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著作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日]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王雷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徐波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版。
[法]埃德加·莫林、安娜·布里吉特·凯恩:《地球祖国》,马胜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美]彼得·S.温茨:《现代环境伦理》,宋玉波、朱丹琼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美]E.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闵家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凡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美]拉兹洛:《进化——广义综合理论》,闵家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英]米·凯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袁同凯、周建新译,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施里达·斯拉尔夫:《我们的家园——地球》,夏堃堡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栋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末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比]伊·普列高津、[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曾国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本书课题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蔡拓等著:《当代全球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
陈序经:《文化学概观》,岳麓书社2010年版。
褚良才:《易经·风水·建筑》,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61年版。
费孝通:《费孝通文化随笔》,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
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年版。
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谷应声译注:《吕氏春秋白话今译》,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
韩永贤:《周易探源》,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版。
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何兆武:《文化漫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胡适:《胡适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胡潇:《文化现象》,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黄怀信:《尚书注训》,岳麓书社2000年版。
黄凯锋:《变量共生、组合创新与意识形态——多维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林出版社2012年版。
罗勇等主编:《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崔灿等主编:《客家与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双译注:《孟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李远国、陈云:《衣养万物——道家道教生态文化论》,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版。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罗勇主编:《赣州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马中:《中国哲人的大思路》,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钱穆:《文化学大义》,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
任继愈译注:《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任永堂:《人类文化的绿色革命》,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沈有鼎:《墨家的逻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
《王文成公全书》,中华书局2015年版。
王琴:《筑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王森译注:《荀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王玉德、邓儒伯、姚伟钧:《中国传统文化新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吴龙辉等译注:《墨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吴祥兴:《混沌学导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徐长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海潮出版社1997年版。
徐洪兴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韩立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杨通进、高予远:《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衣俊卿:《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余谋昌:《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中央党校科社教研室:《文明与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译》,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
周敦颐:《太极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朱熹:《中庸章句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1987年版。
Andre Gorz,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Translated by Gillian Handyside and Chris Turner,Verso,Lodon New York,1989.
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Translated by Patsy Vigderman and Jonathan Cloud,South End Press,1980.
Ben Agger,Western Marxism-An Introduction,California:Good 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79.
Danish,Cleaner Production Assessment in Dairy Processing,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2000.
Foster J.Bellamy,Ecology against Capitalis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2002.
Holmes Rolston,Value in Nature and the Nature of Valu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John Bellamy Foster,Marx’s Ecology:Materialism and Nature,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2000.
John Passmore,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New York:Ecological Problems and Western Traditions,1974.
John Passmore,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New York:Ecological Problems and Western Traditions,1974.
Judith Shapiro,Mao’s against Nature:Poli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Revolutionary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J.B.Callicolt,Earth’s Insight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J.B.Foster,Marx’s Ecology,Monthly Review Press,2000.
J.G.Roederer,Information and its role in nature,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5.
Lemire.Eugene(ed.),The unpublished Lectures of William Morris,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9.
Mickibben Bil,The End of Nature,New York:Random House,1989.
Montreal and Kingston,Canadian Centr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Mc 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8.
P.W.Taylor,Respect for Natur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P.W.Tayor,Respect for Nature,Princeton University Pyess,1986.
William Leiss,The Domination of Nature,New York:George Braziller Inc,1972.
二 论文类
白庚胜:《民间文化传承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蔡德贵:《儒学与21世纪》,《国际展望》1993年第2期。
陈璐:《试析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创建》,《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陈寿朋:《浅析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人民日报》2008年1月8日。
陈曙光:《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陈学明:《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文汇报》2010年2月22日。
陈永敬:《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耦合机制研究》,《高教学刊》2016年第4期。
单孝红:《民生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费孝通:《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美]H.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初晓译,《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
郝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理念》,《光明日报》2013年5月4日。
胡小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生态文化建设道路》,《新余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胡振鹏、胡松涛:《微型循环经济:“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 期。
黄德辉:《浅议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经济》2001年第11期。
竟辉、田贵平:《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我国生态文化建设》,《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美]柯布、[中]刘昀献:《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柯布教授访谈录》,《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赖章盛:《关于生态文明社会形态的哲学思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赖章盛、吴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理念》,《兰台世界》2015年第31期。
李辉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维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李惠娟:《客家移民与文化的变迁》,《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刘耳:《西方当代环境哲学概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2期。
刘沛林:《风水模式的地理学评价》,《人文地理》1996年第3期。
刘限,王春年:《环境伦理学——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 期。
刘艳芬:《试论中国佛教自然观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罗先汉:《天地人系统的复杂性研究》,《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第4期。
毛勒堂:《分配正义: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伦理之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叶》2006年第10期。
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国文化》1991年第4期。
邱耕田:《三个文明的协调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福建论坛》1997年第3期。
佘正荣:《环境道德的客体与环境正义》,载《首届中国环境哲学大会年会论文集》,2003。
佘正荣:《生态世界观与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6期。
孙谦:《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4期。
王丹:《论生态文化的现实意义》,《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王学泰:《传统与小传统》,《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第8期。
祥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比较》,《文史哲》2004年第4期。
谢中起、刘笑:《论高校在生态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徐艳芳:《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光明日报》2013年10月5日。
杨通进:《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念》,《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1期。
叶红云、张学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7期。
[美]伊犬林·舍克:《伦理学的新领域——伦理与环境》,肖巍译,《价值探讨》1988年第4期。
余达忠:《生态文化的形成、价值观及其体系架构》,《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余谋昌:《生态文化:21 世纪人类新文化》,《新视野》2003年第4期。
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长白学刊》2005年第1期。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原丽江、朝克:《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资源现代转化的可能性思考》,《理论学刊》2009年第9期。
曾繁仁:《马克思、恩格斯与生态审美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曾建平:《生态伦理: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范式》,《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张锦智:《多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基于大传统小传统的视角分析》,《理论界》2012年第6期。
张静蓉:《文化创新及其实现机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张树俊:《论民间文化价值取向与提升》,《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张孝德:《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在中国——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观点综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郑杭生:《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一种“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社会学视野》,《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钟俊昆:《从客家祠堂庆典仪式看民间文化的传承价值与机制》,《民俗研究》2015年第5期。
Amazon Town,“Energy and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American Anthropologist,vol.5,2005.
Arne Naess,“the Shallow and the Deep”,Long-Range Ecological Movement,Inquiry 16(Spring 1973).
A.Rutter,M.Newmann,“The Potential of Community Service to Enhence Civic Responsibility”,Social Education,1989(6).
Carme Melo-Escrihuela,“Promoting Ecological Citizenship:Rights,Duties and Political Agency”,ACME:An international E-Journal for Critical Geographies,2008,7(2).
Demetrakis z.Dwmwtrious,“Connell’s Concept of Hegemonic Masculinity:a Critique”,Theory and Society,30,2001.
Derek Bell,“Liberal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Environmental politicss,2005,14(2).
European Federation of Green Parties,“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Federation of Green Parties”,Brussel:Information Office EP-BEL,1993,Sec I.1.
Graham smith,“Green citizenship and the Social Economy”,Environmental Politics,2005,14(2).
Harberl H,Erb Darl-Heinz,Kransmannf,“How to Calculate and Interpret Ecological Footprint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the Case of Austria 1926—1995”,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8(1).
Homi Bhabha K,“The Commitment to Theory”,New Formations,5,1998.
J.B.Foster,“Marx’s Ecolo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Socialism Journal,2000(96).
Paul Ekins,“The Sustainable Consumer Society:A Contradiction in Terms?”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ffairs,Fall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