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佛教经典
长阿含经(22卷),(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一册
中阿含经(60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一册
杂阿含经(50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二册
增一阿含经(51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二册
巴利藏经《相应部》
放光般若经(20卷),(西晋)无罗叉译,大正藏第八册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7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八册
道行般若经(10卷),(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第八册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10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八册
妙法莲华经(7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九册
佛说须真天子经(4卷),大正藏第十五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正藏第九册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1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大般涅槃经(40卷),(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佛说大般泥洹经(6卷),(东晋)法显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维摩诘所说经(3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十四册
大法鼓经(2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九册
金光明经(4卷),(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大方等如来藏经(1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佛说不增不减经(1卷),(元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佛说无上依经(2卷),(梁)真谛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入楞伽经(10卷),(元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大乘入楞伽经(7卷),(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解深密经(5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佛说佛地经(1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大乘密严经(3卷),(唐)地婆诃罗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大乘密严经(3卷),(唐)不空译,大正藏第十六册
二 印度佛教论典
舍利弗阿毗昙论(30卷),(姚秦)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大正藏第二十八册
阿毗昙心论经(6卷),大正藏第二十八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十七册
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十九册
成实论(16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大智度论(100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中论(4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三十册
瑜伽师地论(100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册
决定藏论(3卷),(梁)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册
十地经论(12卷),(后魏)菩提流支等译,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辨中边论(3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大乘庄严经论(13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究竟一乘宝性论(4卷),(后魏)勒那摩提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摄大乘论本(3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摄大乘论(3卷),(陈)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7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佛性论(4卷),(陈)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大乘百法明门论(1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摄大乘论世亲释(10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摄大乘论无性释(10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摄大乘论释(15卷),(陈)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成唯识论(10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16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异部宗轮论(1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四十九册
三 中国撰述
大乘义章(26卷),(隋)慧远撰,大正藏第四十四册
大乘起信论义记(5卷),(唐)法藏作,大正藏第四十四册
大乘起信论别记(1卷),(唐)法藏作,大正藏第四十四册
起信论疏(2卷),(唐)元晓作,大正藏第四十四册
大乘起信论别记(2卷),(唐)元晓作,大正藏第四十四册
三论玄义(1卷),(隋)吉藏作,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法华玄义(20卷),(隋)智顗作,大正藏第三十三册
四教义(12卷),(隋)智顗作,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摩诃止观(20卷),(隋)智顗作,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金刚錍(1卷),(唐)湛然,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禅源诸诠集都叙(4卷),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大乘法苑义林章(7卷),(唐)窥基撰,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成唯识论述记(20卷),(唐)窥基撰,大正藏第四十三册
辨中边论述记(3卷),(唐)窥基撰,大正藏第四十四册
能显中边慧日论(4卷),(唐)慧沼作,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华严五教止观(1卷),(唐)杜顺作,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华严经搜玄记(10卷),(唐)智俨作,大正藏第三十五册
华严一乘十玄门(1卷),(唐)智俨作,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4卷),(唐)智俨作,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华严经探玄记(20卷),(唐)法藏作,大正藏第三十五册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4卷),(唐)法藏作,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华严法界玄镜(2卷),(唐)澄观作,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原人论(1卷),(唐)宗密作,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1卷),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1卷),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宗镜录(100卷),(宋)永明延寿作,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四 争议经论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藏第十七册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10卷),大正藏第十九册
大乘起信论(1卷),(梁)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大乘起信论(1卷),(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五 梵本经论
U.Wogihara 等:
-Sūtram,Tokyo:The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1958
S.V.Limaye:Mahāyānasūtrālaṃkāra,Sri Satguru Publications,1992
中村瑞隆:《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梵汉对照),华宇出版社,1988年
G.M.Nagao:Madhyāntavibhāga-
,Suzuki Research Foundation,1964
U.Wogihara:Abhisamayālaṃkāra
U.Wogihara:Bodhisattvabhūmi
V.Bhattacharya:Yogācārabhūmi,Calcutta University of Calcutta,1957
Dr.P.L.Vaidya:Saddharmala ·n kāvatārasūtram,Darbhanga:The Mithila Institute,1963
丹珠尔、甘珠尔,电子版
黄宝生译注:《梵汉对勘:入楞伽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六 现代论著
欧阳竟无编,《藏要》,上海书局
松本史朗著,肖平、杨金萍译,《缘起与空》,经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松本史朗:《禅思想的研究批判》,东京大藏出版社,1989年
袴谷宪昭:《本觉思想批判》,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1年
袴谷宪昭:《批判佛教》,大藏出版株式会社,2005年
伊藤隆寿著,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佛教之批判的研究》,香港经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杰米·霍巴德、保罗·史万森主编,龚隽、冯焕珍、周贵华、刘景联等译:《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J.Hubbard & P.L.Swanson:Pruning the Bodhi Tree: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Hoh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
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三),岩波书店,1965年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春秋社,1974年
中村元:《原始佛教之思想》,春秋社,1971年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华宇出版社,1986年
季羡林主编:《杨仁山居士文集》,黄山书社,2006年
王雷泉编:《悲愤而后有学——欧阳渐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麻天祥主编:《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四卷
《太虚大师全书》,网络电子版
《吕澂佛学论著选集》五卷,齐鲁书社,1991年
王恩洋著:《中国佛教与唯识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王恩洋先生论著集》(10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释印顺的著述:
1.《妙云集》,台湾正闻出版社,2000年
《药师经讲记》
《中观论颂讲记》
《摄大乘论讲记》
《大乘起信论讲记》
《佛法概论》
《中观今论》
《唯识学探源》
《性空学探源》
《太虚大师年谱》
《佛在人间》
《学佛三要》
《以佛法研究佛法》
《净土与禅》
《青年的佛教》
《我之宗教观》
《无诤之辩》
《教制教典与教学》
《佛教史地考论》
《华雨香云》
《平凡的一生》(重订本)(印顺文教基金会,2005年)
《佛法是救世之光》
2.《华雨集》(五册):台湾正闻出版社,1993年
3.专书
《印度之佛教》,台湾正闻出版社,1992年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湾正闻出版社,1993年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湾正闻出版社,1994年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湾正闻出版社,1992年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正闻出版社,1994年
《空之探究》,台湾正闻出版社,1992年
《如来藏之研究》,台湾正闻出版社,1992年
《中国禅宗史》,台湾正闻出版社,1994年
《永光集》,印顺文教基金会,2004年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释印顺等主编:《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林镇国:《空性与现代性》,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
周贵华:《唯心与了别—根本唯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周贵华:《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周贵华:《唯识通论——瑜伽行学义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周贵华:《作为佛教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
周贵华:《唯识明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周贵华:《言诠与意趣——佛教义学研究》,2012年
张文良:《“批判佛教”的批判》,人民出版社,2013年
郑晓江主编,《融通孔佛:一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七辑——《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吕凯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dhatu-vada”为中心之省察》(硕士论文),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1995年
杜正民:《如来藏学研究小史》,《佛教图书馆馆讯》第十二期,1997年
Sir M.M.Williams: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