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祝鹏程
2018-04-01
978-7-5203-2338-3
434千字
相声 研究 中国
关于相声,今日的大众形成了很多经典的认知与命题,诸如相声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艺术”,“有着历史悠久的讽刺传统”等。我们吋常习惯从这些本质化的概念出发来理解它,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知识与概念是如何生成的。本书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作者把相声的变迁放置到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进程中,以动态的视角来探究相声在“十七年”(1949—1966)期间的改进过程。综合考察相声这种文体如何在社会意识形态的管控、知识生产的形塑、表演空间的改换、传播媒介的影响,以及表演者、经营者与观众的互动下被建构出来,并通过认知装置的倒置成为向来如此的“传统”。本书分祈了社会变迁对相声的影响,也探讨了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与民间文化的关系,体现了融合民间文学与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努力。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