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陈庆发
2015-11-01
978-7-5161-7075-5
437千字
萍乡煤矿 工业史 1892~1939
江西萍乡煤矿,又称安源煤矿。1890年,张之洞开始筹速当时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铁矿开采企业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为获得煤焦,其于1892年开始运作萍乡煤炭资源。1896年,盛宣怀接手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并于1898年正式创办萍乡煤矿,设备和工程师全部从国外引进。1908年,萍乡煤矿全面建成,名列当时中国“十大厂矿”前三,获有“北有开平,南有萍乡”的美誉,喷泉、街灯相映,号称“小南京”。萍乡煤矿不仅与近代中国重工业的龙头钢铁产业“同呼吸,共命运”,而且始终“沐浴”着近代中国政治、社会运动和各种战争的“洗礼”,是近代中国与时局联系最紧密的企业,无出其右者。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众多历史人物都与它发生过直接的关系:张之洞、盛宣怀、孙中山、章太炎、张赛、黎元洪、谭廷闾、李烈钧、黄兴、袁世凯、叶挺、蒋介石、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朱德、彭德怀、薛岳,如此等等;间接者更不计其数。更重要的是,萍乡煤矿是近代中国唯一没有外国资本参股的纯粹的民族资本大型煤矿,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它是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最为典型的极少数企业之一。盛宣怀“求大求全”,萍乡煤矿自其竣工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始终缺乏“销售型”企业特质,这在企业经营战略上决定着萍乡煤矿一生负债经营的恶性循环。而以汉阳铁厂为龙头的下游重工业产业链的不健全甚至缺失,又决定了萍乡煤矿产品市场的稀缺。当然,当政者的政见、政局的动荡、社会的极端不稳定和日本的侵略给予萍矿的是致命的打击。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