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幕府部),中华书局1960年版。
陈梦雷等辑:《古今图书集成》(幕属部汇考),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版。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1987年版。
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2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贺长龄等编:《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96年版。
《清人注疏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年版。
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卢见曾:《雅雨堂诗集》《雅雨堂文集》《雅雨山人出塞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23册。
卢见曾等:《雅雨堂藏书》,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朱筠:《朱笥河集》,清嘉庆二十年家刻本;《笥河文集》,中国书店1985年版;《笥河诗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39册;《笥河诗集》《笥河文抄》《笥河文集》《笥河文集外编》《笥河文集遗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366册;《椒花吟舫文稿》,稿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笥河学士诗集》,抄本,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藏;《嶰谷集》《名残稿》,稿本,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藏。
罗继祖:《朱笥河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06册。
王兰荫:《朱笥河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06册。
姚名达:《朱筠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2版。
毕沅:《灵岩山人诗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50册;《毕沅诗集》,杨焄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灵岩山馆文抄》,《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370册。
毕沅主编:《经训堂丛书》,清乾隆年间刻本;《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
史善长编:《弇山毕公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06册。
王文治:《诰授荣禄大夫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湖广总督世袭二等轻车都尉毕公墓志铭》,李文明、钱锋:《毕沅墓志考证》,《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
阮元:《揅经室集》,邓经元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版;《诗书古训》,中华书局1985年版;《广陵诗事》,广陵书社2005年版;《石渠随笔》,钱伟强、顾大朋点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阮元主编:《皇清经解》,清道光九年刻本;《经籍籑诂》,中华书局1982年版;《畴人传》,《畴人传汇编》,彭卫国、王原华点校,广陵书社2009年版。
阮元、王先谦编:《清经解 清经解续编》,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沈豫:《皇清经解提要》,赵灿鹏校注,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
阮元等撰、阮亨辑:《文选楼丛书》,广陵书社2011年版。
阮元辑:《淮海英灵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682册;《两浙轩录》,《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683—1684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王豫、阮亨辑:《淮海英灵续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682册。
杨秉初等辑:《两浙轩录补遗》,《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684册。
陈鸿森:《阮元揅经室遗文辑存》(增订本),载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版。
张鉴等编:《阮元年谱》,黄爱平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版。
王章涛:《阮元年谱》,黄山书社2003年版。
林伯桐编、陈澧续编:《学海堂志》,清同治五年刻本。
容肇祖:《学海堂考》,《岭南学报》第3卷第4期(1934年)。
韩愈:《韩愈集》,严昌校点,岳麓书社2000年版。
李渔:《李渔全集》第16、17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魏际瑞:《魏伯子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集部第4册。
朱彝尊:《曝书亭全集》,王利民、胡愚、张祝平、吴蓓、马国栋校点,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经义考》,中华书局1989年版。
黄六鸿:《福惠全书》,清刻本。
惠周惕、惠士奇、惠栋:《东吴三惠诗文集》,漆永祥点校,“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版。
惠栋:《松崖笔记》《九曜斋笔记》,载刘世珩辑《聚学轩丛书》,广陵书社2009年影印本;《周易述》,雅雨堂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刻本;《易例》,清乾隆四十年刻本。
江永:《乡党图考》,学苑出版社1993年版。
汪绂:《双池文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25册。
余龙光编:《双池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94—95册。
沈大成:《学福斋集》《学福斋诗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292册。
全祖望著、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钱载:《萚石斋诗集 萚石斋文集》,丁小明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袁枚著、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程晋芳:《勉行堂诗文集》,魏世民校点,黄山书社2012年版。
张藻:《培远堂诗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北京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0辑第20册。
戴震:《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纪昀:《纪晓岚文集》,孙致中等校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王昶:《春融堂集》,陈明洁、朱惠国、裴风顺点校,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蒲褐山房诗话新编》,周维德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湖海诗传》,《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625—1626册。
赵翼:《鸥北集》,李学颖、曹光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潜研堂集》,吕友仁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版;《十驾斋养新录》,陈文和、孙显军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汪启淑:《水曹清暇录》,杨辉君点校,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周春:《十三经音略》,《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1255册。
周震荣:《四寸学》(残存二卷),抄稿本,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藏。
李文藻:《南涧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吴兰庭:《胥石文存》《胥石诗存》,《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47册。
王文治:《王文治诗文集》,刘奕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朱珪:《知足斋文集》,中国书店1985年版。
朱锡经编:《南厓府君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06册。
姚鼐:《惜抱轩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惜抱轩尺牍》,卢坡点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复初斋文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54—1455册。
李调元:《童山诗集》《童山文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56册。
李调元辑:《函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杨懋修:《李雨村先生年谱》,《续修罗江县志·艺文志》,同治四年续刻本。
杨世明:《李调元年谱略稿》,《南充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
詹杭伦:《李调元学谱》,天地出版社1997年版。
赖安海:《李调元编年事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李调元文化研究述论》,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段玉裁:《经韵楼集》,钟敬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谢启昆:《树经堂诗初集》《树经堂诗续集》《树经堂文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58册;《小学考》,《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922册。
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胡适著、姚名达订补:《章实斋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范耕研:《章实斋先生年谱》,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版。
陈鸿森:《丁杰行实辑考》,《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左眉:《静庵文集》《静庵诗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398册。
邵晋涵:《南江诗抄》,《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63册。
黄云眉编:《邵二云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10册。
王念孙、王引之:《高邮王氏遗书》,罗振玉辑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王章涛:《王念孙·王引之年谱》,广陵书社2006年版。
汪中:《汪中集》,王清信、叶纯芳点校,“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0年版;《新编汪中集》,田汉云新编,广陵书社2005年版。
武亿:《授堂文抄》《授堂诗抄》,《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66册。
王长颖:《武亿年谱》,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7年。
陈鸿森:《武亿年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第3分(2014年)。
洪亮吉:《洪亮吉集》,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
陈鸿森:《洪亮吉北江遗文辑存》,《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23卷第4期(2013年)。
林苏门:《邗江三百吟》,《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799册。
黄景仁:《两当轩集》,李国章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许隽超:《黄仲则年谱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李斗:《扬州画舫录》,周春东注,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永报堂诗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427册。
刘台拱等:《宝应刘氏集》,张连生、秦跃宇点校,广陵书社2006年版。
刘文兴:《刘端临先生年谱》,《国学季刊》第3卷第2号(1932年6月)。
袁钧:《瞻衮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427册;《袁钧集》,陈惠美点校、蒋秋华校订,“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13年版。
袁钧辑:《郑氏佚书》,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孙星衍:《孙渊如先生全集》,吴县朱氏槐庐家塾清光绪十二年、湖南思贤书局清光绪二十年刻本;《平津馆丛书》,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张绍南编、王德福续编:《孙渊如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19册。
陈鳣:《简庄文抄》,《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87册。
陈鸿森:《清儒陈鳣年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1分(1993年)。
胡虔:《柿叶轩笔记》,《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158册。
尚小明:《胡虔生平系年》,《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4期。
张振广:《胡虔学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杨芳灿编、余一鳌续编:《杨蓉裳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20册。
凌廷堪:《校礼堂文集》,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版。
王宗炎:《晚闻居士遗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440册。
马宗琏:《校经堂诗抄》,载马树华编《桐城马氏诗抄》,清道光十六年刻本。
马其昶等:《桐城扶风马氏族谱》,1929年铅印本。
佚名:《名人诗抄》,抄本,国家图书馆藏。
钱泳:《履园丛话》,张伟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
(?)颖编、钱泳校订:《梅溪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22册。
胡源、褚逢春编:《梅溪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22册。
曾燠:《赏雨茅屋诗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84册。
钮树玉:《段氏说文注订》,《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1232册。
谢兰生:《常惺惺斋日记》(外四种),李若晴等整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张惠言:《茗柯文编》,黄立新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江藩:《江藩集》,漆永祥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钟哲整理,中华书局1983年版。
朱锡庚:《未之思轩杂著》,稿本,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藏;《朱少河先生杂著》,《雅言》癸未卷4(1943年4月)至甲申季刊卷1(1944年3月);《椒花吟舫书目》,清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刘嗣绾:《尚堂诗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85册。
钱林:《玉山草堂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469册。
焦循:《焦氏遗书》,衡阳魏氏光绪二年重刻本;《焦循诗文集》,刘建臻点校,广陵书社2009年版;《雕菰楼易学五种》,陈居渊校点,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雕菰楼史学五种》,陈居渊主编,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
赖贵三:《焦循年谱新编》,里仁书局1994年版。
李富孙:《校经庼文稿》,《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89册;《校经叟自订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28册。
洪颐煊:《筠轩文抄》,《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89册。
顾千里:《顾千里集》,王欣夫辑,中华书局2007年版。
臧庸:《拜经堂文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91册;《拜经日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版。
陈鸿森:《臧庸年谱》,《中国经学》第2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许宗彦:《鉴止水斋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492册。
张鉴:《冬青馆甲集》《冬青馆乙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490册。
王豫:《江苏诗征》,清道光元年刻本;《群雅集》,清嘉庆年间刻本。
瞿中溶:《瞿木夫先生自订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第131册。
朱珔:《小万卷斋文稿》《小万卷斋诗稿》,《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494—495册。
陈文述:《颐道堂诗选》《颐道堂文抄》,《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504—1505册。
陈寿祺:《左海文集》《左海文集乙编》《绛跗草堂诗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499册。
朱为弼:《蕉声馆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501册。
英和:《恩福堂笔记·诗抄·年谱》,雷大受校点,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方东树:《汉学商兑》(《汉学师承记》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仪卫轩文集》,清同治七年刻本。
严元照:《悔庵学文》,《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508册。
梁章巨:《师友集》,清道光二十六年刻本。
包世臣:《包世臣全集》,李星点校,黄山书社1993年版。
刘逢禄:《刘礼部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501册。
姚椿:《通艺阁诗录》《晚学斋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522册。
阮亨:《瀛舟笔谈》,清嘉庆二十五年刻本。
冯登府:《拜竹诗龛诗存》《石经阁文初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540册。
程恩泽:《程侍郎遗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511册。
陈奂:《师友渊源记》,《清代传记丛刊》,明文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29册。
汪喜孙:《尚友记》,《清代传记丛刊》,明文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29册。
龚自珍:《龚定庵全集类编》,夏田蓝编,中国书店1991年版。
夏炯:《夏仲子集》,清咸丰五年刻本。
许瀚:《许印林遗书》,《山东文献集成》第1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第44—45册。
《许瀚日记》,崔巍整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袁行云:《许瀚年谱》,齐鲁书社1983年版。
顾沅辑:《乾坤正气集》,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黄奭辑:《高密遗书》,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
徐时栋:《烟屿楼文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542册。
张星鉴:《仰萧楼文集》,清光绪六年刻本。
俞樾:《春在堂全书》,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王炳燮:《毋自欺室文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1973年影印本,第237册。
桂文灿:《经学博采录》,王晓骊、柳向春点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平步青:《霞外攟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丁丙:《松梦寮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720册。
萧穆:《敬孚类稿》,项纯文点校,黄山书社1992年版。
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1954年版。
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630册;《清儒学案》,陈祖武点校,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曹秉章等编辑、徐世昌批示:《清儒学案书札》,载俞冰主编《名家书札墨迹》,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11—13册。
李详:《药里慵谈》,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江标:《沅湘通艺录》,岳麓书社2011年版。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年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刘申叔遗书补遗》,广陵书社2008年版。
罗振玉:《罗雪堂先生全集》(五编),大通书局1973年版。
徐世昌:《清儒学案小传》,《清代传记丛刊》,明文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5—7册。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齐鲁书社1985—1994年版。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姚名达文存》,罗艳春、姚里源选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清儒学术拾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清代学术源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术编年》,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乾嘉学派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林存阳:《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毕沅对经史诸学的扶持与倡导》,《清史论丛》2006年号;《〈史籍考〉编纂始末辨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卢见曾与汉学的崛起》,《清史论丛》2007年号;《毕沅〈续资治通鉴〉考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朱筠与清中叶学术变迁》,《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
穆孝天、许佳琼著,邓以蛰校订:《邓石如》,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郑伟章:《书林丛考》(增补本),岳麓书社2008年版。
余新华:《阮元》,载中华文化总会、王寿南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清(二)》,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戚学民:《阮元〈儒林传稿〉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黄庆雄:《阮元辑书刻书考》,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杨锦富:《阮元经学之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刘德美:《阮元学术之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
孙广海:《阮元学术思想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钟玉发:《阮元学术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澄编著:《扬州刻书考》,广陵书社2003年版。
赵昌智主编:《扬州学派人物评传》,广陵书社2007年版。
柳向春:《陈奂交游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烈主编:《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居渊:《汉学更新运动研究——清代学术新论》,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罗炳绵:《清代学术论集》,食货出版社1978年版。
顾力仁:《永乐大典及其辑佚书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
鲍国顺:《戴震研究》,“国立编译馆”1997年版。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版。
陆宝千:《清代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清泉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
张丽娟:《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缪全吉:《清代幕府人事制度》,“中国人事行政月刊社”1971年版。
郭润涛:《官府、幕友与书生——“绍兴师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清代士人游幕表》,中华书局2005年版。
张立:《从传统走向近代——中国科学文化史上的阮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鲍永军:《绍兴师爷汪辉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朱志勇、李永鑫主编:《绍兴师爷与中国幕府文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岳麓书社1985年版。
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张云、韩洪泉:《曾国藩与湘军》,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李志茗:《晚清四大幕府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均衡主编:《晚清四大幕府丛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张德建:《明代山人文学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陈中民编著:《官僚政治批判》,上海书店1990年版。
李海生、完颜绍元:《幕僚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全增祐:《清代幕僚制度论》,《思想与时代月刊》第31、32期(1944年)。
张纯明:《清代的幕制》,《岭南学报》第9卷第2期(1949年)。
郑天挺:《清代的幕府》,《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清代幕府制的变迁》,《学术研究》1980年第6期。
尚小明:《徐乾学幕府研究》,《史学月刊》1998年第3期。
徐雁平:《扬州的两个幕府与两个书院》,《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鲍开恺:《卢见曾幕府戏曲活动考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曹江红:《戴震与卢见曾幕府研究》,《清史论丛》2010年号;《惠栋与卢见曾幕府研究》,《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
黄俶成:《论两淮盐业经济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影响》,《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傅振伦:《章学诚史籍考体例之评论》,《北大图书部月刊》第1卷第1期(1929年);《清朝目录学家章学诚》,《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第2期。
《毕秋帆之幕友》,《申报月刊》1935年第3号。
罗炳绵:《史籍考修纂的探讨》(上、下),《新亚学报》第6卷第1期(1964年)至第7卷第1期(1965年)。
付金柱:《章学诚与〈史籍考〉》,《图书馆杂志》2003年第11期。
郭文娟:《毕沅及其幕僚对陕西的文化贡献》,《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第8卷第1期(2005年)。
乔治忠:《〈史籍考〉编纂问题的几点考析》,《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
李金华:《〈史籍考〉编纂问题新探——周震荣〈上李观察书〉考析》,《文献》2013年第1期。
乔治忠、李金华:《毕沅幕府修史在乾隆时期史学发展中的地位》,《求是学刊》2010年第1期。
陈鸿森:《马宗琏行年考》,儒学与地域文化: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合肥,2014年8月。
倪惠颖:《论乾隆朝不同文章流派的冲突与互动——以毕沅幕府为中心》,《南昌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李炳泉:《阮元督粤幕府考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陈鸿森:《阮元〈经籍籑诂〉纂修考》,《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4辑(2008年)。
孙广海:《阮元研究回顾》,《汉学研究通讯》第25卷第3期(2006年)。
汪绍楹:《阮氏重刻宋本十三经注疏考》,《文史》第3辑(1963年10月)。
廖明飞:《〈仪礼〉注疏合刻考》,《文史》2014年第1辑。
李瑞豪:《乾嘉时期幕主的欧、苏情结与幕府文学》,《北方论丛》2008年第5期。
刘墨:《乾嘉时期的学术赞助》,《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张晶萍:《乾嘉学者的学术交流》,《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
刘德鸿:《清代官府中的幕客和书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袁庭栋:《从官、吏、僚说到清代的幕僚》,《文史知识》1988年第9期。
傅国兴:《清代直隶总督幕府盛衰初探》,《文物春秋》1997年第4期。
赵慧峰:《幕客与清代社会》,《文史知识》1998年第7期。
汪毅夫:《清代台湾的幕友》,《东南学术》2004年第1期。
李瑞豪:《曾燠幕府与清中期的骈文复兴》,《中国韵文学刊》第23卷第3期(2009年)。
陆平舟:《清代幕友修志论略》,《南开学报》1996年第1期。
王记录:《论清代史馆修史、幕府修史及私家修史的互动》,《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郭润涛:《清代幕府的类型与特点》,《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1期。
沈瑞英:《清代幕府学术文化的社会意义》,《秘书》2002年第11期。
肖宗志:《控制与失控:清代幕友与国家的关系》,《南华大学学报》第7卷第4期(2006年)。
魏鉴勋、袁闾琨:《试论清代的幕僚及其对地方政权的作用》,《史学月刊》1983年第5期。
陆平舟:《官僚、幕友、胥吏:清代地方政府的三维体系》,《南开学报》2005年第5期。
郭琳:《略论清代的幕友》,《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马晓刚:《清代幕友制兴盛原因探》,《前沿》2003年第5期。
郭润涛:《试析清代幕业经济生活状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
王文涛:《师爷称谓演变与幕僚制度试论》,《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韦庆远:《论清代人事回避制度》,《历史档案》1989年第2期。
倪惠颖:《论清以前幕府演变和游幕文人》,《东疆学刊》2007年第1期。
方建春、曹凤琴:《春秋战国时期幕府制度的起源》,《固原师专学报》第25卷第4期(2004年)。
方建春:《秦汉时期幕府制度的形成》,《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幕府制度》,《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盛菊:《试析唐代幕府文人的历史作用》,《淮北煤师院学报》1998年第4期。
沈瑞英:《略论唐代士人与幕府政治》,《秘书》2005年第6期。
戴振辉:《五代的游幕》,《大公报·史地周刊》第107期(1936年10月16日)。
程遂营:《五代幕府文职僚佐》,《南都学坛》第21卷第5期(2001年)。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的若干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第44卷第4期(2004年)。
周国平、张春生:《宋代幕府的发展述论》,《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周国平:《宋代幕僚入幕原因、途径及其离幕》,《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陈宝良:《明代幕宾制度初探》,《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何朝晖:《明代知县幕友小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5期。
李志茗:《陶澍幕府:晚清幕府的先声》,《福建论坛》2008年第8期。
吴亚玲:《咸同时期的清朝幕府》,《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刘悦斌:《晚清幕府制度论略》,《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黎仁凯:《晚清的幕府制度及其嬗变》,《河北学刊》第24卷第3期(2004年)。
杨正娜:《晚清幕府制度浅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李志茗:《晚清幕府的嬗变与近代社会变迁》,《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沈讱:《幕府制之检讨》,《国专月刊》1936年第4期。
杜衡:《中国历史上之幕职》,《再生周刊》1948年第216期。
李晚成:《中国幕僚制度考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徐明德:《中国幕府制度的渊源、特征与嬗变》,《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6期。
李志茗:《离异与回归:中国幕府制度的嬗变》,《史林》2008年第5期。
刘则永、李金昭:《二十世纪的中国幕府研究》,《东南学术》2001年第4期。
肖宗志:《1994年以来晚清幕府研究述评》,《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郭润涛:《清代地方行政幕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1991年。
王玥:《清代幕府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02年。
鲍开恺:《扬州卢见曾幕府戏曲活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倪惠颖:《毕沅幕府与文学》,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07年。
韩先艳:《生前幕府三千士,死后名山万卷书——毕沅幕府及其学术成就》,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7年。
刘维波:《毕沅与金石学研究——以〈关中金石记〉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0年。
林香娥:《盛衰之际——乾隆后期士人思想动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
[日]宫崎市定:《清代の胥吏と幕友》,《东洋史研究》第16卷第4号(1958年);《清代的胥吏和幕友》,南炳文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6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
[美]福尔索姆:《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刘悦斌、刘兰芝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日]近藤光男:《清朝考证学の研究》,研文出版社1987年版。
[日]滨口富士雄:《清代考据学の思想史的研究》,国书刊行会1994年版。
[日]木下铁矢:《“清朝考证学”とその时代——清代の思想》,创文社1996年版。
[日]吉田纯:《清朝考证学の群像》,创文社2006年版。
[日]大谷敏夫:《清代政治思想史研究》,汲古书院1991年版。
[美]倪德卫:《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杨立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David Nivis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列文森:《章学诚的生活和思想》,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
Steven B. Mil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麦哲维:《学海堂:19世纪广州的阶层流动与身份认同》,哈佛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R. Kent Gu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盖博坚:《四库全书:乾隆晚期的学者与国家》,哈佛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