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d(from Thai into English)by David K. Wyatt and Aroonrut Wichienkeeo,Silkworm Books,Chiang Mai,1995.
Donald K. Swearer,,New York:State Univ. of New York Pr.,1995.
ed. by Juliane Schober,,Univ. of Hawaii Press,1997.
H.L. Seneviratn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Hans Penth,“”,Silkworm Books,Thailand,2000,p.11.
Kanai Lal Hazra,,New Delhi: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1986.
Michael Carrither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Richard A. Gard,,The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1971.
Richard Gombrich,,Routledge & Kegan Paul,1988.
Rory Mackenzie,: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Wat Phra Dhammakaya and Santi Asoke,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7.
S. J. Tambiah,,Cambridge [E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S.J. Tambiah,,Cambridge [Eng.]:University Press,1975.
(梁)僧祐:《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大正藏》卷1026。
[泰国]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泰国]黎道纲《泰国古代史地丛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
《大理府志》,民国29年重印本。
《傣族民间故事集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傣族社会调查资料》之五,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九),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德昂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福贡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金湖之神》,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1981年版。
《兰嘎西贺》版本,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编印,1981年。
《泐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临沧地区傣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故事集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西双版纳傣族宗教情况初步调查》,载《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五),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云南省志·宗教志》。
《中国民间长诗选》第一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曹成章:《傣族社会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陈保亚、木镜湖:《南传上座部佛教入滇考》,云南大学中文系编《东南亚文化论》,云大出版社1994年版。
陈卫东主编:《沧源佤族自治县统战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褚建芳:《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刀世勋:《巴利语对傣语的影响》,《贝叶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邓殿臣:《南传佛教史简编》,中国佛教协会,1981年。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段立生:《泰国文化艺术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版。
傅光宇:《东南亚与云南民族文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龚锐:《圣俗之间——西双版纳傣族赕佛世俗化的人类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郭武:《道教与云南文化——道教在云南的传播、演变及影响》,云大出版社2000年版。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组编:《傣族社会调查资料》,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组编:《临沧地区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国家民委主编民族五种问题丛书:《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
江应樑:《摆夷的经济文化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初版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2008年再次刊印。
江应樑:《傣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金泽:《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净海:《南传佛教史》,宗教出版社2001年版。
觉音著,叶均译:《清净道论》,中国佛教协会,1991年。
觉音尊者著,叶均译:《清净道论》,中国佛教协会,1991年。
李昆声:《云南艺术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临沧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临沧地区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刘岩:《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刘稚、秦榕:《宗教与民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米尔恰·伊利亚德著,王建光译:《神圣与世俗》,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宋立道:《从印度佛教到泰国佛教》,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宋立道:《神圣与世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谭乐山:《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村社经济——对中国西南西双版纳的比较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书店1991年版。
陶云逵:《车里摆夷的生命环》,金陵大学,1948年。
陶云逵:《俅江纪程》,《云南独龙族历史资料汇编》,1964年12月。
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海涛:《云南佛教史》,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王松、王思宁:《傣族佛教与傣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王晓帆:《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塔研究》,上海同济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懿之、杨士录主编:《贝叶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等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吴之清:《贝叶上的傣族文明——云南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吴之清:《贝叶上的傣族文明——云南德宏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考察研究》,四川巴蜀书社2007年版。
伍雄武、岩温扁:《傣族哲学思想史》,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宗局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宗教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星云大师:《当代人心思潮》,台湾香海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版。
岩温扁译:《巴塔麻嘎捧尚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颜思久:《云南宗教概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民康:《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杨学政主编:《云南宗教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杨懿之主编:《贝叶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杨增文:《当代佛教》,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姚荷生:《水摆夷风土记》,上海大东书局1948年版。
尤中:《白古通纪浅述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云南大学中文系编:《东南亚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丛第21辑:《傣族风俗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曾明编著:《印度神话故事》,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张福三主编:《云南地方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张建章:《德宏宗教》,德宏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张晓松等:《云南民族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与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赵廷光、刘达成:《云南跨境民族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郑筱筠:《佛教与云南民族文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杰克·康菲尔德:《当代南传佛教大师》,觉悟之路网站。
江应樑著,江晓林签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余定邦:《中缅关系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常任侠:《印度与东南亚美术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郑筱筠:《试论南传佛教的生态文明》,《佛教与生态文明》,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制度性宗教 VS 分散性宗教——关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的讨论》(Weller、范丽珠、陈纳、Maden、郑筱筠合作),《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5期。
蔡惠明:《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概况》,《法音》1990年第4期。
刀述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法音》1985年第1期。
邓殿臣:《斯里兰卡佛教林居派及其向泰掸老傣地区的传布(上)》,《东南亚研究》1991年第1期。
东方既晓:《〈召树屯〉〈朗退罕〉渊源新证》,《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1期。
范宏贵:《壮、傣、老、泰族的渊源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方铁:《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29卷第5期。
高登智、尚仲豪:《(兰嘎西贺)与中印文化交融》,《贝叶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何平:《泰语民族的迁徙与现代傣、老、泰、掸诸民族的形成》,《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胡学才:《怒江州宗教概况:天主教》,《怒江方志》1989年第1期。
胡琰:《边界与逾越:傣族泼水节仪式的文本性》,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祜巴勐:《论傣族诗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1981年版。
黄锐:《昭通天主教简史》,《昭通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
黄夏年、侯冲:《云南上座部佛教四十年》,《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2期。
黄夏年:《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研究四十年》,《佛学研究》,1992年创刊号。
季羡林:《(罗摩衍那)》,《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季羡林:《〈罗摩衍那〉在中国》,《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9页。
蒋述卓:《〈召树屯〉〈诺桑王子〉同源新证》,见《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金少萍:《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的村社生活——西双版纳勐腊县勐仑镇城子村的田野个案》,《西南民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9期。
李延红:《以“仪式”的眼光和观念——评杨民康著作〈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2期。
李沅:《浅谈〈兰嘎西贺〉的演变》,《傣族文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林崇安编译:《比较不同的南传内观禅修法门》,http://qzlxs. fjsy.net/。
刘鼎寅:《基督教在昭通地区苗族中的早期传播》,《云南宗教研究》1991年第2期。
刘扬武:《德宏傣族小乘佛教的教派和宗教节日》,《贝叶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刘扬武:《基督教在景颇族地区的传播情况》,《云南民族风俗和宗教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马开能:《浅析云南宗教及宗教问题的民族性和国际性》,载《全国宗教工作务虚会论文选集》。
缅甸雪乌敏西亚多著《禅修心法——正确的修行态度》乌德旃尼亚英译,叶文可中译。http://www.xici.net/b99368/d73258063.htm。
彭恩德:《贡山天主教及“白哈罗教案”简况》,《怒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
钱宁:《厄莎佛祖耶稣——拉祜族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变迁》,《思想战线》1997年第4期。
秦和平:《近代川滇藏区天主教传播述略》,《云南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第48页。
邱宣充:《耿马县小乘佛教》,载《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五),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瑞丽德昂族:《泼水节与节令的由来》,见《山茶》1986年第3期。
史继忠:《西南佛教的典型意义》,《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
王向群:《布朗族宗教的演进及其影响》,《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巫凌云:《泰国兰甘亨碑铭译文补正》,《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颜思久:《小乘佛教传入云南的时间和路线》,《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杨布生:《试论傣族的伦理观及其道德规范》,《傣族哲学思想史论集》,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杨昌鸣:《云南傣族佛塔与泰缅佛塔的比较》,《东南亚》1992年第2期。
杨健吾:《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变化——四川甘孜、德格两县寺院经济活动的调查》,见“中国藏学网”www.tibetology.ac.cn/article2。
杨胜能:《西双版纳封建地方性法规浅析》附录,《首届全国贝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1年4月,西双版纳。
杨永生:《“乘象国”“滇越国”考》,《思想战线》1995年1期。
姚珏:《傣族本生经研究——以西双版纳勐龙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曾文琼:《清代我国西藏西南藏区的反洋教斗争及其特点》,《西藏研究》1985年第4期。
张建章:《德宏小乘佛教教派及改革》,《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1期。
张现洲:《解放前后云南基督教状况及其变化》,《云南民族风俗和宗教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郑筱筠:《贝叶经与〈召树屯〉故事不同版本之关系》,《民间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郑筱筠:《傣族〈兰嘎西贺〉故事不同版本原因初探》,《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2期。
郑筱筠:《佛教对汉族、白族龙文化之影响及比较研究》,《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论文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郑筱筠:《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与傣族〈召树屯〉之关系》,陈允吉主编《佛教文学研究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郑筱筠:《佛教故事与傣族〈召树屯〉故事渊源》,《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郑筱筠:《历史上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组织制度与社会组织制度之互动》,《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四期。
郑筱筠:《历史上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与社会和平》,台湾《宗教哲学》(卷42)2007年。
郑筱筠:《内敛与外显: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中国南传佛教》,《佛学研究》2010年卷,佛学研究年刊社,2011年。
郑筱筠:《南传佛教与云南傣族社会伦理道德》,《中国民族报》2005年12月27日第6版。
郑筱筠:《人类学视域下南传佛教的中国阈限理论分析——以南传佛教管理体系中的波章现象为例》,《思想战线》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
郑筱筠:《试论佛教对傣族龙文化的整合作用》,《宗教与民族》第二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7月。
郑筱筠:《试论马来西亚佛教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宗风》庚寅.夏之卷,第226—235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郑筱筠:《试论中国南传佛教的宗教管理模式》,《中国宗教》2011年第1期。
郑筱筠:《现代社会中国南传佛教之发展现状》,《宗教文化青年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03—214页。
郑筱筠:《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现状调研报告》(内部报告),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专项调研”课题(2008年12月)
郑筱筠:《中国南传佛教的“凡尘使命”——中国南传佛教的慈善事业》,《中国宗教》2009年第6期。
郑筱筠:《中国南传佛教的民族性特征》(日语),《日本巴利语佛教研究》第21号,2007年12月。
郑筱筠:《中国南传佛教管理体系中的CEO——试论波章角色的选拔标准》,《宗风》(己丑年夏之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郑筱筠:《中国南传佛教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内部报告),云南省委统战部委托项目“云南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2009年12月。
郑筱筠:《中国南传佛教信仰地区泼水节的区域性特征》(日语),《日本巴利语佛教文化学》第22号,2008年12月。
郑筱筠:《中国南传佛教在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内部报告),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宗教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2010年11月)
郑筱筠:《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节庆活动到文化习俗的变迁》(2007年11月,内部报告),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子课题。
郑筱筠:《中国云南南传佛教的民族性特征》,《宗教与民族》第五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1月。
钟智翔:《缅甸的佛教及其发展》,《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2期。
周文昌:《文山县所树革天主教的由来及发展》,《文山州文史资料》第8辑。
周娅:《〈中国贝叶经全集〉九大问题述略》,《思想战线》2007年第6期。
朱海鹰:《南传佛教塔寺艺术探索(上)》,《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朱海鹰:《南传佛教塔寺艺术探索(下)》,《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郑筱筠:《“另类的尴尬”与玻璃口袋——当代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中国式困境”》,《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