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王烨
2017-12-01
978-7-5203-2479-3
264千字
马克思主义 发展 研究 中国 无政府主义 政治思想史 近现代
本书作者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是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思想论战,是五四时期三大论战中影响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论战,它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指明了发展方向。从此,中国社会主义思潮从无政府主义转向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上了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论战也是中国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各自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关键事件,对双方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战明确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社会革命理论;扩大了双方各自的影响,使马克思主义运动和无政府主义运动进一步活跃,也使社会主义革命阵营内部发生人员分化重组。这次论战是无政府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场由盛转衰的论战,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新起点。它使中国革命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革命”转向了苏俄十月革命影响下的现实“政治革命”,既帮助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划清理论界线,完成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推动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又使得无政府主义阵营内部分化,帮助部分无政府主义者实现了从理论传播到现实革命的转型。
彭忠益
2012-09-01
978-7-5161-1468-1
342千字
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管理 研究 中国
本书的写作源于笔者开始于2004年的一个研究项目,即后来成为2005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05YB69)及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06BZZ021)的《政府领导力与政府责任研究》。笔者想知道,领导力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领导力思想变迁情况如何?尤其是伴随“强人政治”的逝去,魅力型(Charismatic)英雄式领导模式已经式微,那么作为政府组织,又伴随了怎样的领导理念更新?有哪些领导行为类型及机制?其领导力如何表达?能不能构建及如何构建领导力评估模式?不同的组织情境中应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类型和领导个性与之相适应才能达成高的领导效能?怎样才能提高政府组织的领导力以实现其组织愿景?人们皆知,国家、政府乃至现代组织的出现是一个历史范畴,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追求有序生活的必然选择。而这些组织的出现,又必然伴随着组织管理及领导行为的产生;时至今日,不论是处于转型期的社会,还是已经步入后工业阶段形成多元结构的社会,组织及其领导行为的作用都日显重要。就作用空间而言,领导行为及其领导力发生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也可能发生于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还可能是公共性的政府组织。按照领导管理理论,政府也是组织。在本书中主要讨论的正是具有公共属性的政府组织中的领导行为,以及领导者个体与整体从一定的可知性领导行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领导力、所要达成的领导效能以及所要表达的领导责任。对领导力的研究最早始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领域,其研究对象是领导管理者个体;90年代后拓展到公共领域,并开始关注组织整体及领导管理团队的领导力;也正是在此时领导力这一主题得到了中国学界的关注。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领导及其行为的本质,便对领导力界定不同的内涵。无论从个体还是从组织而言,领导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影响力,是存在于领导行为中的一种核心能力。同时,“领导力是有层次的,是需要不断突破、不断提升的”(詹姆斯·库泽斯:《领导力》,第Ⅶ页)。作为政府组织,领导力的有无或高低取决于政府组织的行为类型、行为机制及行为环境。当前,政府领导行为可设计为变革型领导、竞合型领导、服务型领导、可靠型领导及共享型领导五种领导行为;与其对应,要想发挥不同类型政府领导行为的效能,就必须找到其效能点,即创新点、共赢点、需求点、信任点和均衡点;并且还必须确保相应的五种机制的有效切入,即创新机制、协同机制、责任机制、信用机制以及和谐机制。只有这样,政府组织的领导力才能提升,其现实目标及组织愿景才有可能达成。对政府组织领导力的科学评估研究相对缺乏而又相当重要。对一个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一系列行政规划制定,行政措施实施以及所取得的效能进行全面考察,要遵循“不过度看重结果,同时关注领导过程”的理念,按照真实性、满意度、持久性的原则进行。为此,笔者构建了政府组织领导力的科学评估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即分别结合政府领导行为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条路径以及创新、协同、责任、信用、和谐五个取向,综合形成了全方位360°评估政府组织领导力的指标,可以通过由政府组织自身提供数据、问卷调查与走访及专家综合分析来实施对某一政府组织的领导力评估;为验证设计方案的信度、效度及可行性,笔者选择了长沙市的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及株洲市的芦淞区、湘潭市的岳塘区五个区级政府组织及其市民进行了两套问卷的调查及走访,对评估体系及指标做了信度、效度及可行性的实证测试与分析,进一步提升了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价值。中国政府领导在现时代情境下追求强国富民,必将面临诸多挑战。和谐领导力的提出及其相应要求,实际上是社会转型期对中国政府领导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稳定、共建与共享关系中的全面导航。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主体,政府必须遵循从个体领导走向公共领导,从追求公共管理效率走向追求公共领导效能,以承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责任,在动员社会力量、提高内部管理绩效、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王慧斌
2016-08-01
978-7-5161-8622-0
271千字
地方政府 政治体制改革 研究 中国
目前,我国开启了从“社会国家化”到“国家社会化”的政治转型,国家对农村社会也由“资源汲取”进入到“资源反哺”阶段。在这种国家战略发生重大改变和基层社会现代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传统基层政府的功能逐渐丧失,而根据社会变化进行的基层政府改革和构建尚在探索之中,因此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基层政府的改革和出路问题。本书采用实证调研的研究方法,对L县W乡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如农民之家、文化大院、廉政大院、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站、说事评理谏言协会等进行具体描述、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提出在当前要真正实现乡镇政府的改革目标,就必须改变当前的改革路径,由国家建构下外力推动式的制度供给转变为社会需求下的内生改革,即从应对农村基层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和农民需求不断提升的现实出发,挖掘基层社会内部的治理资源,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来重塑乡镇政府的角色和职能。
房宁
2014-11-01
978-7-5161-5067-2
156千字
社会主义民主 制度建设 研究 中国
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民主政治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探索和建立适应时代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发展要求的民主政治,将为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有与其他国家的民主相通的地方,也有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本书论述了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长期奋斗和探索中,中国民主建设取得的有自己特色的重要经验,它是一种体现民主基本价值和普遍原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