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共:《财政学》,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丁建定:《社会福利思想》,第2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丁菊红:《中国转型中的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6]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监测报告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7]贾康:《财政本质与财政调控》,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李小云:《中国农村减贫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9]楼继伟:《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资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马海涛、姜爱华、程岚、赵国春等:《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王绍光:《分权的底线》,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版。
[12]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闫坤:《中国县乡财政体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闫坤等:《中国农村减贫财税政策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年版。
[15]杨万江、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6]杨国涛:《中国西部农村贫困演进与分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17]杨颖:《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基于非均衡发展条件下能力贫困》,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18]朱钢、贾康:《中国农村财政理论与实践》,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9]张恒龙:《转型期财政竞争与均等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20]张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1]张磊主编:《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2011年11月颁布。
[23]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年版。
[24]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5]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7]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雷吉斯特、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第十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斯蒂格利茨:《发展经济学前沿:未来展望》,本书翻译组译,中国财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毛晓威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31]世界银行:《1981 年世界发展报告》,本书翻译组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
[32]世界银行:《贫困与对策(1992年减缓贫困手册)》,陈胜华译,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3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34]詹姆斯·布坎南、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类承曜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35]陈标平、胡传明:《建国60年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演进与基本经验》,《求实》2009年第7期。
[36]蔡荣鑫:《国外贫困理论发展述评》,《经济学家》2000年第2期。
[37]陈金圣、陈世伟:《英国济贫制度对我国绝对贫困救济立法的启示》,《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第2期。
[38]陈银娥:《社会福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陈全功、程蹊:《长期贫困为什么难以消除?——来自扶贫重点县教育发展的证据》,《西北人口》2006年第3期。
[40]陈小伍、王绪朗:《农村贫困问题的制度性分析》,《乡镇经济》2007年第6期。
[41]陈建国:《教育致贫悖论及其解释》,《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8期。
[42]迟福林:《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中国农民权益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2003年7月31日。
[43]邓可斌、丁菊红:《转型中的分权与公共品供给: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09年第3期。
[44]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45]段应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11期。
[46]厄内斯特-玛丽姆邦达:《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论脱贫的权利》,秦喜清译,《国际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7]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48]樊琦:《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户收入分配结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不同收入水平分组农户的调查数据》,《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6期。
[49]方黎明、张秀兰:《中国农村扶贫的政策效应分析——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考察》,《财经研究》2007年第12期。
[50]关慧、邹丽丽:《1982—2006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兰州学刊》2009年第2期。
[51]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8月。
[52]龚自伟:《乡村经济贫困与村民自治:问题与对策》,《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3]高云虹:《对贫困线测算中马丁法的几点思考》,《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54]管新华:《新世纪中国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中共三代领导人反贫困基本思路比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55]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国发〔2011〕24号)。
[56]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57]郭新华、戎天美:《我国教育对贫困变动的效应分析:1995—2007》,《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期。
[58]郭熙保:《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选择的表达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2期。
[59]高岑:《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的对策思考》,《人民论坛》2011年第17期。
[60]黄少安:《制约农民致富的制度分析》,《学术月刊》2003年第6期。
[61]韩广富:《中国扶贫开发基本经验国际化问题论析》,《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
[62]回良玉:《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可持续减贫》,《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8日04 版。
[63]回良玉:《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 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老区建设》2008年第23期。
[64]胡熳华、王东阳:《贫困地区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和动力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5期。
[65]红网:《城市贫困:一道最容易被遮蔽与误读的暗伤》,2007年4月26日。
[66]侯利红:《专家估算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接近3000万》,《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3月14日。
[67]洪银兴、龙翠红:《论劳动力流动北京下人力资本对“三农”的反哺》,《江海学刊》2009年第1期。
[68]胡兵、赖景生、胡宝娣:《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缓解——基于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69]胡宝珠、杜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及对策》,《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70]贺文慧、李光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安徽省L县、N县的实证》,《农村经济》2011年第2期。
[71]蒋选、韩林芝:《教育与消除贫困:研究动态与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72]贾康:《中国财税改革30 年:简要回顾与评述》,《财政研究》2008年第10期。
[73]江树革、比约恩·古斯塔夫森:《国外社会救助的经验和中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2007年第12期;
[74]焦国栋:《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理论前沿》2006年第11期。
[75]鞠晴江、庞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4期。
[76]贾康、阎坤:《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思考》,《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77]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体制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78]贾康、张立承:《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探讨》,《审计与理财》2007年第6期。
[79]贾智莲、卢洪友:《财政分权与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80]贾若祥、侯晓丽:《我国主要贫困地区分布新格局及扶贫开发新思路》,《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7期。
[81]匡小平、肖建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财政体制原因》,《财政研究》2010年第12期。
[82]廖桂蓉:《转型期中国农村区域贫困原因新探》,《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
[83]匡萍:《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实证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9年第9期。
[84]林伯强:《中国的经济增长、贫困减少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
[85]林闽钢、陶鹏:《中国贫困治理三十年回顾与前瞻》,《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86]刘铮:《也谈“中国农民为什么长期贫困”》,《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6期。
[87]刘晓昀、辛贤、毛学峰:《贫困地区农村基础实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
[88]刘伦武:《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消费增长的相互关系——一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89]陆杰华:《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经济收益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3期。
[90]吕书奇:《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及成效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91]李迎春等:《农村反贫困模式的分析与选择》,《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92]刘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沿革、经验与趋向》,《理论学刊》2009年第8期。
[93]刘坚主编:《中国农村减贫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94]李实,《阿玛蒂亚·森与他的主要经济学贡献》,《改革》1999年第1期。
[95]刘建平:《贫困线测定方法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96]李兴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伟大实践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7]李强主编:《中国扶贫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1997年、1998年、2000年、2003年、2004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版。
[99]梁胜:《关注城市贫困群体》,《中国老区建设》2006年第9期。
[100]罗力等:《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消除因病致贫》,《中国卫生资源》2005年第6期。
[101]吕云涛、纪光欣:《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与走向》,《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102]李秀娟:《西部地区农村长期性贫困成因及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4期。
[103]李放、刘娟:《农村因教致贫现象的政府责任探究》,《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第12期。
[104]李小云、张雪梅、唐丽霞:《我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分析》,《中国农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05]李文政:《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策略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7期。
[106]李燕凌:《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均衡路径分析及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07]李世尧:《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卫生公共品供给研究》,《西部论坛》2011年第1期。
[108]李香菊:《西部大开发10年来税收政策分析与前瞻》,《税务研究》2010年第2期。
[109]冷崇总:《理论与实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与机制创新》,厦门物价信息网,2003年11月23日。
[110]马晓河、方松海:《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现状、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
[111]毛寿龙:《公益物品供给中的热点问题:理论、现实及其正常逻辑》,《行政论坛》2008年第3期。
[112]迈克尔·P.托罗达:《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印金强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113]聂仲秋:《我国农村社会贫困现状的基本判断》,《商业研究》2007年第10期。
[114]倪志良、郝志景:《财政扶贫支出与减贫的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15]倪红日:《取消农业三税需要解决五大问题》,《农民日报》2004年7月8日。
[116]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财贸经济》2006年第2期。
[117]皮建才:《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分析》,《财贸经济》2010年第9期。
[118]彭腾:《走出贫困循环:致贫与治贫分析》,《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19]孙开、彭健:《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问题探析》,《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8期。
[120]孙国富、孙金华:《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新农村的建设》,《经济问题》2006年第2期。
[121]孙志祥:《美国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22]孙敬水、董亚娟:《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农村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2期。
[123]尚玥佟:《巴西贫困与反贫困政策研究》,《拉丁美洲研究》2001年第3期。
[124]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8/1999、200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2004年版。
[125]世界银行:《全球化、增长与贫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26]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版。
[127]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8]孙岩:《农村人文贫困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129]沈坤荣、付文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130]施育晓:《医疗费用上涨快 中国农民难负担》,香港《虎报》2006年1月9日。
[131]史桂芬:《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地区均等化效果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32]汤学兵、张启春:《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
[133]檀学文、李成贵:《贫困的经济脆弱性与减贫战略述评》,《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5期。
[134]谈玉坤:《税收优惠政策:东部的反思与西部的创新》,《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135]王碧玉:《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136]汪三贵:《中国特色反贫困之路与政策取向》,《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 年第4期。
[137]汪段泳、刘振光:《国外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江汉论坛》2007年第5期。
[138]汪树民:《战后美国贫困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139]王大超:《中美贫困现象与反贫困实践的经济学比较与启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40]吴清华:《当代中外贫困理论比较研究》,《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1期。
[141]王立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总体状况、成因与对策》,《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2期。
[142]王成新、王格芳:《我国农村新的致贫因素与根治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24期。
[143]王春萍等:《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及其衡量方法研究》,《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9期。
[144]王建平:《印度反贫困的沿革及启示》,《老区建设》2009年第17期。
[145]王雨林、黄祖辉:《影响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率指标的因素的分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
[146]王慧、徐京波:《印度农村的另类发展—— 喀拉拉邦贫困却幸福的农村生活考察与思考》,《中国乡村建设》2009年第4期。
[147]万广华、张茵:《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148]万广华、张藕香:《贫困按要素分解:方法与例证》,《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4期。
[149]汪三贵、Albert Park:《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
[150]魏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制度原因分析》,《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8期。
[151]辛波、于淑俐:《对我国政府农村财政扶贫资金效率的分析》,《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52]夏庆杰、宋丽娜、Simon Appleton:《经济增长与农村反贫困》,《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4期。
[153]肖鹏、张启春:《中国的财政扶贫与区域均衡发展》,《学术界》2006年第1期。
[154]肖建华:《乡镇机构职能转换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农村经济》2011年第6期。
[155]续竞秦:《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以财政农业支出为例》,《农村经济》2009年第12期。
[156]许琳:《社会保障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7]肖勤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青年报》2005年第2期。
[158]岳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59]叶文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
[160]阎坤、于树一:《公共财政减贫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思路》,《财贸经济》2008年第4期。
[161]叶普万:《贫困经济学:一个文献综述》,《世界经济》2005年第9期。
[162]叶普万:《全球视野内的中国贫困问题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63]杨宜勇:《“城市贫困与相关社会政策: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会议纪要》,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8年版。
[164]叶初升、唐晋荣:《减贫视角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县域经济层面的实证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165]于树一:《引入人群维度的社会福利体系构建——借鉴俄罗斯及拉美三国的经验》,《财贸经济》2012年第2期。
[166]杨文武:《中印贫困现象与反贫困实践的经济学比较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67]亚洲开发银行发表的研究报告:《亚洲的分配不均》,2008年版。
[168]尹恒、康琳琳、王丽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
[169]杨之刚、张斌:《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中的政府级次问题》,《财贸经济》2006年第3期。
[170]杨斌:《返还间接税:形成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必要步骤》,《税务研究》2005年第6期。
[171]杨颖:《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21世纪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挑战——基于2002—2007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8期。
[172]攸频、田菁:《贫困减少与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基于时序数据》,《管理科学》2009年第8期。
[173]阎坤:《转移支付制度与县乡财政体制构建》,《财贸经济》2004年第8期。
[174]赵曦:《中国西部农村的反贫困治理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75]赵云旗:《中国当代农民负担问题研究(1949—2006)》,《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76]赵慧珠:《如何突破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瓶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77]朱秋霞:《行政区划与地方财政体制:几个相关的理论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1期。
[178]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79]周晓、朱农:《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
[180]周美多、颜学勇:《省内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基于1999—2004年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181]周茂春、邓鹏:《西部农村贫困陷阱反思及终结治理》,《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82]周云:《什么是制度性致贫》,《四川统一战线》2006年第4期。
[183]周凤华、Kathryn Edin等:《美国的贫困家庭与福利改革》,《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
[184]邹薇、张芬:《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85]张德元:《农村义务教育与教育资源配置》,《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186]张全红、张建华:《贫困、经济增长与脱贫时间:基于中国城镇居民调查数据的分析》,《南方经济》2007 年第3 期。
[187]张锦华:《教育不平等、收入非平衡与贫困陷阱——对农村教育和农民收入的考察》,《经济经纬》2007年第6期。
[188]张军、高远、傅勇、张弘:《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189]张向荣:《中国的财政制度变迁与地方公共品供给》,《档案》2010年第1期。
[190]张克中、冯俊诚、鲁元平:《财政分权有利于贫困减少吗?——来自分税制改革后的省际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191]张恒龙、葛骅:《转移支付的类型、资金分配结构与财政均等化绩效——来自我国的省际经验分析》,《经济经纬》2012年第1期。
[192]方银水:《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规范化政府提供模式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93]朱霞梅:《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人的发展视角》,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94]中国残联:《2007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主要数据报告》。
[195]张岩松:《发展与中国农村反贫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96]张鸣:《廉租房与黑社会》,《南方周末》2008年1月25日。
[197]张晓、叶普万:《世界反贫困战略的变迁及其启示》,《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
[198]朱栋梁:《亚洲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对我国的启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99]朱平:《美国的贫困与反贫困的斗争》,《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0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
[201]中国网:《中国城市贫困、失业与再就业》,2008年。
[20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困境及其政策选择》2006年12月31日。
[203]朱庆芳:《1999年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04]张建华:《贫困测度与政策评估——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问题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05]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06]Ana Abras,Jose Cuesta,Alejandro Hoyos,Ambar Narayan,,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6048,April 2012.
[207]Balisacan,M and F.Nobuhiko,,Economics Letters,2003,Vol.79,pp.53-58.
[208]Chamber. R,?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5,Vol. 7,p.82.
[209]Crawford,Gordon,,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2008,Vol.36,pp.235-258.
[210]David E. Sahn,Stephen D. Younger,,Cornell Food and Nutrition Policy Program Working Paper No. 242,Cornell University,February 2012.
[211]Dowd,Kevin,,,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2.
[212]Elisabetta Marmolo,,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1999,Vol.38,pp.27-42.
[213]Jean-Paul Fague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4,Vol.88.
[214]Jose Cuesta,Pamela Kabaso,Pablo Suarez-Becerr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6052,April 2012.
[215]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1976.pp.3-4.
[216]Johannes P. Jütting,Celine Kauffmann,Ida McDonnell,Holger Osterrieder,Nicolas Pinaud,Lucia Wegner,,OECD Development Centre Working Paper No.236,August 2004.
[217]James M. Buchanan,.Economica,1965,Vol.32,pp.1-14.
[218]Joachim von Braun,and Ulrike Grote,?IMF-conference o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20-21 November in Washington D.C. November 2000.
[219]Kenneth Harttgen,Stephan Klasen,Mark Misselhor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s,Vol. 1,No. 1,Spring 2010,Article 6.
[220]Kühl,J. J,,Copenhagen:Institute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2003,p.34.
[221]Luis Ayala,Antonio Jurado,Pro-poor Economic Growth,,Regional Studies,Volume 45,Issue 1,January 2011,pp.103-121.
[222]Mansuri,G.,A. Healy,,Washington,DC:World Bank. Mimeo. 2001,p.3.
[223]M.Govinda Rao,Richard M. Bird,Jennie I. Litvack,. Asian Economic Journal. 1998,Vol.12,pp.353-378.
[224]Pritchett,L.,A. Suryahadi,and S. Sumarto,,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0.
[225]Rowntree,Benjamin S,.London:Macmillan,1901.
[226]Samuelson,P.A.,,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Vol.36,pp.387-389.
[227]S.Chaudhuri,J. Jalan,and A. Suryahadi,,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ew York:Department of Economics,Columbia University,2002,p.52.
[228]Tamara Tonoyan,Michael Sauer,Frank Schulz-Nieswand,?LIT VERLAG Press,2010.
[229]Townsend,P.,,London:Heinemmann,1971,p.24.
[230]Zhuravskaya E V.,.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0,Vol.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