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旭:《王船山哲学》,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之研究》,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
林安梧:《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台湾学生书局1998年版。
曾昭旭:《船山之〈春秋〉学》,《中国文化月刊》,1980年第14期。
曾昭旭:《论王船山之即气言体》(上、下),《鹅湖》1976年第10期。
曾昭旭:《王船山及其学术提要》,《华学月刊》1978年第77期。
曾昭旭:《船山论“道生于余情”》,《鹅湖》1977年第3期。
曾昭旭:《王船山之人道论-心之创造与主观实践之履行》,《高雄师院学报》1976年第4期。
曾昭旭:《论王船山与宋明儒在根本方向上的异同》(一),《湖南文献》1977年总第18期。
曾昭旭:《论王船山与宋明儒在根本方向上的异同》(二),《湖南文献》1977年总第19期。
曾昭旭:《读船山论天理人欲》,《鹅湖》1977年第2期。
曾昭旭:《船山之易学》,《中国文化月刊》1980年第12期。
曾昭旭:《王船山周易大象解的意义》,《船山学刊》1993年第2期。
曾昭旭:《述王船山对佛老庄之批判》,《孔孟学报》1979年第38期。
曾昭旭:《王船山之人文化成论——性之凝成与客观事业之成就》,《高雄师院学报》1977年第6期。
曾昭旭:《读船山论慎言》,《鹅湖》1977年第12期。
曾昭旭:《读船山论庶民之害》,《鹅湖》1977年第1期。
曾昭旭:《述王船山对〈诗经〉之研究》,《孔孟学报》1979年第37期。
曾昭旭:《船山之史学》,《中国文化月刊》1980年第14期。
牟宗三:《王船山之论佛老与申韩》,《幼狮月刊》1954年第9期。
牟宗三:《黑格尔与王船山》,《生命的学问》,台湾三民书局1987年版。
钱穆:《王船山学说》,上海《时事新报》副刊,1923年2月9日。
钱穆:《王船山孟子性善义阐释》,《香港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61年。
钱穆:《王船山》,《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三章,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梁漱溟:《读王船山〈庄子解〉》,《勉仁斋谈书录》,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冯友兰:《对于王船山哲学的一些看法》,《江海学刊》1962年第12期。
冯友兰:《王夫之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辩证法思想》,《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冯友兰:《后期道学的高峰——王夫之的哲学体系》,《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第五十九章,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唐君毅:《王船山之天道论》、《王船山之性命天道关系论》、《王船山之人性论》、《王船山之人道论》、《王船山之人文化成论》,《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唐君毅全集》卷十九,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唐君毅:《王船山以降之即“气质”、“才”、“习”、“情”、“欲”以言性义》,《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第十六章,《唐君毅全集》卷十五,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唐君毅:《王船山及清儒与事理》,《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第二章,《唐君毅全集》卷十二,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贺麟:《王船山的历史哲学》,原载1946年10月《哲学评论》第10卷第1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张君劢:《王船山》,《新儒家思想史》第二十六章,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张君劢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林安梧:《“正统论”的瓦解与重建——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为核心》、《王船山的历史诠释学》,《中国近代思想观念史论》第二、三章,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版。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梁漱溟:《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漱溟卷》,刘梦溪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1—6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熊十力:《十力语要》,中华书局1996年版。
熊十力:《新唯识论》,台湾广文书局1974年版。
熊十力:《心书》,《熊十力全集》第一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熊十力:《读经示要》,台湾明文书局1984年版。
牟宗三:《历史哲学》,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台湾三民书局1987年版。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牟宗三:《时代与感受续篇》,牟宗三先生全集编委会整理《牟宗三先生全集》24,台北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版。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唐君毅全集》卷十九,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唐君毅全集》卷十五,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唐君毅:《中国人文与当今世界》(上、下),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
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全一册),《唐君毅全集》卷二十,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上、下),《唐君毅全集》卷二十三、二十四,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版。
徐复观:《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徐复观卷》,刘梦溪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人生观》,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张君劢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方东美:《生生之德》,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版。
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版。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钱穆:《晚学盲言》(上、下),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1—8),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
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大陆讲学,问难和讨论》,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
林安梧:《当代新儒家哲学史论》,明文书局1996年版。
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的体用哲学的诠释与重建》,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述先:《当代中国哲学论·问题篇》,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6年版。
刘述先:《当代中国哲学论·人物篇》,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6年版。
刘述先:《大陆与海外——传统的反省与转化》,台北允晨文化事业公司1989年版。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1—5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船山全书》(全第一至十六册),岳麓书社1988—1996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编:《王船山手迹》,1982年版。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
朱熹:《朱子语类》,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方以智:《方以智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方以智:《东西均》,上海中华书局1962年版。
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57年版。
罗正钧:《船山师友记》,岳麓书社1982年版。
王永祥:《船山学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张西堂:《王船山学谱》,长沙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本,1938年版。
朱迪光编:《王船山研究资料索引》,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湖南省船山学社编:《王船山研究参考资料》,湖南省船山学社1982年版。
刘志盛、刘萍:《王船山著作丛考》,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会联合会、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编:《王船山学术讨论集》(船山逝世270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1965年版。
《船山学术研究集》第一辑(船山逝世280周年纪念文集),台湾船山学会1972年版。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集》(船山逝世290周年纪念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罗小凡、王兴国主编:《船山学论》(船山逝世300周年纪念文集),船山学刊社1993年版。
《王船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船山逝世300周年纪念文集),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中华书局1962年版,1978年10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重印。
郑州大学嵇文甫文集编辑组编:《嵇文甫文集》(上、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侯外庐:《船山学案》,岳麓书社1982年版。
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8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萧萐父:《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萧萐父:《船山哲学引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萧萐父、许苏明:《王夫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一、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991年版。
方克立主编:《现代新儒学辑要》丛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方克立、杨守义、肖文德编:《中国哲学史论文索引》(上、下),1988年版。
方克立:《方克立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余英时:《现代儒学论》,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6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张怀承:《王夫之评传——民族自立自强之魂》,广西教育出版社1965年版。
邓谭洲:《王船山传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陆复初:《王船山学案》,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蔡尚思:《王船山思想体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黄明同、吕锡琛:《王船山历史观与史论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衷尔钜:《王夫之》,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章启辉:《邝世大儒:王夫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远宁:《中国古代易学发展第三个圆圈的中介:船山易学思想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汪学群:《王夫之易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林聪舜:《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变迁与发展》,学生书局1990年版。
黄克剑 林少敏编:《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徐复观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
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3年版。
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郑家栋:《现代新儒学概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郑家栋:《当代新儒学史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宋志明:《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李道湘:《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熊十力等著:《中国哲学思想论集》现代篇3,(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版。
刘雪飞主编:《现代新儒学研究》,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④(傅永聚、韩钟文主编),中华书局2003年版。
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严寿澂:《船山思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一、七、八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马积高主编,吴容甫点校,岳麓书社1997年版。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萧萐父:《近二十年国外及台湾学者关于王船山研究的一些概况》,《船山学术研究简报》1982年第2期。
萧萐父:《唐君毅之哲学观及其对王船山哲学之阐释——读〈中国哲学原论〉》,《哲学研究》1989年第7期。
唐明邦:《熊十力论船山易学》,《船山学报》1988年第1期。
宋志明:《贺麟对王夫之哲学的研究与借鉴》,《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3期。
王兴国:《简论冯友兰先生的船山研究》,《船山学刊》1996年第2期。
王兴国:《侯外庐先生对船山学的贡献》,《湘学》第三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兴国:《萧萐父先生对船山学的贡献》,《湘学》第三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