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杨丹辉等
2015-07-01
978-7-5161-6564-5
319千字
稀土金属 有色金属冶金 工业经济 产业发展 研究 中国 稀土金属 有色金属冶金 工业经济 经济政策 研究 中国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世界范围内矿产资源消费结构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稀土等稀有金属消费快速增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稀土可持续开发利用不仅直接影响相关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其竞争力提升,而且还关系到国家资源安全。中国稀土储量丰富,是世界上稀土储藏、开采、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在中国金属矿产中,稀土可以说最具资源优势,而且中国作为供给大国在国际稀土市场上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稀土的功能、用途及其战略意义认识不全面、不到位,稀土资源粗放式开发利用的问题十分突出。经过20多年的过度开采,中国稀土储量快速下降。同时,国内稀土开采加工企业普遍“散、小、乱、差”,技术水平低,设备工艺落后,违规违法开采现象大量存在,加之环保投入不足,缺乏社会责任,导致稀土开采冶炼过程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特别是在江西省、四川省、广东省、湖南省等南方稀土主要矿产区和稀土产业集聚区,环保监管难度大,稀土开采生产出口获得的收益难以弥补环境损失,不仅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力明显下降,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损害。从国际环境来看,近年来发达国家推行“重振制造业”和“再工业化”,引发了关键原材料领域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为保障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材料供给,主要工业大国一方面加紧对本国稀土资源勘探和海外资源的开发收储,不断加大稀土替代产品和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贸易平台,挤压中国等稀土主要出口国的政策运用空间。美国、日本、欧盟就中国控制稀土、钨、钼等稀有金属出口的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这一诉案以中国败诉而告终,这意味着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合理开发稀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资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开发利用战略,巩固提升中国稀土大国的国际地位。应该看到,稀土产业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我国稀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针对矿产资源领域出现的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对稀土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以及稀土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等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评估,构建稀土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既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稀土问题虽然炙手可热,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我国稀土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分析取得了一定进展,却仍不够深入。对稀土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资源和市场条件的新变化缺乏深度分析和前瞻性判断,提出的政策建议系统性和创新性不足。《中国稀土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是杨丹辉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政策体系研究”的最终成果。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该书综合运用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稀土产业的进入退出机制及其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演化。以此为支撑,对未来国际市场上稀土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价格走势进行定量分析预测,并结合冶金科学技术知识,比较各种离子型稀土开采工艺及其环境影响,基于开采生产的环境损失测算主要稀土产品的成本。在政策研究方面,提出稀土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重构的总体思路,设计涵盖资源管理、战略储备、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机制、区域布局、环境保护、国家管制的综合性政策体系,为进一步推进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稀土产业整合和布局优化、增强稀土的全方位保障能力、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国际经验比较是这一成果的另一个突出特点。通过系统梳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稀有矿产资源开采、收储、进出口、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战略措施及其调整动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制定实施关键原材料战略的主要做法,从而更好地构建完善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针对近年来稀有矿产领域贸易摩擦频发的态势,从国际贸易和国际法的角度,对中国资源性产品出口贸易纠纷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解析,以此揭示世界贸易组织资源性产品贸易适用的法律框架和相关规则,探讨现行多边贸易体制在解决资源性产品贸易争端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明确了“稀土案”败诉后中国稀土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具有较强的知识性。除了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矿产资源领域的学者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学术研究和政策调整参考外,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通过阅读这部书,也会对稀土的功能和用途、稀土产业链构成以及中国稀土产业发展获得全景式的了解,对于引导公众更加客观地认识稀土这一特殊金属和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有积极的作用。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尽管仅从产业规模来看,狭义的稀土产业在现代工业体系中算是一个比较“小”的产业,但稀土的应用潜力巨大。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发展,稀土的特殊性能将被深度发掘利用,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材料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稀土的市场需求。期待作者今后在稀土这一“神秘”而重要的领域中继续探索,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新成果。黄健柏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2015年4月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