 2017,21(6): 1319-1341.
Luo Y.Industrial dynamics and managerial networking in an emerging market:the case of China. 2003,24(13):1315-1327.
Lüthje,B.,Hürtgen,S.,Pawlicki,P.,&Sproll,M.(2013).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Marchi V D.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R&D Cooperation: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panish Manufacturing Firms.2012,41(3):614-623.
Markides C.Disruptive Innovation:In Need of Better Theory. 2006,23(1): 19-25.
Masahisa Fujita and Jacques-François Thisse,“New Economic Geography:An Appraisal on the Occasion of Paul Krugman's 2008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39,no.2(March 2009):109-19.
Masahisa Fujita and Paul Krugman,“When Is the Economy Monocentric?:Von Thünen and Chamberlin Unified,”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Recent Advances in Urban Economics and Land Use: A Special Issue in Honour of Hiroyuki Yamada,25,no.4(August 1,1995):505-28.
Masahisa Fujita,“Dynamics of Innovation Fields with Endogenous Heterogeneity of People,”in New Direction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ed.Charlie Karlsson et al.,Berlin,Heidelberg:Springer,2009),59-78.
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and Tomoya Mori,“On the Evolution of Hierarchical Urban Systems1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41st North American Meetings of Regional Science International,Niagara Falls,Ontario,Canada,17-20 November,1994.1,” 43,no.2(February 15,1999):209-51.
McLaughlin G E,Robock S.Why Industry Moves South,NPA Committee of the South.Report,1949.
Moerenhout T,Devisch Ignaas,Cornelis G.E-health beyond technology:Analyzing the paradigm shift that lies beneath. 2018,21(1): 31-41.
Motohashi,K.(2018).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China:Regional comparison of technology,venture financing,and human capital focusing on Shenzhen(No.18012;Policy Discussion Papers).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RIETI).https://ideas.repec.org/p/eti/polidp/18012.html.
Nelson R,Winter S.In search of useful theory innovation. 1977,6(1): 36-76.
OECD.(2008).OECD Publishing.
OECD.(2014).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https://www.oecd-ilibrary.org/content/data/data-00182-en.
OECD.(2017).The links between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An exploration(OECD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 Policy Papers No.37).https://doi.org/10.1787/76d78fbb-en.
OECD.OECD Publishing,2014.
Patel D.,Sandefur J.and Subramanian A.,“The new era of unconditional convergence”,Vol.152,2021.
Pee,L.G.Customer Co-Creation in B2C E-Commerce: Does It Lead to Better New Products. 2016,16(2):217-243.
Pierre-Alexandre Balland,Cristian Jara-Figueroa,Sergio G.Petralia,Mathieu P.A.Steijn,David L.Rigby,et al.,“Complex Economic Activities Concentrate in Large Cities”, January 13,2020,1-7.
Ponomarev I V,Lawton B K,Williams D E,et al.Breakthrough Paper Indicator 2.0: Can Geographical Divers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Outstanding PapersPrediction?. 2014,100(3):755-765.
Porter M.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Boston,1998.
Pritchett L.,“Divergence,big time”, Vol.11 No.3,1997.
Rice M P.Virtuality and uncertainty in the domain of discontinuousinnovation. 1996.
Richard E.Baldwin and Philippe Martin,“Chapter 60-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in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ed.J.Vernon Henderson and Jacques-François Thisse,vol.4,Elsevier,2004),2671-2711.
Riddel M,Schwer R K.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oy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 2003,33(1):73-84.
Romer 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Vol.98 No.5,Part 2,1990.
Rosenthal SS,Strange W C.How Close is Close? The Spatial Reach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2020,34(3):27-49.
Rossi-Hansberg,E.,& Wright,M.L.J.(2007).Urban structure and growth.74(2),597-624.
Rowley T,Behrens D,Krackhardt D 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a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 the steel and semicon ductor industries. 2000,21(3):369-386.
Rozenfeld H D,Rybski D,Gabaix X,et al.The area and population of cities:New insights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cities.2011,101(5):2205-25.
Sala-i-Martin X.X.,“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 1996.
Sandberg B.Enthusia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dical innovations.2007,16(3): 265-273.
Schaefer,K.J.(2020).Catching up by hiring:The case of Huawei.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16.https://doi.org/10.1057/s41267-019-00299-5.
Schmidt G M,Druehl C T.When Is a Disruptive Innovation Disruptive?.2008,25(4): 347-369.
Soete,L.(1987).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The evidence reconsidered.Research Policy,16(2),101-130.https://doi.org/10.1016/0048-7333(87)90026-6.
Solow 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Vol.70 No.1,1956.
Sonn J.W.and Park I.K.,“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hidden behind convergence: Geography of knowledge production”,Vol.48 No.10,2011.
StevenKlepper.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5,230-231.
Stevens GA,Burley J.Piloting the rocket of radical innovation.2003,46(2).
Strumsky,D.,& Lobo,J.(2015).Identifying the sources of technological novelty in the process of invention.Research Policy,44(8),1445-1461.https://doi.org/10/f7npvg.
Stuart S.Rosenthal and William C.Strange,“How Close Is Close? The Spatial Reach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no.3(August 1,2020):27-49.
Stuart T.Network positions and propensities to collaborate:an investiga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 in a high-technology industry.1998,43(3): 668-698.
Sturgeon,Timothy,et al.Digitalization,Geographies of Production and Varieties of Digitized Capitalism(Session 2).31st Annual Meeting.SASE,2019.
Sun L Y,Miao C L,Yang L.Ecological-Economic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based on Entropy Weighted TOPSIS Method. 2017,73(3):554-558.
Suzumura,K.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an Oligopoly with Spillovers, 1992,82: 1307-1320.
Tang J.and Cui W.,“Does urban agglomeration affect innovation convergence:evidence from China”, 2021.
Tang,J.(2014).Shenzhen:Fromlabour-intensive to innovation-driven economic growth.In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conomics of China.Oxford University Press.https://doi.org/10.1093/acprof: oso/9780199678204.003.0095.
Taylor,M.Z.(2016).Oxford University Press.https://doi.org/10.1093/acprof: oso/9780190464127.001.0001.
The Economist.(2019,January 24).Globalisation has faltered.The Economist.https://www.economist.com/briefing/2019/01/24/globalisation has-faltered.
Thierer,A.(2021,August 18).Government Planning and Spending Won't Replicate Silicon Valley.Discourse.https://www.discoursemagazine.com/economics/2021/08/18/government-planning-and-spending wont-replicate-silicon-valley/.
Tou Y,et al.Harnessing soft innovation resources leads to neo open innova tion.2019,58.
Trajtenberg M.,2018,AI as the Next GPT:A Political-Economy Perspective,NBER workingpaper,No.24245.
Tushman M L,Anderson P.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1986,31(3),439.
UN-Habitat.(2020).Global Urban Competitiveness Report(2019-2020).UN-Habitat.
Veblen T.,Imperial Germany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0.
Volker Grossman Contest for attention in a quality-ladder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presented atCESifo area conference on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May 2003.
Wang,C.,&Wang,L.(2017).Unfolding policies for innovation intermediaries in China: A discourse network analysis.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44(3),354-368.https://doi.org/10.1093/scipol/scw068.
Wei,S.-J.,Xie,Z.,& Zhang,X.(2017).From“Made in China”to“Innovated in China”: Necessity,Prospect,and Challenge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31(1),49-70.https://doi.org/10/gfgt89.
WIPO.(2019a).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port 2019: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Global Hotspots,Local Networks.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https://www.wipo.int/publications/en/details.jsp? id=4467&plang=EN.
WIPO.(2019b).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port 2019-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Local Hotspots,Global Networks(Chinese version).WIPO.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 id=XmbpDw AAQBAJ&pg=PA7&lpg=PA7&dq=% E5% B0% B9% E5% BE% B7% E4% BA% 91&source=bl&ots=urCq4cYygj&sig=ACfU3U0AGvdOtZATY1LpY9z SBTnTje_bSA&hl=zh-CN&sa=X&redir_esc=y&sourceid=cndr#v=onepage&q=% E5% B0% B9% E5% BE% B7% E4% BA% 91&f=false.
WIPO.(2019c).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port 2019-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Local Hotspots,Global Networks.WIPO.
WIPO.(2021).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 2021.https://doi.org/10.34667/tind.44461.
World bank.The Innovation Imperative for Developing East Asia 2021.
World Bank.(2010).Building Engines for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Experience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World Bank Publications.
WTO.Global Value Chai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upply Chain Trade,and Workers in a Globalized World.Switzerland:Geneva,2019.
Yang Fu and Xiaoling Zhang,“Mega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Era: Evolving Theories,Research Typologies and Governance”,Cities 105(October 2020):102813.
Yang X.,Zhang H.,Lin S.,Zhang J.and Zeng J.,“Does high-speed railway promote regional innovation growth or innovation convergence?”,Vol.64,2021.
Yang,C.(2009).Strategic Coupling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Redistribution of Taiwanese Personal Computer Investment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China.Regional Studies,43(3),385-407.https://doi.org/10.1080/00343400802508836.
Yang,C.(2016).Evolu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China: Insights from emerging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 Shenzhen.In Chapters(pp.322-333).Edward Elgar Publishing.https://ideas.repec.org/h/elg/eechap/16055_19.html.
Yin,D.,Motohashi,K.,& Dang,J.(2020).Large-scale name disambiguation of Chinese patent inventors(1985-2016).Scientometrics,122(2),765-790.https://doi.org/10.1007/s11192-019-03310-w.
Zipf G.K.,Published by Addison-Wesley.Cambridge,1949.
Zittrain,J.L.The Generative Internet. 2006,119(7): 1975-2040.
Nick Clegg:《我们为什么要设立绿色投资银行》,《低碳世界》2011年第4期,第10—12页。
艾学峰:《深化深港科技合作 凝聚创新发展动力》,《经济日报》2019年1月24日。
安同良、周绍东、皮建才:《R&D 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白雪飞、杜娟:《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机理与实证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第9期。
步一军、阮传胜:《我国现行科技法制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不足和对策》,《民主与科学》1999年第4期。
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年第36(5)期。
蔡跃洲:《数字经济的国家治理机制——数据驱动的科技创新视角》,《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0(2)期。
曾志敏、曾坚朋、杨泽森:《广东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理论路径与现实探索》,《城市观察》2018年第6期。
陈安源:《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人才保障的对策建议》,《理论建设》2018年第1期。
陈剑、黄朔、刘运辉:《从赋能到使能—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运营管理》,《管理世界》2020年第36(2)期。
陈劲、叶伟巍:《新时代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核心机理和关键特征》,《创新科技》2022年第22(1)期。
陈娟、罗小安、樊潇潇等:《欧洲研究基础设施路线图的制定及启示》,《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第28(3)期。
陈娟、周华杰、樊潇潇等:《美国能源部大科学装置建设管理与启示》,《前沿科学》2016年第10(2)期。
陈林、周圣强:《构建广佛都市圈的产业分析——区域产业协作与布局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32(15)期。
陈鹏、逯元堂、高军等:《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及推进机制研究》,《环境保护科学》2016年第42(1)期。
陈强:《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协同治理的思路与对策》,《科学发展》2018年第6期。
陈文虎、杨杰峰:《对我国绿色债券信用评级模型的思考》,《中国外汇》2021年第14期。
陈骁、张明:《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特征事实、内生动力与现存挑战》,《国际经济评论》2022年第1期。
陈泽鹏、李成青、吴耀锵等:《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的广东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探析》,《广东经济》2018年第6期。
程亮、陈鹏、逯元堂等:《建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探索与展望》,《环境保护》2020年第48(15)期,第39—43页。
川江:《深圳先行示范区到底该如何“先行”》,《中国商界》2019年第10期。
崔宏轶、潘梦启、吴帅:《我国经济特区科技人才政策变迁及对策建议——以深圳为例》,《江淮论坛》2020年第5期。
崔宏轶、张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资源配置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20年第2期。
崔惠玉、徐颖、王宝珠:《发展我国绿色政府债券: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22年第2期。
崔霞:《深圳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商报》2008年11月24日。
崔竹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跨境税收制度的协调研究》,《上海海关学院》2021年第7期。
戴欣、张猛、唐杰:《创新驱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开放导报》2018年第6期。
戴欣:《城市规模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探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邓剑虹、徐传谌、周维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港口腹地时空演变机理——以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为例》,《中国流通经济》2022年第36(1)期。
邓剑虹、徐传谌、周维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港口腹地时空演变机理——以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为例》,《中国流通经济》2022年第36(1)期。
邓荣荣、张翱祥:《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南方经济》2022年第2期。
丁守海、徐政:《新格局下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机理、堵点与路径》,《理论学刊》2021年第3期。
丁洋、黄夏伟、梁晓峰:《区域先导产业选择的质量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湖北省制造业为例》,《宏观质量研究》2022年第10(1)期。
段小华、刘峰:《欧洲科研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背景、模式及其启示》,《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4年第29(1)期。
[美]范内瓦·布什、拉什·D.霍尔特:《科学:无尽的前沿》,崔传刚译,中信出版社2021年版。
樊霞、朱桂龙:《基于ROT的突破性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10期。
方兴东:《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研判》,《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第19期。
菲利普·阿吉翁:《寻求竞争力:对中国增长政策设计的启示》,《比较》,中信出版集团2014年版。
冯军政:《企业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研究——环境动态性和敌对性的视角》,《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31(9)期。
冯伟波、周源、周羽:《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美国国家实验室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共享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20年第40(1)期。
付晔、欧阳国桢:《资源配置视角下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6期。
付玉秀、张洪石:《突破性创新:概念界定与比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傅京燕、刘玉丽:《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助推产业转型的实践探索》,《环境保护》2020年第48(12)期。
高剑:《高质量发展在路上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东莞日报》2021年1月20日。
宫倩楠、阳圆、杨欢等:《从城市化到城市群化——中国主要城市(群)人口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人口与经济》2020年第1期。
笱丰明:《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体生态构建与区域创新路径选择》,《经济论坛》2018年第12期。
辜胜阻:《高质量发展要让创新要素活力竞相迸发》,《经济研究》2019年第10期。
古小东、郑泽华:《我国内地与香港绿色金融的激励政策研究》,《环境保护》2021年第49(14)期。
郭兵、严梦莹:《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应用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30(1)期。
郭飞:《关于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思考》,《经济纵横》2021年第2期。
郭巍:《绿色低碳建设的深圳经验》,《中国报道》2021年第11期。
郭先登:《论“双循环”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兼论“十四五”及后两个规划期接续运行指向》,《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年第37(1)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研究》,《开放导报》2017年第4期。
韩芳、张生太、冯凌子等:《基于专利文献技术融合测度的突破性创新主题识别——以太阳能光伏领域为例》,《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1年第5(12)期。
韩先锋、宋文飞、李勃昕:《互联网能成为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吗》,《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7期。
贺冰清:《加快深化自然资源要素市场改革——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年第34(3)期。
贺灿飞、王文宇、朱晟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区域经济评论》2021年第4期。
侯强:《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深化发展及其对策》,《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34(22)期。
胡荣荣:《新时代香港发展的战略方向与载体》,《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5期。
胡兴旺、周淼:《优化营商环境的国内外典型做法及经验借鉴》,《财政科学》2018年第9期。
胡耀亭、陈作华:《创新资本形成:“双区”建设的优先目标与实现路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7(2)期。
胡中文:《碳中和目标下绿色债券的经济效应研究》,《生产力研究》2022年第6期。
黄凡、段成荣:《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质量红利——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与发展》2022年第28(1)期。
黄海燕:《新阶段、新形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前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6(1)期。
黄剑辉、应习文、袁雅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商业银行机遇》,《金融博览》2019年第4期。
黄敏聪:《国内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科技与法律》2020年第1期。
黄耀福、李郇:《粤港澳大湾区空间一体化历程》,《中国名城》2022年第36(5)期。
贾晖、郭亚楠、初浩等:《后疫情时代下数字经济带动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20年第11期。
蒋国平、葛明慧:《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管理方法》,《经营与管理》2007年第10期。
蒋雅丽:《人工智能2019发展驶入快车道,应用全面开花》,《通信世界》2019年第35期。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增长的来源》,2003年。
库姆斯等著:《经济地理学:区域与国家一体化》,安虎森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1年版。
李海舰、张璟龙:《关于数字经济界定的若干认识》,《企业经济》2021年第7期。
李建奇:《数字化变革、非常规技能溢价与女性就业》,《财经研究》2022年第48(7)期。
李健:《国家重大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机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李杰:《双循环格局下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理效应论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李静海:《抓住机遇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第34(5)期。
李琼、余清霜:《新发展阶段与新发展格局构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李水生:《深圳:先行示范 全力为全省实现碳达峰目标作贡献》,《环境》2021年第3期。
李先江:《绿色创业导向、探索性学习和低碳突破性创新关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34(8)期。
李兴新、郭晓花、侯玉华等:《新形势下移动终端安全需求和对策》,《邮电设计技术》2021年第6期。
李应博、周斌彦:《后疫情时代湾区治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中国软科学》2020年第S1期。
李子彬:《我在深圳当市长》,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版。
梁安柱:《浅析绿色金融及债券市场与广西绿色债券发展》,《市场论坛》2021年第5期。
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林二伟、张雄化:《“十四五”时期深圳市创新发展与对策》,《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年第6期。
林致远:《以先行示范区构建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地》,《经济参考报》2019年8月22日。
刘琛、宋尧:《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现状与建议》,《国际石油经济》2019年第27(4)期。
刘东亮、柏禹含:《对加快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思考》,《中国外汇》2021年第9期。
刘国军:《湾区经济发展战略对湛茂阳城市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广东经济》2019年第1期。
刘江会、黄国妍、鲍晓晔:《顶级“全球城市”营商环境的比较研究——基于SMILE指数的分析》,《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8期。
刘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路径选择研究》,《经济论坛》2021年第2期。
刘亮、卢杭华:《多地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2025年目标 同一“赛道”上肇庆如何突围》,《中国产经》2022年第7期。
刘璐、张君瑞、陈天彤等:《我国绿色债券发展与展望》,《金融纵横》2021年第7期。
刘名武、林强、王晓斐:《供应链减排运作决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年第24(2)期。
刘睿、孔俊轩:《中国共产党百年追寻科技自立自强的演进逻辑与基本经验》,《决策与信息》2022年第2期。
刘文清:《粤港澳大湾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探索》,《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年第27(5)期。
刘艳、王涛:《学习党史的基本立场——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依据》,《邓小平研究》2021年第6期。
刘宇雷、王超:《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优化策略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年第36(12)期。
刘智强、周蓉、周空等:《OBHRM领域的突破性创新研究:现状、整合与展望》,《管理学报》2021年第18(9)期。
龙继林、刘光才:《航空运输服务破坏性创新探索》,《管理现代化》2012年第2期。
娄成武、张国勇:《基于市场主体主观感知的营商环境评估框架构建——兼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模式》,《当代经济管理》2018年第40(6)期。
鲁若愚、周阳、丁奕文等:《企业创新网络:溯源、演化与研究展望》,《管理世界》2021年第37(1)期。
陆欣欣:《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区域技术创新的遮掩效应》,《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35(4)期。
逯元堂、陈鹏、高军等:《中国环境保护基金构建思路探讨》,《环境保护》2016年第44(19)期。
逯元堂、吴舜泽、陈鹏:《环境保护基金特征及构建思路研究》,《生态经济》2015年第31(9)期。
路风:《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管理世界》2019年第9期。
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期。
罗贞礼:《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属性》,《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17期。
吕铁、李载驰:《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视角》,《学术月刊》2021年第4期。
吕学都:《气候投融资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推进创新的思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2年第(Z1)期。
马化腾、孟昭莉、闫德利等:《数字经济:中国创新增长新动能》,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版。
[法]迈克尔·斯托帕尔:《城市发展的逻辑》,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版。
孟猛猛、雷家骕、焦捷:《专利质量、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科研管理》2021年第42(1)期。
孟庆时、余江、陈凤:《深度数字化条件下的突破性创新机遇与挑战》,《科学学研究》2022年第40(7)期。
缪小明、赵静:《基于突破性创新视角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轨道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33(8)期。
欧阳志楠:《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珠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海南大学,2015年。
潘泽生、甄树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第9期。
庞金友:《大变局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的谱系与方略》,《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22期,第76—83页。
彭灿、奚雷、张学伟:《高度动态与竞争环境下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38(24)期。
彭刚、朱莉、陈榕:《SNA视角下我国数字经济生产核算问题研究》,《统计研究》2021年第7期。
戚晓曜:《区域创新体系及其构建研究——基于深圳的实践》,《特区经济》2021年第5期。
秦剑:《突破性创新:国外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证研究综述》,《技术经济》2012年第31(11)期。
裘莹、郭周明:《数字经济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价值链攀升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国际贸易》2019年第11期。
阮国祥、阮平南、宋静:《网络嵌入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演化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4)期。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深圳特区报》2019年9月19日。
深圳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编:《深圳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年版。
沈国兵、袁征宇:《企业互联网化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出口的影响》,《经济研究》2020年第1期。
沈体雁、劳昕:《“国外城市规模分布研究进展及理论前瞻——基于齐普夫定律的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第5期。
施炳展、李建桐:《互联网是否促进了分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管理世界》2020年第4期。
史英哲、云祉婷:《东北三省绿色债券的发展与展望》,《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10期。
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财政部世界银行业务司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苏屹、林周周、欧忠辉:《基于突变理论的技术创新形成机理研究》,《科学学研究》2019年第37(3)期。
孙建捷:《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湾区经济研究》,《住宅与房地产》2021年第8期。
孙金龙:《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当代世界》2022年第6期。
孙庭阳:《新形势新思维:碳中和是“必须项”,绿色金融是“加速器”》,《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8期。
谭传武:《高性能BICMOS电荷泵电源管理芯片设计》,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汤燕良、周祥胜、李成悦等:《多元动力下都市圈发育特征及规划响应重点——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2021年。
唐杰、戴欣、李珏:《市场经济下深圳转型路径研究》,《特区实践与理论》2020年第1期。
唐杰、戴欣、潘强等:《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的创新政策》,《比较》2021年第115辑。
唐杰、戴欣、唐文等:《我国经济增长与空间均衡问题》,《开放导报》2017年第1期。
唐杰、戴欣:《马克思的创新理论及深圳的实践》,《开放导报》2018年第5期。
唐杰、戴欣:《深圳力争成为全球创新标杆城市》,《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第17期。
唐杰、戴欣:《数字经济产业的创新关联——来自深圳市创新企业的证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1(6)期。
唐杰、李珏、戴欣:《打造深圳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深圳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唐杰、李珏、王东:《深圳创新增长与公共政策研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21(3)期。
唐杰、王东:《深圳创新转型的理论意义》,《深圳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唐杰:《对短期总需求管理与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的分析》,《经济导刊》2021年第5期。
唐杰:《高速增长结束后,如何奏响中国奇迹新乐章》,《中国经济周刊》2015年第33期。
唐杰:《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与政府——深圳40年创新转型总结与思考》,《开放导报》2020年第4期。
陶长琪、郭彦廷:《知识复杂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44(2)期。
汪云兴、何渊源:《深圳科技创新:经验、短板与路径选择》,《开放导报》2021年第5期。
王必丰:《迈向高质量绿色建筑发展之路——学习〈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的认识与体会》,《住宅与房地产》2022年第11期。
王成义:《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历史、学理和实践》,《地方立法研究》2019年第4(1)期。
王佳希、杨翘楚:《中国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测度——来自美国专利数据库的证据》,《中国科技论坛》2022年第7期。
王金凤、蔡豪、冯立杰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网络惯例与双元创新关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年第37(6)期。
王立军、王书宇:《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做法及启示》,《杭州科技》2020年第6期。
王炼:《美国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的政策与实践》,《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7年第32(9)期。
王娜、王毅:《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及内部一致模型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第5期。
王倩倩:《对标三大湾区 打造世界湾区最新增长极》,《国资报告》2019年第6期。
王如玉、梁琦、李广乾:《虚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管理世界》2018年第2期。
王如玉、王志高、梁琦等:《金融集聚与城市层级》,《经济研究》2019年第11期。
王一楠:《我国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标准体系构建》,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王玉华、郭红燕、刘瓒:《专用研究设施型大科学装置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探析》,《科技促进发展》2021年第17(7)期。
王玉明、王沛雯:《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经验总结、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城市》2015年第1期。
王植、张慧智、黄宝荣:《有效治理视角:现代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于深圳实践与政企调查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21年第43(3)期。
魏江、刘嘉玲、刘洋:《数字经济学:内涵、理论基础与重要研究议题》,《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第OL期。
魏凌、闻广、成立:《深圳公共住房供给:制度演进、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城乡建设》2021年第23期。
文雅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的法治体系》,《开放导报》2019年第6期。
吴飞虹:《银行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支点与路径研究》,《海南金融》2019年第5期。
吴吉:《用“五大发展理念”评价企业发展》,《深圳商报》2021年11月23日。
吴小娟:《“一带一路”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对外经贸实务》2021年第6期。
夏怡然、陆铭:《跨越世纪的城市人力资本足迹——历史遗产、政策冲击和劳动力流动》,《经济研究》2019年第54(1)期。
徐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联系及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徐建中、李奉书、晏福等:《齐美尔联接对企业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知识视角的研究》,《管理评论》2020年第32(6)期。
许恒、张一林、曹雨佳:《数字经济、技术溢出与动态竞合政策》,《管理世界》2020年第11期。
许时泽、杜德斌:《上海与深圳城市创新活力比较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9年第39(18)期。
薛成、孟庆玺、何贤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技术知识扩散——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财经研究》2020年第4期。
薛姝、张文霞、何光喜:《从科研人员角度看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科技中国》2021年第10期。
严斌剑、吴启凡:《数字经济、研发投入强度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9期。
杨斌:《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发展迅速 国外厂商优势明显》,《电子与电脑》2006年第6期。
杨传开、蒋程虹:《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测度及对北京和上海的政策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19年第4期。
杨建国:《论我国科技法制定中的偏差与矫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4(1)期。
杨思莹:《政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案》,《经济学家》2020年第9期。
杨颖贤:《PPP模式养老服务探索》,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
殷群、田玉秀:《数字化转型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机制》,《中国科技论坛》2021年第3期。
尹惠斌:《团队知识冲突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29(16)期。
游达明、杨晓辉、程健:《基于期权博弈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决策分析》,《系统工程》2010年第28(11)期。
余东华、李云汉:《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组织创新——以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链群生态体系为例》,《改革》2021年第7期。
余秀冰:《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几点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1期。
余永定、杨博涵:《中国城市化和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经济学动态》2021年第10期。
袁雅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及商业银行机遇》,《中国国情国力》2019年第4期。
臧树伟、陈红花、梅亮:《能力演化、制度供给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科学学研究》2021年第39(5)期。
张超、唐杰:《专利权质押融资是否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第9期。
张超、施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演化博弈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年第11期。
张超、唐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环境下专利与商标价值决定因素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21年第40(8)期。
张超、唐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制度动因、要素保障与实现途径——兼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湖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
张洪石、陈劲:《突破性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3(4)期。
张猛、戴欣:《社会驱动视角下的高质量发展——以深圳创新经济形成和发展为例》,《深圳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
张其富、吴一丁、赖丹:《双循环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与周边地区均衡发展研究》,《企业经济》2021年第40(11)期。
张倩肖、李佳霖:《构建“双循环”区域发展新格局》,《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9(1)期。
张锐:《欧盟碳市场的运营绩效及对中国的启示》,《决策与信息》2021年第11期。
张锐:《欧盟碳市场的运营绩效与基本经验》,《对外经贸实务》2021年第8期。
张炜:《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特征与要求》,《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11期。
张夏准:《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张耀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功能与管理机制》,《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第6期。
张艺璇:《中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科技经济市场》2022年第1期。
张翼鸥、谷人旭:《中国城市知识复杂性的空间特征及影响研究》,《地理学报》2018年第73(8)期。
张翼鸥、谷人旭:《中国城市知识复杂性的空间特征及影响研究》,《地理学报》2018年第73(8)期。
张志峰、Jindalv:《基于尖点突变的制造系统耗散结构模型及其度量》,《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第47(14)期。
张志勤:《欧盟大型科研基础设施概述及政策走向》,《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5年第30(6)期。
赵杰红:《以低碳社区引领和谐城市创建——上海闵行推进低碳社区经验谈》,《环境保护》2012年第9期。
赵磊、陈淑婷:《绿色债券界定的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金融纵横》2017年第12期。
赵明剑、司春林:《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跨越机会窗口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5期。
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20年第36(10)期。
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20年第10期。
赵悦:《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设与城市治理现代化》,《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
郑向阳、甄士龙、吴凡:《探索建立雄安新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河北金融》2021年第4期。
郑雨稀、杨蓉:《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基于创新需求的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22年第42(10)期。
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陈翊高:《欧盟、英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金融经济》2021年第12期。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研究中心课题组:《绿色债券:中欧标准对比及商业银行业务启示》,《国际金融》2021年第9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
钟坚:《历史性跨越(上)——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回顾与思考》,《特区实践与理论》2018年第2期。
周广肃、樊纲:《互联网使用与家庭创业选择——来自 CFPS数据的验证》,《经济评论》2018年第5期。
周文强、顾新、杨雪:《多维知识搜寻平衡对突破性技术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软科学》2021年第35(10)期。
朱莉、袁丹:《深圳国际人才引进障碍及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20年第1期。
庄子银、贾红静、肖春唤:《突破性创新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20年第9期。
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V2.0,趋势·经验·对策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Report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V2.0:Trends,Experi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中欧关系:适应与塑造
Sino-European Relations Adapting and Shaping未来之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城市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汉英对照
Case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古典今读.第3辑,《论语》英文篇
The form on new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the English version of LUNYU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