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共 3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Oroqen

    王丙珍

    2018-11-01

    978-7-5203-2747-3

    269千字

    35

    鄂伦春族 审美文化 研究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采用田野调査法获取第一手资料,跨学科地分析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内涵、特征及流变,阐释了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日常生活、文学、原始岩画、现代油画、工艺、歌舞等的审美观念、审美传统、审美意识、审美取向和审美表达。作者以文化全球化视域为基点,理论证明鄂伦春族审美文化是鄂伦春族精神的载体与象征系统,倡导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族群性差异与跨文化认同。本书凸显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生存、生命、生活与生态层面,保护并传承了鄂伦春族文化,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之空白,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 侗族武术文化传承之道:两个“侗拳之乡”的比较研究

    The Way of Inheriting Dong Martial Arts Cultur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Hometowns of Dong Boxing

    张忠杰 龙宇晓

    2020-07-01

    978-7-5203-6719-6

    404千字

    22

    侗族 武术 文化研究 贵州

    本书是课题组于2017—2018年多次深入贵州省天柱县渡马镇甘溪村、黎平县双江镇觅洞村,对侗族武术进行对比性田野调查之后形成的成果,结合这两个侗拳之乡的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与生产生活等社会历史背景,主要从侗族武术的历史渊源、技战术体系及特点、伦理体系、传承与发展、社会影响等方面探讨侗族武术的传承之道。侗族武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典型的地方特色,而分属侗族南北方言区的侗族武术则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传承方式。其中,甘溪村为“旅游(外生)型”传承模式,觅洞村为“民俗(内生)型”传承模式。本书的成果可为我国民族地区健身康养事业的推进提供参考,对于了解侗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也有所裨益。

  •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

    Cultural Anthropology Survey and Research Methods

    何星亮

    2017-12-01

    978-7-5161-9660-1

    498千字

    94

    文化人类学 研究方法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综合论述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的专著。全书分三篇十八章,上篇是“田野调查方法”,分析田野调查的特点与功能、形成与发展、基本原则和类型及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等。中篇是“研究方法”,阐述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类型、选题与设计、理论与概念的构建、范式构建和各类研究方法。下篇是“专题研究”,有《中西学术研究之异同》、《人类学研究的中国化与国际化》、《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若干问题》等五篇专题论文。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研究者能够创立自己的新理论、新范式、新方法、新概念和新观点,在如何创新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不仅适用于文化人类学专业,而且还可作为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

  • 民族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建设:第二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论文集

    Ethnic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Paper Collection of The Second China-ASEAN Ethnic Cultural Forum

    李富强 徐昕

    2020-09-01

    978-7-5203-5642-8

    639千字

    35

    民族文化 文化遗产 中国、东南亚国家联盟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 文集

    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首创于2016年,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学者交流民族文化理念、寻求民族文化共识、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的重要论坛。2017年4月14—15日,第二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举行,来自中国、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澳大利亚、印度、葡萄牙等11国民族文化学者140多人出席会议,围绕“中国一东盟民族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本论文集是本届论坛的部分成果。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论

    Socialist Ecolog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赖章盛 胡小玉

    2018-11-01

    978-7-5203-3324-5

    386千字

    66

    文化生态学 研究 中国

    本书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在当代中国应当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化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化,才能为我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作者从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将生态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语境中进行阐述,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阐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内在禀赋等,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突出民族特色,并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体系及其构建的路径等问题。

跳转共6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