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著)
葛亮,男,生于1984年7月,浙江杭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社会建设。已经在CSSCI来源期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三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一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群团组织发挥枢纽型作用研究”以及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自治的现实张力及启示——以打车软件为例”。
[1]阿伦特:《人的境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陈志新、胡传明:《论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当代中国的必然性及其培育与建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3]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知识治理制度的重构——民间传播机制的生长与作用》,《开放时代》2000年第3期。
[4]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邓正来:《“生存性智慧模式”——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既有理论模式的检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7]邓正来、丁轶:《监护型控制逻辑下的有效治理——对近三十年国家社团管理政策演变的考察》,《学术界》2012年第3期。
[8]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1期。
[9]董必武:《新中国的救济福利事业》,《人民日报》1950年5月5日。
[10]范恒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范明林:《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12]范明林、程金:《政府主导下的非政府组织运作研究:一项基于法团主义视角的解释和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3]范明林、程金:《核心组织的架空:强政府下社团运作分析》,《社会》2007年第5期。
[14]范文澜:《再谈谁是历史的主人——五月三十日在华北大学政治研究所讲》,《人民日报》1949年6月23日。
[15]方朝晖:《对90年代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反思》,《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6]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8]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9]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载于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1]高丙中:《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基于“公民性”的评价》,《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2期。
[22]高丙中:《“公民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
[23]葛亮、朱力:《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2期。
[24]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5]韩俊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民间参与——以江西省扶贫试点为例》,载于贾西津,《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6]韩克庆:《市民社会: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再检视》,《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7]韩央迪:《解构中国城市新贫困群体社会保障的困境:福利的分析范式》,《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8]何怀宏:《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9]何显明、吴兴智:《大转型:开放社会秩序的生成逻辑》,学林出版社2012年版。
[30]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31]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1期。
[3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3]洪韬:《关于我国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的思考——基于福利三角范式的视角》,《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34]胡鞍钢、王洪川:《人民社会是“中国梦”最大动力》,《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第13期。
[35]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6]胡正荣、李煜:《社会透镜:新中国媒介变迁六十年:1949—2009》,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7]扈海鹂:《社会建设“文化性”的追问》,《学习时报》2013年8月26日第15版。
[38]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39]康晓光、韩恒:《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7年第3期。
[40]贾西津:《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1]李景鹏:《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42]李珊、万国威:《倒置的福利三角:从福利的范式转轨窥视中国社会救济的发展》,《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43]李伟阳等:《企业社会责任经典文献导读》,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44]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46]厉以宁:《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7]厉以宁:《关于经济伦理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1997年第6期。
[48]刘鹏:《三十年来海外学者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国家性及其争论评述》,《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49]刘鹏:《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50]刘习良:《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51]刘忠定:《一种官民二重的结构模式:社会转型时期的“第三部门”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2]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53]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9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5]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载于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毛丹:《评论:追究“市民社会”的历史资源》,载于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8]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9]米格代尔:《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60]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1]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2]佩迪特:《共和主义:一种关于自由与政府的理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3]彭华民:《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64]彭华民:《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5]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6]秦德君:《中国公民文化:道与器》,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67]秦晖:《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走向社会重建之路》,2010年。
[69]任剑涛:《社会的兴起: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议题》,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
[70]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71]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2]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73]商文成:《第三次分配:一个日益凸显的课题》,《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74]沈原:《社会的生产》,《社会》2007年第2期。
[75]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6]施雪华:《现代化与中国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总第7期。
[77]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78]宋林飞:《第三次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学海》2007年第3期。
[79]孙炳耀:《中国社会团体官民二重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总第6期。
[80]孙立平:《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分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1期。
[81]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第6期。
[82]孙立平:《以重建社会来再造经济》,《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83]唐钧:《不应该把慈善事业当成第三次分配》,《中国改革报》2005年3月10日。
[84]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85]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6]唐文方:《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7]唐文玉、马西恒:《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88]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9]童燕齐:《公民社会与中国政治》,载于郑宇硕、罗金义,《政治学新论:西方学理与中华经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0]谢维和:《社会资源流动与社会分化:中国市民社会的客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4期。
[91]谢志平:《关系、限度、制度:转型中国的政府与慈善组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2]熊跃根:《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部门”发展:对中国现实的解释》,《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93]徐颂陶:《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趋势》,载于陆学艺、顾秀林,《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94]徐宇珊:《非对称性依赖:中国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
[95]许光:《制度变迁与利益分配:福利三角模式在我国的应用与拓展》,《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96]王晋:《第三部门:市场与政府的非零和产物——兼论我国第三部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97]王梦奎:《改革攻坚30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
[98]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99]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0]王绍光:《波兰尼〈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101]王绍光:《“公民社会”VS.“人民社会”“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编造的粗糙神话》,《人民论坛》2013年第22期。
[102]王绍光、樊鹏:《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3]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104]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05]王小章:《国家、市民社会与公民权利——兼评我国近年来的市民社会话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06]王颖:《中国的社会中间层:社团发展与组织体系重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第6期。
[107]王颖、折晓叶、孙炳耀等:《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1993年版。
[108]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109]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10]伍俊斌:《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1]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近期难圆的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总第5期。
[112]萧功秦:《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三重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总第5期。
[113]萧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a年版。
[114]萧功秦:《重建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化的路径之一》,《探索与争鸣》2012b年第5期。
[115]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116]晏辉:《论市民社会的现代形态——从文化角度看市民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17]杨国斌:《连线力:中国网民在行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18]杨念群:《近代中国史学研究中的“市民社会”》,载于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9]于晓红、李姿姿:《当代中国社团官民二重性的制度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个私协会为个案》,《开放社会》2001年第9期。
[120]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a年第4期。
[121]俞可平:《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天津社会科学》1993b年第4期。
[12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23]郁建兴:《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当代可能性》,《文史哲》2003年第1期。
[124]郁建兴、刘大志:《互联网与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反思与展望》,《哲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25]袁祖社:《中国特色“市民社会”问题研究:理论旨趣与实践意义》,《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7期。
[126]袁祖社:《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发育及其文化价值探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27]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8]张康之、张乾友:《共同体的进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9]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30]张钟汝、范明林、王拓涵:《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社会》2009年第4期。
[131]赵立波:《事业单位社会化与民间组织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32]郑准镐:《非政府组织的政策参与及影响模式》,《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133]钟沈军:《媒体的演进趋势与战略转型》,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34]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35]周天勇等:《攻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
[136]朱健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与社区运动的民族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37]朱洁如:《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以环保NGO参与公共工程决策为例》,载于贾西津,《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38]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139]朱力:《起步中的中国慈善事业》,《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
[140]朱英:《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几点商榷意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总第7期。
[141]朱英:《试论近代市民社会产生的模式——兼论中国近代市民社会雏形的生成特点》,《开放时代》1998年第3期。
[142]Arnstein,Sherry R.,1969,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Vol.35,No.4,pp.216—224.
[143]Huang,Philip C.C.,1993,“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in China?: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Vol.19,No.2,pp.216—240.
[144]Pearson,Margaret M.,1997,,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45]Rankin,Mary Backus,1993,Some Observations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Vol.19,No.2,pp.158—182.
[146]Rowe,William T.,1990,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a,,Vol.16,No.3,pp.309—329.
[147]Saich,Tony,2000,Negotiating the State: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China,,No.161,pp.124—141.
[148]Shils,Edward,Edited by Steven Grosby,1997,,Indianapolis:Liberty Fund.
[149]Wakeman Jr.,Frederic,1993,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Western Reflections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Vol.19,No.2,pp.108—138.
[150]White,Gordon,1993,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Vol.29,pp.63—87.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四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西方的演变(下):西方新马克思主义
A HIST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S FORMATION中国基本分配制度
STUDY ON BASIC DISTRIBUTION REGIME IN CHINA新发展格局:从经济领域到非经济领域:加速启动“五位一体”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 From Economic to Non-Economic Fields——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ve-sphere Integrated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创新研究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