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89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西方经济学家与马克思的思想交锋

    欧阳向英,张新宁

    2016-05-01

    978-7-5161-7945-1

    317千字

    140

    西方经济学 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遭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批判和诘难。他们站在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阶级立场,从时代不同、模型不同、逻辑不同、规律不同、结论不同等各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理论、剩余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唯物史观、历史发展动力学说和国家学说等全面提出批评,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本书选取了米塞斯、熊彼特、凯恩斯、萨缪尔森、布坎南、罗斯托、波普尔、诺斯等八位经济学家,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入手,引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相关问题的论述与发展,辨析二者的理论分歧,旨在挖掘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批驳中屹立不倒的科学内核,从而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整个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 未来之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魏达志,张显未,裴茜

    2018-11-01

    978-7-5203-3144-9

    346千字

    39

    区域经济发展 研究 广东、香港、澳门

    本书以发展研究的视角,从世界级三大湾区的发展历程与国际借鉴出发,找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与主导目标,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视角与重大问题,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城市与空间组合,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选择与结构优化,剖析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及主导路径,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的特区使命与深圳担当,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全球地位与未来展望。

  •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

    陈妍

    2016-01-01

    978-7-5161-8293-2

    205千字

    34

    建筑 节能 经济政策 研究 中国

    从全球范围看,建筑与工业、交通是三大高耗能产业,依据发达国家经验,我国未来建筑能耗将超过工业能耗。由于节能建筑比普通建筑成本要高,因此建筑节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手段来主导其发展,但各微观经济主体才是推动建筑节能市场转型的决定性力量。我国正处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阶段,建筑能耗将大幅提高,但我国节能潜力很大,建筑节能对于我国的低碳转型十分重要,对于政策的需求也十分紧迫。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消费者作为建筑节能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微观经济主体,均有强烈的政策需求,要实现建筑节能的社会目标,就必须通过政策设计充分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主动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已经预告了建筑节能未来的获利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开发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而正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体制政策障碍等问题的存在,是微观主体需求建筑节能政策的本质原因。“十一五”时期,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障碍。建筑节能改变了各主体间的利益平衡,利益受损的一方未得到合理补偿,自然就成为建筑节能的阻碍力量。当利益平衡被改变,原有的政策均衡已经不能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对新政策的需求就会产生,因此,障碍只是建筑节能问题的表象,利益冲突才是问题的本质。政策缺失和政策执行不力等政策非均衡因素导致建筑节能发展的障碍。其中,政策缺失的根源在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以税收和贷款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激励政策面临约束;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和自愿性协议类政策工具需要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这一条件。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包括:法律缺乏强制力、监测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执行不足等体制机制问题。这些问题要在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我国建筑节能政策设计应遵循政策需求与供给均衡、统筹兼顾各主体利益、成本收益有效和政策系统总体协调四个原则,这四个原则可用于指导新建建筑节能政策设计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设计。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总目标,是在满足相同的室内环境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以最低成本降低单位面积的建筑物终端能耗。以此为目标进行政策工具选择和实施机制的安排。另外,建筑节能政策不能孤立存在并发挥作用,能源价格改革、节能服务体系、能效标识体系、建筑能耗统计系统是建筑节能支持体系,其快速发展可极大提高建筑节能政策实施效果。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市场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通过强制性节能标准让所有新建建筑都达到最低能耗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开发更高节能水平的普通建筑;二是走高端节能建筑路线。第二个发展方向与政府设定的政策目标不一致,政府的初衷是鼓励通过采用简单技术、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建筑节能,而不是走只有少数人才能消费得起的建筑节能之路。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市场尚未形成的原因是节能建筑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还不能轻松地转化为市场动力,无法激发开发企业、材料供应企业、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建筑节能产业链上的各主体有着紧密的利益联结,通过影响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找到政策设计的切入点,可取得好的政策效果。新建建筑节能政策设计应以利益相关主体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差异为切入点。新建建筑节能的社会目标是以低成本实现单位面积建筑物终端能耗降低。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努力,首先要保证所有新建建筑物都符合国家强制性节能标准(节能50%或65%),其次要给提供和购买更高能效水平(节能高于65%)、较低增量成本建筑的微观经济主体鼓励,以帮助其实现市场转型。这样的目标和努力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新建建筑节能政策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继续加强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监管。坚持对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范围应由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扩大到中小城市;坚持要把节能性能作为建筑质量验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2)“十二五”期间加强对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性政策的试点工作。建立针对开发企业、建设单位、消费者的税收优惠、贷款优惠政策,并完善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和政府采购制度。(3)完善建筑节能产业链。逐步建立建筑节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国家标准。国家建设主管部门、节能主管部门、科技部门会同标准制定机构分步骤制定建筑节能材料和技术相关标准。首先对主流技术和重点技术制定统一的能效标准;对市场出现的新的集成设备或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提供政策引导,出台指导性的技术政策。(4)将住宅产业化作为国家建筑节能工作的中长期目标。住宅产业化是发展节能建筑的重要路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建筑“制造”方式的随意性,才能最终实现建筑节能和绿色的目标。先从试点城市开始,加强住宅产业化联盟,政府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有住宅产业化实践的开发企业先行试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障碍。供热计量推行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供热企业,供热企业短期利益因供热计量改革而受损,才是计量收费推进困难的根本原因。费用分摊原则是改造能否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关键。唐山项目为今后的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其中坚持要受益用户承担部分费用,与产品企业合作来筹措部分资金的做法都为后来者提供了可选择的方式。在住房私有化情况下,投融资机制是我国能否规模化开展既有建筑综合节能改造的关键。在该项目中,住户既是住房的所有者,又是节能改造的受益者,应该出资参与改造。唐山项目在制定融资政策时就确定合并居民要为节能改造投资的总思路,但因为该项目有国际合作背景,两国政府的资助,居民的投资可以少一些,但是节能改造居民要投资作为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为规模改造制定合适的融资政策奠定了基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设计的主要内容:(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责任主体和资金筹措渠道。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应推行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模式。通过对节省的能源费用合理分配,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领域,鼓励供热企业、建筑节能材料和部品企业、供热计量产品企业、节能服务公司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上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主动参与。(2)推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在“十二五”期间,供热计量改革的重点应是大力推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坚持供热计量改造与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同步进行。各地方政府要制定“十二五”期间供热计量收费的具体方案,颁布相关政策。将供热计量改革工作情况作为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的重点。(3)建设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五大保障体系。大型公共建筑节能需要在政府监管下通过价格杠杆和能耗评估来实现,具体来说需要五大系统来支持,即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系统、能源审计系统、能耗限额标准、阶梯能源价格和公众监督系统。(4)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尽快出台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项目的财税优惠政策和节能融资政策,并积极支持节能服务公司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服务模式。

  • 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与供给结构的关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Steady Economic Growth and Supply Structure

    王钰

    2020-07-01

    978-7-5203-1686-6

    208千字

    7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关系 经济结构 研究

    本书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增长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依据中国制度变迁的时点和经济周期的划分,将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进行切分,并重点对1992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基于供给结构进行了分解,目的在于探究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机理、过程和结果。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后,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平稳的增长阶段,获得了10%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结构性问题凸显。从供给结构的角度,经过系统研究,分析了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得出以下五点主要结论。(1)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性先表现为波动性降低,再分周期逐步表现为增长获得了稳定的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从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转变。(2)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机制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在经济分权制度激励下地方政府、企业形成投资偏好后博弈均衡的结果,而非一般均衡的产物。地方政府在乘数—加速原理作用下,企业在“干中学”和“模仿—套利”机制作用下,形成较强的投资偏好,并在财政政策的直接参与和货币政策的协同下,促进投资不断增加。但从长期看,由于资本本身具有投入的不可逆性以及资本快速深化会带来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作用,无论从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看,过度投资的结果都将导致“投资悖论”现象的出现。(3)从供给结构角度侧重分析了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可以明显地发现,虽然随着经济的平稳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就业结构的调整明显慢于增加值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改进较快,可以有效地支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改进则相对较慢,可能会影响未来三次产业的进一步优化。从不同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但其投入的增长率明显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表现出粗放的特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虽然呈现一定的波动状态,但从不同产权组织形式的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情况看,技术进步是正的。而通过对技术进步来源的分解发现,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规模和效率,缺乏纯技术进步,说明没有发生创新驱动。(4)在未来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利用信贷扩张引诱投资,导致物质资本跨期错配,使局部产能过剩,金融危机后,随着外需的大量减少,有整体性产能过剩的趋势;投资的“干中学”招致了模仿套利和过度竞争,压抑了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过程中,缺少创新型人才产生的机制和环境,使创新基础薄弱。(5)中国选择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其合理性和进步性,扩大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自主性,也是追赶型国家受初始要素禀赋的制约、突破“贫困陷阱”的要求,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间过程。由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完全和不均衡,后端的产品市场的市场化进程较快,前端的要素市场仍未从计划经济中“脱胎”,处于指令或半指令状态,同时市场化改革快于市场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在不健全的制度和不完善的市场中,地方政府有机会利用生产要素市场,扭曲要素价格,使要素偏离市场机制而配置。此外,在可竞争的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却缺少规范的竞争秩序,使市场的协作性降低,恶性竞争加剧,使过度进入的企业被压制在极小的利润空间中,古典式竞争的结果是产业集中度降低,企业技术创新受阻。因此建议:未来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机制建设,协调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的关系,加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供给结构,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本书是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正确处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研究”(12&ZD038)和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对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减排目标的碳排放权分配机制研究”(14BJL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感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定额学术骨干培养计划——后备学科带头人项目的资助。

  •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知名学者学术概览

    郑新立,江小涓

    2018-09-01

    978-7-5203-2778-7

    596千字

    6

    工业经济 中国 文集

    本书是对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知名学者的生平、求学经历、著作、论文以及学术观点等内容的介绍,包括吴岐山、戴伯勋、张一民、金祖钧、邬义钧、吴家骏、李悦、赵国良等人。

跳转共179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