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draws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industrial ecology to construct a health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media industry ecosystem with industrial vitality,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resilience as the first-level indicators. Using this index syste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newspaper, television and online video industry were analyzed, and the strategy of restoring the ecosystem of the media industry was proposed. This book establishe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 health of the media industry ecosystem, expands the research field of media industry ecology theory, 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media management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policie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provide solutions for improving the problems of decentralized competition and inefficient competition in the media industry, and have positive reference value for building a media industry development system with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safe operation.(AI翻译)
陶喜红:(著)
陶喜红,男,1974年生,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传媒产业组织、媒介经营管理史,被评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民营报业经营研究”(结题为优秀),主持教育部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等省部级项目7项。出版专著《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研究》《中国传媒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与摘录。获得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十余次。
卜彦芳:《传媒经济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
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丁俊杰、赵子忠:《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董鸣:《生态学透视:种群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樊纲、王小鲁等:《中国市场化指数》,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傅玉辉:《大媒体产业: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鲍丹禾:《中国报业集团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广电蓝皮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6),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年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广电蓝皮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胡川:《产业组织演进与产权制度变迁的关联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胡正荣:《媒介管理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胡正荣:《21世纪初我国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胡正荣:《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胡正荣:《全球传媒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胡正荣:《新媒体前沿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黄升民:《广电媒介区域化进程研究——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媒介区域化生存与发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黄欣荣:《产业生态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金碚:《产业组织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金碚:《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金冠军、郑涵:《当代传媒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鞠宏磊:《媒介产权制度:英美广播电视产权制度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鞠美庭、盛连喜:《产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郎劲松:《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梁晓涛、汪文斌:《网络视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黎斌、蒋淑媛等:《中国电视广告经营模式创新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春燕:《荆楚文化圈发展与建设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7年版。
李继东:《中国影视政策创新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李岚:《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李良荣:《中国传媒业的战略转型:以沿海非省会城市平面媒体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分析》(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欣:《西方传媒新秩序:从独立传媒、家族传媒到公司传媒》,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李玉红、陈婧薇、宋阳、张炜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竹荣等:《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林育真、付荣恕:《生态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栾轶玫:《融媒体传播》,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版。
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刘洁:《主导·协作·博弈——当代媒介产业与政府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柳旭波:《传媒业产业组织研究——一个拓展的RC-SCP产业组织分析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启示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卢恩光:《中国报业集团治理探析》,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卢文浩:《中国传媒业的系统竞争研究:一个媒介生态学的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吕尚彬:《中国大陆报纸转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马健:《产业融合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倪祖敏:《报刊传播业经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潘祥辉:《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企业生态位对企业成长影响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冉华、张金海、程明、李小曼:《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尚玉昌:《普通生态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邵培仁、刘强:《媒介经营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宋红梅:《中国区域媒体发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孙光海、陈立生:《传媒博弈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孙洪军:《日本出版产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唐亚明、王凌洁:《英国传媒体制》,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陶喜红:《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童清艳:《传媒产业经济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吴信训、金冠军:《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信训、金冠军、李海林等:《现代传媒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肖弦弈:《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肖赞军:《报业市场结构研究》,岳麓书社2009年版。
许芳、刘殿国:《产业安全的生态预警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严三九:《媒介经营与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杨步国、张金海等:《整合: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易旭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游梦华:《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余东华:《双重转型下的中国产业组织优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喻国明、丁汉青:《传媒发展的范式革命:传统报业的困境与进路——基于2015—2016中国报业景气状况调查与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
喻国明、张小争:《传媒竞争力:产业价值链案例与模式》,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喻国明、丁汉青、支庭荣、陈端:《传媒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喻国明:《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喻国明:《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余丽丽、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理论与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曾静平、杜振华:《中外新媒体产业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臧具林:《中国现代传媒发展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
张殿元:《中国报业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张宏武、时临云:《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张辉锋:《传媒经济学——理论、历史与实务》,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张辉锋:《转型与抉择——十字路口的传媒业》,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
张昆:《传播观念的历史考察》(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张金海、梅明丽:《世界十大传媒集团产业发展报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明新:《媒体竞争分析:架构、方法与实证——一种生态位理论范式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张旭昆:《制度演化分析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耀辉:《产业组织与规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赵农、刘小鲁:《进入与退出的壁垒:理论及其应用》,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
赵曙光:《媒介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支庭荣:《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广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钟瑛、黄瑛:《中国互联网管理与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周鸿铎等:《报业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周鸿铎:《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周新生:《产业分析与产业策划》,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朱春阳:《现代传媒集团成长理论与策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朱旭光:《网络视频产业的业态融合与行业治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版。
[法]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张维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法]让·梯若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加]考林·霍斯金斯等:《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加]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麦克法蒂耶、亚当·费恩:《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支庭荣、吴非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阿德斯·布罗德里克·索恩等:《媒介管理:案例研究法》(第二版),王海、冯悦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阿兰·B.阿尔瓦兰:《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崔保国、杭敏、徐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甄春亮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艾莉森·亚历山大、詹姆斯·奥厄斯等:《媒介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第三版),丁汉青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爱伦·B.艾尔巴兰等:《全球传媒经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本杰明·M.康佩恩、道格拉斯·戈梅里:《谁拥有媒体?大众传媒业的竞争与集中》(第三版),詹正茂、张小梅、胡燕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本·H.贝戈蒂克安:《媒体垄断》(第六版),吴靖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黄亚钧、谢联胜、林利军主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韦森译审,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饶文靖、谢静颖、王茜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吉利恩·多伊尔:《传媒所有权》,陆剑南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罗伯特·G.皮卡德、杰弗里·H.布罗迪:《美国报纸产业》,周黎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罗伯特·皮卡特:《传媒管理学导论》,韩骏伟、常永新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乔治·J.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斯蒂芬·P.布雷德利、理查德·L.诺兰:《感测与响应——网络营销战略革命》,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美]托马斯·P.索思威克:《走向信息网络社会——美国有线电视50年》,吴贤纶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美]威廉·G.谢泼德,乔安娜·M.谢泼德:《产业组织经济学》(第五版),张志奇、陈叶盛、崔书锋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约翰·W.迪米克:《媒介竞争与共存:生态位理论》,王春枝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詹姆斯·沃克、道格拉斯·弗格森:《美国广播电视产业》,陆地、赵丽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日]植草益等:《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的前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英]E.马尔特比:《生态系统管理——科学和社会问题》,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肯·格林:《产业生态学与创新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英]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艾莉莎、李钢:《物媒融合的间性嬗变——新型物联化传媒生态的技术哲学解读》,《系统科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毕竟、范旭:《美国报纸的危机与转型》,《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陈怀林:《论中国报业市场化的非均衡发展》,《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2期。
陈乐天、王开运、邹春静等:《上海市崇明岛区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4期。
陈蕾、李本乾:《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结构与规模》,《新闻大学》2005年第3期。
陈力丹、付玉辉:《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陈述云、吴小钢:《我国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比较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
陈卫星、徐桂权:《权力衍续与媒介寻租:中国与俄罗斯的比较制度分析》,《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7期。
陈文婷、李新春:《上市家族企业股权集中度与风险倾向、市场价值研究——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的实证》,《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0期。
陈艳彩、曲红:《论媒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当代传播》2006年第6期。
陈有真、段龙龙:《产业生态与产业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理论视野》2014年第2期。
成力为、孙玮:《市场化程度对自主创新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Cost-Malmquist指数的高技术产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5期。
程曼丽:《论百年新闻传播史上的两次飞跃》,《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
崔保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崔大沪:《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分析与思考》,《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崔连翔、曾繁华:《试论廉价劳动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董明放、韩先锋:《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统计研究》2016年第1期。
董学锋、王林:《我国产业发展潜力的模糊评价体系探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3期。
杜传忠:《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与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6期。
杜传忠:《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兼论实现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条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1期。
杜骏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
杜焱:《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测度与评价——以湖南省为例》,《经济地理》2014年第6期。
范爱军、罗璇:《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认与改革进程评价——基于经济自由度的视角》,《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5期。
范从来、袁静:《成长性、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8期。
范军:《我国出版物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出版》2005年第12期。
范卫平:《出版生态平衡与出版业治散治滥》,《中国出版》2008年第10期。
付海燕、陈丹、刘松:《中国出版物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科技与出版》2016年第9期。
傅钧文:《外贸依存度国际比较与中国外贸的结构型风险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符林、刘轶芳、迟国泰:《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判定方法与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6期。
傅首清:《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为例》,《管理世界》2010年第6期。
高铖:《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集中度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耿同劲:《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新估计与预测》,《管理世界》1997年第2期。
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九五”估计与“十五”预测》,《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4期。
郭兵、李富华、罗守贵:《基于互补性资产的文化传媒企业生态位态势效率评价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第11期。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联合课题组:《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的方法体系》,《北京统计》2001年第5期。
国秋华、刘畅:《传统媒体的镜像能力与虚拟价值链的建构》,《现代传播》2018年第9期。
郭莉、苏敬勤、徐大伟:《基于哈肯模型的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1期。
郭炜华:《传媒经济研究的进路——兼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商榷》,《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郭骁:《种群密度、企业异质与创新强度的实证研究》,《中州学刊》2011年第6期。
韩建中:《视听新媒体的崛起对我国电视群落的影响——基于媒介生态视角的分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11期。
郝婷、黄先蓉:《论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版权交易制度的完善》,《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年第7期。
何志勇:《我国出版传媒类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现代出版》2015年第5期。
胡聃:《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一个测试框架》,《应用生态学报》1997年第2期。
胡晓鹏:《网络型组织结构与模块化创新》,《财经科学》2007年第4期。
胡正荣、张锐:《论电视产业结构调整——盘活中国电视产业论系列之一》,《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胡正荣、李继东:《我国媒介规制变迁的制度困境及其意识形态根源》,《新闻大学》2005年第1期。
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5期。
胡正荣:《中国如何把握机会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争取一席之地》,《理论导报》2015年第8期。
胡正荣:《媒体的未来发展方向:建构一个全媒体的生态系统》,《中国广播》2016年第11期。
黄力:《传媒企业市场化改革探析——基于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制播分离的实践》,《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黄少安:《制度变迁的三个理论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霍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以东北3省为例》,《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第1期。
纪华强、刘忻、范鹏:《对大陆传媒“市场化”发展问题的反思》,《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第6期。
江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十个问题——基于中美文化软实力比较的视角》,《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姜南:《自主研发、政府资助政策与产业创新方向——专利密集型产业异质性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第3期。
蒋晓丽、杨琴:《媒介生态与和谐准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蒋晓丽、李建华:《中国新闻传媒30年巨变及其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江晓薇、宋红旭:《中国市场经济度的探索》,《管理世界》1995年第6期。
姜照君、顾江:《江苏省传媒业的广告资源竞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实证分析》,《现代传播》2014年第8期。
孔德明:《论和谐媒介生态环境的构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10期。
孔红梅、赵景柱、马克明、张萍、姬兰柱、邓红兵、陆兆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第4期。
孔令顺:《论电视生态和谐的三个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4期。
匡导球:《报业资本运营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蓝甲云、王铁军、陈冠梅:《文化产业市场化的价值导向》,《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
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之构建》,《现代财经》2005年第4期。
李丽红:《试析特别保障措施条款的非公正性与双重危害性》,《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李良荣、沈莉:《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新闻大学》1995年第2期。
李宣、任重:《威客视角下网络文化产业生态危机治理》,《人民论坛》2013年第14期。
厉亚、俞涛、贺战兵:《生态出版产业内涵研究》,《出版科学》2012年第5期。
林发彬:《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提高出口依存度与其经济风险的防范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第10期。
林炜:《企业创新激励:来自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解释》,《管理世界》2013年第10期。
刘传江、吴晗晗、胡威:《中国产业生态化转型的IOOE模型分析——基于工业部门2003-2012年数据的实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2期。
刘红梅、陆健健、董双林、方建光:《区域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理论及模式研究》,《生态经济》2008年第6期。
刘江会、唐东波:《财产性收入差距、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城乡间的比较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刘洁:《中国媒介产业布局与产业区域联合》,《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刘洁、胡君:《媒介产业增长极“孤岛现象”成因及解决路径》,《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3期。
刘力:《贸易依存度的演化规律及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贸探索》1999年第3期。
刘苏、王祥荣:《生态入侵及其对植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4期。
刘姝辰:《中国图书出口促进战略研究》,《科技与出版》2014年第6期。
刘小燕:《中国民营报业托拉斯道路的破灭》,《新闻大学》2003年第4期。
刘则渊、代锦:《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12期。
娄美珍、俞国方:《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当代财经》2009年第1期。
卢劼:《关于传媒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现代传播》2011年5期。
卢中原、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经济研究》1993年第5期。
吕明元、陈磊:《“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上海市2000-2013年数据》,《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第9期。
马少军:《重建广播健康和谐的媒介生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2期。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年第1期。
毛志锋、郑洋、肖劲松、朱高洪:《城市生态示范区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5期。
蒙英华、黄宁:《中国文化贸易的决定因素——基于分类文化产品的面板数据考察》,《财贸研究》2012年第3期。
苗壮:《制度变迁中的改革战略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
闵宗陶:《优化产业市场结构的选择》,《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4期。
莫林虎:《新技术对我国传媒产业商业模式的完善与重塑》,《编辑之友》2016年第3期。
牟俊翰、李昕:《我国电视版权贸易现状与问题研究》,《编辑之友》2011年第11期。
潘力剑:《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传媒经济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新闻记者》2004年第7期。
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
戚聿东:《资源优化配置的垄断机制———兼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强月新、张明新:《中国传媒产业间的广告资源竞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实证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5期。
邱立成:《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冉华、梅明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兼论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传媒体制改革》,《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会学学版)2007年第6期。
冉华、周立春:《2007—2013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介产业间的竞争态势——
基于生态位理论与受众资源的实证分析》,《现代传播》2015年第11期。
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商建辉、赵亮:《SCP视角下电视产业集中度的分析》,《新闻界》2011年第9期。
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新闻大学》2001年第4期。
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积聚》,《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邵培仁:《发展与振兴我国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建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0期。
邵培仁:《媒介生态城堡的构想与建设》,《当代传播》2008年第1期。
申凡:《解放以来我国报业结构演变探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
申中华:《中国传媒产业集聚的内在机制与发展前景——基于城市经济学视角》,《当代传播》2017年第2期。
石培龙:《新时期中国报业制度变迁探析》,《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施晓清、杨建新、王如松、赵吝加:《产业生态系统资源代谢分析方法》,《生态学报》2012年第7期。
宋一淼、李卓、杨昊龙:《文化距离、空间距离哪个更重要——文化差异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
宋则行:《试论考察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学术研究》1993年第4期。
孙天琦:《“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结构研究》,《人文杂志》2001年第2期。
谭天、张冰冰:《电视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新生态与新变局》,《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4期。
唐剑武、郭怀成、叶文虎:《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第1期。
陶喜红:《中国期刊产业市场结构的特征》,《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
陶喜红:《中日两国日报发行市场集中度比较》,《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3期。
陶喜红:《中国传媒产业广告市场集中度研究》,《新闻大学》2014年第1期。
陶喜红:《不同生命周期状态下传媒市场结构的特征》,《现代传播》2014年第1期。
田本相、崔文华:《论电视、报纸、广播的关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年第4期。
徐艳梅、韩福荣、柳玉峰:《技术进步对产业生态扰动、变迁的影响——以数码成像对传统成像的替代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5期。
王斌:《空间变革:嵌入地域发展的传媒产业集群》,《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王桂科:《我国媒介业的产业视角分析》,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王检贵、黄磊:《如何看待和应对美国贸易赤字持续激增》,《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王晶晶、陈启斐:《扩大内需、人力资本积累与FDI结构性转变》,《财经研究》2013年第9期。
王举颖、汪波、赵全超:《基于BSC-ANP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4期。
王俊豪、王建明:《中国垄断性产业的行政垄断及其管制政策》,《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2期。
王礼生:《中国电视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系统工程》2007年第5期。
王丽英:《市场化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2期。
王琪泰:《中国成长型传媒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
王仁曾、仲鑫:《欧盟与美国、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比较》,《欧洲》2001年第4期。
王仕卿、韩福荣:《高新技术企业种群的演化规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
王守国:《我国报业经营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王松、付芬芬:《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投入与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生产力研究》2015年第2期。
王威:《我国媒介广告市场集中度分析》,《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4期。
王武彬:《勃兴的企业自媒体,正在改变媒体生态》,《中国记者》2015年第2期。
王艳萍:《报业市场集中度的中外比较》,《学术研究》2006年第8期。
王燕武、李文溥、李晓静:《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统计研究》2011年第10期。
王中根、夏军:《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长江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王忠云、张海燕:《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演化发展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2期。
魏浩、郭也:《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其国际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第8期。
魏婷、夏宝莲:《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经济问题》2008年第1期。
魏婷、夏宝莲:《中国影视文化贸易现状及原因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3期。
魏武挥:《自媒体:对媒介生态的冲击》,《新闻记者》2013年第8期。
韦欣、龙文静、王于鹤:《循环经济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生态经济》2017年第3期。
吴丹:《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综述与展望》,《工业技术经济》2016年第3期。
吴刚、郭青海:《生态系统健康学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土壤与环境》1999年第1期。
吴鸣然、赵敏:《中国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空间分异》,《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第10期。
吴颖、蒲勇健:《区域过度集聚负外部性的福利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方法的模拟分析》,《财经研究》2008年第1期。
向芸芸:《生态承载力研究和应用进展》,《生态学杂志》2012年第11期。
向志强、黄盈:《中国传媒产业区域非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6期。
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第2期。
肖光华:《我国报业产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求索》2004年第10期。
肖赞军:《产业融合进程中传媒业市场结构的嬗变》,《新闻大学》2009年第3期。
肖赞军:《产业融合进程中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的演变》,《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
谢明礼:《关于绿色出版、循环出版和低碳出版的几点思考》,《编辑之友》2010年第9期。
邢彦辉:《传媒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循环》,《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
徐浩然、许箫迪、王子龙:《产业生态圈构建中的政府角色诊断》,《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8期。
徐凌云:《市场结构范式选择:完全竞争跨向寡头垄断》,《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徐学军、唐强荣、樊奇:《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的共生——基于Logistic生长方程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11年第9期。
杨丹辉:《跨国并购、战略联盟与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的形成》,《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2期。
杨蕙馨:《集中度、规模与效率》,《文史哲》2001年第1期。
杨琳:《论媒介生态与传媒业科学发展观的构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杨明品:《我国广播影视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9期。
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与协调》,《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杨贤智:《开发草地资源发展农区草业》,《广东农业科学》1990年第1期。
杨宜苗:《业态战略,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与零售企业成长——以零售上市公司为样本》,《财贸研究》2010年第1期。
姚必鲜、蔡骐:《论新媒介生态下受众、媒体和社会的多维互动》,《求索》2011年第6期。
姚德权、徐军:《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共时考量与简要评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
姚德权、曹海毅:《外资进入中国传媒业态势与政府规制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尹鸿:《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电视研究》1996年第5期。
殷琦:《转型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传媒治理结构的变迁与走向》,《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6期。
殷琦:《1978年以来中国传媒体制改革观念演进的过程与机制——以“市场化”为中心的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2期。
喻国明、姚飞:《项目制公司: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可行性模式探讨——基于操作层面的运营模式设计》,《现代传播》2014年第3期。
喻国明、李慧娟:《中国传媒发展指数(2014):区域传媒经济差异与相关因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第6期。
喻国明、高兴利、李力可、孙航:《新闻传播新业态下传媒转型中的基因重组》,《新闻战线》2015年第9期。
俞涛、王道平、张高明、黄桂芳、屈姝存:《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学思考》,《编辑学报》2007年第1期。
于晓风:《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媒介生态与政策调整》,《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
余许友:《战略性新兴产业周期性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第4期。
袁增伟、毕军:《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成本及其优化模型开发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7期。
翟光勇、高月:《中国媒介产业集聚的风险及其规避》,《编辑之友》2015年第6期。
张芳、陈家作:《区域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测算》,《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14期。
张辉锋:《传媒经济增长极及其效应分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
张辉锋:《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传媒业发展模式分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5期。
仉建涛:《中原崛起与河南成长性产业研究》,《经济经纬》2006年第1期。
张军果:《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风险》,《中国金融》2015年第3期。
张昆:《考察传播发展的五个关键指标》,《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2期。
张立伟:《战略联盟:盈利模式清晰的媒体融合》,《当代传播》2016年第4期。
张嵎喆、周振:《制度供给约束与新兴产业发展——基于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逻辑》,《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
赵琨、隋映辉:《基于创新系统的产业生态转型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1期。
赵卫宏、熊小明、苏晨汀:《生态区域品牌的维度及构建策略研究:资源与制度视角》,《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郑春芳:《再议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钟瑛:《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竞争格局》,《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4期。
周广胜、张时新:《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生产力研究》,《植物生态学报》1996年第1期。
周建安:《我国循环经济战略实施与产业生态发展的制度安排》,《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周锦、顾江:《基于区位商理论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分析》,《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17期。
周劲:《转型期中国传媒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以报业改革为案例》,《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
周庆山、骆杨:《网络媒介生态的跨文化冲突与伦理规范》,《现代传播》2010年第3期。
周蔚华:《当前中国图书出版生态的十大失衡现象》,《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1期。
周燕芳、杨钟红:《中国产业生态化政策分层次分析与建议》,《生态经济》2014年第8期。
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朱春阳:《我国影视产业“走出去工程”10年的绩效反思》,《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
朱春阳:《扶持政策如何才能效能优化——基于我国出版业“走出去”驱动力结构的分析》,《编辑学刊》2013年第2期。
朱建伟:《出版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出版安全观》,《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美]兰斯·斯瑞特、林文刚:《刘易斯·芒福德与科技生态学》,杨蕾萍译、崔保国校,载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3期。
Abemathy,Utterback,“The Dynamics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1975,Vol.3,No.6,pp.639-655.
Acs,Z.J.,Audretsch,D.B.,“The Determinants of Small-firm Growth in US Manufacturing”,,1990,Vol.22,No.2,pp.143-153.
Adizes,I.,Naiman,M.,“Corporate Lifecycles:How and Why Corporations Grow and Di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Prentice Hall(1988)”,,1992,Vol.25,No.1,p.62.
Albarran,A.B.,,2nd ed,Ames:Iowa State Press,2002.
Albarran,A.,Chan-Olmsted,S.M.,,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
Alessandro D’Arma,“Global Media,Business and Politic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ews Corporation’s Strategy in Italy and the UK”,,2011,Vol.73,No.8,pp.670-684.
Alexander,A.,Owers,J.& Carveth,R.ed,,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3.
R.H.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New Series,1937,Vol.4,No.16,pp.386-405.
Alison Alexander,James Owers,Rod Carveth,C.Ann Hollifield,Albert N.Greco,,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4.
Sylvia M.Chan-Olmsted,Litman,B.R.,“Antitrust and Horizontal Mergers in the Cable Industry”,,1988,Vol.1,No.2,pp.2-28.
Bailey,J.A.,,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4.
Bain,Joe S.,,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59.
Baum,Joel A.C.and Jitendra V.Singh,“Organizational Niche and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1994,Vol.5,No.4,pp.346-380.
Becker,G.S.,“A Theory of Competition Among Pressure Groups for Political Influence”,,1983,Vol.98,No.3,pp.371-400.
Besanko,D.,Dranove,D.& Shanley,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6.
Brown,M.T.,Ulgiati,S.,“Energy-based Indices and Rations to Evaluate Sustainability:Monitoring Economies and Technology Toward Environmentally Sound Innovation”,,1997,Vol.9,No.1-2,pp.51-69.
Chertow,M.R.,“Industrial Symbiosis:Literature and Taxonomy”,,2000,Vol.25,No.1,pp.313-337.
Chris Bilton,Stephen Cummings,,London:Wiley-Blackwell,2010,pp.66-70.
Chung Peichi,“Co-Creating Korean Wave in Southeast Asia:Digital Convergence and Asia’s Media Regionalization”,,2013,Vol.8,No.2-3,pp.193–208.
Clark,J.M.,“Toward a Concept of Workable Competition”,,1940,Vol.30,No.2,pp.241-256.
Barro,T.Democracy,,Cambridge:MIT Press,1992.
Cooper,A.C.,Gimeno-Gascon,F.J.,Woo,C.Y.,“Initial Human and Financial Capital as Predictors of New Venture Performance”,,1994,Vol.9,No.5,pp.371-395.
Costanza,R.,Norton,B.G.,Hashell,B.D.,,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1992.
Ambec,S.,P.Barla,“Ca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Be Good for Business?An Assessment of the Porter Hypothesis”,,2006,Vol.14,No.1,pp.42-46.
Dimmick,J.,Ptterson,S.,Albarran,A.,“The Theory of the Niche:Competition Between Cable and the Broadcast Industries”,,1992,Vol.5,No.1,pp.13-30.
Dimmick,J.,& Wallschlarger,M.,“Measuring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A Case Study of New Media Ventures by Television Nework Parent Companies”,,1986,Vol.30,No.1,pp.1-14.
Douglas R.Wholey,Susan M.Sanchez,“The Effects of Regulatory Tools on 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s”,,1991,Vol.16,No.4,pp.743-767.
Dunne,P.,Hughes,A.,“Age,Size,Growth and Survival:UK Companies in the 1980s”,,1994,Vol.42,No.2,pp.115-140.
Erkki Laitinen,K.,“A Dynam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Evidence from Small Finnish Technology Companies”,,2002,Vol.18,No.1,pp.65-99.
Freedom House, 2006:.Ed.Karin Deutsch Karlekar.New York:Rowman & Littlefield,2006.
Frosch,R.A.,Gallopoulos,N.,“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1989,Vol.261,No.3,pp.144-152.
Frosch,R.A.,“Industrial Ecology:Adapting Technology for a Sustainable World”,,1995,Vol.37,No.10,pp.16-37.Frosch,R.A.Industrial Ecology,“Adapting Technology for a Sustainable World”,,1995,Vol.37,No.10,pp.16-37.
Gort,Michael and Klepper,Steven,“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s”,,1982,Vol.92,No.367,pp.630-653.
Pascal Zachary,G.,“Lets Play Oligopoly!Why Giants Like Having Other Giants Around”,,1999,Vol.8,No.2,pp.1-10.
Greiner,Larry E.,“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1972,Vol.50,No.4,pp.37-46.
Haken,H.,,Berlin &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8.
Gary,Hamel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4.
Hannan,M.and J.Freeman,“Structural Intr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1984,Vol.49,No.2,pp.149-164.
Hannan,M.T.,Carroll,G.R.,Dundon,E.A.,and Torres,J.C,“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in a Multinational Context:Entries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in Belgium,Britain,France,Germany,and Italy”,,1995,Vol.60,No.4,pp.509-528.
Innis,Harold,,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51.
Hart,P.E.,Oulton,N.,“Growth and Size of Firms”,,1996,Vol.106,No.438,pp.1242-1252.
Humphreys P.,,Manchester:Manchester Unilrersity Press,1996.
Ward,Ian,,Queensland:Macmillan Education Australia PTY LTD.,1995,pp.124-153.
James N.Dertouzos and William B.Trautman,“Economic Effects of Media Concentration:Estimates from a Model of the Newspaper Firm”,,1990,Vol.39,No.1,pp.1-14.
Jamieson,D.,“Ecosystem health:Some Preventative Medicine”,,1995,Vol.4,No.4,pp.333-344.
Alfred McClung Lee,,New York:Macmillan,1947.
Covin,J.G.,Stevin,D.P.,“New Venture Strategic Posture,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An Industry Lifecycle Analysis”,,1990,Vol.5,No.2.pp.123-125.
Tebbel,John,,New York:Hawthorne Books,1963.
Canals,Jordi,,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Korhonen Jouni,“Four Ecosystem Principles for An Industrial Ecosystem”,,2001,Vol.9,No.3,pp.253-259.
Klepper,S.,“Entry,Exit,Growth,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1996,Vol.86,No.3,pp.346-380.
Krieg,A.,,CT:Peregrine Press,1987.
Lei,D.T.,“Industy Evolution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the Imperatives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2000,Vol.19,No.7-8,pp.699-738.
Levins,R.,,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
Lewis,V.L.,Churchill,N.,“The Five Stages of Small Business Growth”,,1983,Vol.61,No.3,pp.30-50.
Lieth,H.,,Berlin:Springer,1975.
Low,Linda,,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Co.&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2000.
Lowes,B.,Pass,C.& Sanderson,S.,,Oxford:Blackwell,1994.
Lucas R.,“On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88,Vol.22,No.1,pp.3-42.
Mary Vipond,,Toronto:James Lorimer and Company,Publications,1989.
Noam,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
Noll,Roger & Price,Monroe,“Communicationn Policy”,Washington: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98.
Odum,E.P.,,Saunders:Philadephia,PA,1971.
Odum,H.T.,Pinkerton,R.C.,“Times’ Speed Regulator:the Optimum Efficiency for Maximum Power Output in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ystems”,,1955,Vol.43,No.2,pp.331-343.
Ono,R.and Aoki,K.,“Conwergence and New Regulatory Frameworks”,,1998,Vol.22,No.10,pp.817-838.
Owen,B.M.& Wildman,S.S.,,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Park,R.E.,E.W.Burges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1.
Penrose,E.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Humphrey,Peter J.,,Oxford:Providence,1994.
Picard,R.G.,“Measures of Concentration in the Daily Newspaper Industry”,,1988,Vol.1,No.1,pp.61-74.
Picard,R.G.,,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2002.
Prahalad,C.K.,Hamel,G.,,Berlin:Springer,1993.
Prosser,Tony and Verhulst,Stefaan,,London:Longman,1998.
Rapport,D.J.,Costanza,R.,McMichael,A.J.,“Assessing Ecosystem Health”,,1998,Vol.13,No.10,pp.397-402.
Rapport,D.J.,,Oxford:Blackwell Science,Inc,1998.
Rapport,D.J.,“What Constitutes Ecosystem Health?”,,1989,Vol.33,No.1,pp.120-132.
Rees,W.E.,“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1992,Vol.4,No.2,pp.121-130.
Romer,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1986,Vol.94,No.5,pp.1002-1037.
Russell,Merz G.,Sauber,M.H.,“Profiles of Managerial Activities in Small Firms”,2007,Vol.16,No.7,pp.551-564.
Skyrme,D.J.,,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1.
Sosnick,Stephen H.,“A Critique of Concepts of Workable Competition”,,1958,Vol.72,No.3,pp.380-423.
Stephen Lacy,Lucinda Davenport,“Daily Newspaper Market Structure,Concentration and Competition”,,1994,Vol.7,No.3,pp.33-46.
Storey,D.J.,“New Firm Growth and Bank Financing”,,1994,Vol.6,No.2,pp.139-150.
Teece,D.J.,,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Tomas A.Lipinski1,Johannes Britz,“Rethinking the Ownership of Inform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Ethical Implications”,,2000,Vol.2,No.1,pp.49-71.
Vaclav Stetka,“From Multinationals to Business Tycoons:Media Ownership and Journalistic Autonomy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2012,Vol.17,No.4,pp.433-456.
Watkinson,John,,Oxford:Focal Press,2001.
,“The Ec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90,Vol.20,No.1,pp.18-23.
Williamson,O.E.,,New York:Free Press,1985.
Williamson,O.,.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5.
Yu,Hong,“Between Corporate Development and Public Service:the Cultural System Reform in the Chinese Media Sector”,,2014,Vol.36,No.5,pp.610-627.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