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yth of the cultural origin of the Tibeto-Burman people in China records the origins of the systems, customs and various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Tibeto-Burman ancestors, and provides us with a channel to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culture of the Tibeto-Burman language. This book focuses on the totemic myth of the Tibeto-Burman people, the myth of the origin of death, the myth of human regeneration after the flood, the myth of the origin of fire, and the myth of the origin of grain seed. Through such research, we can not only grasp the religious beliefs and life consciousness of the ancestors, but also understand their exploration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oncepts in detail. This book comprehensively adopt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literary hermeneutics, comparative mythology, motif analysis, structuralist mythology, ritual school and folklore school, and strives to combine "history", "situation" and "structure" in the research, so as to make the study of mythology more historical, realistic and ideological.(AI翻译)
沈德康:(著)
沈德康,生于1985年1月,四川省阿坝州茂县人,羌族,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任教于湖南科技学院,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神话学等课程,主要从事神话学方面的研究。
《阿昌族简史》编写组、《阿昌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阿昌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白族简史》编写组、《白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白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藏族简史》编写组、《藏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藏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独龙族简史》编写组、《独龙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独龙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哈尼族简史》编写组编:《哈尼族简史》,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基诺族简史》编写组编:《基诺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景颇族简史》编写组编:《景颇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拉佑族简介》编写组编:《拉祜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傈僳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傈僳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珞巴族简史》编写组、《珞巴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珞巴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门巴族简史》编写组、《门巴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门巴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独龙族社会历史调查(1)》,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基诺族普米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怒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独龙族社会历史调查(2)》,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纳西族简史》编写组编:《纳西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怒族简史》编写组编:《怒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普米族简史》编写组、《普米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普米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羌族简史》编写组编:《羌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土家族简史》编写组、《土家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土家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彝族简史》编写组编:《彝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白族社会历史调查(1)》,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1)》,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2)》,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傈僳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羌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3)》,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毕节彝文翻译组编:《西南彝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德宏州文联编:《阿昌族文学作品选》,德宏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杜玉亭:《基诺族文学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段胜鸥等编:《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研所1980年版。
冯骥才主编:《羌族口头遗产集成:神话传说卷、史诗长诗卷、民间故事卷、民间歌谣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
冯元蔚译:《勒俄特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谷德明编:《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彝族、仡佬族、水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归秀文编:《土家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郭思九、陶学良整理:《查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和芳等讲述,周汝诚翻译:《超度沙劳阿包》,丽江县文化馆石印本1962年版。
拉祜族民间文学编委会编:《拉祜族民间文学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李德君、陶学良编:《彝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李坚尚、刘芳贤编:《珞巴族门巴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李金明:《独龙族文学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李力主编:《彝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理县文化馆编:《理县羌族藏族民间故事集》,理县文化馆1983年版。
林忠亮、王康编:《羌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陆文祥编:《瑶族民间故事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罗希吾戈等整理:《彝族创世史——阿赫希尼摩》,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和志武等分册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李绍明等分册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瑶族卷、壮族卷、黎族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满都尔图等分册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鄂伦春族卷、鄂温克族卷、赫哲族卷、达斡尔族卷、锡伯族卷、满族卷、蒙古族卷、藏族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张公谨等分册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傣族卷、哈尼族卷、景颇族卷、孟—高棉语族群体卷、普米族卷、珞巴族卷、阿昌族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拉祜族卷、高山族卷、畲族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吕大吉主编,何耀华等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彝族卷、白族卷、基诺族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孟燕、归秀文、林忠亮编:《羌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鸥鹍勃编:《景颇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彭继宽等编:《土家族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普米族民间文学编委会编:《普米族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普米族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普米族歌谣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史纯武等整理:《创世纪》,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史军超:《哈尼族文学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思茅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思茅地区文化局编:《拉祜族民间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四川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四川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四川省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苏达万编:《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资料(4)》,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研所1981年版。
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王震亚编:《普米族民间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王正芳编:《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1)》,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2)》,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西南民族学院《羌族文学简史》编写组编:《羌族民间文学资料集(一)》,1987年。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哈尼族古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杨利先主编:《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杨明、马廷森编:《羌族思想史资料汇集》,西南民院民研所1985年版。
杨照辉:《普米族文学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翼文正编:《西藏民间故事(第六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攸延春:《阿昌族文学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攸延春:《怒族文学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尤中:《僰古通纪浅述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于乃昌:《珞巴族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于乃昌编:《珞巴族民间文学资料》,西藏民族学院科研处1980年版。
云南拉祜族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拉祜族民间文学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景颇族社会历史调查(1)》,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景颇族社会历史调查(4)》,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云南省民间文学大理调查队编:《白族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白族神话传说集成》,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编:《云南彝族歌谣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整理:《梅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搜集整理:《阿细的先基》,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尼苏夺节》,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彝族创世纪》,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神话传说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史诗歌谣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云南省石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石屏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张公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羌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张力编:《羌族民间故事选》,汶川《羌族文学》编辑部2001年版。
赵官禄等整理:《十二奴局》,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中共丽江地委宣传部编:《纳西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编:《云南民族文学资料(第7集)》,1962年。
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编:《云南民族民间故事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编委会编:《中华民族故事大系(16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中央民族学院《藏族文学史》编写组编:《藏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中央民族学院《藏族文学史》编写组编著:《藏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祝发清主编:《傈僳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左玉堂:《傈僳族文学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左玉堂编:《怒族独龙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左玉堂主编:《彝族文学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标点本。
(汉)许慎:《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标点本。
(汉)赵晔:《吴越春秋》,中华书局1985年标点本。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
(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标点本。
(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
(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标点本。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标点本。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标点本。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标点本。
(清)朱彬:《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6年标点本。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标点本。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标点本。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
(唐)樊绰:《蛮书》,向达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标点本。
(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王利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版。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白兴发:《彝族传统禁忌文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岑家梧:《图腾艺术史》,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陈春勤:《羌族文化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陈建宪:《神祇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陈文华:《农业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赤烈曲扎编:《西藏风土志》,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达尔基、李茂:《阿坝通览》,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一—四)》,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邓晓华、王士元:《中国的语言及方言的分类》,中华书局2009年版。
迪木拉提·奥迈尔:《阿尔泰语系诸民族萨满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段丽波:《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源流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夺石当主编:《景颇族研究》(第1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方国瑜编:《纳西象形文字谱》,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富育光、王宏刚:《萨满教女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高占祥主编:《中国民族节日大全》,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中华图腾文化与生殖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何光岳:《氐羌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何斯强、蒋彬:《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何星亮:《图腾文化与人类诸文化的起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版。
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图腾崇拜》,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何耀华:《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贾银忠:《彝族饮食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蒋彬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羌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李根蟠、卢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
李进增编:《古蜀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录》,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李鸣:《羌族法制的历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绍明等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巴蜀书社2004年版。
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开明书店1949年版。
李艳:《超级语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李玉臻主编:《中华民俗节日风情大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子贤:《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廖东凡:《雪域西藏风情录》,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版。
刘亚虎:《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尧汉:《我在鬼神之间:一个彝族祭司的自述》,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刘尧汉:《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
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初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刘毓庆:《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马学良:《云南彝族礼俗研究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毛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孟慧英:《尘封的偶像:萨满教观念研究》,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彭适凡主编,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百越民族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冉光荣等:《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芮逸夫:《中国民族及其文化论稿》,艺文出版社1972年版。
石硕:《青藏高原东缘的古代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斯琴高娃、李茂林编:《傈僳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宋恩常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初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宋兆麟:《巫与巫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孙宏开主编:《中国的语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唐楚臣:《从图腾到图案——彝族文化新论》,德宏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唐楚臣等:《彝族文化研究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唐祈等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陶阳、牟钟秀:《中国创始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陶阳、钟秀编:《中国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田昌五、石兴邦编:《中国原始文化论集——纪念尹达八十诞辰》,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万永林:《中国古代藏缅语民族源流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大有:《上古中华文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王德有、陈战国主编:《中国文化百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王康、李鉴踪:《神秘的白石崇拜——羌族的信仰和礼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中华书局2008年版。
王明珂:《寻羌:羌乡田野杂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民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宪昭:《中国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概览》,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王小盾:《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孝廉:《中国东北、西南族群及其创世神话》,时报出版公司1992年版。
王正华、和少英:《拉祜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1999年版。
闻一多:《神话与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吴宝良、马飞:《中国民间禁忌与传说》,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吴晓东:《苗族图腾与神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谢选骏:《中国神话》,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徐平:《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严汝娴、宋兆麟:《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杨福泉、郑晓云:《火塘文化录》,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杨和森:《图腾层次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叶舒宪:《熊图腾:中华祖先神话探源》,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版。
伊藤清司:《中国古代文化与日本——伊藤清司学术论文自选集》,张正军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于乐闻:《珞巴族民间文学概况》,西藏民族学院科研处1979年版。
喻良其:《白族舞蹈论》,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袁珂:《袁珂神话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云南社科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彝族文化研究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詹承绪等:《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张福三、傅光宇:《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张维罴:《中国原始社会史略》,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曦主编:《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旭:《大理白族史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张岩:《图腾制与原始文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赵曦:《神圣与亲和:中国羌族释比文化调查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朱筱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奥]S.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奥]S.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郝冬瑾译,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德]E.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德]E.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德]E.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德]E.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保、周振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德]E.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德]F.W.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德]G.W.F.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G.W.F.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德]G.W.F.黑格尔:《美学》(三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G.斯威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德]H.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德]J.E.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汪宁生译,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德]M.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德]M.韦伯:《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德]O.A.G.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德]W.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德]W.施密特:《比较宗教史》,肖师毅、陈祥春译,辅仁书局1948年版。
[俄]V.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法]A.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法]C.A.K.热内普:《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餐桌礼仪的起源》,周昌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从蜂蜜到烟灰》,周昌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裸人》,周昌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周昌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渠敬东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E.涂尔干、M.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法]E.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法]J-J.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法]J-J.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模仿》,吴克峰、胡涛译,北京出版社2009年版。
[法]L.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法]M.倍松:《图腾主义》,胡愈之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法]M.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炳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M.莫斯、H.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 献祭的性质与功能》,杨渝东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P.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法]P.布尔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法]P.利科:《过去之谜》,綦甲福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法]P.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芬兰]E.A.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三卷),李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奥德修纪》,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古印度]毗耶娑:《摩诃婆罗多》(二),黄宝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古印度]蚁垤:《罗摩衍那·童年篇》,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荷]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李零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美]A.邓迪斯等:《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C.M.特恩布尔:《森林人》,冉凡等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美]C.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美]L.H.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美]M.哈里斯:《文化的起源》,黄晴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美]M.伊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宋立道、鲁奇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美]M.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晏可佳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M.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美]R.H.路威:《初民社会》,吕叔湘译,《吕叔湘全集》(第15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美]R.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R.林顿:《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何道宽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美]S.J.派恩:《火之简史》,梅雪芹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美]S.N.克雷默等:《世界古代神话》,魏庆征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V.特纳:《戏剧、场景与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刘珩、石毅译,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美]V.特纳:《象征之林》,赵玉燕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美]V.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斯特伦斯基:《二十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李创同、张经纬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日]伊藤清司:《中国古代文化与日本》,张正军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日]祖父江孝男等:《文化人类学事典》,乔继堂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瑞]C.G.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苏]M.O.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张锡彤译,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苏]Д.E.海通:《图腾崇拜》,何星亮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苏]Ю.И.谢苗诺夫:《婚姻和家庭的起源》,蔡俊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意]G.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梁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A.R.拉德克里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A.J.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B.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李安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B.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编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英]B.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英]D.莫里斯:《裸猿》,周兴亚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D.休谟:《宗教的自然史》,徐晓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E.E.埃文思-普里查德:《阿德赞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覃俐俐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英]E.J.夏普:《比较宗教学史》,吕大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英]F.M.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金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英]F.M.缪勒:《宗教学导论》,陈观胜、李培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英]G.E.史密斯:《人类史》,李申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J.E.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刘宗迪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英]J.G.弗雷泽:《〈旧约〉中的民俗》,童炜钢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J.G.弗雷泽:《火起源的神话》,夏希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英]J.G.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汪培基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英]J.托兰德:《泛神论要义》,陈启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M.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等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英]M.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R.G.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尹锐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英]R.布里吉斯:《与巫为邻:欧洲巫术的社会和文化语境》,雷鹏、高永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R.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古兰经》,马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J.G.Frazer,,London:Macmillan and Co.Limited,1923.
Madan Sarup,,Georgia:Harvester Wheatsheaf,1993.
Mircea Eliade,,New York:Harper & Brothers,1959.
P.Bourdieu,,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0.
Steven F.Walk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昂自明:《彝族撒尼人祭“密枝”的原始功利目的探源——对祭祀辞和仪式的诠释》,《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蔡家麒:《自然·图腾·祖先——原始宗教初探》,《哲学研究》1982年第4期。
曹柯平:《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存再研究及中国稻作农业起源新认识》,《东南文化》1998年第3期。
曹柯平:《中国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类型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04年。
曹然:《“神人媒介”:浅析印度火崇拜的神话与宗教根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陈安强、贡波扎西:《神话、传说与故事:岷江上游的“毒药猫”文化现象探秘》(一),《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陈安强、贡波扎西:《治疗社会恐慌的仪式:岷江上游“毒药猫”文化现象探秘》(三),《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3期。
陈建宪:《多维视野中的西方洪水神话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陈建宪:《洪水神话:神话学皇冠上的明珠——全球洪水神话的发现及其研究价值》,《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陈文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
董为:《奥林匹克圣火与人类用火的起源》,《人与自然》2008年第2期。
范舟游:《湘西土家族图腾祭祀习俗与农耕稻作文化初论》,《农业考古》2007年第3期。
高立士:《彝族密且人的原始宗教》,《思想战线》1989年第1期。
何星亮:《图腾与人类文明形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何星亮:《图腾与神的起源》,《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
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概述》,《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何耀华:《彝族的图腾与宗教的起源》,《思想战线》1981年第6期。
胡晓靖:《从图腾崇拜到英雄崇拜——论图腾崇拜的起源、发展与衰落》,《天中学刊》2002年第4期。
黄柏权:《巴人图腾信仰——兼论土家族的族源》,《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黄崇岳:《试论原始农业的经济地位》,《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
黄龙光:《试论彝族火神话与火崇拜》,《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朗吉:《从〈格萨尔王传〉中看远古藏族的图腾崇拜》,《西藏研究》1991年第4期。
雷金流:《滇桂之交白罗罗一瞥》,《旅行杂志》1944年第18卷第6期。
雷金流:《云南省澄江倮倮的祖先崇拜》,《边政公论》1944年第3卷第9期。
李根蟠、卢勋:《从景颇族看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李明:《羌族神话〈燃比娃盗火〉的文化意蕴》,《文史杂志》1991年第1期。
凌德祥:《关于火的起源的语义思考》,《阜阳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
刘辉豪、白章富:《奥色密色》,《山茶》1980年第3期。
刘文华等:《新米节》,《山茶》1984年第4期。
刘亚虎:《伏羲女娲、楚帛书与南方民族洪水神话》,《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刘志群:《珞巴族原始文化》(上),《民族艺术》1997年第1期。
刘宗迪:《图腾、族群和神话——涂尔干图腾理论述评》,《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卢鹏:《原始宗教与哈尼稻作农耕》,《农业考古》2013年第3期。
卢永林:《再论藏族犬图腾》,《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马学良:《宣威倮族白夷的丧葬制度》,《西南边疆》1942年第16期。
孟慧英:《萨满教与萨满神话中的火神及盗火英雄》,《满族研究》1998年第1期。
缪坤和、周智生:《火的起源与人类早期的取火法》,《云南消防》2003年第5期。
尚民杰:《对早期原始农业的初步探索》,《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
史阳:《菲律宾阿拉安-芒扬人洪水神话的象征内涵》,《东方丛刊》2009年第2期。
史阳:《蜕变与再生——菲律宾洪水神话的宏观结构》,《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宋恩常:《彝族的原始宗教》,《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苏海洋:《论渭河上游及毗邻地区原始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农业考古》2008年第6期。
孙宏开:《试论“邛笼”文化与羌语支语言》,《民族研究》1986年第2期。
唐楚臣:《彝族民间文学中的虎图腾》,《民族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
陶云逵:《大寨黑夷之宗族与图腾制》,《边疆人文》1943年第1期。
宛景森:《神话视野中的北方民族火神信仰及功能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王国祥:《论傣族和布朗族的稻作祭祀及稻谷神话》,《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王昆吾:《汉藏语猴祖神话的谱系》,《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王宪昭:《试析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洪水神话的叙事艺术》,《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王宪昭:《中国多民族兄妹婚神话母题探析》,《理论学刊》2010年第9期。
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人类再生型洪水神话探析》,《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王宪昭:《中国早期稻作文化与种子神话》,《理论学刊》2005年第11期。
王钟陵:《神话中的生死观》,《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韦世平、郑仕林:《壮族尝新节》,《云南农业》2002年第11期。
向柏松:《洪水神话的原型与建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萧兵:《婚姻考验和谷种神话:比较神话学笔记》,《思想战线》1984年第3期。
谢国先:《论中国少数民族谷种起源神话》,《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薛晶:《社会学视角下共餐行为浅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
杨春华:《彝族创世史诗中的历史观》,《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杨敏悦:《西南少数民族的拜火习俗和火神话》,《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杨明:《试论藏族游牧部落的牦牛图腾》,《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5期。
杨学政:《摩梭人和普米族》,《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2期。
杨玉藩:《白族尝新节》,《今日民族》2012年第11期。
叶舒宪、王海龙:《从中印洪水神话的源流看文化的传播与异变》,《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5期。
游修龄:《稻与尝新节及新年(上)》,《中国稻米》1995年第4期。
袁珂:《关于神话界限的讨论》,《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4期。
张福三:《简论我国南方民族的兄妹婚神话》,《思想战线》1983年第3期。
张强:《从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人与自然对话的走势》,《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
张旭:《白族的原始图腾虎与鸡》,《大理文化》1979年第3期。
张振犁:《华夏族系“盗火神话”试探——东方普罗米修斯神话的发拥报告》,《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章虹宇:《普米族的火祖母及生火庆典》,《中国民族博览》1999年第2期。
章立明:《兄妹婚型洪水神话的误读与再解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赵敦华:《图腾制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赵国华:《热与光:苦行与精进——略论中印太阳和火神话及相关的宗教问题》,《南亚研究》1991年第4期。
郑培庭:《基诺族的新米节》,《山茶》1986年第3期。
朱炳祥:《略论洪水造人神话在初民思想史上的意义》,《中州学刊》1993年第3期。
朱乃诚:《中国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业考古》2001年第3期。
朱元富:《彝族谷种神话与母体崇拜》,《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