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托马斯·麦卡锡:《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王江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达雷尔·韦斯特:《数字政府:技术与公共领域绩效》,王克迪等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6.马修·德夫林:《哈贝马斯、现代性与法》,高鸿均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学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8.杜骏飞:《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9.杜骏飞:《政府网络危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版。
10.杜骏飞主编:《沸腾的冰点:2009中国网络舆情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杜骏飞主编:《危如朝露:2010~2011中国网络舆情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3.韩云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喻国明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15.喻国明等:《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16.刘建明等:《舆论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8.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9.匡文波:《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匡文波编著:《网民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彭兰:《网络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钟瑛等:《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巢乃鹏:《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一种信息查寻的研究范式》,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4.曹卫东:《曹卫东讲哈贝马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26.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7.丁俊杰编著:《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28.展江等:《新闻舆论监督与全球政治文明:一种公民社会的进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9.李佃来、陶德麟:《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杨仁忠:《公共领域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1.余红:《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以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郭卫华编:《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3.高红玲编:《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34.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35.邹军:《看得见的“声音”——解码网络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
36.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7.刘建华:《赛博空间的舆论行为: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8.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编:《科学发展主题案例·公共事件中媒体运用和舆论应对》,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9.殷俊:《从舆论喧嚣到理性回归:对网络人肉搜索的多维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邵培仁等:《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董小燕等:《公共领域与城市社区自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43.[英]约翰·C.雷纳德:《传播研究方法导论(第3版)》,李本乾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柯惠新等编著:《传播统计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5.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
46.陈力丹:《流言、意见的沟通与Web2.0环境》,《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
47.陈力丹:《从舆论导向视角看舆论的基本要素》,《新闻大学》1997年第3期。
48.陈力丹:《陈力丹论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新闻大学》1998年第2期。
49.喻国明等:《网络事件中元信息文本的议题建构与微观修辞研究》,《现代传播》2011年第11期。
50.喻国明等:《试论微博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一种基于用户培育的差异化竞争》,《当代传播》2010年第2期。
51.杜骏飞:《必须保卫社会——腾讯-360之争的舆情监测及网络秩序失范状况解析》,《新闻记者》2010年第12期。
52.杜骏飞等:《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
53.杜骏飞等:《网络新闻中的政治与民生(上)》,《当代传播》2010年第1期。
54.杜骏飞等:《网络新闻中的政治与民生(下)》,《当代传播》2010年第2期。
55.杜骏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
56.杜骏飞:《政治、社会与新型网络应用——2008年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关键主题》,《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
57.匡文波:《论Web2.0时代网络舆论的管理》,《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58.匡文波:《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利用新技术》,《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6期。
59.匡文波:《非常时期的网民行为特征》,《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5期。
60.匡文波:《Web2.0下网络舆论引导的挑战与对策》,《中国记者》2008年第12期。
61.巢乃鹏:《从“对抗”到“协商”——以“躲猫猫事件”为例探讨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编辑学刊》2009年第5期。
62.巢乃鹏等:《网络传播中的“谣言”现象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63.王青、成颖、巢乃鹏:《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情报科学》2011年第7期。
64.钟瑛:《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竞争格局》,《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4期。
65.钟瑛、刘海贵:《论网络BBS的议题特征及议题建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
66.石义彬、熊慧:《从几个不同向度看媒介新技术的文化影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0年第1期。
67.展江:《审慎而积极地调整国家—媒体关系——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解读》,《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
68.钟瑛、余秀才:《1998—2009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
69.连水兴:《公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的“新媒介运动”及其阐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3期。
70.傅慧芳:《公民网络参政需求的增长与制度回应的博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
71.江耘:《公民有序网络参与机制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70.师曾志:《沟通与对话:公民社会与媒体公共空间——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机制的理论基础》,《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2期。
73.黄旭:《互联网、行政权与“新利维坦”》,《行政学研究》2003年第3期。
74.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75.李亚妤:《互联网使用、网络社会交往与网络政治参与——以沿海发达城市网民为例》,《新闻大学》2011年第1期。
76.郁建兴、刘大志:《互联网与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反思与展望》,《哲学研究》2011年第5期。
77.何平:《媒介的公共产品转型与公民文化建构》,《南开学报(哲学社科版)》2004年第6期。
78.陶文昭:《推进民主政治:网络公民社会的定位》,《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6期。
79.陈联俊:《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的缺失与培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
80.张卓、王瀚东:《中国网络监管到网络治理的转变——从“网络暴力”谈起》,《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
81.熊光清:《中国网络社团兴起的影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82.熊光清:《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83.常健:《论我国网络舆论监测法律制度的完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6期。
84.胡杨:《网络反腐的制度化路径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85.陈德志:《网络政治文化:青年网络政策参与的新窗口》,《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6期。
86.陈建云:《我国网络信息传播立法考察》,《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
87.黄大熹、戴修殿:《中国人大代表“网络问政”现象透析》,《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88.蒋忠波、邓若伊:《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为视阀》,《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89.崔蕴芳、沈浩:《网络舆论如何有效引导主流舆论——以“强国论坛”的网络舆论引导为例》,《现代传播》2008年第6期。
90.张仁汉:《关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思考》,《浙江学刊》2011年第1期。
91.秦健:《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
92.吕德生、梁冰:《网络舆论特点及其引导方案》,《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93.尚俊杰等:《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作用及其引导策略》,《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8期。
94.朱丘祥:《试论信息化时代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95.范明献:《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传播的舆论引导——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分析》,《当代传播》2010年第2期。
96.范渊凯、王露璐:《网络舆论及其道德作用的呈现》,《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97.徐家林:《网络政治舆论的极端情绪化与民众的政治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
98.“网络舆论的监测与安全研究”课题组:《网络传播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其特征》2010年第3期。
99.韩恒:《网络公共舆论的生成与影响机制——兼论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100.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现代传播》2011年第5期。
101.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
102.张吉军、范臧辉:《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介舆论的博弈》,《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103.禹竹蕊:《信息社会网络舆论监督对警察执法的影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
104.杨文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105.杜治洲、任建明:《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106.张立涛等:《“五位一体”的网络舆论监控体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7期。
107.赵雅文:《和谐社会背景下“舆论雪崩”的控制与疏导——辩证法三大规律对社会舆情转化及引导的启示》,《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108.林凌:《网络群体事件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学海》2010年第5期。
109.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
110.刘学民:《网络公民社会的崛起——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4期。
111.胡春阳、方维:《博客对公共舆论构建的外在性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6期。
112.周明侠:《对象与范畴:建构主义视角下互联网的大众价值》,《求索》2011年第1期。
113.刘中望:《媒介新技术:互联网与当代生活方式》,《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
114.Pekka Aula and Olli Parviainen,,Practice-Based Innovation:Insights,Application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2010,Part1,49-63.
115.Meiyang Chen and Yijun Liu,,Lecture Notes of the Institute for Computer Sciences,Social Informat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2009,Volume5,Part1.
116.Xiao Yu,Xu Wei and Xia Lin,,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0,Volume6318.
117.Yon Soo Lim,,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1,Volume6045,52-62.
118.Young sang Cho,Junseok Hwang,Daeho Lee,,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2,Volume79,97-106.
119.R.Wang & Q.A.Wang,,Vir.J.Bio.Phys.Res,2011,Volume22.
120.Evguenii Kurmyshev;He`ctor A.Jua`rez and Ricardo A. Gonza`lez-Silva,,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Applications,2011,Volume390.
121.Schneider J.A.& Laumann E.O.,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11,Volume56,e119.
122.LiPing Chi,,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Volume56.
1.《重构媒介生态环境良性化的途径》,《学术论坛》2012年第3期。
2.《框架理论下“贵州屯堡”议题的媒介呈现》,《新闻界》2012年第3期。
3.《贵阳市候车亭广告传播效果的实证》,《新闻知识》2012年第2期。
4.《环境风险议题的媒体框架分析——以“云南怒江建坝”报道为例》,《新闻界》2011年第8期。
5.《控制论视域下的网络舆论传播》,《学术论坛》2011年第5期。
6.《网络民族主义的民族学解读》,《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7.《网络舆论与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学术论坛》2010年第5期。
8.《从传播人类学视角看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以贵州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
9.《框架理论下“少数民族”议题的媒介呈现》,《当代传播》2012年第4期。
10.《重构媒介生态环境良性化的途径》,《学术论坛》2012年第3期。
11.《网络使用与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实证研究》,《新闻界》2012年第13期。
12.《贵阳市传单广告传播效果的实证调查》,《新闻知识》2012年第6期。
13.《框架理论下“贵州屯堡”议题的媒介呈现》,《新闻界》2012年第3期。
14.《贵阳市候车亭广告传播效果的实证调查》,《新闻知识》2012年第2期。
15.《环境风险议题的媒体框架分析——以“云南怒江建坝”报道为例》,《新闻界》2011年第8期。
16.《网络舆论的另类表达:狂欢与颠覆》,《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4期。
17.《控制论视域下的网络舆论传播》,《学术论坛》2011年第5期。
18.《网络民族主义的民族学解读》,《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19.《网络舆论与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学术论坛》2010年第5期。
20.《对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解读——以〈百家讲坛〉为例》,《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6期。
鉴定意见之一:该成果对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的关系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尤其对其中“网络民族主义”作了专章论述。在研究了影响网络舆论的外部、内部因素后,对重构中国公共领域的网络舆论提出了相关建议。成果具有系统性强、材料丰富、注重历史演变与当下特征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是我国该领域一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著作。
鉴定意见之二:该成果主要依据公共领域的理论前提,研究网络传播背景下的意见表达及其特征,这显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选题。从目前的成果看,有几个方面给人有比较深的印象:第一,对于中国网络的意见表达之状况,有比较全面的梳理;第二,比较好地归纳了网络表达的特征;第三,对于网络意见表达的特殊性有着比较充分地展示;第四,研究者使用了多种理论,因而能够从多个维度考察网络意见表达,有一定的丰富性。总之,从成果中不难看出,研究者态度是认真的,做了充分的文献和资料准备,努力贴近中国实际,整个分析概括比较平实,思路也是清晰,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网络表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些都很值得肯定。
鉴定意见之三:自互联网兴起并迅速发展为人们沟通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传播手段后,网络舆情及其监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该成果以网络舆情监控与构建公共信息空间为研究课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对解决当今网络传播的现实问题具有推动作用。而且,该成果没有把该研究停留在实践层面,而是从传播学、舆论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将该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探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与公共信息空间(即网络公共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进而探讨网络舆论能否构建公共领域等具有前瞻性与紧迫性的理论问题,不仅赋予该成果以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而且还对传播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具有创新性的贡献。
该成果在学术上的创新性贡献,还体现于能对网络舆情监控与构建公共信息空间这一重要选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概括与解析,并力图总结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如对重构网络公共信息空间问题提出了不少对策性建议,如确立传统主流媒体引导的媒体管控思路、提升网民媒介素养的路径等。因此,有关网络舆论的学术成果已不罕见,但该成果还是在同类研究成果中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路径与观点。该成果还能做到不回避网络传播实践中出现的“伪民意”等难题,并力图对这些难题作出正面的解释与回应。该成果以材料丰富取胜,不仅将他人的有关研究成果悉数收入,还发掘出不少出自作者之手的第一手材料。就该成果而言,其理论前提是科学可行的、或是具有探讨价值的,其基本观点是正确的、鲜明的,其研究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其论证过程是认真严谨的,概念明确、逻辑严密,所有观点均有充分、可靠的论据作支撑。在写作上结构合理,引证规范、表述清晰,文笔顺畅。这一切,反映出作者具有深厚、宽广的理论与知识根底,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
鉴定意见之四:(1)该成果创新程度,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本国家社科项目《网络舆情监控与构建公共信息空间研究》的成果,围绕网络舆论研究对象,从公共领域、舆论、政治民主、议程设置、网络舆论、传播渠道等多个层面和角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舆论学、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展开当代中国网络信息空间建设研究。该成果有较高的创新型。一是立足国情,立足现实的研究。中国社会现实问题需要中国的社会科学的理论回答;本研究具有这样的旨趣,针对中国网络空间的问题,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二是涉及面广。研究成果将与本课题中心议题相关的领域做了必要的研究和梳理,使研究对象具有立体感、纵深感。其主要建树在于,提出了网络舆论传播特性的非理性特质,从社会大系统角度,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心态产生的公共事务不公的溯源;提出在构建新的传播格局中,坚持“传统媒体的舆论主导地位”与“网络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必要补充”关系等等观点。其第8章的理论价值相对而言更为突出,引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诠释中国网络民意的非常态表达,有一定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体系完整,从论述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基础到影响网络舆论的内部因素,再到影响网络舆论的内部因素,从而确立重构网络公共信息空间的对策与建议,理论框架明晰,结论性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该成果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该成果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网络舆论、公共领域、政治民主、议程设置、传播渠道等基本概念的梳理与运用;二是运用了这些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思维,对中国网络舆论状况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较为可靠、令人信服的观点。从而对相同论题往前推进了一步。其第8章的理论价值相对而言更为突出,引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诠释中国网络民意的非常态表达,有一定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表现在深入的理论研究之后的现实问题的对策上。如第16、18 章。
鉴定意见之五:课题探讨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选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整体而言,该课题内容丰富,资料充实,视野开阔,作者对网络舆论的概念、发展,与相关理论的关系,网络舆论的主体、平台、表达地点,网络舆论的影响因素,以及重构网络公共空间的对策与建议等都有论述,课题涉及面广,显示出作者认真的研究态度与较多的精力投入。而且,对丰富内容的驾驭,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显示出作者扎实的研究基础。课题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者在相关理论运用的同时,注重大量案例分析与举例,加强了问题的说服力,增强了课题的现实针对性。对有些问题的分析,显示出作者的深入思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对网络空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互转化的关系的分析、对网络舆论的特点的提炼、对网络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对网络民族主义的认识与分析、重构公共领域的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