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图书结果 全文结果

图书

搜索“张俊华” 共 1 条记录
  •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英文版)

    Comparative Industrial Relations:China,South-Korea and Germany/Europe

    张俊华

    2010-08-01

    978-7-5004-8854-5

    20

    劳动 生产关系 对比研究 中国、外国 英文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协调项目办公室于2009年3月9日和10日在杭州举办了题为“中国—韩国—德国/欧洲之劳动关系之比较”的国际研讨会。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展开与借鉴其他国家与经济体的经验。在就研讨会议题进行磋商的过程中,很快就形成了四个版块,它们后来也就确定了这次研讨会的结构。每一个有关劳动关系的讨论始终包括“集体谈判(劳资谈判)”和“争议解决机制”。这两个领域在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其提升程度与国家从劳动力规划以及工资确定过程中退出的幅度一样。如今,政府鼓励国家组织的工会在这方面扮演一个更强有力的角色。另两个议题领域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在许多工业化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可以看到一个新自由主义的反转,它对工会在过去数十年里取得的成就提出了质疑,并试图使劳动力市场政策遵循传统的劳动力市场学说。作为其结果,形成了新的、非典型的劳动关系,它们作为特有的议题被纳入研讨会的议程,以便研讨会也能考察没有工会参与的、未受保护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情况。这次研讨会是在世界经济处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以及在许多国家就业大幅减少的背景下召开的。有鉴于此,我们想激发一场讨论,关于工会是如何对经济危机做出反应的,以及在危机阶段企业在就业保障和工资保障之间进行调整战略的情况。这次共同的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就工会在构建劳动关系中的任务以及工会与国家(政府)之间的互动展开了热烈讨论。研讨会主办方从中做出两个决定:他们表示愿意在“杭州劳动关系论坛”的标题下继续探讨这些话题,并将组织后续的研讨会。与此同时,他们决定出版本论文集,以满足与会者希望研讨会论文能飨更大的感兴趣读者群的愿望。在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协调项目办公室感谢所有作者,感谢他们愿意为本论文集的出版作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乔健和莱茵哈特·巴恩米勒也贡献了文章,虽然他们未参加研讨会,但是他们的分析论述了研讨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最后,没有翻译的努力,本双语的论文集是无法顺利出版的。吴晓真女士把所有中文撰写的文章翻译成了英语;郑春荣博士把德语与英语的文章翻译成了中文;詹姆斯·帕特森把德语文本翻译成了英语,并为出版需要对所有的英语文章进行了修改润色。他们的专业工作理应得到我们的赞赏。杭州/上海,2010年2月

跳转共1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