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文献
[1]秦学人、侯作卿:《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2]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
[3]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8年版。
[4]黄竹三、冯俊杰主编:《六十种曲评注》,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5]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79年版。
[6]隋树森:《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7]王实甫著,金圣叹批评:《西厢记》,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8]汤显祖著,王思任批评:《牡丹亭》,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9]洪昇著,吴仪一批评:《长生殿》,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二 主要著作
[1]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古典文学出版社1944年版。
[2]赵景深:《戏曲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3]曾永义:《中国古典戏剧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5年版。
[4]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5]张庚:《戏曲艺术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6]赵景深:《曲论初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7]陈多:《李笠翁曲话》,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9]范钧宏:《戏曲编剧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10]夏写时:《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11]蒋星煜:《中国戏曲史钩沉》,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12]杜书瀛:《论李渔的戏剧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张赣生:《中国戏曲艺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14]陈多、叶长海:《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5]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6]叶长海:《王骥德 〈曲律〉 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7]陈衍:《中国古代编剧理论初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8]范钧宏:《戏曲编剧技巧浅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19]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20]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21]齐森华:《曲论探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3]陈德溥:《审美心理与编剧技巧》,吉林省白城地区戏剧创作室1985年版。
[24]祝肇年:《古典戏曲编剧六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25]汪效倚:《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26]陆树仑:《冯梦龙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蔡钟翔:《中国古典剧论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8]夏写时:《论中国戏剧批评》,齐鲁书社1988年版。
[29]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30]张建新:《徐渭论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31]姜永泰:《戏曲艺术节奏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32]陈竹:《明清言情剧作学史稿》,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33]谭帆:《金圣叹与中国戏曲批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4]谭源材:《中国古典戏曲学论稿》,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35]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6]马也:《戏剧人类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7]俞为民:《明清传奇考论》,华正书局1993年版。
[38]傅小航:《戏曲理论史述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39]俞为民:《李渔 〈闲情偶寄〉 曲论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0]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41]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2]郭英德、谢思炜、尚学锋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
[43]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44]江巨荣:《古代戏曲思想艺术论》,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45]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46]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7]刘彦君:《栏杆拍遍——古代剧作家心路》,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48]沈达人:《戏曲的美学品格》,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49]黄强:《李渔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50]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1]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通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2]李惠绵:《元明清戏曲搬演论研究——以曲牌体戏曲为范畴》,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版。
[53]王国维著,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4]陈竹:《中国古代剧作学史》,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
[55]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56]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7]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8]许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9]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0]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1]陈多:《戏曲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2]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3]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4]罗丽蓉:《清人戏曲序跋研究》,里仁书局2002年版。
[65]吕效平:《戏曲本质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67]谢柏梁:《中华戏曲文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8]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9]张庚著,蓝凡导读:《戏曲美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
[70]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71]王政尧:《清代戏剧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73]胡明伟:《中国早期戏剧观念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74]吴毓华:《戏曲美学论》,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
[75]郭英德:《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国家出版社2006年版。
[76]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中华书局2006年版。
[77]徐国华、涂育珍:《临川戏曲评点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78]杨艳琪:《祁彪佳 〈远山堂曲品·剧品〉 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79]张正学:《中国杂剧艺术通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80]石建初:《中国古代序跋史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1]谭霈生:《戏剧本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2]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3]刘奇玉:《古代戏曲创作理论与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4]敬晓庆:《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5]李克和:《明清曲论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6]李志远:《明清戏曲序跋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87]魏城壁:《冯梦龙戏曲改编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8]范春义:《焦循戏剧学研究》,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89]王伟康:《焦循戏剧理论研究》,广陵书社2014年版。
[90]赵建新、陈志:《中国戏曲理论批评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91]梁晓萍:《中国古典戏曲品评观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92]黄春艳:《李渔戏曲叙事观念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93]田雨澍:《戏曲编剧理论与技巧》,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94][日]木村毅:《小说的创作及鉴赏》,高明译,神州光国社1933年版。
[95]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96]袁行霈:《中国诗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7]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8]朱世英、方遒、刘国华:《中国散文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9]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0]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1]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2]王汉民:《中国戏曲小说初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03]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104]罗小东:《话本小说叙事研究》,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105]赵兴勤:《中国古典戏曲小说考论》,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6]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7]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109]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11][古罗马]贺拉斯:《诗艺》,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12][英]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吴钧燮、聂文杞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年版。
[113][美]约翰·霍华德·劳逊:《电影与戏剧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邵牧君、齐宙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114][德]古斯塔夫·弗莱塔克:《论戏剧情节》,张玉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115]张寅德:《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6][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7]胡亚敏:《叙事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8][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9]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0][美]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1][法]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2]苏永旭:《戏剧叙事学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123]谭君强:《叙事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2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25]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6][美]杰拉德·普林斯:《叙事学》,徐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三 期刊论文
[1]沈尧:《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文艺研究》1980年第6期。
[2]么书仪:《谈元杂剧的大团圆结局》,《文学遗产》1983年第2期。
[3]李若驰:《试探 〈曲话〉的戏曲理论体系》,《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4]谭帆:《中国古代编剧理论的宏观体系》,《戏剧艺术》1986年第2期。
[5]齐森华、谭帆:《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逻辑演进》,《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6]谢柏良:《金圣叹论戏剧人物典型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7]谭帆:《金圣叹戏曲人物理论刍议》,《文学遗产》1987年第2期。
[8]谭帆:《论 〈西厢记〉的评点系统》,《戏剧艺术》1988年第3期。
[9]耕耘:《中国戏曲从叙事体到代言体的嬗变》,《艺术百家》1988年第2期。
[10]李晓:《基础观念与整体结构——中国古典戏曲结构的基本原则》,《文艺研究》1989年第2期。
[11]陆林:《元人戏曲功能论初探》,《文学遗产》1989年第1期。
[12]谢柏梁:《明代戏曲的悲剧观:怨谱说》,《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
[13]刘靖安:《论“金批西厢”的叙事理论》,《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14]朱伟明:《孔尚任戏剧结构理论初探》,《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1期。
[15]胡芝风:《念白在戏曲中的地位和功能》,《艺术百家》1990年第1期。
[16]王星琦、张宇声:《明代戏曲语言理论中的本色论》,《艺术百家》1990年第1期。
[17]李复波:《中西古典戏剧理论探异》,《社会科学家》1990年第1期。
[18]俞为民:《古代曲论中的人物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1991年第15辑。
[19]谭帆:《类型化——古典戏剧人物理论的逻辑趋向》,《文学遗产》1992年第5期。
[20]谭帆:《金圣叹戏曲语言论述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16辑。
[21]谭帆:《关于中国古典剧论的两点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
[22]郭英德:《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23]秦学人:《古典编剧美学的精辟概括》,《戏剧》1996年第2期。
[24]俞为民:《古代曲论中的情节论》,《中华戏曲》1996年第2期。
[25]俞为民:《论孟称舜的戏曲创作论》,《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26]俞为民:《吕天成的〈曲品〉 及其戏曲理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27]一峰:《关于李笠翁的“结构第一”》,《戏剧》1997年第3期。
[28]陈果安:《金圣叹论叙事节奏》,《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4期。
[29]陈建森:《试论元杂剧脚色与人物之间的“戏拟”关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30][韩]吴庆禧:《谈元杂剧宾白的文学功能》(上、下),《戏曲艺术》1999年第1、2期。
[31]黄南珊:《以情抗理 以情役律——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1期。
[32]谭帆:《中国古代曲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
[33]邓新华:《金圣叹的戏剧理论试探》,《戏剧》2000年第3期。
[34]程蔷:《民间叙事模式与古代戏剧》,《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35]朱万曙:《论朱权的戏曲创作与理论贡献》,《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6]陈维昭:《元杂剧的演唱体制及其叙事学意义》,《戏剧艺术》2000年第3期。
[37]傅谨:《国剧的脚色、行当与人物》,《戏剧艺术》2000年第3期。
[38]王茜:《李渔论戏曲情节的真实性与新奇性》,《戏曲艺术》2001年第2期。
[39]吴瑞霞:《观众接受意识与戏曲结构形式》,《戏剧》2001年第3期。
[40]陈建森:《试论元杂剧的演述性对话》,《戏剧艺术》2001年第4期。
[41]马衍:《宾白须与曲词等量齐观》,《艺术百家》2001年第1期。
[42]叶志良:《中国戏曲的叙事逻辑》,《戏曲研究》2001年第1期。
[43]人弋:《冯梦龙论戏曲情节》,《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4][韩]吴庆禧:《元杂剧元刊本到明刊本宾白之演变》,《艺术百家》2001年第2期。
[45]马衍:《简论孟称舜的“人物论”》,《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46]王永恩:《孟称舜的人物塑造论》,《戏曲艺术》2001年第4期。
[47]陈建森:《戏曲“代言体”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48]赵元领:《金圣叹叙事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历史地位》,《济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49]丁淑梅:《中国古代曲论中的叙事结构论》,《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0]李文赫:《金圣叹 〈西厢记〉 戏曲人物论批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51]马建华:《论中国戏曲文学的叙述者》,《文艺研究》2003年第4期。
[52]王永恩:《孟称舜的语言、曲风论》,《戏曲艺术》2003年第4期。
[53]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54]祁志祥:《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用事”说》,《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55]刘汉光:《戏曲意境论概说》,《艺术百家》2004年第5期。
[56]陈蓓蓓:《宾白地位的空前提高》,《艺术百家》2004年第3期。
[57]冉常建:《意象化类型人物》,《戏曲艺术》2005年第2期。
[58]苏涵:《论戏曲叙事与戏剧性故事》,《文艺报》2005年3月31日第5版。
[59]孙福轩:《叙事为本:李渔“宾白”新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60][韩]李昌淑:《明清小说戏曲批评中的虚实论》,《中华戏曲》2006年第2期。
[61]解玉峰:《“脚色制”作为中国戏剧结构体制的根本性意义》,《文艺研究》2006年第5期。
[62]张萍:《试论吕天成 〈曲品〉 对传统戏曲批评观念的突破》,《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3]刘晓玲:《浅析 〈闲情偶寄〉 中的戏曲叙事理论》,《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64]周江洪:《汤显祖美学思想初探》,《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7期。
[65]徐大军:《李渔“结构第一”理论的思路与内涵新探》,《求是学刊》2008年第2期。
[66]范红娟:《二十世纪传奇戏曲结构研究的历史回顾》,《戏曲艺术》2008年第4期。
[67]俞为民:《论生旦为主的戏曲脚色体制的形成》,《艺术百家》2008年第4期。
[68]冯文楼:《“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69]李志远:《中国古典戏曲序跋研究述论》,《戏曲艺术》2009年第4期。
[70]孙琪:《祁彪佳曲论研究反思》,《戏剧文学》2009年第5期。
[71]蒋传红:《论金圣叹的戏剧叙事理论的民族特色》,《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4期。
[72]吴艳萍:《以叙事为中心的戏曲文学观——试论李渔戏曲理论的叙事性》,《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73]吴艳萍:《李渔以叙事为中心的戏曲理论成因探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74]屈啸宇:《神引情节与便面窗——浅议李渔戏剧理论中的戏剧叙事观》,《大舞台》2009年第2期。
[75]李克:《近百年清代戏曲评点研究综述》,《戏曲艺术》2010年第2期。
[76]杜海军:《从 〈元曲选〉 对元杂剧的校改论臧懋循的戏曲观》,《戏曲艺术》2010年第3期。
[77]赵炎秋:《李渔叙事接受思想试探》,《武陵学刊》2010年第5期。
[78]赵炎秋:《叙事视野下的金圣叹故事观》,《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79]祁志祥:《金圣叹的戏曲批评》,《长江学术》2010年第1期。
[80]张鹏飞:《论儒家“中和之美”对中国古典戏曲叙事范式的文化观照》,《兰州学刊》2010年第4期。
[81]张鹏飞:《论汤显祖戏曲“梦幻叙事”范式的文化情韵》,《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82]李志远:《明清戏曲序跋之人物塑造论研究》,《四川戏剧》2010年第2期。
[83]曹胜高:《角色、脚色离合与戏曲叙述策略的形成》,《戏剧》2011年第2期。
[84]李军峰:《元杂剧中科诨艺术的表现方式》,《艺术百家》2011年第8期。
[85]赵炎秋:《李渔叙事结构思想试探》,《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86]赵炎秋:《明清叙事思想发展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
[87]李克:《文情·文事·文法:毛声山批 〈第七才子书琵琶记〉 三维理论建构》,《辽东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88]元鹏飞:《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文艺研究》2011年第11期。
[89]刘奇玉、张红:《明清剧论家的整体性戏曲结构论》,《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90]万曙:《明清戏曲理论的建构》,《文艺研究》2012年第8期。
[91]俞为民:《王世贞 〈艺苑卮言〉 中的曲论》,《艺术百家》2012年第4期。
[92]吕茹:《叙事角度的类同与转换: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兰州学刊》2012年第6期。
[93]肖鹰:《以梦达情:汤显祖戏剧美学论》,《文艺研究》2013年第8期。
[94]谭霈生:《戏剧与叙事》,《四川戏剧》2013年第7期。
[95]陈建森:《论宋元戏曲的演述者》,《文艺研究》2013年第3期。
[96]金艳霞:《因事以造形 随物而赋象——孟称舜戏曲人物论新探》,《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97]杜刚:《明清传奇二元对立叙事策略演化》,《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98]陈仕国:《清代刘廷玑的戏曲理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99]俞为民:《毛声山 〈第七才子书〉 对 〈琵琶记〉的批点》,《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第7卷第4期。
[100]张芳:《试析中国古典戏曲宾白理论》,《戏曲艺术》2014年第3期。
[101]梁晓萍:《戏曲关目与关目漏洞》,《文艺研究》2015年第5期。
[102]王安葵:《戏曲美学范畴之虚实论》,《艺术百家》2015年第1期。
[103]裴喆:《祁彪佳“六品”说疏义》,《戏曲艺术》2015年第1期。
[104]王辉斌:《远山堂“二品”述论》,《南都学坛》2015年第2期。
[105]李良子:《论 〈幽闺记〉 之结构及其叙事节奏》,《戏剧艺术》2015年第1期。
[106]黄飞立:《古典戏曲叙事性质与曲学论域再考察》,《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107]黄春燕:《论李渔戏曲叙事中的“机趣”》,《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四 硕博论文
[1]侯云舒:《古典剧论中叙事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清华大学”,2001年。
[2]郑菡:《“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5年。
[3]马越:《祁彪佳及其戏曲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孙立群:《清人戏曲序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7年。
[5]刘奇玉:《古代戏曲创作理论与批评》,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刘志宏:《明清传奇叙事艺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8年。
[7]潘琳娜:《清代戏曲虚实观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侯小琴:《明代戏曲创作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1年。
[9]李雪凤:《明代戏曲序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2年。
[10]蔡东民:《李渔戏曲编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11]张勇敢:《清代戏曲评点史论》,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2]王德兵:《明清戏曲美学范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14年。
[13]范辉:《王骥德 〈曲律〉 戏曲叙事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