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黄勇军 米莉 徐海东 曹露 李超 张会 杨卓为 刘金 贾晓强
2015-09-01
978-7-5161-6269-9
263千字
社会生活 研究 中国
广场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当代中国存在着的、极为典型的“静默的喧嚣者”。一方面,它无疑喧嚣着,因为我们都看到、听到了;但是,它又处于一种静默的状态之中,因为,我们都对它熟视无睹。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组成的广场舞群体,其行为本身很是喧嚣,音乐、舞蹈、人数、行为,各个方面都带着一股子热闹劲,但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群体,广场舞群体又是相当静默的,并没有明确的组织、没有明确的意志、没有明确的身份,更为关键的是,没有明确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当这一群体受到攻击时,很难以组织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权利与利益。近年来,广场舞与反对广场舞的人之间,对抗态势日趋激烈、极端,体现出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急需构建的政治一社会结构:理性的现代公民、共识的现代观念、成熟的制度体系、有效的基层政府、自治的社会组织、公平的社会供给、务实的社区服务……
马珂琦
2021-05-01
978-7-5203-8109-3
217千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事业 研究
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时代语境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四个方面梳理了新时代文化创新的理论渊源。通过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牢主流意识形态、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八大板块,系统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分析总结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融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交织,坚持主体性和包容性相一致,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经验,为之后党和国家的文化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
李小甘
2018-11-01
978-7-5203-3130-2
281千字
地方文化 文化发展 研究 深圳
本书通过对标国际一流城市,从打造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塑造独特的城市精神气质、创新城市文化品牌体系等方面,系统梳理总结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的成就经验,立足于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引领,提出未来深圳文化发展的思路对策,以期为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提供深圳经验和参考借鉴。
魏孝稷
2015-04-01
978-7-5161-6021-3
226千字
古典时期 希腊族群 中国
本书以上古时期中国和希腊为中心,讨论了两大族群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所经历的认同变迁问题。作者认为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族际大互动促成了华夏和希腊认同的文化转向。族际大互动之前,华夏和希腊的族群认同主要以血缘为标准,而族际大互动之后,文化标准成为族群边界的新的界标,形成了文化认同的传统,同时也产生了对他者的文化偏见意识。华夏与希腊的族群认同变迁除具有这种相似性之外,还具有差异性。华夏国家摒弃了认同的血缘标准,以文化标准为本位;希腊人采用的是文化、血缘兼具的复合标准,血缘标准的遗存表现出了种族主义的早期形态。华夏国家采用一体并立的思维方式认识自我和他者的关系,而希腊人采取的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中希族群认同的差异分别为中华文明和希腊—西方文明带来不同的文化遗产。
李富强 徐昕
2020-09-01
978-7-5203-5642-8
639千字
民族文化 文化遗产 中国、东南亚国家联盟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 文集
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首创于2016年,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学者交流民族文化理念、寻求民族文化共识、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的重要论坛。2017年4月14—15日,第二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举行,来自中国、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澳大利亚、印度、葡萄牙等11国民族文化学者140多人出席会议,围绕“中国一东盟民族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本论文集是本届论坛的部分成果。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