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涓:(主编)
沈涓,女,法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主要经历:198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本科,获法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83年-1997年任教于中南政法学院。1997年-1999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至现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0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项目资助”。于韩国国立汉城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台湾玄奘大学作学术访问和讲学。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专业:国际私法,区际冲突法。主要研究成果:《中国区际冲突法研究》(专著);《合同准据法理论的解释》(专著);《冲突法及其价值导向(修订本)》(专著)。
1.陈福勇:《未竟的转型:中国仲裁机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陈卫佐:《比较国际私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立法、规则和原理的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3.陈泽宪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法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池漫郊:《多方多合同仲裁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邓正来:《美国现代国际私法流派(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杜焕芳:《国际民商事司法与行政合作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杜涛:《国际私法的现代化进程:中外国际私法改革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杜新丽:《国际私法实务中的法律问题》,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9.范娇艳:《国际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甘勇:《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高升:《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争议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高晓力:《国际私法上公共政策的运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3.郭玉军主编:《国际法与比较法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4.韩德培:《韩德培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16.贺联博:《反致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17.何其生:《电子商务的国际私法问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8.何其生:《互联网环境下的争议解决机制:变革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何其生:《统一合同法的新发展:〈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何其生:《域外送达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何艳梅、倪振峰:《跨国污染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2.侯登华:《仲裁协议法律制度研究:意思自治视野下当事人权利程序保障》,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
23.黄进:《宏观国际法学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黄进、姜茹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释义与分析》,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5.黄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建议稿及说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6.霍政欣:《不当得利的国际私法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焦燕:《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8.靳文静:《产品缺陷侵权责任例解与法律适用》,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9.李广辉:《〈民商事管辖权及外国判决公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0.李佳勋:《解决两岸商务仲裁法律制度冲突问题之研究:兼论认可与执行仲裁裁决构想》,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1.李金泽:《UCP600适用与信用证法律风险防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2.李晶:《国际民事诉讼中的挑选法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李庆明:《美国〈外国人侵权请求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4.李双元:《国际私法(冲突法篇)》,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李旺:《国际诉讼竞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梁堃:《英国1996年仲裁法与中国仲裁法的修改:与仲裁协议有关的问题》,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7.林建煌:《品读UCP6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林一飞:《中国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执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刘力:《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40.刘仁山:《加拿大国际私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1.刘卫翔:《欧洲联盟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2.刘想树:《国际私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3.刘益灯:《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刘益灯:《国际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45.刘益灯:《跨国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对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6.卢峻:《国际私法之理论与实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马德才:《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48.马志强:《国际私法中最密切联系原则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9.欧福永:《国际民事诉讼中的禁诉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潘攀:《票据的法律冲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齐湘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婚姻家庭继承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2.齐湘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侵权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3.齐湘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原理与精要》,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54.齐湘泉:《外国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55.乔雄兵:《域外取证的国际合作研究:以〈海牙取证公约〉为视角》,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6.秦瑞亭:《冲突法的理论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曲波:《国际私法本体下弱者利益的保护问题》,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58.屈广清等:《国际私法之弱者保护》,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59.任明艳:《国际商事仲裁中临时性保全措施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0.沈涓主编:《国际私法学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61.史飚:《商事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2011年版。
62.石现明:《国际商事仲裁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3.宋建立:《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解决》,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4.宋晓:《当代国际私法的实体取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5.孙巍:《中国商事仲裁法律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6.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编:《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公约集》,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7.万鄂湘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68.王吉文:《2005年海牙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王吉文:《外国判决承认与执行的国际公约模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0.王克玉:《国际民商事案件域外取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71.王晓琼:《跨境破产中的法律冲突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2.吴思颖:《国际商事合同法统一化:原理、目标和路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73.吴一鸣:《国际民事诉讼中的拒绝管辖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74.萧凯:《跨国证券交易的国际私法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5.肖永平:《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6.肖永平:《欧盟统一国际私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7.谢新胜:《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的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78.解正山:《跨国破产立法及适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79.邢钢:《国际私法视野下的外国公司法律规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80.徐冬根:《国际私法趋势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1.徐国建:《国际统一私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82.许军珂:《国际私法上的意思自治》,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3.徐伟功:《不方便法院原则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4.杨玲:《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85.于健龙:《〈纽约公约〉与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实践》,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86.于喜富:《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与协助:兼论中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87.袁发强:《人权保护与现代家庭关系中的国际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8.袁发强:《中国商事仲裁机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9.袁泉:《中国与荷兰国际私法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袁忠民:《仲裁机构的学理与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91.曾涛:《示范法比较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92.詹礼愿:《中国区际商事仲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3.张玲:《跨境破产的国际合作——国际私法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94.张媛:《跨国破产法律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5.赵相林、杜新丽:《国际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原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96.赵相林主编:《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7.郑维炜:《破产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长春出版社2011年版。
98.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9.钟澄:《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弃权规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100.邹国勇:《德国国际私法的欧盟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陈兵:《不当得利的识别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以美国模式为考察对象》,《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2.陈虹:《侵权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兼评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4条》,《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3.陈纪忠:《〈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人民司法》2007年第17期。
4.陈力:《ICC国际仲裁院在我国作成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法商研究》2010年第6期。
5.陈为:《论海上侵权责任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河北法学》2011年第11期。
6.陈卫佐:《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中国特色》,《法律适用》2011年第5期。
7.崔明健:《网络侵权案件的侵权行为地管辖依据评析》,《河北法学》2012年第12期。
8.崔相龙:《论法律选择中的例外条款》,见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办《武大国际法评论》第十四卷第1期,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戴文骐:《论涉外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特区经济》2013年第10期。
10.丁洋洋:《论意思自治原则在侵权领域的扩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视角》,《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11.杜瑞萍:《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2.杜涛:《论物权国际私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度——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13.杜新丽:《论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4期。
14.付蓉:《论我国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的合理性》,《特区经济》2014年第3期。
15.甘勇:《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之研究综述》,见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3),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6.高兰英:《我国涉外信托法律适用制度的立法完善》,《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17.高升:《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争议的理论之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8.高薇:《论仲裁裁决的国籍——兼论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双重标准”》,《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9.郭鹏:《信息网络传播权涉外侵权的中国法院管辖权分析》,《法学评论》2011年第5期。
20.郭万明:《特征性履行说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辨证》,《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1.郭文利:《论我国涉外合同纠纷法律适用默示意思自治不可行》,《河北法学》2010年第7期。
22.郭玉军、靳婷:《被盗艺术品跨国所有权争议解决的若干问题研究》,《河北法学》2009年第4期。
23.郭玉军:《论美国与欧盟国家域外取证领域的冲突及其解决》,《河北法学》2011年第4期。
24.郭玉军:《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婚姻家庭法律选择规则》,《政法论坛》2011年第3期。
25.郭玉军:《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反思及其完善》,《清华法学》2011年第5期。
26.韩德培:《国际私法上的反致问题》,《韩德培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韩欢欢:《论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侵权领域的确立》,《法商论坛》2010年第3期。
28.胡振杰:《不方便法院说比较研究》,《法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9.胡秀娟:《论国际私法中弱者权益之保护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冲击》,《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6年第11期。
30.黄进:《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制定与完善》,《政法论坛》2011年第3期。
31.黄进、杜焕芳:《关于国际私法总则的思考》,见徐冬根主编《跨国法评论》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焦燕:《涉外民事诉讼的被告财产管辖权:比较法之考察》,《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第2期。
33.金彭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不当得利规则》,《中国法学》2012年第2期。
34.金彭年、汪江连:《从反致制度的本质看我国关于反致制度的取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35.李凤琴:《欧盟〈合同之债法律适用条例评析〉——兼论对中国的启示》,见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6.李庆明:《论美国〈外国人侵权法令〉诉讼中的管辖权》,《美国研究》2012年第1期。
37.李卓:《论我国排除反致的合理性》,《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8.刘贵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审判实践中的几个问题》,《人民司法》2011年第11期。
39.刘想树、江保国:《涉外消费合同的法律适用》,见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办《武大国际法评论》第二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刘想树:《仲裁条款的独立性问题》,《现代法学》2002年第3期。
41.龙威狄:《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妨诉效力——以我国立法司法实践为中心》,《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11期。
42.吕岩峰:《论国际物权关系的适当法——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之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3.吕岩峰、王彦志:《国际侵权关系法律适用规则之适当法评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44.马琳:《析德国法院承认中国法院民商事判决第一案》,《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45.马灵霞:《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我国的立法及实践》,《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6.马占军:《我国仲裁协议中仲裁机构认定问题的修改与完善》,《法学》2007年第10期。
47.马志强:《〈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之评析》,《河北法学》2009年第4期。
48.糜毅华、王柯:《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的构建与完善——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相关条款》,《湘潮(下半月)》2013年第3期。
49.齐湘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起草过程中的若干争议及解决》,《法学杂志》2010年第2期。
50.齐彦伟:《论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对弱者的保护——兼评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51.秦建荣:《论我国涉外案件专属管辖范围之合理确定——以比较研究为视角》,《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2.屈广清:《论保护弱者的国际私法方法及其立法完善》,《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53.萨楚拉:《论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五条》,《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54.单海玲:《我国涉外劳动合同立法之完善》,《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4期。
55.沈涓:《法官裁量对结果选择的实现之认识》,见赵建文主编《国际法研究》第四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6.沈涓:《法院地法的纵与限——兼论中国国际私法的态度》,《清华法学》2013年第4期。
57.沈涓:《继承准据法确定中区别制与同一制的理性抉择——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1条》,《国际法研究》2014年第1期。
58.沈涓:《中国法院审理涉外(涉港澳台)民商案件情况》,见黄东黎主编《国际法研究》第八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59.宋连斌、陈静:《重读里斯〈法律选择:规则还是方法〉——兼及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见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0.宋连斌、董海洲:《国际商会仲裁裁决国籍研究——从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复函谈起》,《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61.宋连斌:《涉外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裁判方法——以“仲裁地在香港适用英国法”为例》,《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11期。
62.宋连斌、王珺:《国际商会在中国内地仲裁:准入、裁决国籍及执行——由宁波中院的一份裁定谈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63.宋晓:《特征履行理论:举废之间》,见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4.宋晓:《同一制与区别制的对立及解释》,《中国法学》2011年第6期。
65.宋晓:《意思自治与物权冲突法》,《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1期。
66.孙珺:《欧盟〈关于民商事取证合作第1206/2001号条例〉的法律分析》,《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
67.田晓云:《“直接适用的法”与合同准据法的确定》,《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68.王吉文:《论弱者保护原则对涉外协议管辖的效力问题》,《法学评论》2012年第3期。
69.王吉文:《我国涉外协议管辖限制条件的合理性问题——以协议管辖的级别管辖限制条件为视角》,《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3期。
70.王胜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争议问题》,《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
71.王勇民:《中国仲裁协议形式要件的宽松化趋势评述》,《仲裁研究》2008年第2期。
72.翁杰:《论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8条》,《法学家》2012年第2期。
73.肖芳:《我国法院对“外国法无法查明”的滥用及其控制》,《法学》2012年第2期。
74.肖永平:《最密切联系原则:〈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与中国法之比较》,见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主办《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5.肖永平、龙威狄:《论中国国际私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76.谢新胜:《代理的法律适用规则探析》,见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办《武大国际法评论》第四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7.谢新胜:《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废弃论”之批判》,《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
78.徐崇利:《我国冲突法立法应拓展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范围》,《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2期。
79.徐冬根:《国际私法上的特征性给付方法:规则还是原则》,《清华法学》2010年第3期。
80.徐冬根:《人文关怀与国际私法中弱者利益保护》,《当代法学》2004年第5期。
81.徐宏:《中国参加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二十年回顾》,见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办《武大国际法评论》第八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2.许光耀:《略论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制度》,《法学评论》2012年第6期。
83.许军珂:《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劳动合同中的适用空间——兼论我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立法的完善》,《政法论丛》2009年第1期。
84.许璐:《论意思自治于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限制》,《研究生法学》2013年第3期。
85.许庆坤:《论国际合同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度》,《清华法学》2008年第6期。
86.徐伟功:《论自由裁量主义在冲突法中的渗透》,《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6期。
87.徐伟功:《述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有限理性和自由裁量权为视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88.殷仁胜:《从意思自治的扩展适用看我国侵权冲突法的合理构建》,《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89.于飞:《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离婚领域的适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90.于颖:《〈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2条评析——我国国际私法对消费者之保护》,《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
91.俞渊:《论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福建法学》2012年第2期。
92.袁发强:《我国国际私法中弱者保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法商研究》2014年第6期。
93.袁泉:《不方便法院原则三题》,《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94.袁泉:《传统国际私法连接点在互联网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方略》,《河北法学》2009年第3期。
95.张丽珍:《论法律选择中的替代条款——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北方法学》2011年第6期。
96.张玲:《我国婚姻家庭冲突法立法的新发展》,《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97.张美红:《冲突法中自由裁量权的自由与限制——〈法律适用法〉生效前后之对比》,《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98.张朝霞:《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中的适用与限制》,《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99.赵秀文:《从永宁公司案看公共政策作为我国法院拒绝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理由》,《法学家》2009年第4期。
100.周后春:《当代物权冲突法之新发展》,《河北法学》2012年第5期。
中国古代法律传播史稿
The History of Legal Communication in Ancient China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协同创新机制优化研究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China国际条约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Tnternational Treaties in China's Legal System回顾与展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第六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2017)”论文集
Review and Prospect:to Develop a New Era of Rule of Law in China环境共同侵权研究
On Environmental Joint Tort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