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basis of this book, the academic concept of citizens' subjective discourse power is originally put forward and operationalized, and on this basi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fluencing effects of the subjective discourse power of ordinary Chinese citizens and the subjective discourse power of journalists are quantitatively studied, and then sever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subjective discourse power of Chinese citizens are proposed.(AI翻译)
刘毅(著): 暂无简介
中文部分
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安世遨:《对话——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理论月刊》2015年第7期,第22—25页。
边燕杰、芦强:《阶层再生产与代际资源传递》,《人民论坛》2014年第2期,第20—23页。
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布鲁玛、玛格里特:《西方主义:敌人眼中的西方》,张鹏译,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
蔡雯、陈卓:《媒介融合进程中新闻报道的突破与创新——基于2008年重大新闻报道案例研究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2期,第61—64页。
蔡之国:《“帮忙类”电视节目:底层阶层的权利寻租》,《当代传播》2013年第1期,第61—64页。
曹锦清、陈中亚:《走出“理想”城堡——中国“单位”现象研究》,海天出版社1997年版。
曹志明:《做好四种报道 提升媒体影响力》,《中华新闻报》2009年3月18日。
陈辰:《政治态度、政治参与和媒介使用的关系的研究:基于对澳门特区的研究》,博士论文,澳门科技大学,2014年。
陈成文、彭国胜:《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对农民工阶层丧失话语权的社会学分析》,《天府新论》2006年第5期,第93—97页。
陈春莲:《合理的阶层结构与和谐社会构建》,《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57—59页。
陈恢忠:《论社会分层的功能》,《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56—158页。
陈陆辉、陈映男:《台湾大学生的媒体使用与政治效能感》,《传播文化》2013年第12期,第3—40页。
陈凌云:《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与改革》,《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S1期,第78—80页。
陈陆辉、耿曙:《政治效能感与政党认同对选民投票抉择的影响——以2002年北高市长选举为例》,《台湾民主季刊》2008年第3期,第87—118页。
陈陆辉、连伟廷:《知性、党性与信息——台湾民众政治效能的分析》,《台湾民主季刊》2008年第3期,第121—156页。
陈鹏:《媒体与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关系研究——基于全国代表性数据的实证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101—104页。
陈品皓:《媒体使用行为对选民政治效能感与民主评价的影响——以2004年“立法委员”选举为例》,台湾选举与民主化调查200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北,2005年11月。
陈平、刘润刚、龙涌澜:《社会分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08—112页。
陈胜:《青年生活质量与主客观社会分层研究》,《青年探索》2005年第4期,第31—33页。
陈堂发:《新闻媒介话语权辨析》,《新闻导刊》2004年第3期,第44—45页。
陈婉莹:《思考新闻工作者的独立性》,http://chinamediaresearch.cn/article.php?id=1374,2003年7月18日。
陈伟球:《新媒体时代话语权社会分配的调整》,《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第79—91页。
陈玉明、崔勋:《代际差异理论与代际价值观差异的研究评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第13期,第43—48页。
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东南学术》2008年第4期,第104—110页。
成伟、陈婷婷:《代际差异与冲突之分析》,《长白学刊》2009年第6期,第116—168页。
成伟、牛喜霞、迟丕贤:《社会资本代际传递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9页。
程喆:《话语权:农民工对法律价值的深层诉求——兼谈对农民工话语权的法律保护》,《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第66—70页。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邓红、李玉燕:《电视新闻特别节目的生产与传播机制》,《青年记者》2014年第20期,第59—60页。
丁柏铨、李卫红:《论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一)》,《采写编》2006年第4期,第7—8页。
丁方舟:《作为政治舞台的社会化媒体:框架建构与话语竞争》,《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16—21页。
董树彬:《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与协商民主契合性的探索》,《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第56—60页。
杜李:《论群众路线》,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范敬英:《新闻报道与民众话语权》,《新闻窗》2007年第6期,第88—90页。
梵·迪克:《话语·心理·社会》,施旭、冯冰译,中华书局2003年版。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范雷:《80后的政治态度——目前中国人政治态度的代际比较》,《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54—62页。
方延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变与不变》,载方延明著《新闻与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157页。
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刘擎、殷莹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观察社1947年版。
费云霞:《话语权的双重涵义》,《语文学习》2009年第4期,第74页。
冯广艺:《论话语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54—59页。
冯玉荣、范利国、吴华林:《子女性格与父母性格关系的调查与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年第6期,第114页。
伏东海:《媒体技术与公民话语权的互动发展研究》,《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10期,第216—217页。
傅慧芳:《公民意识的要素结构探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9—16页。
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奇、刘笑盈、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高丙中、袁瑞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高丙中:《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基于“公民性”的评价》,《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2期,第8—14页。
宫宏祥:《论社会分层的负面影响》,《晋阳学刊》2003年第2期,第41—45页。
管成云:《新闻话语的设置、表述与对抗》,《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28—31页。
郭虹:《“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国家治理中应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新途径》,《党政研究》2015年第5期,第84—87页。
郭继文:《从话语权视角谈约瑟夫·奈软力量理论的创新》,《前沿》2009年第9期,第3—5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郭秋永:《抽象概念的分析与测量:“政治效能感”的例释》,载方万全、李有成主编《第二届美国文学与思想研讨会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1年版,第305—342页。
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第32—38页。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韩阳:《政府荣誉的社会建构及其消解》,《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第79—84页。
何春晖、毛佳瑜:《媒体影响力的量化指标》,《新闻实践》2006年第10期,第15—17页。
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管理世界》2003年第6期,第52—62页。
何舟、陈先红:《双重话语空间: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中国官方与非官方话语互动模式研究》,《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8期,第21—27页。
何舟:《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路向》,《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第34—36页。
侯保疆:《公共行政中的公共事务界分》,《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68—73页。
侯东辉、佟丽君、贺敏:《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焦虑的影响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2期,第74—76页。
侯迎忠、赵志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当代传播》2003年第4期,第55—57页。
胡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前线》2012年第12期,第6—25页。
胡蕾:《试论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职场崛起及现实困境》,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胡荣:《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142—159页。
胡岳鹏、倪大伟:《政治认同与利益表达相关性探析》,《前沿》2008年第7期,第64—66页。
黄超、周蓓:《我国文化传媒体制改革的关键点和根本点》,《新闻知识》2010年第11期,第8—10页。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洪基:《审视与超越——青年的时代特征与代际特征》,《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8期,第8—12页。
黄建钢:《青年模糊——代际正在消失乎?》,《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第39—40页。
黄明:《黄明在全国公安机关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扎实有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人民公安部》2016年1月29日。
黄顺铭:《制造职业荣誉的象征:中国官方新闻奖的制度实践(1980—2013)》,《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6期,第29—45页。
黄小勇:《民生新闻与公众政治参与良性关系的构建》,《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第48—51页。
黄轩庄、余海超:《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1期,第62—64页。
黄振辉:《社会资本与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以珠江三角洲S市为例》,《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1年,第172—186页。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贾亦凡:《“半边天”名副其实乎?——上海市女新闻工作者现状抽样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1年第11期,第16—21页。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姜雪:《微博时代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分析》,《传播与版权》2015年第3期,第131—135页。
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82—87页。
蒋士会:《教育功能及其演进》,《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99—104页。
揭爱花:《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空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76—83页。
金波:《传统媒体话语权三问》,《新闻实践》2013年第2期,第7—9页。
金奇:《人的现代化素质略论》,《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43—146页。
金勤明:《试论代际冲突与沟通》,《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第74—76页。
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金雅然、钟笑寒:《电视、政治参与和政治态度: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学报》2014年第1期,第135—162页。
鞠斐:《关于民生新闻背后的市民大众话语》,http://www.zijin.net,2004年12月23日。
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康新贵:《当代中国四大社会阶层分析》,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Info.asp?NewsID=96029,2006年9月27日。
科恩:《论民主》,聂崇信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郎俊杰、钱亚东、董梦妍:《农民工社会诉求代际差异实证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4期,第129—131页。
劳允栋:《英汉语言学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李春玲:《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108—112页。
李丹峰:《媒体使用、媒体信任与基层投票行为——以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投票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第41—51页。
李锋亮、侯龙龙、文东茅:《父母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校中学习与社会活动的影响》,《社会》2006年第1期,第112—129页。
李光斗:《第四次浪潮下的影响力营销》,《广告人》2005年第7期,第87—88页。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44—63页。
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第23—32页。
李华:《“群众路线”:内涵、逻辑与特质》,《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第1期,第5—9页。
李黄骏:《中国语境下“政治参与”的概念辨析》,《理论界》2013年第10期,第12—15页。
李景鹏:《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第13—22页。
李君如:《以协商民主制度的完善践行群众路线》,《前线》2013年第9期,第24—27页。
李克强:《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2/1122/c1004-19667962.html,2012年11月22日。
李路路:《论“单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23—32页。
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萌:《媒体话语权对他人形象的塑造——从台湾歌手萧敬腾爆红现象谈起》,《青年记者》2009年第29期,第5—6页。
李猛、周飞舟、李康:《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总)第16期,第89—108页。
李名亮:《微博、公共知识分子与话语权力》,《学术界》2012年第6期,第75—86页。
李明:《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制度安排的检视与思考》,《人文论谭》2011年第3期,第191—198页。
李明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9期,第100—101页。
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层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社会》2005年第1期,第7—27页。
李培林:《和谐社会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93—99页。
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学海》2006年第4期,第40—46页。
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勤、丁洁:《新闻传播环境与话语权的关系探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78—83页。
李勤:《新闻传播环境对知情权的影响》,《当代传播》2003年第6期,第10—13页。
李琼英:《基于社会分层视野下的利益表达问题探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24—26页。
李水金:《中国公民话语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蔚:《网络信息传播与网络话语权控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110—112页。
李文明:《创新公众参与方式 搭建社会善治平台——略论媒体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作用》,《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年,第164—173页。
李岩:《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与变异》,《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第4—7页。
李元书、李宏宇:《社会分层的含义和原因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13—15页。
李震:《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学海》2004年第3期,第55—62页。
李贞芳、韦路:《影响新闻工作者新闻价值框架形成的因素》,《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4期,第41—44页。
利索夫斯基:《米德论代际关系》,黄德兴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第6期,第52—53页。
联合国教育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梁波:《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求实》2002年第5期,第47—49页。
梁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报纸管理》,《中国记者》1992年第12期,第4—5页。
梁静:《厦大首次公布男女生比例 连续八年“阴盛阳衰”》,《海峡导报》,2015年8月21日。
梁凯音:《对中美关系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的研究》,《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第174—177页。
廖圣清、景杨、张帅:《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社会接触和国家印象:以刻板印象为研究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第40—50页。
廖小平:《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的现代转型和重构》,《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第79—84页。
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代际价值观的嬗变轨迹》,《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215—218页。
林爱珺、张晓锋、童兵:《我国社会的媒介影响与媒介依赖》,《新闻界》2007年第6期,第8—10页。
林大吉:《立言为公 执言为民——关于人民政协话语权的一点思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03—107页。
林林、张玉川:《女性报道者角色的嬗变——从凤凰卫视伊拉克战争谈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2期,第87—89页。
林莺:《言说权力和新闻媒体主体性话语权力构建》,《东岳论丛》2013年第5期,第125—129页。
刘成付:《推进社会转型期话语权的媒介重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26日。
刘海龙:《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困境及其根源》,《新闻记者》2012年第9期,第30—37页。
刘红凛:《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民主》,《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第198—204页。
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怀光、田慧婧:《代际交往的现代发展及其文化模式的重构》,《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03—105页。
刘建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构建小康社会结构》,《理论探讨》2005年第2期,第17—20页。
刘九洲、陈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话语分层研究》,《新闻界》2007年第6期,第106—107页。
刘魁:《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基于意识形态分析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刘少华、戴瑜宏:《政府话语权:流失、分散与重构——基于微博的考察》,《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37—41页。
刘文科、张文静:《论媒体化政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索》2014年第3期,第61—64页。
刘文科:《论大众媒体的政治影响力》,《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2期,第37—45页。
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8—17页。
刘旭涛:《公共事务:政府职能界定的重新思考》,《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第5期,第19—21页。
刘学义:《话语权转移:转型时期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的社会路径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毅:《报纸读者的阅读兴趣调查——基于福建三地的读者调查》,《中国报业》2012年第20期,第38—40页。
刘毅、郝晓鸣:《新闻控制、采编话语权与报道影响力》,《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3期,第23—37页。
刘毅、郝晓鸣:《时政新闻接触与政治参与——对大学生及其父母的代群比较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2017年(总)第42期,第91—144页。
刘艺杰:《〈南方周末〉 的同性恋报道研究——以近十年的样本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4年。
刘云山:《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05/c_1113884946.htm,2015年1月5日。
刘智峰:《论群众路线与群众参与》,《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62—69页。
刘祖云:《社会分层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第89—93页。
刘左元、李林英:《新媒体打破了以往社会分层的对话机制和模式》,《新闻记者》2012年第4期,第95页。
卢家银、张慧子:《网络新闻和娱乐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基于对北京三所高校的调查》,《现代传播》2015年第4期,第48—52页。
陆学艺:《当代中国十大阶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陆晔:《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形态研究》,《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2002年,第158—166页。
陆晔:《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第7—16页。
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第14—22页。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新闻学研究》2002年(总)第71期,第17—59页。
陆晔、俞卫东:《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生产的影响因素——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三》,《新闻记者》2003年第3期,第64—67页。
陆益龙:《态度、认同与社会分层的主观建构——基于2008CGSS的描述性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53—57页。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第71—88页。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罗森堡姆:《政治文化》,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
罗胥克:《制作新闻》,姜雪影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骆峰:《论权势话语与语言规范》,《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31—36页。
骆正林:《新闻的生产标准与政治信息的传播》,《探索》2011年第2期,第108—112页。
吕催芳:《大学教育如何影响政治参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第5期,第70—87页。
吕进:《公共新闻和公众话语权的提升》,《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26—127页。
马丁·阿尔布罗:《官僚制》,阎步克译,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马广海:《阶层分化促使阶层意识凸显》,《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0日。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何道宽译,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迈克尔·G.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十二版),林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刘艺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
毛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第27—32、36页。
梅艳:《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华中科技大学600名本科生的调查》,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孟建、卞清:《我国舆论引导的新视域——关于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互动、博弈的理论思考》,《新闻传播》2011年第2期,第6—10页。
孟令伟:《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http://www.66wen.com,2006年8月24日。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米歇尔·福柯:《话语的秩序》,肖涛译,载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米歇尔·克罗齐、塞缪尔·亨廷顿、绵贯让治:《民主的危机》,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闵大洪:《一位坚持专业操守、治学严谨的学者——悼念挚友李斯颐》,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741035_p_1.html,2012年2月5日。
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载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潘知常、邓天颖:《大型新闻行动:以整合传播推进重大主题报道——〈江苏新时空〉 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实践》,《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第49—51页。
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两个城市的新闻从业者问卷调查》,《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1期,第41—55页。
彭大松:《家庭价值观结构、代际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当代青年研究》2014年第4期,第75—82页。
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11页。
彭正德:《论政治认同的内涵、结构与功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5期,第87—94页。
亓祥晨、彭万秋:《我国城市居民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CGSS 2008的数据分析》,《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年第12期,第84—86页。
齐志坚:《论社会分层对中国农村传统“差序格局”的改变》,《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7—8页。
千石保:《日本的“新人类”——当代日本青年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趋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杨保军:《我国新闻媒介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可能改进方式》,《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73—81页。
秦钠:《透视学历社会》,《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50—54页。
汝绪华:《话语权观的流派探微》,《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9—23页。
汝绪华:《论社会阶层结构与阶层话语权》,《天府新论》2010年第3期,第92—96页。
汝绪华:《论阶层话语权生产的权利制度机制——基于社会阶层结构的分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25—29页。
芮必峰:《新闻专业主义:一种职业权力的意识形态——再论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2期,第72—77页。
若文、胡春晖:《新闻报道的缺陷对传媒影响力的削减》,《今传媒》2004年第7期,第23—24页。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媒体及从业人员新闻道德状况调研”课题组:《上海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道德认知与实践——2013年上海新闻道德状况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14年第3期,第9—12页。
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女记者工作委员会:《2013年上海市女性新闻工作者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14年第3期,第35—42页。
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申丽红:《中国社会阶层变化及其话语体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6—18页。
沈明明:《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施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经济日报》2002年12月23日。
石天华:《21世纪最重要的字》,《现代语文》2004年第10期,第40页。
石研:《新闻工作者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今传媒》2007年第3期,第34—36页。
石瑛、董丁戈:《论基于政治效能感的公民政治参与》,《学术交流》2012年第9期,第17—20页。
时蓉华、任国华:《父母—子女两代人的关系》,《老年学杂志》1988年第3期,第139—142页。
史卫民、张小兵:《中国政治发展范式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宋健、黄菲:《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与其父母的代际互动》,《人口研究》2011年第3期,第3—16页。
孙宝寅:《传媒产业发展与管理体制改革》,《学术专刊》2003年第7期,第1—3页。
孙博:《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影响》,《时代金融》2014年第3期,第166—167页。
孙志刚:《媒体影响力价值几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年8月11日。
谭宏凯:《不仅仅是发声的权利——谈对外传播的“话语权”问题》,《对外传播》2009年第2期,第15—16、32页。
谭凌宇:《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媒介话语权的分配格局与使用情况——以 〈新京报〉 为例》,《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2013年,第160—188页。
陶蕴芳、叶金福:《当前我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实证研究》,《求实》2012年第10期,第62—65页。
田霞:《大学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2—125页。
佟玉华、马继东、徐琦:《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童兵、张涛甫:《关于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创新的观察与思考》,《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2007年,第95—106页。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王春光、李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主观性建构和客观实在》,《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95—100页。
王法硕:《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影响因素——基于上海市十所高校的实证研究》,《电子政务》2014年第2期,第87—98页。
王国华、肖林、汪娟、周海灯:《论舆论场及其分化问题》,《情报杂志》2012年第8期,第1—4页。
王洪波、谭卓、惠济州:《大学生价值观与媒介使用关系研究》,《北京教育》2013年第7—8期,第100—102页。
王凯山:《新闻生产理论视域下的非常态新闻生产》,《青年记者》2013年第23期,第28—29页。
王可园:《提升我国公民政治效能感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2期,第73—80页。
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第45—50页。
王蒙:《互联网上的国家与社会:话语权视角》,《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第4期,第49—53页。
王明生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秋波:《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与途径研究》,《传承》2008年第9期,第112—113页。
王绍光:《毛泽东的逆向政治参与模式——群众路线》,《学习月刊》2009年第12期,第16—17页。
王维国、王瑜卿:《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途径》,《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7—21页。
王小章:《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对当代中国现实的考察》,《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5期,第29—36页。
王馨竹、常若松:《新闻工作者职业压力问卷的编制》,《心理学新探》2010年第5期,第84—88页。
王跃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理论和经验分析——以北方农村为基础》,《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第116—123页。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王子西:《解读电视新闻栏目的民生视角》,《视听》2008年第9期,第27—29页。
威廉·配第:《政治算术》,陈冬野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卫夙谨:《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从农民“跳楼秀”谈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2期,第16—20页。
吴飞、吴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22—129页。
吴申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政治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3期,第116—125页。
吴小英:《代际冲突与青年话语的变迁》,《青年研究》2006年第8期,第1—8页。
吴晓林:《社会结构调整不可忽视中产阶层规模》,《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9月26日。
吴玥、张小贝、杨岳千:《女性新闻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基于北京电视媒体一线采编的实证研究》,《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第7期,第14—15页。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10-08),《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
向俊:《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对公民话语权建构的意义——以 〈新闻调查〉 为例》,《声屏世界》2011年第10期,第20—22页。
夏倩芳:《“挣工分”的政治:绩效制度下的产品、劳动与新闻人》,《现代传播》2013年第9期,第28—36页。
萧思健、廖圣清:《未来新闻工作者如何评价新闻职业道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调查报告》,《新闻记者》1999年第6期,第33—35页。
谢静、徐小鸽:《媒介的组织传播模式及其与新闻生产的关系——上海与新加坡报纸的比较研究》,《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第48—57页。
谢立中:《多元话语分析:以社会分层研究为例》,《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68—102页。
谢秋山、陈世香:《政治效能感与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基于 CGSS 2010的定量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88—95、113页。
谢秋山、许源源:《“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与抗争性利益表达——基于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的定量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4期,第12—20页。
辛章平:《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解》,《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47—52页。
熊光清:《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分析——基于五省市的实地调查》,《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4期,第32—37页。
熊丙奇:《北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有话语权》,http://bqxiong.blogchina.com/1316996.html,2006年2月26日。
熊美娟:《澳门居民政治参与实证研究》,《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45—51页。
休梅克:《大众传媒把关》(中文注释版),张咏华注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安琪:《家庭价值观的变迁特征探析》,《中州学刊》2013年第4期,第75—81页。
徐永光:《中国公民社会元年》,《NPO纵横》2008年第4期,第1—5页。
许耀桐:《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和发展的认识》,《理论探索》2013年第4期,第5—10、13页。
薛海波、符国群、江晓东:《面子意识与消费者购物决策风格:一项70后、80后和90后的代际调节作用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6期,第65—75页。
薛文婷、毕剑琥:《〈中国体育报〉 和 〈体坛周报〉 新闻生产机制之比较》,《体育与科学》2013年第3期,第77—82页。
杨保军:《论新闻传播环境的构成与特征》,《阴山学刊》2005年第2期,第5—12页。
杨春霞:《试析舆论话语权与传媒影响力》,《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9 (下)期,第142—144页。
杨金帮:《新媒体时代的记者素质和修养》,《新闻界》2005年第6期,第132—133页。
杨菊华、李路路:《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26—53页。
杨绿编译:《2015年美国人平均每天使用媒介时间或达15.5小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4日。
姚文华:《记者素质与新闻质量》,《新闻知识》1988年第4期,第28—31页。
姚余芳:《和谐社会与政治观的转型》,《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6期,第33—35页。
伊文:《从汶川到芦山:灾难见证公民社会成长》,《中国减灾》2014年第7期,第31—33页。
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俞可平:《对待中国现代化应走出传统“中西之争”》,《北京日报》2011年11月28日。
喻国明:《角色认知与职业意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抽样调查报告(之一)》,《青年记者》1998年第2期,第4—6页。
喻国明:《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新闻记者》1998年第3期,第10—17页。
喻国明:《21世纪传媒业揭秘》,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
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2期,第5—11页。
喻国明:《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问题单”——兼论传媒体制改革的现实性与迫切性》,《新闻记者》2003年第3期,第35—37页。
喻国明:《微博是个好东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12期,第19—21页。
于泳红:《大学生内隐职业偏见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4期,第672—675页。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盖玉云译,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张蓓:《媒介使用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研究》,《学海》2014年第5期,第56—62页。
张潮、黄超:《新闻媒体对官二代的话语建构——对3家代表性报纸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新闻记者》2013年第3期,第39—44页。
张存:《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张光辉、董业宏:《群众路线与中国参与式民主发展的逻辑契合》,《领导科学》2011年第35期,第4—7页。
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求是》2009年第9期,第43—46页。
张继光:《试论新闻话语权》,《太原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82—83页。
张健:《“话语权”及公民社会中的话语表达》,《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2—38页。
张凌云:《台湾媒体话语与民间话语的碰撞与交融》,《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136—138页。
张明新:《互联网时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检验政治知识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49—57页。
张铭清:《话语权刍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2期,第35—36页。
张平、李国青:《论政治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及其培养》,《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55—57页。
张卿卿:《竞选新闻框架与广告诉求对选民政治效能与信赖感的影响》,《新闻学研究》2002年(总)第71期,第135—165页。
张卿卿:《竞选媒体使用对选民竞选议题知识与政治效能感的影响——以两千年“总统”大选为例》,《选举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9页。
张荣华:《“新闻是如何可能的”:现代新闻话语生产的形式与逻辑》,《阅江学刊》2014年第2期,第92—98页。
张思维、陈尚荣:《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与新闻接触》,《新闻传播》2011年第1期,第23—24页。
张西民:《新闻法制与社会发展》,载董郁玉、施滨海编《中国政治——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张小明:《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7期,第14—19页。
张学标:《新闻话语权中公权力的影响》,《当代传播》2009年第4期,第108—109页。
张雪:《试论公民意识的培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第112—116页。
张翼:《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基于全国性CGSS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第65—74页。
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韵婷:《中国女性传媒工作者话语权变迁探讨》,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5年。
张志安:《新闻生产与社会控制的张力呈现——对 〈南方都市报〉 深度报道的个案分析》,《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年,第165—173页。
张志洲:《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红旗文稿》2010年第14期,第22—24页。
赵海月:《论教育含量对政治参与的制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90—96页。
赵朋飞、王宏健、赵曦:《父母权力资本对子女权力可得性的影响分析——基于CHFS全国调查的发现》,《西北人口》2015年第4期,第102—108页。
赵启正、冯春海:《“国缘”建构的媒体影响力评估》,《新闻战线》2014年第2期,第77—79页。
赵文晶、刘军宏:《碎片化:旨在分享与赋权的新型传播观》,《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3期,第158—165页。
赵艳华:《论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建设》,《理论与当代》2013年第8期,第18—19页。
赵云泽、付冰清:《当下中国网络话语权的社会阶层结构分析》,《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5期,第63—70页。
赵振宇、徐宁:《从35家报社招聘启事看报业人才需求新动向》,《传媒》2004年第4期,第44—46页。
曾凡斌:《社会资本、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基于200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农村数据的研究》,《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2013年,第5—23页。
曾凡斌:《社会资本、媒介使用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基于200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城市数据》,《现代传播》2014年第10期,第33—40页。
曾诗祺:《政党认同、媒介使用与选民投票决定之研究——九十三年第六届“立委”选举之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台湾中山大学,2006年。
曾艺、陈乐:《新闻工作者的微博使用及对其新闻生产的影响》,《新闻传播》2014年第2期,第79—80页。
郑保卫、陈绚:《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第20—22页。
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郑建君:《政治沟通在政治认同与国家稳定关系中的作用——基于6159名中国被试的中介效应分析》,《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1期,第86—103页。
郑磊、朱志勇:《教育是否促进了中国公民的政治选举投票参与——来自CGSS 2006年的调查数据的证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2期,第165—168页。
郑立冬、李钢:《微博时代大学生话语权的实现困境及出路》,《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6页。
郑丽勇、郑丹妮、赵纯:《媒介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第121—126页。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记协:《中国记协印发新修订的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12/30/c_133886602_3.htm,2014年12月30日。
“中国代际关系研究”课题组:《中国人的代际关系:今天的青年人和昨天的青年人——实证研究报告》,《人口研究》1999年第6期,第56—62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广播网:《中国工薪阶层人均收入不到世界一半 评:需改善收入分配》,http://finance.qq.com/a/20120403/003322.htm,2012年4月3日。
“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的现状与发展”课题组:《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的现状与发展》,《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3期,第14—18页。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公布全国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和月最低工资标准》,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9/29/t201509296609111.shtml,2015年9月29日。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与发展”课题组:《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与发展调查报告》,《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第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修订),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2014年7月4日。
钟伟凯:《媒介使用、网络信息对政党认同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2009年。
周劲:《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新闻大学》2013年第4期,第133—140页。
周俊、毛湛文:《规范的失范:基于历年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的实证研究》,《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0期,第152—166页。
周翔、刘欣、程晓璇:《微博用户公共事件参与的因素探索——基于政治效能感与社会资本的分析》,《江淮论坛》2014年第3期,第136—143页。
周小游:《〈人民日报〉 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13年。
周勇:《转型期的困境与压力——对中国新闻工作者心理焦虑的实证分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8期,第55—61页。
“走转改”与新闻队伍建设课题组:《“80后”新闻工作者状况调查》,《新闻战线》2014年第4期,第71—74页。
朱德泉:《给公众更多新闻话语权》,《青年记者》2007年第13期,第77页。
朱天宇:《时政新闻报道的角色与功能》,《新闻传播》2012年第3期,第157页。
庄会晓:《从全民传播的发展趋势分析话语权转移》,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邹吉君、曲卫君:《现代化的内涵及人的现代化》,《东岳论丛》2000年第1期,第75—77页。
英文部分
Aarts,K.,& Semetko,H.A.(2003).The divided electorate: Media use 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Journal of Politics,65(3),759-784.
Abbott,A.(2014).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 An essay on the division of expertlabor.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bramson,P.R.(1983).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 Formation and change.Freeman.
Almond,G.A.,& Verba,S.(1969).The civil cultur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Altschull,J.H.(1995).Agents of power:The media and public policy.Prentice Hall.
Bagozzi,R.P.,& Yi,Y.(1988).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6(1),74-94.
Bakker,T.P.,& De Vreese,C.H.(2011).Good news for the future?Young people,Internet use,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0093650210381738.
Barnes,S.H.(1966).Participation,education,and political competence:Evidence from a sample of Italian socialist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0(2),348-353.
Beam,R.A.(2006).Organizational goals and priorities and the job satisfac tion of US journalists.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83 (1),169-185.
Becker,H.(2000).Discontinuous change and generational contracts.In S.Arber and C.Attias-Donfut(Eds.),The Myth of Generational Conflict:The Family and State in Ageing Societies(pp.114 -132).London: Routledge.
Bergen,L.A.,& Weaver,D.(1988).Job satisfaction of daily newspaper journalists and organization size.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9(2),1-13.
Breed,W.(1955).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Social Forces,33(4),326-335.
Breuer,A.,Landman,T.,& Farquhar,D.(2015).Social media and protest mobilization:Evidence from the Tunisian revolution.Democratization,22 (4),764-792.
Campbell,A.,Gurin,G.,& Miller,W.E.(1954).The voter decides.Evanston,IL:Row,Peterson.
Chan,J.M.,Pan,Z.,and Lee,F.L.F.(2004).Professional aspirations and job satisfaction: Chinese journalists at a time of change in the media,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81(2),254-273.
Chan,M.,&Guo,J.(2011).The impact of political identity,efficacy,and selective media exposure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you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Hong Kong.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Renaissance Grand&Suites Hotel,St.Louis,MO,2015-07-06 from http://citation.allacademic.com/meta/p504827_index.html.
Cook,T.E.(1998).Governing with the news: The news media a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rner,J.(1995).Television form and public address.London: Edward Arnold.
Dan,H.(2011).Power and right:“Yu Lun Jian Du”as a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a from an institutionalism perspective.Journalism Studies,12 (1),106-118.
Debard,R.(2004).Millennials coming to college.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Services,2004(106),33-45.
Demers,D.P.(1994).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size on job satisfaction of top editors at US dailies.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71(4),914-925.
Demers,D.P.(1995).Autonomy,satisfaction high among corporate news staffs.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16(2),91-111.
Duncan,O.D.(1961).A socioeconomic index for all occupations and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oeconomic index,occupations and social status(A.J.Reiss,Ed.),Free Press,Glencoe,IL.pp.109-161.
Easton,D.,& Dennis,J.(1967).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 regime norms:Political efficac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1(1),25-38.
Egri,C,P.,& Ralston,D,A.(2004).Generation cohorts and personal values:A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Organization Science,15(2),210-220.
Form,W.H.,&Huber,J.(1971).Income,race,and the ideology of political efficacy.The Journal of Politics,33(3),659-688.
Fornell,C.,&Larcker,D.F.(1981).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8(1),39-50.
Forrest,A.L.,& Weseley,A.J.(2007).To vote or not to vote? An exploration of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political efficacy and intent to vot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Research,31(1),3-11.
Fowler,G.L.,&Shipman,J.M.(1984).Pennsylvania editors'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sroom.Journalism Quarterly,61(4),822-826.
Gaventa,J.(2003a).Foucault: power is everywhere,http://www.powercube.net/other-forms-of-power/foucault-power-is-everywhere/.Cited 2016-03-15.
Gaventa,J.(2003b).Power after Luke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Gaziano,C.,& Coulson,D.C.(1988).Effect of newsroom management styles on journalists: A case study.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65(4),869-880.
Gitlin,T.(1980).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unmaking of the new left.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Hair,J.F.,Anderson,R.E.,Tatham,R.L.,& Black,W.C.(1998).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Upper Saddle River,NJ: Prentice Hall.
Hallin,D.C.(1992).The passing of the“high modernism”of American journalis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2(3),14-25.
Hanitzsch,T.,& Mellado,C.(2011).What shapes the news around the world? How journalists in eighteen countries perceive influences on their work.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16(3),404-426.
Hanitzsch,T.,Anikina,M.,Berganza,R.,Cangoz,I.,Coman,M.,Hamada,B.,…& Mwesige,P.G.(2010).Modeling perceived influences on journalism: Evidence from a cross-national survey of journalists.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87(1),5-22.
Holmes,J.(2000).Doing collegiality and keeping control at work: Small talk 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In J.Coupland(Ed.),Smalltalk(pp.51 -58).Horlow,England:Pearson.
Hong,L.(1998).Profit or ideology? The Chinese press between party and market.Media,Culture & Society,20(1),31-41.
Joseph,T.(1981).Existing decision-making practices on American dailies.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2(4),56.
Kenski,K.,& Stroud,N.J.(2006).Connections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political efficacy,knowledge,and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50(2),173-192.
Kerlinger,F.N.(1986).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3rd ed.).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Kornhauser,W.,& Hagstrom,W.O.(1963).Scientists in industry: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ostroski,W.L.(1974).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by sidney verba and norman h.nie.(new york: harper &row,1972.pp.xxiii,428.).Journal of Politics,36(1),222-224.
Krueger,B.S.(2002).Assessing the potential of Interne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resource approach.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30(5),476-498.
Kupperschmidt,B.R.(2000).Multigeneration employees: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Health Care Manager,19(1),65-76.
Kushin,M.J.,& Yamamoto,M.(2010).Did social media really matter?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media and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in the 2008 election.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13(5),608-630.
Lambert,R.D.,Curtis,J.E.,Brown,S.D.,&Kay,B.J.(1986).Effects of identification with governing parties on feelings of political efficacy and trust.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4),705-728.
Lancaster,L.C.,& Stillman,D.(2002).When generations collide.Who they are.Why they clash.How to solve the generational puzzle at work.New York:Collins Business.
Lane,R.E.(1959).Political Life:Why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Larson,K.G.(2004).The lnterne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effect of lnternet use on voter turnout(Doctoral dissertation,Georgetown University).
Lee,Chin-Chuan.(1990).Mass media:Of China and about China.In ChinChuan Lee(ed.),Voice of China:The interplay of politics and journalism,pp.3-32.New York:Guilford Press.
Lee,K.M.(2006).Effects of Internet use on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efficacy.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9(4),415-422.
Lin,S.J.(2014).Media use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considered: The actual and perceived influence of political campaign messages.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7(2),135-154.
Lin,Y.,&Lim,S.(2002).Relationships of media use to political cynicism and efficacy:A preliminary study of young South Korean voters.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2(1),25-39.
Lippmann,W.(2004).Public opinion,NewYork,Doner Publications,INC,8.Liu,Q.,& McCormick,B.(2011).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Boundary 2,38(1),101-134.
Mcquail,D.(2000).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An introduction.Sage Publications.
Moon,S.J.(2013).Attention,attitude,and behavior second-level agenda-setting effects as a mediator of media use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40(5),698-719.
Newhagen,J.E.(1994).Media use and political efficacy: The suburbanization of race and clas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45(6),386-394.
Nie,N.H.,Verba,S.,& Kim,J.O.(1974).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life cycle.Comparative Politics,6(3),319-340.
Nygren,G.(2012).Autonomy-a crucial element of professionalization.JOURNALISTIKSTUDIER VID SÖDERTÖRNS HÖGSKOLA 4,73-95.
Oblinger,D.,& Oblinger,J.,Eds.(2005).Educating the net generation.Washington,D.C.:EDUCAUSE.
Pan,Z.,&Chan,J.M.(2003).Shifting journalistic paradigms how China's journalists assess“media exemplars”.Communication Research,30(6),649-682.
Perrucci,R.,Knudsen,D.D.(1983).Sociology,St.Paul:West Publishing Co.,p.228
Parry,E.,& Urwin,P.(2011).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 values:A review of theory and evid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13(1),79-96.
Pollard,G.(1995).Job satisfaction among newsworkers: The influence of professionalism,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and social attributes.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72(3),682-697.
Polumbaum,J.(1990).The tribulations of China's journalists after a decade of reform.Voices of China:The interplay of politics and journalism,33-68.
Rahmawati,I.(2014).Social media,politics,and young adults: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use on young adults' political efficacy,political knowledge,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owards 2014 Indonesia general election.
Rodgers Jr,H.R.(1974).Toward explanation of the political efficacy and political cynicism of black adolesc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8(2),257-282.
Ryfe,D.M.(2009).Broader and deeper a study of newsroom culture in a time of change.Journalism,10(2),197-216.
Salamon,L.M.,& Van Evera,S.(1973).Fear,apathy,and discrimination:A test of three explanation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7(4),1288-1306.
Schlesinger,P.(1987).Putting“reality”together: BBC news.New York:Methuen.First published 1978 by Constable & Co.,Ltd.,London.
Schulz,W.(2005).Political efficacy and expecte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ong lower and upper secondary students.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data from the IEA civic education study.Online Submission.
Shi,T.(1999).Voting and nonvoting in China:Voting behavior in plebiscitary and limited-choice elections.The Journal of Politics,61(4),1115-1139.
Shils,E.(1997).The virtue of civility: Selected essays on liberalism.Tradition and Civil Society,Chicago:Liberty Fund.
Shoemaker,J.Pamela and Reese,Stephen D.(1996).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New York: Longman Publishers.
Silverstein,M.,& Bengtson,V.L.(1997).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adult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s in American famil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3(2),429-460.
Sjovaag,H.(2013).Journalistic autonomy: Between structure,agency and institution.NORDICOM Review: Nordic Research o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34(Special Issue),155-167.
Skovsgaard,M.(2014).Watchdogs on a leash? The impact of organisational constraints on journalists' perceived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uperiors.Journalism,15(3),344-363.
Soloski,J.(1989).News reporting and professionalism:Some constraints on the reporting of the news.Media,Culture & Society,11(2),207-228.
Spector,P.E.(1997).Job satisfaction: Application,assessment,causes and consequences.Thousand Oaks,CA:Sage.
Stamm,K.,&Underwood,D.(1993).The relationship of job satisfaction to newsroom policy changes.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70 (3),528-541.
Tuchman,G.(1976).Telling storie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6(4),93-97.
Tuchman,G.(1978).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New York:Free Press.
Turner,G.(2000).British cultural studies.London: Routledge Press.
Wang,H.(2010).How big is the cage?An examination of local press autonomy in China.Westminster Paper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7(1),56-72.
Ward,C.R.(1997).The context of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In S.Newman,C.R.Ward,T.B.Smith,J.O.Wilson,J.M.McCrea,G.Calboun,E.Kingson& T.Francis(Eds.),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Past,present and future (pp.21-36.).Washington D.C.: Taylor&Francis.
Wareing,S.(2004).What is language and what does it do? In L.Thomas,S.Singh,J.Peccei,J.Thornborrow.,&J.Jones(Eds.),Language,society and power:An introduction(pp.1-16).London:Routledge.
Weaver,D.H.,&Wilhoit,G.C.(1996).The American journalist in the 1990s:U.S.news people at the end of an era.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Wetherell,M.,& Potter,J.(1992).Mapping the language of racism: Discourse and legitimisation of exploitation.New York;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Willnat,L.,Wong,W.J.,Tamam,E.,& Aw,A.(2013).Online media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case of Malaysia.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16(4),557-585.
Winfield,B.H.,& Peng,Z.(2005).Market or party controls? Chinese media in transition.Gazette,67(3),255-270.
Wu,C.L.(2003).Psycho-political correlates of political efficacy the case of the 1994 New Orleans Mayoral Election.Journal of Black Studies,33(6),729-760.
Yong,Z.V.,& Lee,F.L.F.(2013).What does it take for women journalists to gain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Gender disparities among pulitzer prize winners,1917 - 2010.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90 (2),248-266.
Zhong,Y.,& Chen,J.(2002).To vote or not to vote: An analysis of peasants' participation in Chinese village election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35(6),686-712.
Zi,L.(2003).Breaking news,state media reform.Beijing Review,46 (35),11-12.
Ziter,C.B.(1981).Commentary:More effective people management through QWL.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2(3),64-69.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