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ing the paradox of the rule of law as the cutting point, this book fully grasp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ownership,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arty-state system,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dilemma of the rule of law and its root causes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the power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decision-making power, executive power and supervision power. This book puts forward the threefold logic of local government governance, namely political logic, economic logic and rule of law logic, and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three logics to explain the paradox of rule of law and the emergence of systemic corruption. In addition, this book also develop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grity system and propos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integrity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 of power, so as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rule of law of public power in China.(AI翻译)
陈国权:(著)
陈国权,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特聘教授(科研岗)、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县级行政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杭州钱江特聘专家。长期从事权力法治与地方政府管理的理论研究,曾三次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的学术专著有:《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权力制约监督论》(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社会转型与有限政府》、《地方政府改革创新论》等。
一 中文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陈国权:《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胡鞍钢:《中国集体领导体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姜明安:《法治思维与新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景跃进、陈明明、肖滨等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敬 嘉:《合作治理——再造公共服务的逻辑》,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林语堂:《中国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刘守英、周飞舟、邵挺:《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年版。
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宋涛:《社会规律属性与行政问责实践检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版。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叶国英:《合谋腐败机制的经济学审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郑永年:《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朱新力、唐明良:《行政法基础理论改革的基本图谱——“合法性”与“最佳性”二维结构的展开路径》,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闫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法]米歇尔·克罗齐耶:《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法]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第一卷,委托—代理模型)》,陈志俊、李艳、单萍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法]让-雅克·拉丰:《激励与政治经济学》,刘冠群、杨小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阿格拉诺如、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美]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 1988年版。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余晖等译,格致出版社 2008年版,2014年版。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詹正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
[美]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商务印书馆 1993年版。
[美]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孙柏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施莱弗、维什尼:《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美]苏珊·罗斯·艾克曼:《腐败与政府》,程文浩等译,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张秀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
[美]威廉·M.达格尔:《公司权力的制度分析》,载马克·R.图尔、沃伦·J.塞缪尔斯编著《作为一个权力体系的经济》,商务印书馆 2012年版。
[美]魏德安:《双重悖论》,蒋宗强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美]伍德罗·威尔逊:《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熊希龄、吕德本译,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 2003年版。
[美]约翰斯顿:《腐败征候群:财富、权力和民主》,袁建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日]佐藤庆幸:《官僚制社会学》,朴玉、苏东花、金洪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新西兰]杰瑞米·波普:《制约腐败——建构国家廉政体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研究室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匈牙利]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英]肯尼思·E.博尔丁:《权力的三张面孔》,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年版。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 1964年版。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 1974年版。
(二)中文期刊
艾云:《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为例》,《社会》2011年第 3 期。
曹正汉、史晋川:《中国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化改革的策略: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 期。
曹正汉、宋华盛、史晋川:《为增长而控制——中国的地区竞争与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控制行为》,《学术研究》2011年第8 期。
曹正汉、薛斌锋、周杰浙:《中国地方分权的政治约束——基于地铁项目审批制度的论证》,《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 3 期。
曹正汉:《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 1 期。
陈国权、曹伟:《权力制约监督的制度功能与现实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 9 期。
陈国权、陈永杰:《基于权力法治的廉政治理体系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 5 期。
陈国权、谷志军:《决策、执行与监督三分的内在逻辑》,《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4 期。
陈国权、黄振威:《论权力结构的转型:从集权到制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 3 期。
陈国权:《论法治与有限政府》,《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 期。
陈国权:《论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度》,《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 5 期。
陈国权、毛益民:《道德制约权力:现实与可能》,《学术月刊》2012年第2 期。
陈国权、毛益民:《腐败裂变式扩散:一种社会交换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 期。
陈国权:《强化人大立法监督:我国政治民主化的现实选择》,《社会科学》2000年第8 期。
陈国权、王勤:《论政治文明中的权力制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 6 期。
陈国权:《西方政治监督理论的发展逻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 3 期。
陈国权、徐碧波:《法治缺失下的制度风险与非市场竞争》,《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 3 期。
陈国权、徐露辉:《责任政府的法治基础与政治构架》,《江海学刊》2005年第 3 期。
陈国权:《严惩行贿:净化政治空间——论行贿罪的危害与惩治》,《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 3 期。
陈国权、于洋:《公共品的生产和分配:两种不同的行政逻辑——兼论民主行政的适用性》,《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 期。
陈国权、张岚、曹伟:《论法治民主与权力制约监督》,《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 6 期。
陈国权、周鲁耀:《公共决策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 9 期。
陈国权、周鲁耀:《制约与监督:两种不同的权力逻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 6 期。
陈国权、周盛:《我国人大决策权的变迁与决策权的制约监督》,《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 5 期。
陈家建:《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 期。
陈家建:《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 期。
陈潭、刘兴云:《锦标赛体制、晋升博弈与地方剧场政治》,《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2 期。
陈天祥:《政府绩效评估的经济、政治和组织功能》,《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 6 期。
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 期。
程汉大:《英国宪政传统的历史成因》,《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 期。
程文浩:《中国治理和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实践》,《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 10 期。
褚添有:《政治导向型政府管理——1949年至 1978年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 1 期。
戴治勇:《选择性执法》,《法学研究》2008年第4 期。
冯仕政:《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开放时代》2011年第 1 期。
葛洪义:《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自地方法制视角的观察》,《中国法学》2010年第2 期。
公婷、任建明:《利益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 10 期。
公婷、吴木銮:《我国 2000—2009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 2800 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4 期。
顾培东:《中国法治的自主型进路》,《法学研究》2010年第 1 期。
郭道晖:《公民权与公民社会》,《法学研究》2006年第 1 期。
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法学研究》2001年第 1 期。
过勇、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2 期。
何士青:《论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 3 期。
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的视角》,《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6 期。
何艳玲:《街区组织与街区事件——后单位制时期中国街区权力结构分析框架的建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 期。
何益忠:《民主集中制之“辩证统一”探析》,《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 3 期。
何增科:《建构现代国家廉政制度体系——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 3 期。
何增科:《中国转型期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研究(上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 1 期。
胡鞍钢:《腐败造成了多少经济损失》,《中国改革》2002年第 5 期。
黄信:《制度不确定性: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新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 1 期。
黄宗智、龚为纲、高原:《“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开放时代》2014年第 5 期。
黄宗智:《中国经济是怎样如此快速发展的?——五种巧合的交汇》,《开放时代》2015年第 3 期。
季卫东:《论法制的权威》,《中国法学》2013年第 1 期。
季卫东:《论中国的法治方式——社会多元化与权威体系的重构》,《交大法学》2013年第4 期。
季卫东:《中国法治的悖论与重构》,《文化纵横》2011年第 3 期。
江必新、王红霞:《法治社会建设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 期。
姜明安:《公民参与与行政法治》,《中国法学》2004年第2 期。
姜明安:《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法学杂志》2013年第 6 期。
蒋劲松:《代议问责制初论》,《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 6 期。
金太军、袁建军:《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 1 期。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 6 期。
李辉:《当代中国腐败治理策略中的“清理”行动:以 H 市纪检监察机构为个案(1981—2004)》,《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2 期。
李辉:《腐败、政绩与政企关系虚假繁荣是如何被制造和破灭的》,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少平:《行贿犯罪执法困局及其对策》,《中国法学》2015年第 1 期。
李伟民:《论人情——关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分析和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 期。
李武、席酉民、成思危:《群体决策过程组织研究述评》,《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第2 期。
李学文、卢新海、张蔚文:《地方政府与预算外收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世界经济》2012年第8 期。
李永忠:《关于改革党委“议行合一”领导体制的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 1 期。
梁若冰:《财政分权下的晋升激励、部门利益与土地违法》,《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 1 期。
林慕华:《重塑人大的预算权力——基于某省的调研》,《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4 期。
林尚立:《党政关系建设的制度安排》,《学习时报》2002年5月27日第3 版。
林尚立:《以政党为中心:中国反腐败体系的建构及其基本框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4 期。
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积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 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1993年第 9 期。
刘诗林、李辉:《双重领导与多任务性:中国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困境的实证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第 3 期。
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同》,《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 期。
马长山:《法治的平衡取向与渐进主义法治道路》,《法学研究》2008年第4 期。
马长山:《“法治中国”建设的问题与出路》,《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 3 期。
马长山:《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法学研究》2001年第 3 期。
马骏、侯一麟:《中国省级预算中的非正式制度:一个交易费用理论框架》,《经济研究》2004年第 10 期。
马骏、侯一麟:《中国省级预算中的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来自两省的调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 5 期。
马骏:《政治问责研究:新的进展》,《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4 期。
倪星:《中国廉政方略变迁及其效果分析》,《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5 期。
欧阳静:《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 3 期。
欧阳静:《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以桔镇为研究对象》,《社会》2009年第 5 期。
裴长洪:《中国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量化估算及其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 1 期。
彭勃:《社会冲突困局与地方发展主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2 期。
乔尔·赫尔曼、杰林特·琼斯、丹尼尔·考夫曼:《转轨国家的政府俘获、腐败以及企业影响力》,周军华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 1 期。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 期。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 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 6 期。
容志、陈奇星:《“稳定政治”:中国维稳困境的政治学思考》,《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 5 期。
施雪华、曹胜、汤静容:《新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与未来走向》,《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 1 期。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 期。
孙立平:《“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 镇收粮的个案研究》,载《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 期。
孙笑侠:《法治转型及其中国式任务》,《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第 1 期。
孙笑侠、冯建鹏:《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中国法学》2005年第4 期。
孙笑侠:《论法律对行政的综合化控制——从传统法治理论到当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 3 期。
唐皇凤:《“中国式”维稳:困境与超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 5 期。
田凯:《组织外形化:非协调约束下的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 期。
汪进元、汪新胜:《程序控权论》,《法学评论》2004年第4 期。
王海娟、贺雪峰:《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2 期。
王柳:《理解问责制度的三个视角及其相互关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2 期。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 5 期。
王锡锌:《论行政过程中效率与公正的平衡》,《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5年第 3 期。
王锡锌、章永乐:《专家、大众与知识的运用——行政规则制定过程的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 3 期。
王英津:《论我国权力法治化运行的逻辑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 3 期。
吴敬琏、黄少卿:《权与利的博弈——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与企业家行为》,《品牌》2006年第8 期。
吴敬琏:《确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新秩序消除普遍腐败的根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第 3 期。
吴敬琏:《中国腐败的治理》,《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 期。
吴一平:《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经济学》2008年第2 期。
夏恿:《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 期。
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 期。
徐岱:《行贿罪之立法评判》,《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 期。
徐显明:《绩效合法性的困境及其超越》,《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 期。
闫德民:《党内民主集中制变异现象及其防治》,《中州学刊》2014年第9 期。
杨光斌、乔哲青:《论作为“中国模式”的民主集中制政体》,《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 6 期。
杨宏星、赵鼎新:《绩效合法性与中国经济奇迹》,《学海》2013年第3 期。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 1 期。
杨帅、温铁军:《经济波动、财税体制变迁与土地资源资本化——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圈地”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10年第4 期。
杨雪冬:《简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十个问题》,《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 1 期。
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社会科学》2012年第11 期。
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 期。
姚建宗:《中国语境中的法律实践概念》,《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 期。
姚洋、杨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 3 期。
叶贵仁:《乡镇经济增长模式之转变:以 T 镇为个案》,《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 3 期。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 5 期。
於莉:《省会城市预算过程中党政首长的作用与影响——基于中国三个省会城市的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 1 期。
郁建兴、高翔:《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 5 期。
袁曙宏、韩春晖:《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发展规律研究》,《法学研究》2006年第4 期。
张汉:《“地方发展型政府”抑或“地方企业家型政府”?——对中国地方政企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研究述评》,《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第 3 期。
张康之:《评政治学的权力制约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 期。
张莉、徐现祥、王贤彬:《官员合谋与土地违法》,《世界经济》2011年第 3 期。
张平、刘霞辉等:《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10年第 5 期。
张千帆:《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法学研究》2007年第 1 期。
张维迎:《从职权经济到产权经济》,《经济观察报》2011年第 3 期。
张维迎、马捷:《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经济研究》1999年第 6 期。
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变革》,《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2 期。
张贤明:《当代中国问责制度建设及实践的问题与对策》,《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 1 期。
张智辉:《法律监督三辨析》,《中国法学》2003年第 5 期。
赵秉志:《国际社会惩治商业贿赂的立法经验及借鉴》,《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 1 期。
赵树凯:《地方政府公司化:体制优势还是劣势?》,《文化纵横》2012年第2 期。
赵树凯:《基层政府的体制症结》,《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 11 期。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 期。
折晓叶:《县域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变化》,《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 期。
郑永年等:《论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的一个轴心问题》,《当代中国研究》1994年第 6 期。
周安平:《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法学》2002年第 5 期。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 期。
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与转让中的政府与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 1 期。
周光辉:《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 3 期。
周黎安、陶婧:《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 1 期。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社会》2014年第 6 期。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 7 期。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周鲁耀:《“统合治理”:对地方政府经营行为的一种理论解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 6 期。
周雪光:《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开放时代》2014年第4 期。
周雪光:《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开放时代》2013年第 3 期。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 6 期。
周雪光、练宏:《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 5 期。
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 期。
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2011年第 10 期。
周雪光:《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开放时代》2015年第2 期。
周雪光:《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在思考》,《开放时代》2012年第 9 期。
周雪光、赵伟:《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 3 期。
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 5 期。
周永坤:《权力结构模式与宪政》,《中国法学》2005年第 6 期。
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 1 期。
朱光磊、周振超:《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 期。
朱力:《规范结构脆性——对劣质规范的探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 9 期。
朱旭峰:《中国社会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 期。
二 英文参考文献
Ades,A.& Di Tella,R.,“National Champions and Corruption:Some UnpleasantInterventionist Arithmetic”,The Economic Journal,Vol.107,No.443,1997.
A.G.Walder,“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No.2,1995.
Akerlof,G.A.,“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Uncertainty and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4,No.3,1970.
Anthony 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Arrow,K.J.,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New York:Norton,1974.
Behn,R.D.,“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Paradigm and the Search for 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No.2,1998.
Bovens,M.,“Public Accountability”,in Ferlie,E.,Lynn,L.&Pollitt,C.(ed.),The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Manage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Caiden,Gerald,E.and Naomi J.Caiden,“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37,1977.
Carr,J.L.,J.T.Canda,“Potential Economics of Symbols,Clan Names,and Religion”,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Vol.12,No.1,1983.
Cartier-Bresson,J.,“Corruption Networks,Transaction Security and Illegal Social Exchange”,Political Studies,Vol.45,1997.
Chan,H.S.&Gao,J.,“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Accountability or Performance?”,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9,Vol.68,No.s1.
Cook,K.S.and J.M.Whitmeyer,“Two Approaches to Social Structure:Exchange Theory and Network Analysi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8,1992.
Dahl,R.A.,“Decision-making in a Democracy:The Supreme court as National Policy-maker”,Journal of Public Law,Vol.6,No.2,1957.
Dubnick,M.,“Accountability and the Promise of Performance:In Search of the Mechanisms”,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005,Vol.28,No.3.
Eisenstadt and Roniger,“Patron-Client Relations as a Model of Structuring Social Exchange”,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22,No.1,1980.
Evans,Peter,B.,Embedded Autonomy: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Frant,H.,“High-Powered and Low-Powered Incentives in the Public Sector”,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Vol.6,2010.
Gong,Ting,“Dangerous Collusion:Corruption as a Collective Ven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Vol.35,2002.
Gong Ting,The Politics of Corrup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An Analysis of Policy Outcomes,London:Praeger Publishers,1994.
Gong,T.,“More than Mere Words,Less than Hard Law: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Anti-corruption Policy”,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3,Vol.27,No.1/2.
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1,No.3,1999.
G.S.Becker&G.J.Stigler,“Law Enforcement,Malfeasance,and Compensation of Enforcers”,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Vol.3,No.1,1974.
G.T.Abed & H.R.Davoodi,Corruption,Structural Reforms,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IMF Working Paper,2000.
Halachmi,A.,“Performance Measurement,Accountability,and Improved Performance”,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Vol.25,No.4,2002.
Hsu,F.L.K.,Americans and Chinese:Passage to Differences: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1.
Jean,C.Oi.,“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Vol.45,No.1,1992.
Jean C.Oi.,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 for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Joseph A.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quiry into Profits,Capital,Credit,Interest,and Business Cycl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Jowitt,K.,“Soviet Neotraditionalism:The Political Corruption of a Leninist Regime”,Soviet Studies,Vol.35,No.3.
K.C.Davis,Discretionary Justice:A Preliminary Inquiry,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1.
Lawler,E.J.and Hipp,L.,“Corruption as Social Exchange”,Shane R.Thye &Edward J.Lawler(eds.),Advances in Group Processes: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10.
Lawler,E.J.,S.R.Thye and J.Yoon,“Social Exchange and Micro Social Order”,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3,2008.
Lundin,A.and Anders Soderholma,“A Theory of The Temporary Organization”,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1,1995.
Lü,X.,Cadres and Corruption:The Organizational Involu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Ma,S.K.,“Reform Corruption:A Discussion on China’s Current Development”,Pacific Affairs,Vol.62,No.1,1989.
Mayne,J.,“Audit and Evalua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Challenges,Reforms and Different Roles”,Canadian Journal of Program Evaluation,Vol.21,No.1,2006.
Mcafee,R.Preston and John Mcmillan,“Organizational Diseconomies of Scale”,Journal of Economics&Management Strategy 4,1995.
Meyer &Rowan,“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3,No.2,1977.
Michael Burawoy,“The Extended Case Method”,Sociological Theory,No.1,1998.
M.J.Chen &D.C.Hambrick,“Speed,Stealth,and Selective Attack:How Small Firms Differ from Large Firms in Competitive Behavior”,Academy o f Management Journal,Vol.38,No.2,1995.
Mulgan,R.,“Comparing Accountability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59,No.1,2000.
M.W.Peng & P.S.Heath,“The Growth of the Firm in Planned Economies in Transition:Institutions,Organizations,and Strategic Choi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1,No.2,1996.
Noll,R.G.,Mccubbins,M.D.,& Weingast,B.R.,“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as Instruments of Political Control”,Journal of Law Eco-nomics&Organization,Vol.3,No.2,1987.
O’Brien,K.J.,& Li,L.,“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Comparative Politics,Vol.31,No.2,1999.
Oi,J.C.,“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China Quarterly,Vol.144,No.4,1995.
Olson,M.,“Dictatorship,Democracy,and Development”,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7,No.3.
Palmer,D.and M.W.Maher,“Developing the Process Model of Collective Corrup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15,2006.
Pollitt,C.,“Performance Blight and The Tyranny of Light?Accountability in Advance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Regimes”,in Dubnick,M.J.& Frederickson,H.G.(ed.),Accountable Governance:Problems and Premises,New York:M.E.Sharpe,Inc.,2011.
Qing Jie Zeng,“Democratic Procedures in CCP’s Cadre Selection Process:Implementation and Consequences”,The China Quarterly,Vol.225,No.3,2016.
R.La Porta,F.Lopez-de-Silone,& A.Shleifer et al.,“Law and Fin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6,No.6,1998.
Schedler,A.,“Conceptualizing Accountability”,in Schedler,A.,Diamond,L.& Plattner,M.(ed.),The Self-restraining State,Boulder:Lynne Rienner,1999.
Scott,James,C.,“Patron-Client Politic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6,No.1,1972.
Selznick,Philip,“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13,No.1,1948.
Smith,P.,“On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Publishing Performance Data in The Public Sec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18,1995.
Sun Yan,Corruption and Markets in Contemporary Chin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
Sun,Y.,“The Chinese Protests of 1989:The Issue of Corruption”,Asian Survey,Vol.31,No.8,1991.
Ting Gong,“Corruption and Local Governance:The Double Identity of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s in Market Reform”,Pacific Review,Vol.19,No.19,2006.
Weber,E.P.,“The Question of Accountabilit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Administration&Society,Vol.31,No.4,1999.
White,T.,“Postrevolutionary Mobilization in China,The One-child Policy Reconsidered”,World Politics,Vol.43,No.1,1990.
Williamson,Oliver,E.,“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Richard Schmalensee & Robert Willig(eds.),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msterdam:North-Holland,Vol.1,1989.
Wilson,James,Q.,Bureaucracy:What Government Agencies Do and Why They Do It,New York:Basic Books,1989.
Winch,G.M.,“Three Domains of Proj ect Organi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Vol.32,No.5.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