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图书结果 全文结果

图书

搜索“乔纳森·纳尔逊” 共 1 条记录
  • 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

    乔纳森·纳尔逊

    2017-03-01

    978-7-5203-0158-9

    203千字

    9

    文艺复兴 文化史 意大利 文集

    “意大利文艺复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似乎都离我们很遥远。然而,作为一个话题,却又离我们如此之近。编辑在这里的诸篇什,就是2015年10月在南京大学,由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合作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论文,其议题很有些冲击性——“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振兴”。这个议题可以引发太多遐想,最初界定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及其中国接受”,后来经过讨论磨合,根据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的建议,会议题旨遂改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振兴”,题目用词的一些改变反映了一些重心的变化,从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创新。这是会议的一个很有说头的地方。把一个遥远国度遥远过去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国社会文化当下的情境结合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颇有创意的设计。我以为这个设计不但聚焦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而且彰显了中国本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思索和现实关切。可以想象,一个中国当代学者,当他进入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时,难免就已经带入一个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我猜想,当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空间在向中国当代学者呈现时,研究者就免不了会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去审视异域文化。去过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人多有这样的观感,初来乍到时有一种强烈的异域文化的视觉冲击。随着对这些空间陈设和布局的观赏越来越多,这种冲击会逐渐减少,但引发的思考却在显著增加,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参照和追问纷至沓来。从美学上说,“陌生化”往往是引发反思的一个重要契机,因为“司空见惯”必伴随“见惯不惊”。而“陌生化”首先带来了陌生体验,陌生体验又延伸出陌生的思索。这里不妨借用伟大的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的一段经典陈述,他在比较中英画家对同一风景的不同艺术表现时,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我们也许有理由说,审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空间面向,观者们亦是倾向于看到他想要看到的东西,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被动接受外界刺激。刊行在这里诸篇什,不啻是中国学者在佛罗伦萨所看到的他们眼中甚至心中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异域久远的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奇妙地进入中国的当下语境,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振兴也就如此这般地关联起来了,由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合作召开的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各路青年才俊,同时邀请了极为资深的学者,大家济济一堂,坐而论道,分享彼此的观察和体验。编辑于此的会议文集就是此次会议的结晶。本文集中的导言来自这个项目的两位组织者——纳尔逊教授和内欧拉教授。在简短的导论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这个项目的缘起和过程,特别是描述了这个项目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丰富多彩的参访和研讨,以及很有创意的研究成果的交流汇报等活动。不消说,这个计划的执行与二位卓有成效的策划、组织和管理分不开,他们为此项目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我以为,项目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把中国热心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的青年才俊们聚集在一起,实地接触文艺复兴的空间形态。一方面,它催生了一个来自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不同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另一方面,项目又实实在在地推进了中国的文艺复兴研究。记得我在2015年夏天有幸访问过I Tatti中心,纳尔逊教授热心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心的珍贵藏品,当那些文艺复兴巨匠们的杰作直接呈现在眼前时,我相信参与这个项目的所有中国学者一定会在近距离接触文艺复兴艺术时获得真切的感受,那种现场感、直接体验和深刻印象,对于一个东方学者理解文艺复兴至关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意大利文艺复兴离我们并不遥远。诚然,意大利文艺复兴离我们并不遥远,还可以在南京会议的参与者们的演说和讨论中反复感悟到。文集中哈佛大学的汪悦进教授和复旦大学的葛兆光教授的文章,是此次南京会议的主旨发言,两人都从历史的角度切入中国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关联,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从艺术史的范例入手,而后者则从近代思想史的角度来探究。通过两人的文章,我们不难瞥见中国艺术和思想史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间存在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这些联系常常被掩藏在历史的尘埃或故旧里,经由颇具慧眼的作者点题,读者当有醍醐灌顶的觉悟。文集中后面五篇论文,除了高薪的论文是对一个半世纪中国对文艺复兴接受情况的文献分析和历史描述外,另外四篇均属于个案分析,既有刘晨关于傅雷和梁思成对列奥纳多的理解的个案分析,又有杜佳峰关于萨伏纳罗拉形象演变的历史分析,亦有黄越对教皇在中国语境中接受的定位考察,最后是邹晖关于文艺复兴剧场传统在中国建筑中的种种表征的分析。在学术论文后面是一个附录,是我们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的师生爬罗剔抉,从海量报章书籍中整理出来的近代以来中国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文学存目,通过这个存目可以清楚地看到,国人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思索始终蕴含在中国社会和文化演变的文脉之中。它再次证明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中国的意义是不断开放的。我想再补充的一点是,此次会议的发言者甚多,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发言未能刊行在此,实在有点遗憾。作为会议的组织者之一,我亲历了会议丰富多彩的发言和充满思想火花碰撞的讨论,以至于此次会议的各位组织者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南京会议是一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诚然,正如纳尔逊和内欧拉在导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南京会议只是这个项目的一个“大收煞”,是一系列参访、研讨和会议的“尾声”。会议能取得如此成效,我想无论是会议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会感到无比欣慰。所以,我要感谢哈佛大学I Tatti中心,感谢葛兆光教授、纳尔逊教授、内欧拉教授,还要感谢未能与会的I Tatti中心前主任李诺教授,虽然他未能与会,但后来造访了南京大学,并给南大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特别感谢汪悦进教授,他对本次会议做出了独特贡献,没有他的努力,本次会议的成功举行也是难以想象的。拉拉杂杂说了这些,算是这本会议文集的一个简短的序言。我真心希望中国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有更好的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这个学术共同体。是为序。周宪2016年7月4日于南京大学

跳转共1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