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4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四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西方的演变(下):西方新马克思主义

    A HIST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S FORMATION

    贺翠香

    2020-09-01

    978-7-5203-6183-5

    465千字

    34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系 哲学 西方国家

    本书主要论述了20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演变发展史,内容涉及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法国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等流派。本书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这些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原因、理论特点和实质意义,指出西方“68年革命”、新社会运动的兴起、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冲击是催生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这些流派以不同于正统的方式坚持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和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教育

    文学国

    2016-03-01

    978-7-5161-7993-2

    482千字

    22

    马列著作 教育学 研究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工作,重视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下发,并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努力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党和国家的思想库智囊团(智库)、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2009年年初决定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小组成立后,一方面注重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组织机构的建设,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的研究室和中心等;同时又注重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安排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36个相关领域的“专题摘编”及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专题摘编”丛书的出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本身,对深化我国相关科研工作,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将提供便利并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专题摘编”编委会2015年1月

  • 逻辑基础问题

    [美]吉拉·谢尔

    2018-10-01

    978-7-5203-3435-8

    76千字

    7

    逻辑学

    《逻辑基础问题》为逻辑提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新基础。众所周知,为逻辑构建一个系统的哲学基础是一个异常困难的问题。本书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方法论。人们普遍认为,逻辑的基础必须采用传统的基础方法论即基础主义。不过,这一方法论在原则上不能为基础学科提供基础。这就使得哲学家完全放弃去为逻辑构造一个基础。但是,基础主义不是唯一合理的基础方法论。本书提出基础整体主义作为替换的方法论。基础整体主义将强烈的基础性要求与整体主义工具结合,为逻辑建立了一个可行的、系统的基础。本书运用这一新的方法论为逻辑描绘了一个实际基础,其出发点是逻辑在人类知识中所起的作用,即提供一个普遍的、特别强有力的推理或后承方法,尤其是,逻辑后承必须保证真在前提到结论的传递,而这一保证必须具有一种特别强的模态力量。为了起到这样的作用,逻辑必须满足各种坚定的真实性要求,为此,它必须建基于人类心灵和世界之中。但是,逻辑又不能建基于世界的任意事物之中,它必须建基在足以强大到为关于逻辑后承的要求提供基础的世界方面。本书把逻辑建基于支配世界的、特别强的法则——即形式法则——之中而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这些法则的特性——特别强的不变性度,形式法则具有强大的模态力量,它们具有了所要求的必然性,从而可以为逻辑后承提供基础。本书为形式性提供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使得逻辑常项成为逻辑真和逻辑后承的“引擎”。书中还进一步解释了新基础如何保证必然性,不仅如此,也对它如何保证逻辑的其他典型特征有所解释:普遍性、主题中立性、强规范性以及(准)先天性。书中讨论了逻辑中的错误和修正,并且对逻辑性标准的批评也进行回应。本书最后考察的是逻辑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弗雷格式的逻辑主义。逻辑主义把数学建基在逻辑之中,但它无法为逻辑提供基础。通过把数学和逻辑都建基于形式之中,这一问题在本书建立的基础中不再出现。这样的新基础就可以解释清楚逻辑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即二者之间的劳动分工与合作。

  • 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与文化功能

    刘方

    2016-04-01

    978-7-5161-7483-8

    305千字

    25

    美学史 研究 中国

    本书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沿着三条线索的发展,从长时段深入考察中国美学思想的历史建构与文化功能:一、揭示诗教思想的原初含义、生成语境和社会发生机制,考掘其如何从一种“私人话语”逐步演进到成为国家审美意识形态权利话语中的“宏大叙事”,揭示其潜在的颠覆性。探索庄子美学思想屮自由的审美境界追寻与依据自由原则的隐逸,以及这两个方面在宋代成为士大夫群体的精神依据过程及其功能与意义。三、通过支遁佛玄美学思想对于庄玄思想的吸收与融合,慧远佛教美学思想对于外来思想与本土资源的同化与创新,到唐代禅宗“南能北秀”顿渐的分别及其对于唐宋以来中国诗学的影响,揭示佛教特别是禅宗美学对中国美学的丰富与深化的历史演进与思想建构历程。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当代阐释:夏甄陶认识论思想研究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t Epistemology:A Study on Xia Zhentao's Epistemology Thought

    朱华彬

    2020-10-01

    978-7-5203-0757-4

    216千字

    9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论 研究

    本书分三个阶段清晰梳理了夏甄陶认识论思想的发展脉络,全面、深入地阐释了夏甄陶认识论思想的基本结构、主要观点和理论价值,从马克思主义认识发展史的视角审视和把握了夏甄陶认识论思想的特性和本质,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遇到的困境,以期为研究和传承夏甄陶认识论思想,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跳转共10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