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图书结果 全文结果

图书

搜索“张安军” 共 1 条记录
  • 中国金融安全监测预警研究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research on Financial Security in China

    张安军

    2015-03-01

    978-7-5161-5795-4

    298千字

    31

    金融风险 监测预报 研究 中国

    世界范围内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既给发生国造成极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也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造成了极大损失,并造成全球范围内经济衰退,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市场面临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增多。“十二五”计划及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包括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逐步放开资本账户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以更加广泛深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从根本上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我国低廉出口商品竞争力优势逐渐下降,而国内能源短缺与对外能源依赖严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显著,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阻力凸显,发展水平与收入差距悬殊,经济矛盾与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风险增大。因此,基于国内外新的时代背景,从战略发展角度来研究中国当前与未来一定时期内面临的各种经济金融风险、对国家与国内区域金融风险进行监测预警研究,并提出防范化解国内金融风险,以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既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本书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形势与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第一,对国家金融安全与区域金融安全的内涵,金融安全监测与金融安全预警内涵进行辨析与界定,得出金融安全是指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加强我国自身金融机制体系建设,使我国具备抵御各种直接或间接外部冲击的能力,以使我国金融体系在外部冲击情况下,仍能够保持金融主权不受侵害,金融系统能够继续平稳运行。而在我国,区域金融安全与国家金融安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地区金融自身安全防范能力薄弱,或受到国外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冲击威胁而面临金融风险,并威胁国家整体金融安全时,就存在区域金融安全问题。而金融安全监测与预警在研究内容与时效性方面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并以此作为全书研究的基础。第二,对我国金融的经济风险、金融市场风险、银行机构风险、对外债务风险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同时,基于内外因相结合,从我国金融开放过程中面临的外源性金融风险、国内自身面临的内源性金融风险两大维度出发,对我国国家金融安全与区域金融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为构建国家与国内区域金融安全监测与预警模型提供现实依据。第三,根据国内外专家指标体系研究共性与本书的动态分析,从金融安全条件与金融安全能力两大维度出发构建了我国国家金融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并通过经熵值法调整的AHP法与专家调查法对各监测指标权重与安全区间进行了测度设定;通过功效系统法与线性综合加权法,对我国1992—2011年国家金融安全程度进行全面动态的定量监测分析,并对我国金融安全程度进行了动态评价与原因解读。实证研究表明: 1992—2011年我国国家金融安全程度表现出局部波动但整体上不断提升的发展态势,从1992年的低度不安全(50. 2分)到2001年的中度不安全(63. 5分)再到2011年的高度安全(80. 4分)。同时近20年来我国金融安全程度可划分封闭探索型(1992—2000年)与加速发展型(2001—2011年)两个明显金融安全阶段;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能力与条件关联程度进行定量测度,研究表明,金融安全条件与金融安全能力对我国金融安全度的关联程度相近且呈现出中度高相关关系;并在H—P滤波法对国家金融安全指数进行波动与时间趋势分解基础上,通过有增长上限的修正指数曲线模型对国家金融安全指数得分(1992—2011年)进行了动态计量拟合分析。第四,在对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选取的内在逻辑机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先导性与免疫性两大逻辑维度出发构建了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经熵值法调整后的AHP法与专家调查法对各预警指标的权重与警限区间进行了测度设定;通过选取国际上预测准确性较好的KLR信号分析法,从先导性、免疫性与总体警情三个方面,对我国1992—2011年金融安全的警情警度进行了动态定量测算分析。研究发现,按我国金融安全警度值可将我国金融安全警情划分为两个明显的时期,即有警时期(1992—2003年)与无警时期(2004—2011年),其中有警时期包括重警度时期(1993年)、中警度时期(1992年、1994—1996年、1998—2001年)和轻警度时期(1997年、2002—2003年) ;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国家金融安全监测与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两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动态检验,并通过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与短期波动关系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实证发现,中国金融安全监测与金融安全预警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进一步测算出两者的关系方程;通过ARIMA、指数平滑法、多元线性与曲线回归分析法、专家预测法等,对我国2012—2013年的金融安全预警警度进行了年度预测,得出2012年警度得分为80. 9分,2013年为81. 1分,均处于无警警度状态;同时,从高位预测、中位预测和低位预测三个等级对我国2012—2016年的金融安全警度进行了区间预测分析。第五,基于国家经济安全视角与国家金融安全背景,通过国家金融安全监测指标,构建了国内区域金融安全监测指标体系;提出了国家金融安全视角下的区域金融安全程度定量监测模型方法;将全国31个省(市)区全部纳入研究范围,从全国排名前20%的重要省(市)区,东、中、西部与东北地区,全国六大战略区三大视角出发,分别从金融安全条件、金融安全能力与金融安全度三个方面,就各地区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监测评估分析,并对造成差异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得出,全国前20%省(市)区(2004—2011年)对全国金融安全总体影响度为46. 1%,呈现中度集中分布,全国前20%的省(市)对全国金融安全影响度呈现出中度寡占型市场结构,其中前七大省(市)集聚了全国61. 2%的外源性金融风险,36%的内源性金融风险。第六,基于对西方发达国家金融风险管制的有效经验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教训,运用政府管制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国家金融安全监管的SLSS监管框架;从我国总体金融体系,关键领域与重点区域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出发,提出了提升我国金融安全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金融安全 区域金融安全 经济安全 动态监测 趋势预警

跳转共1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