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mposition of Pumi religions is relatively complex, ranging from Shabi (Yabi) with a strong primitive religious component, to Tibetan Buddhism, which is highly cultured, and Hangui Religion, which combines primitive religion and Tibetan Buddhism. In Pumi civil society, there is actually a situation in which Han Guoism, Tibetan Buddhism, and Shibi Buddhism coexist. This book is the first systematic study of Pumi religion in China, based on absorbing the latest results of Pumi (including Pumi Tibetan) religiou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sufficient field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the Pumi people in northwest Yunnan (Yunnan), the religious and cultural phenomena of the Pumi people, the Pumi religious priests and scriptures, the local cultural foundation of the Pumi religious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Pumi religious culture in the adaptation and change of multiculturalism, including "Shibi Rongken" Various religious practices, including ritual venues,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the "Tibet-Yi Corridor" are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d and studied. This book also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f the Pumi people based on the Pumi religion, opens up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Pumi religiou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opens up a new direction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umi culture.(AI翻译)
熊永翔:(著)
熊永翔,又名奔厦·泽米,普米族,云南宁蒗人,教授,四川大学宗教哲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后。通普米、彝、纳西、摩梭、藏、傈僳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及英语,为我国第一位在国内贯通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的普米人。现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委员会主席、研究生导师,兼云南省普米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和承担《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中国普米人族别识异与民族认同建构研究》、《普米族韩规古籍译注》、《普米族哲学思想史》、《中国节日志·吾昔》、《民族识别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等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中国文化部项目10余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CSSCI级论文20余篇,编、著、合编各类学术著作10余部。获有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优秀”。
(吴)韦昭注:《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6年版。
(汉)刘安撰,陈一平校注:《淮南子校注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晋)皇甫谧撰,陆吉点校:《帝王世纪》,齐鲁书社2010年版。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
(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唐)樊绰撰,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2年版。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
(宋)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沈括撰,侯真平校点:《梦溪笔谈》,岳麓书社2002年版。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见(清)永瑢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宋)罗泌:《路史》,见(清)永瑢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元)张道宗:《纪古滇说集》,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本。
(元)周致中著,陆峻岭校注:《异域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陈文修、李春龙、刘景毛校注:《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明)倪格辑,(清)王裕校理,(清)胡蔚增订,木芹会证:《南诏野史会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明)诸葛元声撰,刘亚朝校点:《滇史》,德宏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明)徐宏祖撰,挥波、刘刚强点校:《徐霞客游记》,岳麓书社1998年版。
(明)李元阳:《李中溪全集》,《云南丛书》集部之六,云南图书馆藏版。
(明)刘文征撰,古永继校点:《滇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明)陈文撰: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续四库全书》本。
(明)谢肇淛:《滇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杨慎:《滇载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钟添纂次,田秋删定,洪价校正:嘉靖《思南府志》,中国西南文献丛书本。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永瑢、纪昀等总纂:《文渊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清)吴任臣,徐敏霞、周莹点校:《十国春秋》,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徐炯:《使滇日记》、《使滇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清)谢圣纶:《滇黔志略》,《中国西南文献丛书》本。
(清)杨琼:《滇中琐记》,《中国西南文献丛书》本。
(清)曹树翘:《滇南杂志》,(清)王锡祺辑:《小方壶舆地丛钞》,光绪十七年(1891年),上海著易堂排印本。
(清)冯延:《滇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鄂尔泰等监修:《云南通志》,见(清)永瑢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清)鄂尔泰等监修:乾隆《云南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黄廷桂等监修:乾隆《四川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黄宅中修,邹汉勋撰:《大定府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刻本。
(清)金拱等监修:乾隆《广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管学宣修,万咸燕纂:乾隆《丽江府志略》,清乾隆八年(1743年)刻本。
(清)王世贵、张伦纂修:康熙《剑川州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清)蒋旭修、陈金压纂:康熙《蒙化府志》,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刻本。
(清)高,映撰,侯冲、段晓林点校:《鸡足山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
(清)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刘声木撰,刘笃龄点校:《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中华书局1998年版。
(清)余庆远:《维西见闻纪》,载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二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清)季振宜编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云南大学历史系民族历史研究室油印本, 1979年。
(清)叶昌炽撰,韩说校注:《语石校注》,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
(清)吴广成:《西夏书事》,《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87册。
《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6年版。
《中国野史集成》,巴蜀书社1993年版。
《卫藏通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王国维校:《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周才珠、齐瑞端译注:《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王强模译注:《列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岩峻、吉云译注:《庄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李梦生:《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吕不韦著,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
苏晋仁、萧炼子校正:《〈册府元龟〉吐蕃史料校正》,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
汤开建、刘建丽辑校:《宋代吐蕃史料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叶玉森:《叶玉森甲骨学论著整理与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版。
姜方炎编:《词人评传》,成都古籍书店复印本,1984年。
郦道元:《水经注》,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袁珂:《神话大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袁珂校著:《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1996年版。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年版。
周鸣琦、李人凡主编:《中国各民族年节祭会大事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胡孚深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甲骨文献集成》第七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方国瑜主编,徐文德、木芹、郑志惠纂录校订:《云南史料丛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高国祥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一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霖灿:《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九,1967年。
尤中校注:《僰古通纪浅述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王叔武辑著:《云南古佚书钞》,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思想战线》编辑部编:《西南少数民族风俗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神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中华民族源流集成·信仰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中国古代民族志》,中华书局2004年版。
《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6期。
《羌族研究》编辑委员会、《四川省志·民族志》编委办公室:《羌族研究》第一辑,1991年。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编:《西南民族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年版。
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南民族问题新论》第一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民族研究论文选》第一辑,1983年。
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禹羌文化研讨文集》,2003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雅砻江下游考察报告》,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编印,1983年。
曹本冶主编:《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南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云南省编辑组:《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云南省编辑组:《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五)》,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云南省编辑组:《云南民族民俗和宗教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南方民族的文化习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民族文学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下卷,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
普米族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普米族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基诺族普米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编:《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文化局编:《兰坪民间故事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普米族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普米族歌谣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兰坪县志编纂委员会:《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委员会编纂:《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木里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木里藏族自治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冕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冕宁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四川省九龙县志编纂委员会:《九龙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怒江州政协编:《兰坪普米族社会历史调查专辑》,《怒江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
云南民族学会编:《云南民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英]弗雷泽著,徐育新登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英]普里查德著,覃俐俐译:《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英]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编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英]柯林武德著,吴国盛、柯映红译:《自然的观念》,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英]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陶然士著,陈斯惠译:《羌族的历史、习俗和宗教——中国西部的土著居民》,成都美国圣经会1920年版。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伊利亚德著,晏可佳、姚蓓琴译:《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詹姆斯著,蔡怡佳、刘宏信译:《宗教经验之种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乔治·桑塔亚纳著,犹家仲译:《宗教中的理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约瑟夫·洛克著,刘宗岳等译:《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美]威廉·亚当斯著,黄剑波、李文建译:《人类学的哲学之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洛克著,白庚胜、杨福泉编译:《纳西人驱逐使人致病之恶鬼的仪式》,载《国际纳西东巴文化研究集粹》,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美]保罗·蒂希利著,陈新权、王平译:《文化神学》,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法]莫斯等著,杨渝东等译:《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杜尔干著,林宗锦、彭守义译:《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黄锡光等译:《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法]石泰安著,耿昇译:《汉藏走廊的羌族》,《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
[法]石泰安著,耿昇译:《川甘青藏走廊古部族》,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2年版。
[法]石泰安著,耿昇译:《西藏的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版。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意]图齐、[德]海西希著,耿升译,王尧校订:《西藏和蒙古族的宗教》,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意]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著,高秉江译:《宗教现象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苏]海通著,何星亮译:《图腾崇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苏]约·阿·克雷维列夫著,王先睿、冯加方等译:《宗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苏]柯斯文著,张锡彤译:《原始文化史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苏]高尔基:《高尔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俄]捷连吉耶夫·卡坦斯基著,崔红芬、文志勇译:《西夏物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德]马克思著,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译:《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德]恩格斯:《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德]恩格斯:《德国古代的历史和语言》,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施密特著,萧师毅、陈祥春译:《原始宗教与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德]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著,李永平译:《诗与宗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德]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奥]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日]白川静著,何乃英译:《中国古代民族》,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日]渡边欣雄:《汉族的民俗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印度]阿底峡尊者等,卢亚军译注:《西藏的观世音》,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意]图齐等著,向红笳译:《喜马拉雅的人与神》,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
阿旺贡噶索南著,陈庆英、高禾福、周润年译注:《萨迦世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白寿彝:《民俗学和历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班钦索南查巴著,黄颢译:《新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蔡巴·贡噶多吉著,东嘎·洛桑赤列校注,陈庆英、周润年译:《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蔡华:《人思之人: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性》,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岑家梧:《图腾艺术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岑家梧译:《中国原始社会史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陈宗祥、邓文峰:《白狼歌研究(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陈斌、赵云生:《苗族文化论》,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陈红光:《普米风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陈兴龙:《羌族释比文化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陈春勤:《羌族文化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陈蜀玉主编:《羌族文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佟德富:《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经籍汇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段丽萍:《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顿珠拉杰:《西藏本教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丁一、罗永康、李斌、李家骥:《羌族释比文化探秘》,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丁文江:《爨文丛刊》,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段炳昌、赵云芳、董秀团编著:《多彩凝重的交响乐章》,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方素梅:《中国少数民族禁忌大观》,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裴文:《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郭武:《道教与云南文化——道教在云南的传播、演变及影响》,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郭一编著:《可触摸的历史——云南民族文物古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尕藏加:《雪域的宗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龚荫编:《明清云南土司通纂》,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格桑顿珠、杨照辉主编:《普米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胡文明主编:《普米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韩军学:《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和士华:《纳西古籍中的星球、历法、黑白大战》,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何耀华:《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何光岳:《氐羌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何新:《诸神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和龚、张山主编:《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黄懿陆:《壮族文化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黄绍文:《诺玛阿美到哀牢山》,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黄光学、施联朱:《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民族出版社 2005年版。
何斯强、将彬:《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侯冲:《云南阿吒力经典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俗学会编,姜彬主编:《中国民间文化——民间文化研究》,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彭兆荣:《西南舅权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刘尧汉:《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
拉木·嘎吐萨主编:《摩梭达巴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林斡:《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罗竹风主编:《宗教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艺文印书馆1969年版。
刘万庆、吴雅芝编:《中国少数民族风物传说选》,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吕大吉:《西方宗教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亦园:《宗教与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支实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绍明:《民族学》,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李绍明、程贤敏编:《西南民族研究论文选》,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李绍明、刘俊波编:《尔苏藏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李绍明、童恩正主编:《雅砻江流域民族考察报告》,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李正清:《大理喜洲文化史考》,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李国文:《李国文纳西学论集》,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李国文等编著:《古老的记忆——云南民族古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国文编著:《通向彼岸的桥梁:云南民族宗教信仰》,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李国文、龚友德、杨国才:《智慧的曙光:民族宗教哲学探》,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李国文:《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调查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李昆声:《云南艺术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
莲华生、徐进夫译:《西藏度亡经》,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陆少尊:《普米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卢亚军译:《西藏的观世音》,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林冠群:《唐代吐蕃历史与文化论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
剌明清、胡文明等:《普米族简史》(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马长寿:《马长寿民族史研究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毛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牟钟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一辑,宗教出版社2002年版。
南文渊:《藏族生态伦理》,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
祁庆富:《西南夷》,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新亚细亚学会,1934年。
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石硕:《青藏高原的历史与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孙正聿:《孙正聿哲学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施传刚:《永宁摩梭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史波:《神鬼之祭: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宋兆麟:《泸沽湖畔的普米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斯陆益:《傈僳族文化论》,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覃光广、李民胜等:《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佟德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土观·罗桑却季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万建忠:《中国历代葬礼》,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王国维:《鬼方昆夷狁考》,《观堂集林》卷十三。
王家祐:《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版。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中华书局2008年5月版。
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天玺、李国文:《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王明东:《新知与审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管窥》,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尧编:《藏学概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王震亚编:《普米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王恒杰:《迪庆藏族社会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肖万源、伍雄武、阿不都库秀尔:《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夏之乾:《中国少数民族的丧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熊胜祥主编:《普米族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熊贵华:《普米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邢肃芝口述,张健飞、杨念群笔述:《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徐平、徐丹编著:《东方大族之谜》,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徐朝华注:《尔雅今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沿革史(先秦至汉晋时期)》,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尤中:《云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殷海涛:《普米族谚语》,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严汝娴、王树伍:《普米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严汝娴、陈久金:《普米族》,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严汝娴:《中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普米族》,中国妇女出版社1986年版。
杨仲录、张福三、张楠主编:《南诏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杨庆堃著,范丽珠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及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杨成志人类学民族学文集》,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杨志明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杨学政:《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的藏传佛教》,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杨学政:《云南境内的世界三大宗教》,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杨学政、萧霁虹:《心灵的火焰——苯教文化之旅》,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杨学政:《普米族的韩归教》,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杨学政:《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的藏传佛教》,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杨庆文:《普米族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杨照辉:《民族文学研究集刊:川滇民族巫占与禁忌》,云南省社会科学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1997年。
杨照辉:《普米族文学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杨照辉:《普米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杨庆文:《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杨岭多吉主编:《四川藏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余仕麟等:《儒家伦理思想与藏族传统社会》,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尹善龙:《滇西有座雪邦山:普米族》,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 社2003年版。
玉腊:《百彩千辉:云南民族服饰》,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章太炎:《序种姓》,世界书局1971年版。
张泽洪:《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
张岱年、姜广辉:《中国文化传统对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桥贵:《宗教人类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桥贵:《道教与中国少数民族关系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中华书局2007年版。
张家·仁真降措编著:《象雄文粹》,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张仲仁:《彝族宗教与信仰》,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张佐邦:《美学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郑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巴蜀书社2004年版。
郑海、殷海涛:《普米族——一个民族的脊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庄学本:《羌戎考察记》,上海良友图书馆印刷公司发行,1937年,载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四川少数民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庄学本:《尘封的历史瞬间》,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周群:《宗教与文学》,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得荣泽、仁邓珠:《藏族通史·吉祥宝瓶》,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奔厦·泽米(熊永翔):《普米族原始宇宙观初探》,《思想战线》2008年 第2期。
奔厦·泽米(熊永翔)、谭超、李洁、胡文明:《普米族韩规古籍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奔厦·泽米(熊永翔)、杨俊伟:《普米族“释毕戎肯”葬礼场域的社会关联》,《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1期。
奔厦·泽米(熊永翔)、阳清:《人神遇合:魏晋六朝道佛争锋的叙事策略》,《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奔厦·泽米(熊永翔):《当代蒗蕖摩梭人丧葬仪式考察》,《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奔厦·泽米(熊永翔)、王进、谭超:《道教禹步论》,《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马学良:《彝文与彝文经书》,《民族语文》1981年第10期。
曹树基:《学位论文的性质、内容与形式》,《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0期。
陈宗祥:《敦煌古藏文拼写的〈南语写卷〉首段试译》,载胡文明主编《普米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陈宗祥:《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族属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陈宗祥:《冕宁藏族长幅连环〈开路图经〉释读》,《西藏研究》1992年第3期。
陈劲松:《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陈茜:《云南对外贸易的历史概述》,《思想战线》1980年第3期。
陈久金、刘尧汉:《汉代“白狼夷”族属新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陈晓凤:《谁来拯救普米族和他们的森林》,《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20期。
崔云胜:《酒泉、张掖的西夏土主信仰》,《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戴庆夏、陈卫东:《论普米族的语言观》,《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邓宏烈:《西方传教士眼中的羌族神灵信仰》,《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 第5期。
邓宏烈:《羌族的宗教信仰与“释比”考》,《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邓廷良:《嘉绒藏族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范文海:《岷江与杂谷河下游两岸——羌区旅行记》,《边疆服务》1948年第25期。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50年第1期。
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由》,《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费孝通:《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方国瑜:《%些民族考》,载《民族学研究集刊》1944年第4期。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格勒:《氐羌南迁于普米族》,载胡文明主编《普米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管东贵:《西羌在华夏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地位》,《燕京学报》2004年第16期。
《冕宁县三块石古墓葬清理发掘简报》,《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集刊)1978年第2期。
何耀华:《拍木依源流》,胡文明主编《普米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何耀华:《彝族的图腾崇拜》,载《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初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何耀华:《川西纳木依人和柏木依人的宗教信仰述略》,载宋恩常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何耀华:《古代羌人与藏区土著居民的融合》,《中国藏学》1988年第3期。
和志武:《炎黄、古羌与纳西东巴文化》,载《东巴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胡鉴民:《羌民的信仰与习为》,载《边疆研究论丛》,1941年。
胡鉴民:《羌民的经济活动型式》,载中山文化教育馆研究部民族问题研 究室《民族学研究集刊》1944年第4期。
胡文明:《丽江市普米族韩规古籍》,载李国文《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调查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胡昭曦:《论汉晋的氐羌和隋唐以后的羌族》,《历史研究》1963年第2期。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挪威]科恩·威仑斯著,张宇译、彭文斌校:《中国西南地区的宗教、社区与人类学的真实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韩]李善河:《羌人的神》,《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李玉成、李玉生:《兰坪普米族的丧俗》,载《怒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李范文:《论西夏党项族的来源与变迁》,载《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陆少尊:《普米语概况》,载胡文明《普米族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林俊华:《古羌部落:中心与边缘的文化交融》,《西藏旅游》2003年第1期。
李娓:《从中国民间众神看人神关系》,《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李绍明:《关于羌族古代历史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第5期。
李绍明:《唐代西山诸羌考略》,《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李绍明:《西羌》,《文史知识》1984年第6期。
李绍明:《从石崇拜看禹羌关系》,《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林声:《记彝、羌、纳西族的“羊骨卜”》,《考古》1963年第8期。
蒙默:《东蛮故地与元明清东蛮故地上的西番》,载胡文明主编《普米族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马长寿:《四川古代民族历史考证》,《青年中国季刊》第1卷第4期。
《宁夏首次发现西夏火葬墓》,《新华文摘》1985年第5期。
孟铸群、马庭森:《羌族的祭天、祭山、端公与神灵》,载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西南民族问题新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普珍:《道教“壶天”、“洞天”与彝族丧俗》,《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钱安靖:《论羌族原始宗教与北方民族萨满教相类》,《宗教学研究》1990年第2期。
祁庆富、李德龙、史晖:《国内外收藏滇夷图册概说》,《思想战线》2008年第4期。
任乃强:《试论〈山海经〉的成书年代与其资料来源》,载《山海经新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任继愈:《古代神话传说中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文汇报》1961年4 月18日。
沈仲常、李复华:《关于“石棺葬文化”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沈仲常:《从考古资料看羌族的白石崇拜遗俗》,《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
宋兆麟:《世纪之交的民族文物》,《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孙宏开:《普米语的支属问题》,载胡文明主编《普米族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孙宏开:《试论“邛笼”文化与羌语支语言》,《民族研究》1986年第2期。
孙林、张泽洪:《藏区乡村与民间社会中的巫师》,《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3期。
唐嘉弘:《关于西夏拓跋氏的族属问题》,《四川大学学报》1955年第2期。
陶云逵:《么些族之羊骨卜及贝卜》,《人类学集刊》1937年第1期。
[日]王孝廉:《从贺兰山到泸沽湖——论摩梭普米族的民族亲缘关系及其文化传承》,《丝绸之路》2001年第S1期。
王静如:《东汉西南夷白狼慕汉德哥诗本语译证》,《西夏研究》第1集,1930年。
王进、熊永翔:《普米族宗教的文化自觉与和谐》,《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6期。
王厚宇:《考古资料中的蛇和相关神怪》,《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7期。
吴子桐:《“大美天成”与“诗意地栖居”——走向“精神时代”的东西 方美学》,《中华读书报》2010年8月第289期。
许鸿宝:《丽江普米族婚丧节庆调查》,《民族学调查研究》1985年1—2期合刊。
向达:《南诏史略论》,《历史研究》1954年第4期。
熊胜祥:《宁蒗普米族葬俗》,载胡文明主编《普米族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熊贵华:《普米族“冗肯”价值的多元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徐中舒:《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徐学书:《试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源流》,《四川文物》1987年第2期。
严汝娴:《普米族的刻划符号——兼谈对仰韶文化刻划符号的看法》《考古》1982年第3期。
严汝娴、王树武:《普米族族源初探》,载胡文明主编《普米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杨学政:《普米族的汗归教》,《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2期。
杨学政:《本教对普米族韩规教的影响》,载胡文明主编《普米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杨堃:《图腾主义新探——试论图腾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3期。
杨照辉:《羌族普米族宗教巫术文化的比较》,《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杨照辉:《“白狼歌”辨析》,《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1期。
杨兰:《从摊堂神案看少数民族民间影响》,载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苗岭风谣》总第14期,1994年。
杨健吾:《羌族社会伦理思想简论》,《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殷海涛:《普米族音乐》,《云岭歌声》2004年第1期。
殷海涛:《普米族宗教和祭祀》,《民族学调查研究》,1993年。
余海波:《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与道教、佛教》,《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于式玉:《黑水民风》,《康道月刊》1945年第5—6期。
于式玉:《“拉娃”:西藏人的巫师》,《藏事论文选》,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阳清:《〈山海经〉中神祗的配饰艺术》,《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张桥贵:《〈太平经〉的“夷狄”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张泽洪:《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初探》,《民族研究》1997年第6期。
张泽洪:《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道教——以南蛮、氐羌族群为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张泽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神仙信仰》,《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4期。
张泽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赋税考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中的存想》,《中国道教》1999年第4期。
张泽洪:《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初探》,《民族研究》1997年第6期。
张泽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祭坛》,《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张泽洪:《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道教——以南蛮、氐羌族群为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张泽洪:《杜光庭与云南道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0期。
张泽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的考察》,[韩国]大邱广域:《东亚人文学》第八辑,2005年12月30日。
张泽洪、熊永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禹崇拜——以岷江上游的羌族为例》,《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
张泽洪、熊永翔:《佤族宗教的特质及其文化意义》,载那金华主编《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周星:《民俗宗教与国家的宗教政策》,《开放时代》2006年第4期。
周海春:《〈道德经〉中的“德”概念与中国形而上学伦理学》,《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5期。
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散论》,《西藏艺术研究》1995年第1期。
周源:《试论纳西族白石崇拜》,《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左尚鸿:《宗教与民间文学的互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章虹宇:《普米族的“八卦图”》,《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章虹宇:《普米族的“括鲁”与“仲巴拉”》,《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赵心愚:《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藏族面具的分布》,《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朱勇钢、尹钢:《迷失在银河中的尔苏人》,《中国西部》2005年第7期。
朱凌飞:《玉狮场:一个被误解的普米族村庄——关于利益主体话语权的人类学研究》,《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朱璞:《“死而复生”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陕西教育》2006年第12期。
曾文琼:《岷山上游石棺葬族属试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