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1921-1949)》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史料梳理与文本解读相结合,宏观、中观与微观相结合,个别概念的静态解析与概念系统的动态描述相结合的方法。以理论认知—理论获取—理论运用—理论创新为逻辑理路,以思想认识、阵地建设、学风建设、理沦批判、理论创新、经验总结为结构层次,沿两条相互印证的线索进行研究: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思想;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实践活动。
The Study of Marxist Theory i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921-1949) adheres to the Marxist concept of material history as its guide, and in the course of the specific research, it adheres to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history and logic, combining historical data with textual interpretation, combining macro, meso and micro, and combining static analysis of individual concepts with dynamic description of conceptual systems. Taking theoretical cognition-theoretical acquisition-theoretical application-theoretical innovation as the logical line of reasoning, and taking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position construction, learning style construction, rationale criticism,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experience summary as the structural level, the study is conducted along two mutually corroborating clues: firs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first is the basic idea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on Marxist theoretical learning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second is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the CPC on Marxist theoretical learning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斯大林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
10.《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卷)版、1996年(第3、4、5卷)版,1999年(第6、7、8卷)版。
12.《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3.《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15.《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6.《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17.《毛泽东论新闻宣传》,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18.[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9.《周恩来选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0.《周恩来早期文集》上、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22.《周恩来传(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23.《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24.《周恩来年谱(1898—1949年)》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5.《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6.《刘少奇选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7.《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3年版。
28.《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9.《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2.《李大钊文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3.《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中、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34.《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5.《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6.《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7.《瞿秋白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8.《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9.《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0.《邓中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1.《张闻天文集》第3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
42.《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3.《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4.《胡适文存》二,黄山书社1996年版。
45.《张申府文集》第3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7.《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8.《任弼时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9.《陆定一文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0.李锐:《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1.谭一:《毛泽东新闻活动》,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52.曹仲彬、戴茂林:《王明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53.林健柏、李致林:《李启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4.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5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册)版、1983年(第2、3、4、5、6、7册)版、1985年(第8、10册)版、1986年(第9册)版。
56.《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57.《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册,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58.《新闻研究资料》第34辑,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版。
59.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0.张腾宵:《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资料丛书》第3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1.《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2.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2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编辑部编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6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65.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近代史研究所编:《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66.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1—8,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7.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8.《“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一,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9.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1937—1945)》第5册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0.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1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71.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四川省中共党史研究会编译:《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选编》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72.吴少京主编:《亲历者忆——建党风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3.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上,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74.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5.翟学超等编:《湖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5—1926年)》,湖北省档案馆1981年印刷。
76.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77.《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会议记录(1864—186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78.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79.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80.皇甫束玉等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1927.8—1949.9)》,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8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82.江西省档案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8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第2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85.高熙:《中国农民运动纪事(1921—1927)》,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86.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刻编辑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7.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8.中共萍乡市委编:《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89.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共产主义小组》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90.中共淄博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铁山群英》,山东省邹平县印刷厂1996年印刷。
91.中国革命博物馆:《北方地区工人运动资料选编》,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92.《南方局党史资料》,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93.《新青年》1921—1925年。
94.《向导》1922—1927年。
95.《前锋》1923—1924年。
96.《中国共产党党报》1923—1924年。
97.《中央政治通讯》1926—1930年。
98.《布尔塞维克》1927—1932年。
99.《红旗》1928—1934年。
100.《党的生活》1929—1930年。
101.《实话》1930—1931年。
102.《党的建设》1931—1933年。
103.《斗争》1933—1937年。
104.《解放》1937—1941年。
105.《共产党人》1939—1941年。
106.《解放日报》1941年。
107.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纲(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108.肖东波、黄勇、聂月岩、屠文淑、朱琳琳:《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历史经验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
10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第1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110.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1.李红军:《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927—1949)》,经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112.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3.林代昭等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14.祝福恩:《学风建设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5.李新泰:《马克思主义学风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116.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黄山书社2008年版。
117.[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导论》,滕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
119.谢春红:《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0.陶希圣:《潮流与点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2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2.萨孟武:《中国社会问题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华通书局1929年版。
123.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4.袁伟时主编:《中国现代哲学史稿》上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5.林茂生等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6.李义彬:《中国青年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27.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8.向青:《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9.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19—1926)》,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30.《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驱》第2集,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
131.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安源红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2.中共萍乡市委宣传部:《安源工人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33.陈予欢:《初露锋芒:黄埔军校第1期生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4.李小三主编:《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
135.龚育之、逢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36.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7.高正礼:《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3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9.《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学习读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
140.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人民日报》2009年10月9日。
14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4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43.沈建刚:《我党历史上的五次学习高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S1期。
144.《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运动的发展过程》,《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45.刘景泉、秦立海、纪亚光:《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运动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2期。
146.仝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经验》,2009年11月2日,人民网—理论频道。
147.仝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经验》,《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48.朱荣英:《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理论贡献》,《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49.陈哲:《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6期。
150.傅锁根、谭来兴:《加强理论学习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论毛泽东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思想》,《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51.沙健孙:《毛泽东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党的文献》2004年第1期。
152.王雪梅:《毛泽东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53.张洁:《毛泽东对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引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6期。
154.阎治才:《毛泽东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
155.熊芳:《毛泽东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经验与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156.郭开怡:《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干部学习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理论与改革》1997年第6期。
157.何克祥:《毛泽东论学习》,《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8期。
158.王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思想及其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启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59.李春来:《刘少奇关于党的理论建设的思想》,《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160.黎青平:《刘少奇与党的理论建设论略》,《党的文献》2012年第1期。
161.任晓伟:《建国前后刘少奇关于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思考》,《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
162.仝华:《刘少奇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贡献》,《理论导刊》2011年第7期。
163.欧阳恩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
164.胡丰顺:《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165.余锐《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庆师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66.秦正为、夏祥鹤:《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67.刘仓:《陈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
168.王先俊:《陈云关于党员干部学习的论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69.邸乘光:《陈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江淮论坛》2011年第6期。
170.郑鹏飞:《张闻天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探析》,《南方论坛》2011年第7期。
171.唐棣宣:《张闻天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论贡献》,《理论探索》2011年第6期。
172.李德刚:《张申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交流》2011年第10期。
173.王青林:《艾思奇与两次理论学习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第2期。
174.张田欣:《学习宣传艾思奇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主义论坛》2010年第5期。
175.胡小林:《李大钊学习观探微》,《理论学刊》2010年第10期。
176.张秀琴:《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0年第3期。
177.万奎:《论朱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78.卢维良:《论周恩来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2期。
179.王频:《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
180.潘福兴:《论彭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81.宋德源:《论任弼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82.刘安伟:《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学习实践及其历史考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183.李其驹、熊崇善:《略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思想理论建设》,《江汉论坛》1981年第4期。
184.苏若群:《试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理论准备》,《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85.杨勇:《李大钊在建党时期思想论争中的重要作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S1期。
186.董宝瑞:《中共创建的“立其基”者李大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87.宋镜明:《李达对中共创建的思想理论贡献》,《求索》2000年第5期。
188.黄子兴:《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李达》,《上海党史研究》1997年第5期。
189.周永祥:《瞿秋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3期。
190.宫力:《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的毛泽东》,《党史文苑》1994年第1期。
191.林代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周恩来同志》,《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192.肖珄:《陈独秀是中共创建时期的最大功臣》,《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93.方宁:《中共创建时期陈独秀对党的革命纲领的探索》,《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第7期。
194.刘以顺:《陈独秀在党的创建时期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95.宁树藩:《陈望道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196.刘培卿、吕美俊:《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王烬美》,《东岳论丛》1980年第3期。
197.梅枫:《建党时期的杨明斋》,《历史教学》1983年第6期。
198.甘子久:《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李汉俊同志》,《社会科学杂志》1981年第2期。
199.曲洛松:《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结构研究》,《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第2期。
200.徐世杰:《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时期我党的学风经验》,《理论探讨》2005年第2期。
201.王鹏程、储峰:《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对国家主义的批判探微》,《湖湘论坛》2012年第3期。
202.王鹏程:《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评介》,《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203.王鹏程:《关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周刊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204.王鹏程:《论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对早期工人运动的独特贡献》,《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05.贾小敏:《大革命时期的〈向导〉周刊》,《学理论》2012年第2期。
206.杜君、赵至宇:《浅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07.李小三:《学习借鉴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的经验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史文苑》2011年第1期。
208.方海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前沿》2010年第7期。
209.孙中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少奇的报刊情缘》,《世纪桥》2012年第6期。
210.陈新、曾耀荣:《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探索》,《党史文苑》2011年第12期。
211.陈有和:《关于人民出版社建社历史的再探讨》,《中国出版》2011年第19期。
212.张品良:《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标语文本解读》,《东南传播》2010年第9期。
213.周太山:《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江西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理论导报》2012年第5期。
214.李孟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学术探索》2011年第6期。
215.卢骏:《试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6期。
216.张文娴、常宝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轨迹》,《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6期。
217.孟昭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学校》,《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
218.周石峰:《试论党关于新闻媒介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基本理论命题——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19.李新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董必武》,《文史春秋》2011年第12期。
220.李新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叶剑英》,《文史天地》2011年第12期。
221.王树荫:《论抗战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及其现实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22.王炳林:《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活动的组织机制》,《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第3期。
223.梁冰:《解读抗战后期我党的学习运动》,《求实》2010年第2期。
224.周苏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继续教育方法论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25.藏爱绒:《抗战时期延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宣传研究综述》,《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26.吴艳:《谈谈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2012年第12期。
227.柴观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运动的背景分析》,《学理论》2011年第13期。
228.柴观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党的延安时期学习运动》,《兰州学刊》2011年第3期。
229.黄志高:《〈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第18期。
230.王香平:《延安学习运动中的“高级学习组”》,《党的文献》2011年第2期。
231.蔡乐苏:《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学习》,《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1期。
232.黎晓岚:《党外舆论对中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评价:以延安时期为中心的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2期。
233.何玉芳:《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经验及其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
234.黎晓岚:《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制度的建构与评价》,《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7期。
235.张远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学习运动的历史考察及基本经验》,《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2期。
236.王海军:《延安时期我们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与经验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7期。
237.欧阳军喜:《论延安时期学习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影响》,《湖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38.陈述:《延安时期的全党大学习》,《党建研究》2010年第12期。
239.杨志和:《延安时期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启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40.姚建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意义分析》,《兰州学刊》2007年第4期。
241.刘建新:《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及其启示》,《江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242.方克:《在延安的“理论学府”:马列学院的学习生活》,《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3期。
243.周慧:《毛泽东“学习”理论在党建中的运用研究: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例》,《石河子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44.肖东波:《解放战争时期党对理论学习的探讨和认识》,《理论探讨》2005年第4期。
245.姜迎春:《论解放战争后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点》,《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
246.翟丽艳:《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谱写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篇章》,《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0期。
247.欧阳恩良:《解放战争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经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8期。
248.李坚、章军:《日本还是俄国: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渠道》,《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249.朱成甲:《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李大钊历史作用问题的探讨》,《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8期。
250.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段比较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51.李坚、章军:《日本还是俄国——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渠道》,《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252.邵成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段》,《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第1期。
253.曹树明:《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双重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08年第5期。
254.王明生:《论十月革命前社会主义思潮在华传播的特征》,《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255.易国喜:《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共性和特性研究》,《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256.刘一皋:《建党前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解释方法》,《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
257.何兹全:《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258.李勇:《中国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史观的传播》,《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259.《警惕消极腐败盛行》,《人民论坛》2008年第2期。
260.林喆:《“消极腐败”的四种表现》,《人民论坛》2008年第4期。
261.冯德兰:《论建设学习型政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人民网——理论频道(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10282330.html)。
262.顾钰民:《三次历史性转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12期。
263.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期。
264.姜迎春:《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点——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265.宋一:《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66.杨彩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67.张世飞:《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与形成标准——兼与张远新等商榷》,《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8期。
268.王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中国时报》2007年9月25日。
269.王素莉:《李大钊“根本解决”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学习时报》2006年4月10日。
270.徐光寿:《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起点——兼论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肇始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271.赵付科、李安增:《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述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8期。
272.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4期。
273.叶志坚、衣离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建国60年的探索与成就》,《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74.贺海波、黄红发:《从旗帜的与时俱进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275.梅荣政、李红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进程和分期》,《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11期。
276.顾钰民:《三次历史性转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12期。
277.陆剑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及当代任务》,《党建研究》1999年第7期。
278.侯建明:《科玄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79.阿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来龙去脉》,《前沿》2005年第3期。
280.郭若平:《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学理探源——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益成果的吸收》,《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4期。
281.许纪霖:《转型中的思想分化》,《史学月刊》2004年第7期。
282.李颖:《陈独秀大革命时期错误定性表述问题辨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83.何扬鸣:《中共画报发展简述》,《编辑学刊》2000年第5期。
284.赵增杰:《漫展画卷写战争风云——记山东根据地的三大画报》,《新文化史料》1997年第4期。
285.王海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抉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286.关晓丽:《毛泽东三大发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高潮》,《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5期。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Constructing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观念与制度: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国家治理(1991—2010)
Concepts and Institutions: Russian National Governance after the Breakup of the Soviet Union (1991-2010)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中国公共外交建设方略
Construction Strategy for Chinese Public Diplom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1945-1947年中国善后救济事业研究
Study on China's Aftermath Relief Program, 1945-1947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第二版)
Research Method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econd Edition)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