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解释学视域下的对话教学

    张光陆

    2012-11-01

    978-7-5161-1674-6

    299千字

    13

    教育哲学 解释学 研究

    教育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又该怎样做?对这些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人们试图从不同的视角给出确切的答案,但这些答案如同回答“人是什么”一样扑朔迷离,因为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对人的研究,正如爱尔维修所言,人是摆在不同人们眼前的一个模特儿,每一个教育家或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考察人有关教育的某些方面,谁也不能确定是否确证了教育的全部本质与全部内涵。人是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统一,无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还是作为社会存在物,人都是一个未完成的存在。这就意味着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生成性本质。而教育的终极关怀与根本宗旨就在于:确立人在教育中的崇高地位,让教育融入人的生命与心灵发育成长的过程,让人行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进而发展为富有个性的理想自我。人的未完成存在与教育价值追求的定在,决定培养人的教育只能是创造性的,决定教育学学科理论、知识不是先在的、现成的、制作的,只能是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萌发、发展、建构的。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走在路上,而且是走在林中布满荆棘的路上。教育的世界里也有许多路,有通衢大道,有羊肠小道;有在场之路,也有不在场之路。教育与教育研究的魅力恰恰在于此:每条路各行其是,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信奉什么样的信念,教育只有走在崎岖的探索路上,徜徉于教育的山水之间,沉湎于教育的画卷之中,你才可以领略教育的殊异风景,领悟隐匿于丰富多彩之中的教育真谛;才有可能把准教育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辩证关系,把握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的脉搏;才会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与潜藏的善性,促使受教育对象行走在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路上。“田庐弥望,海桑苍苍。”三江汇流的宁波,背依赤堇山,面朝大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独特的人文精神:在行走中实践,在实践中进取。追溯前人的脚步:七千年前的河姆渡祖先刀耕火种,开创了中华民族新石器时期农耕文明的先河;八百年前的唐代祖先涉江过海,开凿了沟通“黄土文明”与“海洋经济”对接的通道;百年来的中国近代、现代灿如星河的“宁波帮”儒商更是以家乡、中国、世界为起航的港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叱咤风云的商海奇迹。历世缅邈,宁波地域文化尽管不断注入时代的源流活水,其精神也逐渐演变为爱家兴邦的互助精神、张扬个性的开拓精神、锲而不舍的务实精神、信誉至上的诚信精神和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宁波人勇于探索的生命底色永远不变。宁大人承继这种生命的底色,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发扬“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在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大量帮助和广泛支持下,不断探索既适应学生长远发展需要,又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宁波大学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并重的地方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历史的传统与现实的需要决定其教育学的发展必须以宁波区域教育为探索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其教育学人首先必须成为宁波区域教育田园栖居者。坚持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服务,是宁波大学的办学宗旨,同样也是宁波大学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而实现这个崇高的使命的重要途径就是行走与实践。近十年来,宁波大学教育学科一大批教授、博士紧跟前人的步伐,深入学校、深入中小学课堂,或兼职中小学副校长,或与中小学教师互换角色,不仅在宁波区域教育田园行走,而且勇于从实践中探索教育新理念、实践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做到服务地方与学术研究的统一,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为了不断推出富有原创性、继创性、可操作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不断深化区域教育研究的力度、广度、深度,经过相关教育学人的认真组织、评审,决定推出“传承与发展:教育科学探索丛书”系列学术专著。这些著述都是宁波大学教育学人多年行走与实践的心血之作。他们或纵观几代天骄的教育历史,挖掘深埋其中的教育意义;或横跨一方厚土的教育田野,实践蕴育表里的教育真谛。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的历史性特征,常常是在我们回顾探索者行走过的道路所产生的生命感动与灵魂震颤中感受到的。这些学者的学术研究起始于教育现实中的问题,承继了宁波教育先贤“行走与实践”的治学品质。行走,能够从多种因素、多个侧面、多个视角审视师与生、教与学等区域教育系统中多种矛盾对立的内容;实践,能够增长学术生命的活力与学术研究的效度与信度。风帆正举,在向“两个文明”建设进军的伟大变革中,在迎接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中,期待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尤其是宁波大学教育学人,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的、时代的、职业的神圣使命,在区域教育中行走并实践,发出有特色、有影响的教育声音。是为序。聂秋华

  • 图像暨影像哲学研究

    A PHILOSOPHICAL TREATISE ON IMAGE

    尚杰

    2016-01-01

    978-7-5161-7228-5

    496千字

    10

    图象哲学研究

  • 青年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经验性方法

    Empirical Methods in the Classic Works of Young Marx

    高惠芳

    2019-01-01

    978-7-5203-3948-3

    238千字

    11

    马克思主义 政治哲学 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问题历来受学界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等的理论关系上。学界取得的一般共识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最初起源于黑格尔哲学,中间受费尔巴哈影响转向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最后形成了自己全新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更进一步的共识性观点认为:马克思为了转向现实,必须扬弃黑格尔哲学,因为,黑格尔哲学的根本原则是以观念作为历史的出发点,以思辨和抽象的形式叙述历史的全部运动,马克思为了把对历史的研究变成革命的科学,必须抛弃观念的出发点而回到现实的出发点上,让理论从抽象和思辨转移到具体和现实上来,这就是马克思对黑格尔以及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进行彻底批判的动机和原因。

  • 中国复兴的哲学探讨

    魏波

    2018-12-01

    978-7-5203-3334-4

    260千字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研究 哲学理论 中国 现代

    21世纪中国的复兴是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那么,中国复兴的本质内涵是什么,今天还面临哪些难题,如何在解决这些难题中走出一条新道路?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把握社会历史变迁的“大道”与“大理”。本书从哲学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中国复兴与社会主义的双重社会试验共同指向了人类新文明模式的探索,这意味着在系统创新中构建新中华共同体。

  • 真理的力量

    宋永平

    2019-01-01

    978-7-5203-2627-8

    229千字

    14

    真理 研究 中国

    人人都想拥有真理,更期盼真理能够给予人力量,引领人不断奋进与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是真理?怎样才能拥有真理?人们探索真理之迷的历程如何?真理涉及哪些问题和关系?人们对它的认识很确定很一致吗?如何确认自己掌握了真理?真理又究竟蕴含着一些什么力量,引导人们乐此不疲、不懈奋斗甚至为之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本书对真理之谜的渊源进行了回溯考察,对真理所涉及的几个重要关系问题进行了探究,对真理问题上出现的几个重大争论进行了辨析,最后,从历史与实践的角度,费颂了古往今来在追求与探索真理、捍卫与献身真理历程中所涌现的一个个志士仁人,一步步彰显了真理带给人们的巨大力量。真理就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征程上对未来和理想目标的不断探究、永恒追求与执着信念。它为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永恒的内在动力。

跳转共3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