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图书结果 全文结果

图书

搜索“刁叔钧” 共 1 条记录
  • 中国侨乡研究期刊论文提要索引

    Index and Abstract of the Periodical Thesis on Chinese Qiaoxiang Research

    刁叔钧

    2019-08-01

    978-7-5203-4736-5

    528千字

    2

    侨乡 研究 中国 期刊索引

    进入21世纪,随着大批中青年学者加入侨乡研究的队伍,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地域性的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侨乡研究的学术事业也方兴未艾,蒸蒸日上。侨乡研究从原本依附于其他学科逐步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学科。然而,目前学术界,无论是在关于“侨乡”的内涵与外延的阐述,还是知识考古学意义上的“中国侨乡研究”的发掘和梳理,尚不够充分和深入,存有进一步探讨和商榷的空间。有鉴于此,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决心组织力量,编纂一本能够全面体现中国侨乡研究发展历程的期刊论文索引。编者在编纂过程中,既回应学术界关于中国侨乡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表达一孔之见;又将其视为中国侨乡研究的基础工具书,以飨读者,嘉惠学林。如何理解“侨乡”?如何理解“侨乡研究”?如何既能综合体现近代以来“侨乡”一词内涵与外延的拓展,力图表达知识考古学意义上的“侨乡”语义变迁,又能全面反映学术史意义上的“侨乡研究”的进步和拓展?这些成为主导本提要索引编纂的核心议题。具体来说,从每一篇文章、论文的精心选择,到分类主题的设置,类型子目的定义,逻辑结构的编排,均综合考虑了近代以来“侨乡”与“侨乡研究”的历史与现实。一 移民迁出地与移民迁出地意义上的“侨乡”尽管对于今天的学者来说,侨乡,作为一种移民迁出地的概念,众所周知,耳熟能详,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学术话语。然而,“侨乡”一词,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社会进入恢复重建时期。当时,沿海地区出版的一些期刊杂志上开始用“侨乡”一词,来指代移民的迁出地——“华侨的故乡”。二 一般社会意义上的“侨乡”一词内涵、外延的拓展与演绎今天的“侨乡”一词,早已超出了当初表示一种地理空间意义的概念,一种对移民迁出地的称呼——“华侨故乡”的单一含义,而是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建构和演绎出更加多样,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以适应不同领域、不同语境的需求。以侨乡所表达的地理空间概念为基础,人们逐渐将“侨乡”一词拓展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不同社会领域的不同语境之中,使“侨乡”一词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定含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侨乡”作为一个特殊的具有经济、文化含义词汇的凸显,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了以“侨乡”来标榜自身地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特殊性,将特定的行政区划名称冠于“侨乡”之前,从而演绎出“江门侨乡”“青田侨乡”“泉州侨乡”和“晋江侨乡”等新词汇。在地方政府与民间社会合谋共力的推波助澜下,“侨乡”越来越“热”起来,成为一种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本,逐渐升华为特定地方行政区域的经济特点、旅游特色、文化品牌与社会资本。在这波地方社会“侨乡热”中,在特定情境下,地方行政区意义上的“侨乡”有取代既有的文化意义上的“侨乡”的趋势。五邑侨乡取代四邑侨乡,大行其道,即为一例。“四邑侨乡”,原本是一个基于文化意义上的地域概念,而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地域概念。四邑原本是指分属广肇两府的四县,因语言、文化、习俗相似而形成的文化上的地域概念。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化,属于广府语系的四邑和属于客家语系的鹤山县,共同组成了地级市——江门市。在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的合作共谋下,五邑取代了四邑,五邑侨乡也取代了四邑侨乡,成为江门市的文化名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除少量的学术讨论中存在“广府侨乡”的概念外,在社会上鲜为人们所提及,而“五邑侨乡”的概念无论是在政府报告、媒体宣传还是学术讨论中,屡见不鲜。三 学术意义上的“侨乡”与“侨乡研究”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由于“侨乡”一词出现得比较晚,学术界将“侨乡”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研究对象或学术术语,出现得就更晚。尽管今天学术界多倾向于将1937年陈达先生写的《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一书视为中国侨乡学术研究的奠基之作,然而,其当时采用的是以“华侨社区”的称谓来指代今天的学术意义上的“侨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社会上“侨眷社区”“侨区”的称呼与“侨乡”的称呼曾一度并驾齐驱。然而,严格来说作为学术研究意义上的“侨乡”与“侨乡研究”的出现,则是在一般社会意义上的“侨乡热”兴起之后。经历约几十年的努力,学术界才逐步将“侨乡”纳入学术视野,成为一种学术研究对象,进而拓展开来,发展成为一门特色专业学科,晋升为一个方兴未艾的学术研究新领域。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提要索引的编纂,具有自身的某些特点:首先,在文章的选择和论文的著录标准上,其所收入的文章,必然会超越学术意义上的“侨乡”所涵盖的范围。其既包括民国时期期刊、杂志中关于移民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文章,又囊括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普通期刊、杂志上关于“侨乡”的日常新闻报道、文艺通讯与名人简介之类的文章,以便展示知识考古学意义上的“侨乡”与“侨乡研究”的纵向发展进程。鉴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侨乡研究的专业学术论文日益增多,提要索引所收录的重点则转向专业的学术文章,而普通非学术性的期刊、杂志上关于一般“侨乡”的新闻简讯、文艺通讯和专题报道之类的文章则原则上省去不录,以便删繁就简,去芜存真。其次,在主题的设定和纲目的编排上,为方便有关学者依提要索引进行查阅检索,编者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历史性与专题性相结合的逻辑方式,设定了侨乡历史、侨乡移民、侨乡侨汇、侨乡经济、侨乡通讯、侨乡宗族、侨乡建筑与文化遗产、侨乡文化、当代侨乡、侨乡地域研究和侨乡研究学术动态11个主题,并在相应的主题之下,又设置了诸如侨乡移民与人口迁移、跨国网络与侨乡互动、侨乡性别与妇女婚姻、侨汇简讯、侨批银信、侨汇研究等35个子类,以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在编纂体例上,每条提要索引均由题名、关键词和内容摘要三个部分组成。首行为索引的题名部分,以宋体加粗的方式,统一按照“论文名称.作者.报刊名称,年份(期数):页码.”的格式进行编排。第二行、第三行分别为关键词和内容摘要,字体统一采用楷体,以示区别。在编排次序上,本书采用以主题为纲目,以出版时间为顺序的排列方式。在同一纲目之下,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是为序。石坚平2019年2月18日于五邑积跬斋

跳转共1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