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刘晓光
2016-01-01
978-7-5161-7507-1
101千字
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 研究 2015~2016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论坛团队关于2015—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的研究成果,执笔人为刘元春、闫衍、刘晓光。
刘晓光
2017-03-01
978-7-5161-9957-2
156千字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研究 中国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
刘晓光2017年1月于人大科研楼
刘晓光
2020-06-01
978-7-5203-6559-8
251千字
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 研究
刘晓光
2020-09-01
978-7-5203-7196-4
101千字
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 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判断2020年及后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与回升潜力;二是基于以上判断为经济修复和中长期发展提供适用的政策建议。重点关注四个核心问题:(1)现阶段中国经济复苏的进展和性质;(2)下阶段中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风险点;(3)如何科学安排一揽子规模性政策和工具组合以产生理想政策效果;(4)现有政策空间是否足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增强韧性和实现基础再造。在以上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自我调整力量和宏观政策拉动效应的模拟分析,形成对2020年中国经济核心指标的预测和展望,据此提出系统性政策建议。
刘晓光
2016-08-01
978-7-5161-8684-8
85千字
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 研究
摘要:2016年上半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新政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在持续探底中开始呈现企稳的迹象,CPI重返“2时代”、PPI负增长的大幅度收窄、企业利润增速的转正以及房地产类数据的反弹都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并不存在“硬着陆”的可能。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现象:1.“去产能”还在布局阶段,过剩行业产品价格却开始出现大幅度波动;2.三四线房地产“去库存”还没有开始,一二线房地产价格却出现全面上扬;3.对“僵尸企业”和高债务企业的整治还没有实质性展开,大量高负债国有企业却已经大规模进军土地市场、海外并购市场和金融投资市场;4.“去杠杆”各类举措刚开始布局,但宏观债务率却持续上扬,部分指标已经大大超过警戒线;5.“降成本”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各类宏观税负指标却在持续加重,企业总体盈利能力持续下滑;6.房地产投资增速超预期反弹,各类新开工项目大幅度上扬,但民间投资增速却直线回落;7.M2增速保持稳定,但M1增速却出现持续上扬,M1-M2缺口持续扩大;8.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超过GDP增速,但劳动力生产率以及企业盈利能力却出现持续下滑;9.对外投资增速急剧上扬,但出口增速却持续低迷;10.各类技术指标进步神速,新经济增长动力开始显现,但总体劳动生产效率却依然处于持续下滑的区间;11.工业等传统行业有所企稳,但服务业和新兴行业却开始呈现疲态;12.政策类投资增速回升,但消费却出现持续回落。这12大现象充分说明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依然面临四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还没有完全找到;二是稳增长政策并没有缓解宏观经济深层次问题,反而使各类扭曲大幅度上扬,资源配置的效率持续恶化,经济主体的信心没有得到改善;三是经济回落的负反馈机制开始发生变化,经济内生性下滑的压力有所加剧,“生产效率预期下滑”+“投资收益预期下滑”+“收入增速预期下滑”所带来的市场型投资疲软和消费疲软开始向深度蔓延。短期产出与中期潜在产出的负向强化机制、超国民收入分配所带来的“消费—投资”困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对收益下滑所带来的进一步“脱实向虚”等三大新难题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摆脱持续探底困境的核心障碍;四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短期企稳构建在大规模政策宽松和泡沫化房地产复苏之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分化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还没有形成持续稳定或复苏的基础。2016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难以持续上半年企稳的态势。外部经济波动的重现、内部扭曲的强化、金融风险的不断累计与间断性释放、结构性改革的全面实施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抬头。而与此同时,政策刺激效率的递减和房地产泡沫的管控决定了经济政策的对冲效应将大幅度下降。因此,本轮“不对称W型调整”的第二个底部将于2016年年底至2017年年初出现,并呈现出强劲的底部波动的特征。根据模型预测,2016年中国GDP增速为6.6%,CPI增速为2.3%。报告指出,2016—2017年是中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大改革”+“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监管”必须要有可操作的抓手和可实施的方案,各类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必须做出新的调整。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