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the Orunchun Ethnic Group" uses the field survey method to obtain first-hand information,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heological changes of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the Orunchun ethnic group interdisciplinary, and explains the aesthetic concepts, aesthetic tradition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the Orunchun ethnic group's religious beliefs, daily life, literature, primitive rock paintings, modern oil paintings, crafts, songs and danc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author theoretically proves that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the Orunchun ethnic group is the carrier and symbolic system of the Orunchun ethnic spirit, and advocates the ethnic differences and cross-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Orunchun aesthetic culture. This book highlights the survival, life, life and ecology of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the Orunchun ethnic group, protects and inherits the Orunchun ethnic culture, fills the gap in the study of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and promotes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AI翻译)
王丙珍:(著)
王丙珍(1972.5~),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哲学博士,社丹江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当代审美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著有《走进大兴安岭》(副主编)、《全球化视域中的电彰文化研究》(第二作者)、《鄂伦春族文学研究》(第一作者)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3篇。
一 中文译著
[1][俄]P.马克:《黑龙江旅行记》,吉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2][俄]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吴有刚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日]间宫林藏:《东鞑纪行》,《黑龙江省日报》(朝鲜文报)编辑部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4][日]浅川四郎、永田珍馨:《兴安岭之王,使马鄂伦春》,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5][日]永田珍馨:《满洲鄂伦春族研究》(第一篇),内蒙古东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译,内部资料,1953年。
[6][日]大间知笃三等:《北方民族与萨满文化——中国东北民族的人类学调查》,迁雄二、色音编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日]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方壮酞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8][日]秋叶隆:《满洲民族志》,党庠周译,满日文化协会1938年版。
[9][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1][美]H.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1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3][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4][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15][俄]米哈依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刘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6][法]列维-施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7][法]列维-施特劳斯:《图腾制度》,渠敬东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18][法]列维-施特劳斯:《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于秀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0][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1][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2][匈]米哈依-霍帕尔:《图说萨满教世界》,王杉译,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选编,内部资料,2001年。
[2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4][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5][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6][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施维达等译,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7][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8][美]克莱德·克鲁克洪等:《文化与个人》,高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9][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0][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31][美]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陈盼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32][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吉林出版社1997年版。
[33][法]R.格鲁塞:《从希腊到中国》,常书鸿译,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34][美]芒罗:《东方美学》,欧建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5][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3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37][日]今道友信:《美的相位与艺术》,周折平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38][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9][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0][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1][美]林赛·沃特斯:《美学权威主义批判:保尔·德曼、瓦尔特·本雅明、萨义德新论》,昂智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4][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45][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46][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8][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49][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0][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1][美]阿瑟·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2][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主编:《全球化的美学与艺术》,刘悦笛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上),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4][西]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黄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6][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7][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8]陈学明等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衣俊卿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9][匈]阿格尼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60][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61][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Ⅰ),曹葆华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与政治意识》,蔡新乐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4][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5][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6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7][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68][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9][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0][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71][法]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7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73][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4][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75][美]乔治·桑塔耶纳:《美感》,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76][美]A.H.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许金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77][意]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仪式思维——性、死亡和世界》,吕捷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8][美]唐诺·里齐:《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
[79][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丹]克斯丁·海斯翠普编:《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贾士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1][美]Barbara Aoki Poisson:《日本的阿伊努人》,岳中生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版。
[82][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83][英]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5][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6][苏]德·纳吉什金:《黑龙江民间故事》,梁珊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年版。
[87][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8][英]舍勒肯斯:《美学与道德》,王柯平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9][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世栋译,商务印刷所1989年版。
[90][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91][德]威廉·狄尔泰:《体验与诗:莱辛·歌德·诺瓦利斯·荷尔德林》,胡其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92][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3][美]保罗·沃伦·泰勒:《尊重自然: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雷毅等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4][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敬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95][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96][德]W.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萧师毅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97][法]马赛尔·莫斯昂利·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和功能》,杨渝东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8][法]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9][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00][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1][俄]T.特卡勤科:《乌克兰、白俄罗斯民间舞蹈》,鲜继平等译,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
二 中文著作
[1]袁柯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郭璞注,邢昺疏:《尔雅注疏》,李传书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司马迁:《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5]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6]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7]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8]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9]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2]脱脱等撰:《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3]脱脱等撰:《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5]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6]方式济、曹廷杰撰,天都山臣辑:《龙沙纪略·东三省舆图说·建州女真考》,中华书局1991年版。
[17]西清:《黑龙江外记》,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18]孟定恭:《布特哈志略》,台湾学生书局1967年版。
[19]何秋涛:《朔方备乘》,文海出版社1964年版。
[20]傅恒等编著:《皇清职贡图》,辽沈书社1991年版。
[21]阿桂等撰:《满洲源流考》,孙文华、陆文良点校,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22]徐宗亮:《黑龙江述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3]万福麟修,张伯英纂:《黑龙江志稿》,文海出版社1965年版。
[24]吉林省民族研究所:《萨满教文化研究》(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5]吉林省民族研究所:《萨满教文化研究》(第二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6]于多三:《库玛尔路鄂伦春历史沿革概要》,东北少数民族调查组印,内部资料,1957年。
[27]东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库玛尔路鄂伦春族档案材料》(第二册),内部资料,1958年。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鄂伦春族情况——鄂伦春族调查材料之一》,内部资料,1957年。
[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明努图克情况——鄂伦春族调查材料之二》,内部资料,1957年。
[30]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逊克县鄂伦春民族乡情况——鄂伦春族调查材料之三》,内部资料,1959年。
[31]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黑龙江省呼玛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情况——鄂伦春族调查材料之四》,内部资料,1959年。
[32]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鄂伦春自治旗木奎高鲁、爱辉县新生村和逊克县新鄂村补充调查报告——鄂伦春族调查材料之九至十一》,内部资料,1963年。
[33]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鄂伦春自治旗甘奎、托扎敏努图克和黑龙江省呼玛县十八站鄂伦春族社会历史补充调查报告——鄂伦春族调查材料之十三》,内部资料,1963年。
[34]蒋松秀、朱在宪:《东北民族史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5]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第56卷《民族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王兆明主编:《新生鄂伦春族乡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大兴安岭地区史志鉴编纂委员会:《大兴安岭历史编年》,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
[38]吴文衔主编:《黑龙江考古民族资料译文集》(第一辑),黑龙江省博物馆内部发行,1991年。
[39]方衍:《黑龙江少数民族简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40]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史料摘抄:清实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41]鄂伦春自治旗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鄂伦春自治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2]鄂伦春自治旗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鄂伦春自治旗志(2000—2009)》,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
[43]《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内蒙古自治区编委会:《鄂伦春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4]《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内蒙古自治区编委会:《鄂伦春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二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5]《林海雄鹰——白银纳的鄂伦春人》编委会:《林海雄鹰——白银纳的鄂伦春人》,内部资料,2006年。
[46]李治亭主编:《关东文化大辞典》,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7]《呼伦贝尔年鉴》编辑部编:《呼伦贝尔年鉴》,内部资料,1993年。
[48]杨锡春等编:《黑龙江省满语地名》,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49]十八站林业局志编审委员会:《十八站林业局志》,黄山书社1992年版。
[50]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51]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编:《黑龙江少数民族》,内部资料,1985年。
[52]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3]林盛中:《中国鄂伦春民族人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4]赵复兴:《鄂伦春族游猎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5]杨英杰:《黑龙江边兴安岭里的鄂伦春民族》,东北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56]秋浦:《鄂伦春人》,民族出版社1956年版。
[57]秋浦:《萨满教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8]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编:《鄂伦春民间故事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9]黑龙江民族研究所:《鄂伦春民间故事选》(上),内部资料,1996年。
[60]隋书金整理:《鄂伦春民间故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1]隋书金编:《鄂伦春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62]隋书金整理:《吴达内的故事》,北方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63]巴图宝音:《鄂伦春族民间故事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64]孟淑珍整理:《鄂伦春民间文学》,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内部资料,1993年。
[65]孟淑珍译:《英雄格帕欠》,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66]孟淑珍:《黑龙江摩苏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7]王朝阳:《花姑娘》,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8]王朝阳采写:《古里猎民村鄂伦春民间故事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9]峻林等编著:《鄂伦春民间故事集成》,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70]黑龙江民族研究所:《鄂伦春民间故事选》(上),内部资料,1996年。
[71]黑河群众艺术馆:《刺尔滨河:献给鄂伦春民族定居三十周年》,内部资料,1983年。
[72]黑河地区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黑河地区民间文学集成》(上、下),内部资料,1987年。
[73]黑龙江省呼玛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呼玛民间故事集成》(第二集),内部资料,1987年。
[74]呼玛县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呼玛民间歌谣谚语集成》,内部资料,1987年。
[75]黑龙江省塔河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塔河民间文学集成》,内部资料,1987年。
[76]大兴安岭地区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大兴安岭民间文学集成》(上),内部资料,1987年。
[77]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编:《黑龙江民间文学》(1—23集),内部刊印,1981—1991年。
[78]张凤铸、蔡伯文编:《鄂伦春民间文学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79]野草编著:《逊克民间故事》,内部资料,2013年。
[80]鄂伦春自治旗文化馆编:《鄂伦春族民歌》,内部资料,1978年。
[81]王丽坤主编:《鄂伦春传统民歌》,黑龙江民族研究所内部资料,1988年。
[82]程延庆、隋书金:《鄂伦春民歌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学艺术调查资料汇编》(之一),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内部资料,1961年。
[83]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内蒙古分会编:《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民间文学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4年。
[84]王士媛、马名超、白杉编:《鄂温克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85]王士媛等编:《赫哲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86]乔志成:《中国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
[87]孟志东:《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88]萨音塔娜:《达斡尔民间故事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9]娜日斯:《达斡尔族民间故事百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
[90]娜日斯编:《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谚语精选》,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
[91]呼伦贝尔盟文联文化局编:《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2]刘翠兰:《鄂伦春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版。
[93]刘晓春:《鄂伦春历史的自白》,远方出版社2003年版。
[94]关小云、王宏刚:《鄂伦春族萨满教调查》,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5]关小云、王宏刚:《鄂伦春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96]韩有峰:《黑龙江鄂伦春族文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97]敖长福:《猎刀》,远方出版社1995年版。
[98]空特勒:《鄂伦春风情剪画》,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版。
[99]空特勒:《鄂伦春女人》,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100]白杉、卜伶俐编:《北方少数民族萨满神话传说集》,呼伦贝尔盟少数民族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内部刊印,1995年。
[101]何青花:《金色的岁月》,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02]何青花:《金色的森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103]何青花、宏雷:《鄂伦春服饰》,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104]鄂·苏日台:《鄂伦春狩猎民俗与艺术》,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105]鄂晓楠、鄂·苏日台:《原生态信仰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6]闫利霞、鄂晓楠:《北方民族民间艺术与审美》,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07]莫拉呼尔·鸿苇:《鄂伦春族莫拉呼尔·鸿苇画集》,香港金陵出版社2001年版。
[108]刘玉亮:《中国北方捕猎民族纹饰图案与造型艺术》(鄂伦春族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9]马连军:《皮衣桦篓秀兴安:访鄂伦春民族工艺大师》,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110]呼玛县人民政府:《关桃芳桦树镂刻艺术》,内部资料,2013年。
[111]张敏杰:《猎民绝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12]凌云主编:《鄂伦春剪纸》,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13]季敏:《赫哲、鄂伦春、达斡尔族服饰艺术研究》,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14]朱天顺:《原始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115]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中国原始文化根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16]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7]张碧波、董国尧主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专题文化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8]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9]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0]张晶主编:《论审美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21]孙运来:《民族译文学集》(第一辑),内部资料,1983年。
[122]孙运来编译:《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造型艺术》,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23]干志耿:《探颐索隐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4]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版。
[125]罗纲、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6]陈望衡主编:《“美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7]余达忠主编:《生态文化与生态批评》,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128]曹俊峰、朱立元、张玉能:《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29]朱立元主编:《美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130]王伯敏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第一编),福建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131]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32]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133]王健:《交通美学:理论与实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34]邹启山主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文学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35]盖山林:《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136]陈兆复、邢琏:《世界岩画》(Ⅰ亚洲卷),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137]陈兆复:《古代岩画》,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3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39]王肯:《1956鄂伦春手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0]陈恕:《黑龙江北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41]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42]覃守达:《审美人类学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43]吴雅芝:《最后的传说:鄂伦春族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4]栾延琴:《呼伦贝尔民族民间舞蹈》,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三 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及其他
[1][日]泉靖一:《大兴安岭东南部鄂伦春族调查报告》,李东源译,《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年第4期。
[2][日]泉靖一:《大兴安岭东南部鄂伦春调查报告》(续),李东源译,《黑龙江民族丛刊》1987年第1期。
[3][日]大木伸一:《苏联南哈巴罗夫地方的鄂伦春族》,赵复兴译,《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4][日]畑中幸子:《鄂伦春调查》,张光佩译,《北方民族》1991年第1期。
[5][俄]Д.Л.鲍罗金、B.C.萨布诺夫:《关于阿穆尔河沿岸地区中世纪考古文化族属问题的探讨》,郝庆云译,《北方文物》1995年第4期。
[6][美]路丝·芬尼甘:《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许斌等编译,《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美]迈克尔·欧文·琼斯:《什么是民间艺术?它何时会消亡——论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审美行为》,游自荧译,《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1期。
[8][美]朱利安·H.斯图尔特:《文化生态学》,潘艳等译,《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9]张太湘、朱国忱、杨虎:《黑龙江宁安县莺歌岭遗址》,《考古》1981年第6期。
[10]孙进己:《鲜卑源流考》,《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3期。
[11]米文平:《鲜卑源流及其族名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
[12]孟淑珍:《无名小河》,《鄂伦春》1985年第1期。
[13]赵振才:《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岩画古迹》,《北方文物》1987年第4期。
[14]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
[15]林刚:《论鄂伦春族的萨满教文化》,《鄂伦春研究》1989年第1期。
[16]空特乐:《不是梦》,《鄂伦春》1989年第1期。
[17]敖长福:《热爱与了解浅谈》,《鄂伦春》1989年第1期。
[18]西娃:《森林与猎人》,《鄂伦春》1989年第2期。
[19]孟淑珍:《简谈鄂伦春谚语》,《鄂伦春研究》1994年第2期。
[20]何留柱:《篝火节随想》,《鄂伦春》1994年第1期。
[21]《鄂伦春》编辑部:《卷首语》,《鄂伦春》1995年第1期。
[22]白剑:《寻找祖先》,《鄂伦春》1995年第1期。
[23]空特乐:《母亲的声音》,《鄂伦春》1995年第2期。
[24]关红英:《空空克》,《鄂伦春》1995年第2期。
[25]莫拉乎儿·鸿苇:《鄂伦春人与桦皮文化》,《鄂伦研究》1997年第1期。
[26]何青花:《鄂伦春族古交通工具——“依如达仁”》,《鄂伦春研究》1997年第1期。
[27]敖荣凤:《历史性的跨越》,《鄂伦春》1997年第4期。
[28]尹树义:《山林中的月亮与星辰——〈鄂伦春〉50期透视》,《鄂伦春》1998年第4期。
[29]敖荣凤:《森林的颂者——记鄂伦春族第一代画家白英》,《鄂伦春研究》1999年第2期。
[30]白剑:《味道》,《鄂伦春》2000年第1期。
[31]孟松林:《鄂伦春民族价值观的变化》,《民族团结》2000年第2期。
[32]王俏梅:《昂昂溪考古文化初论》,《理论观察》2001年第2期。
[33]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4]关红英、何青花:《浅议鄂伦春人对“火”的意识》,《鄂伦春研究》2003年第1期。
[35]萨娜:《进入当代文明的边缘化写作》,《鄂伦春研究》2003年第2期。
[36]钟志金:《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综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37]朝戈金:《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8]敖继红:《放下猎枪的抉择》,《人与生物圈》2003年第6期。
[39]钟进文:《书写我们自己的历史与未来——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文学掠影》,《中国民族》2004年第6期。
[40]敖长福、敖荣凤:《不应该忘记的历史》,《鄂伦春》2005年第2期。
[41]敖长福、敖荣凤:《神圣的篝火》,《鄂伦春》2006年第1期。
[42]刘翠兰等:《鄂伦春人的处世行为》,《鄂伦春研究》2006年第1期。
[43]白剑武:《小鸟》,《鄂伦春》2006年第1期。
[44]敖长福、敖荣凤:《走进鄂伦春》,《鄂伦春》2006年第2期。
[45]于学斌:《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鄂伦春族居住文化》,《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3期。
[46]代红:《走出森林——记鄂伦春族画家白英》,《鄂伦春》2007年第2期。
[47]空特乐:《猎人与麦子》,《鄂伦春》2008年第2—3期。
[48]贾原:《鄂伦春与东北古民族的族源关系》,《前沿》2008年第3期。
[49]何欣:《永恒的森林记忆——访鄂伦春族画家白英》,《中国民族》2008年第3期。
[50]敖长福:《大岭歌谣》,《鄂伦春》2008年第4期。
[51]敖荣凤:《盖山一家人》,《民族文学》2008年第12期。
[52]杨春时:《“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53]希德夫:《鄂伦春人的“万物有灵”观念》,《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54]王纪:《鄂伦春族剪纸传承保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文艺争鸣》2010年第2期。
[55]高小康:《从审美文化研究到审美文化生态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第11期。
[56]季秀志:《我爱勇敢勤劳智慧的鄂伦春人》,《鄂伦春研究》2012年第1期。
[57]白兰:《为什么保护狩猎文化:反思开发模式实现科学发展》,《鄂伦春研究》2012年第2期。
[58]关志英:《鄂伦春族传统民歌种类及发展现状》,《大家》2012年第16期。
[59]何文柱:《论鄂伦春民族精神与鄂伦春民族经济发展》,《鄂伦春研究》2013年第1期。
[60]张慧平:《鄂伦春族传统生态意识研究——民族森林文化的现代解读》,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四 外文原著及期刊论文
[1]Alan Barnard,Jonathan Spencer,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2ed),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10.
[2]Barbara Miller,Cultural Anthropology in a globalizing Worl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2011.
[3]Christoph Menke,Force:a Fundamental Concept of Aesthetic Anthropology,translated by Gerrit Jackson,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2013.
[4]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by Clifford Geertz,New York:Basic Books,1973.
[5]Donald Worster,The Wealth of Nature:Environment History and the Ecologi cal Imagin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93.
[6]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rk:Random House,1979.
[7]Edward W.Said,The World,the Text and the Critic,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8]Edward W.Said,Culture and Imperi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93.
[9]Edward W.Said,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4.
[10]Edward W.Said,Power,Politics and Culture:Interviews with Edward W.Said,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GauriViswanathan,New York:Pantheon Books,2001.
[11]Edward W.Said,Music at the Limit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
[12]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A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2.
[13]Hal Foster,The Anti-aesthetic: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Port Townsend,Washington:Bay Press,1983.
[14]Isabel Carrera Suárez et al.eds,Translating Cultures,Oviedo:Dangaroo Press,1999.
[15]Joseph Campbell,TheMasks of God:Primitive Mythology(VolumeⅠ),London:Secker& Warburg,1960.
[16]Joseph Campbell,TheMasks of God:OrientalMythology(VolumeⅡ),London:Secker& Warburg,1962.
[17]MarcelMauss,A General Theory ofMagic,Translated by Robert Brain,London and New York:Taylor &Francis-Routledge,2001.
[18]Mark Q.Sutton and E.N.Anderson,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Ecolo g y(2),UK:Rowman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10.
[19]Robert Perks and Alistair Thomson eds,Theoral History Reader,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8.
[20]Thomas HyllandEriksen,Small Places,Large Issues: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London:Pluto,2010.
[21]GayatriChakravorty Spivak,“On Echo”,New Literary History,1993,(1).
[22]Herb Boyd,“Talking'bout the Oral Tradition”,New York Amsterdam News,Vol.103,No.113,2012.
[23]Nigel Nicholson,“Cultural Studies,Oral Tradition,and the Promise of Intertextuality”,The American J ournal of Philology,Vol.134,No.1,2013.
[24]SamsiahBidin,SharinaSaad,Nurazila Abdul Aziz,Azlan Abdul Rahman,“Oral Tradition as the Principal Mean for the Cross-generational Transferor of Knowledge to Illuminate Semai People's Beliefs”,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Vol.90,2013.
[25]Whaley Lindsay,“The Growing Shadow Of The Oroqen Language And Culture”,Cultural Survival Quarterly,Vol.25,No.2,2001.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