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统计》,伍晓鹰、施发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美]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分析基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曹建海、江飞涛:《中国工业投资中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
[4]陈乐一:《对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一般考察》,《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4期。
[5]陈磊:《我国宏观经济指标周期波动相关性的互谱分析》,《统计研究》2001年第9期。
[6]陈利锋:《不同产出缺口界定与估算的新方法:一个结构性表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7]陈利锋:《产出缺口估算的新视角: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重构》,《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8]陈昆亭、周炎、龚六堂:《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分析:滤波方法的应用》,《世界经济》2004年第10期。
[9]陈坤亭、龚六堂:《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与波动的研究——引入人力资本后的RBC模型》,《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10]陈维达:《中国模式:利益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调控》,《当代财经》2011年第7期。
[11]陈剩勇:《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什么失灵》,《学术界》2013年第4期。
[12]陈太明:《经济周期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GARCH-M模型的实证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3]陈晓光、张宇麟:《信贷约束、政府消费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14]程晓农、宋进攻:《关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的研究》,《经济研究》1989年第1期。
[15]戴柏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是相适应的》,人民网,2008-11-6.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1364/8293438.html。
[16]戴有根、陈士强:《财政信贷双紧政策与供给结构调整》,《中国金融》1988年第1期。
[17]邓新华:《奥地利学派如何解释经济周期》,天则双周论坛天则论坛第403次学术报告会,2013-3-12,http://www.unirule.org.cn/index.php?c=article&a=type&tid=42&year=2010。
[18]范子英、张军:《财政分析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管理世界》2009年第7期。
[19]方竹正:《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我国需求结构视角的思考》,《管理学刊》2011年第4期。
[20]方福前:《近20年来西文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2期。
[21]冯远:《供给结构与我国经济内外需平衡发展分析》,《财贸经济》2012年第11期。
[22]付保宗:《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5期。
[23]G.哈伯勒:《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4]高铁梅、王金明、梁云芳、刘玉红:《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7]甘春华:《解释经济波动现象的两种理论比较》,《经济问题》2006年第5期。
[28]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的关系课题组:《加大供给结构调整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7期。
[29]管晓明:《结构转型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变动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3期。
[30]古明明、张勇:《中国资本存量的再估算和分解》,《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12期。
[31]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32]郭晋辉:《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未富先老预计“十三五”潜在增长率再降》,《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11月22日。
[33]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3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35]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王晓姝:《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其成因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36]贺菊煌:《我国资产的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
[37]胡汝银:《供给分析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济研究》1987年第11期。
[38]胡永刚、刘方:《劳动调整成本、流动性约束与中国经济波动》,《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39]胡代光:《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40]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的RBC模型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41]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
[42][美]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思·赛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3]贾康:《从供给端发力突破经济结构调整瓶颈》,《中国证券报》2013年9月2日第A04版。
[44]贾康:《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在现代化新阶段历史性的考验中,从供给端发力破解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瓶颈》,《财政研究》2014年第2期。
[45]江飞涛、耿强、吕大国、李晓平:《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6期。
[46]李彬、于泽:《经济波动理论研究的行为化趋向》,《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47]李浩、胡永刚、马知遥:《趋势性冲击、政府消费与中国经济周期——基于开放经济 RBC 模型的比较分析》,《现代财经》2013年第3期。
[48]李江涛:《产能过剩——问题、理论及治理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9]李晓芳、高铁梅:《应用HP滤波方法构造我国增长循环的合成指标》,《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50]李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向供给管理调控》,《债券》2013年第5期。
[51]李扬、张平、刘霞辉、袁富华、张自然:《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2014): TFP和劳动生产率冲击与区域分化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52]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3]林发彬:《产能过剩的深层诱因》,《中国金融家》2006年第7期。
[54]林民书、张志民:《投资低效率与经济增长:对中国资本存量和无效投资的估算》,《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5]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理论的重新构建》,《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56]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中国经济跨学科理论讨论创新研讨会(第五单元)天则经济所天则观点,2014-5-6.http://www.unirule.org.cn/ndex.iphp?c=article&id=3397。
[57]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58]刘恒、陈述云:《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59]刘福垣:《所谓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中国证券报》2006年2月14日。
[60]刘光岭、卢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61]刘建堂:《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文献综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62]刘金全、印重、庞春阳:《中国增长型经济周期的量化研究及波动态势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8期。
[63]刘鹏:《国外关于我国潜在增长率研究综述》,《中国物价》2014年第8期。
[64]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65]刘树成、张平、张晓晶:《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2005年。
[66]刘霞辉:《为什么中国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67]刘霞辉:《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理念的扩展》,《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68]刘霞辉:《从马尔萨斯到索洛:工业革命理论综述》,《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69]刘霞辉:《供给侧的宏观经济管理》,《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10期。
[70]刘卓珺:《中国式财政分析与经济社会的非均衡发展》,《中央财政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71]刘志铭:《以改革推动宏观政策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将政策重点由短期“救市”、“维稳”转向提升增长效率和质量,从优化结构角度推出改善供给的政策组合》,《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7月22日第F02版。
[72]卢中原:《宏观调控要注意统筹兼顾》,《人民日报》2004年6月21日。
[73]卢峰:《建立和完善“大国开放宏观政策架构”》,《消费日报》2010年5月20日第A03版。
[74]卢锋:《治理产能过剩》,天则经济所第399次学术报告会议纪要,2010.http://www.unirule.org.cn/index.php?c=article&a=type&tid=8。
[75][美]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76]吕光明:《经济周期波动:测度方法与中国经验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77]吕炜:《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与机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8期。
[78]茅于轼:《质疑产能过剩》,《上海经济》2006年第7期。
[79]马晓河:《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需求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80]马涛:《经济思想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比利时]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82]Nafziger Wayne、周应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与技术进步》,《科技进步与对策》1990年第4期。
[83]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7期。
[84]庞东、杨灿:《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制度冲击效应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85]逄锦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光明日报》2010年2月23日。
[86][比利时]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87]齐鹰飞、王宪勇:《技术冲击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11期。
[88]钱颖一:《“中等收入”阶段的创新型人才更难得》,《中国企业报》2014年12月23日第G03版。
[89]钱颖一:《激励与约束》,《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5期。
[90]钱颖一:《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国土论坛》2009年第3期。
[91]任若恩、刘晓生:《关于中国资本存量估计的一些问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92]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理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93]单羽青:《标准普尔:中国制造业产能已过剩》,《招商周刊》2004年第3期。
[94]沈坤荣、钦晓双、孙成浩:《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与测度》,《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第4期。
[95]沈坤荣、李猛:《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测算方法:1952—200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96]沈坤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比较与评述》,《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5期。
[97]沈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98]邵鹏璐:《需求与供给均不足:信贷结构将再度优化》,《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9月16日第B01版。
[99]施发启:《中国经济周期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0年第7期。
[100][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101][美]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2]宋海岩、刘淄楠、蒋萍:《改革时期中国总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1期。
[103]帅晓珊:《产能过剩的深层次诱因》,《中国金融家》2006年第7期。
[104]谈镇、黄瑞玲:《技术创新:市场结构、要素供给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科技与经济》1997年第3期。
[105]汤为本:《论拉姆齐模型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06]汤铎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研究:描述性事实和特征事实(1949—2006)》,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
[107]田凤平、周先波、杨科:《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菲利普斯曲线非参数估计及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年第5期。
[108]田依民、于洪菲:《开放经济下中国潜在产出和技术水平的估算——基于在Kalman 滤波的状态空间模型》,《经济问题》2014年第12期。
[109]田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方法的研究评述》,《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12期。
[110]王晓姝、孙爽:《创新政府干预方式治愈产能过剩痼疾》,《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6期。
[111]王立国、张旭日:《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基于钢铁行业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2期。
[112]王立国、王磊:《产权结构、地方政府干预与产能过剩》,《经济管理研究》2014年第7期。
[113]王林、钟宁娜:《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的新发展》,《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4]王金营:《中国劳动参与年龄模型变动及未来劳动供给结构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15]王俊豪:《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16]王秋实:《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供给效应:结构视角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3年。
[117]王军、邹广平、石先进:《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6期。
[118]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9]王悦:《西方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理论回顾》,《求索》2006年第10期。
[120]汪同三、李涛:《中国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21]韦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22]魏琪嘉:《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研究》,《企业研究》2014年第7期。
[123]夏明、张红霞、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理论、方法与数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24]夏杰长、徐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非线性STR模型的实证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125]肖宏伟、李辉:《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及预测研究》,《理论探讨》2014年第11期。
[126]肖磊、赵磊:《长期经济波动理论研究述评》,《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127]谢利:《调整供给和需求结构扩大消费》,《金融时报》2011年12月19日第002版。
[128]解三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
[129]徐长生:《短期冲击对长期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下)2002年第11期。
[130]颜双波、张连城:《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界定与测算方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31]于洪菲、田依民:《中国1978—2011年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同生产函数方法》,《财经科学》2013年第5期。
[132]余永定:《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金融与经济》2014年第7期。
[133]袁捷敏:《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新测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3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35]张斌:《好的转变从改善供给结构开始》,《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2月12日第B05版。
[136]张保权:《产能过剩与宏观调控》,《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17期。
[137]张海燕、董小刚:《经济周期波动的动态模型与计量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8]张连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139]张连城:《我国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经济增长趋势》,《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年第1期。
[140]张连城:《中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与宏观经济走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3期。
[141]张连城、韩蓓:《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分析——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及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
[142]张晓晶:《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载张平、刘霞辉《中国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43]张晓晶:《产能过剩并非“洪水猛兽”——兼论当前讨论中存在的误区》,《学习时报》2006年4月10日。
[144]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145]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
[146]张小雪、陈万明:《规模报酬递增、要素供给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第1期。
[147]张新海:《产能过剩的定量测试与分类治理》,《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1期。
[148]张旭昆:《经济波动理论:哈耶克与凯恩斯的互补》,《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149]张阳、张晓峒、攸频:《含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的虚假单位根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150]张勇:《中国资本存量、公共与私人资本存量的再估算和对比分析》,《经济学家》2010年第6期。
[151]赵景兰、包艳龙、宋帅官:《中国产出缺口估计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86—2012年多方法和多数据的分析》,《西部论坛》2014年第5期。
[152]周劲、付保宗:《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0期。
[153]周晓艳、张杰、李鹏飞:《中国季度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可观测成分模型的贝叶斯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154]钟春平、潘黎:《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3期。
[155]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干中学、低成本竞争机制和增长路径的转变》,《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156]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资本化扩张与超越型经济的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157]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潜在产出估计、产出缺口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78—2009》,《金融研究》2011年第3期。
[158]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产能过剩的测量、成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3期。
[159]朱保华、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事实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9年第7期。
[160]祝梓翔、邓翔:《趋势性冲击、政府消费与中国经济周期——基于开放经济RBC模型的比较分析》,《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61]左大培、杨春学:《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内生化历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62]Anold,L.G.,Business Cycle Theory,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63]Anindya Banerjee,Robin L.Lumsdaine and James H.Stock,“Recursive and Sequential Tests of the Unit Root and Trend-Break Hypotheses: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Evidence”,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Feb.1992,pp.271-287.
[164]Baghestani,H.,“Time-Series Models”,Journal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8(32),pp.47-57.
[165]Barry Naughton,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66]Biao Gu,Jianfeng Wang and Jingfei Wu,“An Estimated DSGE Model for Business Cycle Analysis in China”,Front Econ Chin,2013(3),pp.390-429.
[167]BlecherMark and Vivienne Shue,Government and Economy in a Chinese Countr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68]Ben-David D.Papell,“The Great Wars,the Great Crash and Steady Stage Growth: Some New Evidence about an Old Stylized Fac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5(36),pp.453-475.
[169]Burns,A.F.and Mitchell,W.C.,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46.
[170]Campbell,J.Y.and G.N.Mankiw,“Are Output Fluctuations Transitor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7(102),pp.857-880.
[171]Chatterjee,S.,“From Cycles to Shocks: Progress in Business Cycle Theory”,Business Review,March/April 2000,pp.27-37.
[172]Chung,Y.W.and Chinn,D.,“Determimistic Stochastic and Segmented Trends in Aggregate Output: A Cross-Country Analysis”,Oxford Economic Paper 1996,No.48,pp.134-162.
[173]Charles Feinstein,“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9(4),pp.35-55.
[174]De MeloMartha,Cevdet Denizer and Alan Gelb,“Pattern of Transition from Plan toMarket”,The World Bank Review,1996(3),pp.397-424.
[175]Dwight Perkins,“Completing China's Move to theMarket”,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2),pp.23-46.
[176]Elmeskov,J.,“High and Persistent Unemployment:Assessment of the Problem and Its Causes”,OECD Economics Deparment Working Paper,1993,No.132.
[177]Evans,G.W.,“Output and Unemployment Dynamics in the US”,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1989(4),pp.213-237.
[178]Florian Noseleit,“Enterpreneurship,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J Evol Econo,2013(23),pp.735-766.
[179]Frisch,R.,“Propagation to Problems and Impulse Problems in Dynamic Economics”,Economic Essays in Honor of Gustav Cassel,Longond: G.Allen and Unwin Ltd.,1933,pp.171-205.
[180]Goldsmith,R.,“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NBER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1951(14),pp.5-61.
[181]Hall,R.and Jones,C.,“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4,1999,pp.83-116.
[182]Hicks,R.J.,“Mr.Keynes and Classic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Economics,1937(5),pp.147-159.
[183]Jeffrey Sachs and Wing Thye Woo,“Structural Factors in Economic Reforms of China,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Economic Policy,1994(4),pp.102-145.
[184]Kenneth J.Arrow,“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ning by Doing”,The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1962(3),Vol.29,pp.155-173.
[185]Keynes,J.M.,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London:Macmillan,1936.
[186]Margarida Duarte and Diego Restuccia,“The Role of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Aggregate Productivity”,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2),pp.129-173.
[187]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rch/April,1990,pp.73-93.
[188]Morrison,C.J.,“Primal and Dual Capacity Utilization: An Application to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in the U.S Automobile Industry”,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1985(3),pp.312-324.
[189]Nazrul Islam and Kazuhiko Yokota,“Lewis Model and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Asian Economic Journal,2008(4),pp.359-396.
[190]Nelson,C.and Plosser,C.,“Trends and Random Walks inMacroeconomic Tin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2(10),pp.139-162.
[191]Nelson,C.and Murray,C.J.,“The Uncertain Trend in US GDP”,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0(10),pp.139-162.
[192]Oi,Jean C.,“The Role of the Lo 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China Quarterly,1995(12),pp.1132-1149.
[193]Okun,Arthur M.,“Potential GNP: 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Proceedings of the Economic Statistics Section,1962,pp.98-103.
[194]Panic,M.,“Capacity Utilization in UKManufacturing Industry”,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fice 1978,Discussion Paper,No.5.
[195]Paresh Kumar Narayan,“Are Output Fluctuations Transitory? New Evidence from 24 Chinese Province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4(4),pp.327-336.
[196]Pei Minxin,“Will China Become Another Indonesia?”,Foreign Policy,Vol.116,1999,pp.94-109.
[197]Perron,P.and Phillips,P.C.B.,“Does GNP Have a Unit Root?”,Economic Letters,1987(23),pp.139-145.
[198]Raj,B.,“International Evidence in Persistence in Output in the Presence of an Episodic Change”,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1992(7),pp.281-293.
[199]Rapach,D.,“Are Real GDP Levels Nonstationary?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Tests'”,Southern Economics Journal,2002(68),pp.473-495.
[200]Hodrick,R.and Prescott E.C.,“Post-war U.S.Business Cycles: An Empiri 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97(1),pp.1-16.
[201]Richard Grabowski,“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Industrialization”,Forum for Development Studies,2013(2)Vol.40,pp.309-325.
[202]Rolf Gerritsen,Benxiang Zeng and Dan Gerritsen,“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Miracle: Will Neo-Statist Soes Persist in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Australas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tudies,2014(2),pp.258-285.
[203]Samuelson,P.A.,“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ultiplier Analysis and the Principle of Accelera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39(21),pp.75-78.
[204]Soejima,Y.,“A Unit Root Test with Structure Change for JapaneseMacroeconomic Variables”,B.O.Journal of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1995(13),pp.53-68.
[205]Smyth,R.and Inder,B.,“Is Chinese Provincial Real GDP per Capita Non-Stationary? Evidence from Multiple Trend Break Unit Root Tests”,China Economic Reviews,2004(15),pp.1-24.
[206]Sherrill Shaffer,“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Stability”,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9(16),pp.549-555.
[207]Stock,J.H.and Watson,M.W.,“Does GNP Have a Unit Root?”,Economic Letters,1986(22),pp.147-151.
[208]Straub,R.and Thimann,C.,“The External and Domestic Side of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in China”,ECB Working Paper Series,2009,No.1040.
[209]Takeuchi,Y.,“Trends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Macroeconomic Time Series”,Journal of Japan Statisti cal Society,1991(21),pp.13-25.
[210]Young,A.,“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2000,NBRE Working Paper,No.7856.
[211]Young,Allyn A.,“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Progress”,Economic Journal,Vol.38,1928,pp.527-542.
[212]Zarnowitz,V.and Ozyildirim,A.,“Time Series Decompos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Cycle”,Trends and Growth Cycle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53.No.6,2006,pp.1717-1739.
[213]Zuliu Hu and Mohsin S.Khan,“Why is China Growing So Fast?”,IMF Economics Issues,(8)1997,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Issues8/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