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is a study of ram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ical thought, through the "Legend of the Ram" and the ideological research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ram scientists in the past, showin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amology thought from the pre-Qin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discussing the core value of ramology thought and its impact on Chinese society, and excavating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in ramology that conform to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is book takes the case studies of ramologists as the fulcrum, takes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mb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ramology thought as the main line, and combines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thought at that time to reveal the contex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f ramology thought, and analyze thei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AI翻译)
郑任钊:(著)
郑任钊 男,汉族,1975年3月生,籍贯浙江温州。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来所。2010年任副研究员,现任思想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经学思想史、春秋公羊学。主要成果:《何休的公羊学思想》、《康有为的公羊学思想》、《赵汸春秋学与公羊学的关系》、《清代公羊学的奠基人——刘逢禄》、《龚自珍与清代公羊学风的转变》等论文。
一 古籍/资料
经部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苏舆撰,锺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刘敞:《春秋权衡》,《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33册,台湾世界书局1988年版。
孙觉:《春秋经解》,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胡安国撰,郑任钊校点:《春秋传》,《儒藏》精华编第9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高闶:《春秋集注》,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赵汸:《春秋属辞》,《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42册,台湾世界书局1988年版。
赵汸:《春秋集传》,《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42册,台湾世界书局1988年版。
赵汸:《春秋左氏传补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赵汸:《春秋金锁匙》,《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惠栋撰,郑万耕点校:《周易述》,中华书局2007年版。惠栋:《九经古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傅恒等:《御纂春秋直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7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庄存与:《春秋正辞》,《续修四库全书》第1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庄存与:《春秋要指》,《续修四库全书》第1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庄存与:《春秋举例》,《续修四库全书》第1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孔广森撰,崔冠华校点:《春秋公羊通义》,《儒藏》精华编第8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江藩:《隶经文》,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第260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陈寿祺撰,曹建墩校点:《五经异义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刘逢禄撰,郑任钊校点:《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儒藏》精华编第8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逢禄著,顾颉刚校点:《左氏春秋考证》,朴社1933年版。
刘逢禄:《论语述何》,阮元、王先谦等编《清经解》第7册,上海书店1988年版。
刘逢禄:《箴膏肓评》,阮元、王先谦等编《清经解》第7册,上海书店1988年版。
刘逢禄:《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阮元、王先谦等编《清经解》第7册,上海书店1988年版。
陈立:《公羊义疏》,王先谦编《清经解续编》第5册,上海书店1988年版。
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光绪丙申(1896)师伏堂刊本。
崔适:《春秋复始》,《续修四库全书》第1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廖平撰,郑任钊校点:《何氏公羊解诂三十论》,《儒藏》精华编第8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华书局1956年版。
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春秋董氏学》,中华书局1990年版。
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孟子微 礼运注 中庸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
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史部
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顾颉刚等点校:《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班固撰,颜师古注,西北大学历史系、傅东华点校:《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范晔撰,李贤等注,宋云彬点校:《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陈寿撰,裴松之注,陈乃乾校点:《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房玄龄等撰,吴则虞、唐长孺点校:《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魏征等撰,汪绍楹、阴法鲁点校:《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刘昫等撰,刘节、陈乃乾等点校:《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濂等撰,翁独健、亦邻真、周清澍等点校:《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张廷玉等撰,郑天挺、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点校:《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赵尔巽等撰,启功、王钟翰等点校:《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晏著,吴东民点校:《两汉三国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徐世昌等编纂,沈芝盈、梁运华点校:《清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版。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上海泰东图书局1925年版。
张广庆:《武进刘逢禄年谱》,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版。
樊克政:《龚自珍年谱考略》,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黄丽镛:《魏源年谱》,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康有为著,罗岗、陈春艳编选:《我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中华书局2013年版。
朱彝尊撰,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陈澧著,杨志刚校点:《东塾读书记(外一种)》,中西书局2012年版。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2000年版。
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书目答问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子部
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王先慎撰,锺哲点校:《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吕不韦撰,许维遹集释,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
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版。
贾谊撰,阎振益、锺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桓谭撰,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王充撰,黄晖校释、梁运华整理:《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班固撰,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
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嘉撰,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王应麟著,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潘仕成编:《海山仙馆丛书》,道光丁未(1847)刊本。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华书局1958年版。
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长兴学记 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
康有为著,章锡琛、周振甫校点:《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集部
韩愈著,刘真伦、岳珍校注:《韩愈文集汇校笺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
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吕大临撰,陈俊民辑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
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赵汸:《东山存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庄存与:《味经斋遗书》,光绪八年(1882)重刊阳湖庄氏藏板。
段玉裁撰,锺敬华校点:《经韵楼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章学诚:《章氏遗书》,吴兴刘氏嘉业堂1922年刊本。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9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丁履恒:《思贤阁文集》,咸丰四年(1854)武进丁氏活字印本。
陈寿祺:《左海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9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庄绶甲:《拾遗补艺斋诗抄》,《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刘逢禄:《刘礼部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50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张际亮:《张亨甫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0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魏源:《魏源全集》,岳麓书社2005年版。
魏源:《魏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
魏季子:《羽琌山民逸事》,邓实、缪荃孙编《古学汇刊》第1集第13册,上海国粹学报社1912年印行。
李耀仙主编:《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巴蜀书社1989年版。
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胡玉缙:《许庼学林》,中华书局1958年版。
叶德辉著,印晓峰点校:《叶德辉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王国维著,彭林整理:《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二 著作(按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艾尔曼(Benjamin A.Elman):《经学、政治和宗教——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蔡长林:《从文士到经生——考据学风潮下的常州学派》,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10年版。
陈其泰:《清代公羊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 〈春秋〉 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陈耀南:《魏源研究》,香港乾惕书屋1979年版。
陈柱:《公羊家哲学》,李静校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段熙仲:《春秋公羊学讲疏》,鲁同群等点校,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47年版。
房德邻:《儒学的危机与嬗变——康有为与近代儒学》,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顾颉刚:《古史辨》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桂思卓(Sarah A.Queen):《从编年史到经典——董仲舒的春秋诠释学》,朱鹏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贺广如:《魏默深思想探究——以传统经典的诠说为讨论中心》,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9年版。
黄开国:《公羊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黄朴民:《何休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6—1960年版。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姜广辉:《理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2010年版。
蒋庆:《公羊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蒋中正:《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台湾单行本。
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
邝柏林:《康有为的哲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李景明:《中国儒学史·秦汉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林庆彰:《清代经学研究论集》,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
马洪林:《康有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马勇:《汉代春秋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平飞:《经典解释与文化创新—— 〈公羊传〉“以义解经”探微》,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浦卫忠:《春秋三传综合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5年版。阮芝生:《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台湾大学文学院1969年版。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宋艳萍:《公羊学与汉代社会》,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孙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版。
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2000年版。
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版。
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版。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熊十力:《读经示要》,台湾明文书局1984年版。
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许雪涛:《公羊学解经方法——从 〈公羊传〉 到董仲舒春秋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版。
翁银陶:《公羊传漫谈》,台湾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吴雁南等:《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杨慎之、黄丽镛主编:《魏源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杨向奎:《大一统与儒家思想》,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版。
臧励龢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版。
张寿安:《龚自珍学术思想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
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周桂钿:《董学探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三 论文(按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边家珍:《论司马迁 〈史记〉 创作与 〈春秋〉 学之关系》,《浙江学刊》2014年第1期。
蔡长林:《刘逢禄 〈春秋〉 学初探——从 〈春秋论〉 谈起》,《中国哲学》第25辑《经学今诠四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晁岳佩:《〈公羊传〉 解经方法初探》,《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陈恩林:《〈春秋〉 和 〈公羊传〉 的关系》,《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
陈恩林:《论 〈公羊传〉 复仇思想的特点及经今、古文复仇说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陈居渊:《论孔广森与刘逢禄的公羊学研究》,《孔子研究》1995年第1期。
陈鹏鸣:《龚自珍与常州学派》,《江汉论坛》1996年第11期。
陈其泰:《公羊历史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孔子研究》1989年第2期。
陈其泰:《何休公羊学说的体系及其学术特色》,《中国文化月刊》第196期(1996年)。
陈其泰:《今文公羊学说的独具风格和历史命运》,《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陈其泰:《董仲舒与公羊学说体系的形成》,《孔子研究》1998年第1期。
陈其泰:《刘逢禄对公羊学说的出色建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陈其泰:《嘉道学术的奇葩——龚自珍魏源学术的特色》,《东方文化》1998年第2期。
陈其泰:《龚自珍与晚清经学的嬗变》,《中国哲学》第22辑《经学今诠初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陈其泰:《董仲舒 〈春秋〉 公羊学的理论体系》,《中国哲学》第23辑《经学今诠续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陈其泰:《春秋公羊学说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陈其泰:《庄存与:清代公羊学的开山——兼论孔广森的 〈公羊通义〉》,《中国哲学》第25辑《经学今诠四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陈其泰:《春秋公羊学说的方法论思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陈其泰:《春秋公羊“三世说”:独树一帜的历史哲学》,《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陈其泰:《儒家公羊学派夷夏观及其影响》,《史学集刊》2008年第3期。
陈其泰:《公羊学说与晚清历史文化认同的推进》,《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
陈苏镇:《汉道、王道、天道——董仲舒 〈春秋〉 公羊说新探》,《国学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桐生:《司马迁师承董仲舒说质疑》,《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陈桐生:《〈史记〉 与春秋公羊学》,《文史哲》2002年第5期。
李祥俊:《汉代 〈春秋〉 公羊学政治论义发微》,《东方论坛》1999年第3期。
崔大华:《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学习与思考》1983年第6期。
丁原明:《清代今文经学浅论》,《山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段熙仲:《公羊春秋“三世”说探源》,《中华文史论丛》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
房德邻:《康有为和廖平的一桩学术公案》,《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
房德邻:《论康有为从经古文学向经今文学的转变》,《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
冯晓庭:《赵汸 〈春秋金锁匙〉 初探》,《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0年版。
冯友兰:《春秋公羊学与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2期。
郜积意:《论 〈公羊传〉 的阐释策略》,《人文杂志》2000年第5期。
郜积意:《论庄存与的 〈公羊〉 学》,《孔子研究》2003年第5期。
葛荣晋;《中国古代经权说的历史演变》,《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
葛志毅:《〈公羊传〉 大一统释义发微》,《管子学刊》1998年第4期。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顾颉刚:《清代“经今文学”与康有为的变法运动》,《中国文化》第3期,三联书店1991年版。
洪汉鼎:《西方诠释学的定位及伽达默尔诠释学的本质特征》,《新哲学》第2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黄爱平:《刘逢禄与清代今文经学》,《清史研究》1995年第1期。
黄开国:《廖康羊城之会与康有为经学思想的转变》,《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4期。
黄开国:《评康有为与廖平的思想纠葛》,《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5期。
黄开国:《董仲舒 〈公羊〉 学方法论》,《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黄开国:《〈公羊〉 学的大一统》,《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
黄开国:《庄存与 〈春秋〉 学新论》,《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黄开国:《“公羊学”的历史哲学》,《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黄开国:《刘逢禄经学思想早晚期的变化》,《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黄开国:《公羊学的异内外的宝贵价值》,《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黄开国:《〈公羊传〉 的形成》,《齐鲁学刊》2009年第1期。
黄开国、唐赤蓉:《〈教学通义〉 中所杂糅的康有为后来的经学思想》,《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1期。
黄开国:《补论 〈公羊传〉 的形成》,《齐鲁文化研究》第10辑,泰山出版社2011年版。
姜广辉:《从黄帝到孔子——前轴心时代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3期。
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中国哲学》第20辑《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姜广辉:《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儒家经学思想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中国哲学》第22辑《经学今诠初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姜广辉:《重新认识儒家经典——从世界经典现象看儒家经典的内在依据》,《中国哲学》第23辑《经学今诠续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姜广辉:《清代公羊学案》,《光明日报》国学版2008年8月18日。
金德建:《〈公羊传〉 述作当在董仲舒辨——徐彦所引 〈戴宏序〉 说质疑》,《管子学刊》1993年第2期。
晋文:《汉武帝尊 〈公羊〉 的原因》,《历史教学》1995年第7期。
赖长扬:《司马迁与春秋公羊学》,《史学史资料》1979年第4期。
李尚英:《公羊学派“大一统”理论与洪承畴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李素平:《魏源以“变易”为主轴的今文经学思想》,《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李喜所:《鸦片战争前的今文经学与经世致用思潮》,《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4期。
李英华:《公羊学论略》,《管子学刊》1998年第4期。
李泽厚:《论康有为的“大同书”》,《文史哲》1955年第2期。
李泽厚:《论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文史哲》1956年第5期。
李泽厚:《论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57年第1期。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第3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林吉玲:《常州学派与公羊三世说之变异》,《学术交流》2001年第4期。
林吉玲:《康有为对公羊三世说的改造》,《管子学刊》2001年第3期。
林丽娥:《从正名思想谈 〈公羊传〉 对孔子华夷大义的阐发》,《管子学刊》1994年第1、2期。
刘国民:《过度诠释——论董仲舒解释 〈春秋〉、〈公羊传〉 之目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刘家和:《论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刘兰肖:《〈魏源集·公羊春秋论〉 作者补证》,《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国粹学报》光绪三十一年(1905)第7期。
楼宇烈:《龚自珍》,《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传》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
楼宇烈:《康有为与儒学的现代转化》,《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版。
卢兴基:《龚自珍与公羊“三世”说》,《中国哲学》第4辑,三联书店1980年版。
陆宝千:《爱日草堂诸子——常州学派之萌坼》,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6期,1987年。
陆振岳:《孔广森的公羊学》,《孔子研究》1987年第4期。
陆振岳:《刘逢禄的公羊学》,《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吕绍纲:《董仲舒与春秋公羊学》,《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吕绍纲:《何休公羊“三科九旨”浅议》,《人文杂志》1986年第2期。
马永康:《从“三统”“三世”到“三世三重”——论康有为的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浦伟忠:《〈春秋公羊传〉 的复仇论》,《管子学刊》1991年第2期。
浦伟忠:《孔子、〈春秋〉 及 〈春秋〉 三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1期。
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燕京学报》第39期,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1951年版。
申屠炉明:《论刘逢禄春秋公羊学的特色》,《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宋艳萍、倪学梅:《齐鲁文化的结晶——公羊学》,《管子学刊》2001年第4期。
宋艳萍:《汉末公羊学衰落原因探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孙开泰:《试论 〈公羊传〉 的大一统思想》,《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
汤仁泽:《清代今文经学诸问题———兼论庄存与和今文学派》,《学术月刊》2002年第2期。
汤仁泽:《论常州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史林》1999年第4期。
汤其领:《董仲舒公羊学体系形成初探》,《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汤其领:《刘逢禄与春秋公羊学之复兴》,《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汤志钧:《清代常州经今文学派与戊戌变法》,《历史教学》1953年第11期。
汤志钧:《关于康有为的“大同书”》,《文史哲》1957年第1期。
汤志钧:《再论康有为的“大同书”——兼与李泽厚、张玉田二先生商榷》,《历史研究》1959年第8期。
汤志钧:《龚自珍与经今文》,《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4期。
汤志钧:《魏源的“变易”思想和 〈诗〉 〈书〉 古微》,《求索》1984年第5期。
唐眉江:《汉代公羊学“大一统”概念辨析》,《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田汉云:《试论庄存与的 〈春秋正辞〉》,《清史研究》2000年第1期。
王保顶:《论董仲舒与司马迁 〈史记〉 著述之关系》,《河北学刊》1997年第4期。
汪高鑫:《“三统”说与董仲舒的历史变易思想》,《齐鲁学刊》2003年第3期。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夷夏之辨》,《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汪高鑫:《公羊学与司马迁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第1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王洪军:《段驯龚自璋抄本诗集考》,《文献》1998年第2期。
王国良:《从忠君到天下为公——儒家君臣关系论的演变》,《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
王裕明:《庄存与经学思想渊源简论》,《学海》1999年第4期。
吴汝煜:《〈史记〉 与公羊学—— 〈史记〉 散论之五》,《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吴泽:《康有为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观点研究——康有为史学研究之一》,《中华文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
吴泽、陈鹏鸣:《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奚敏芳:《何休与汉代之公羊学》,《孔孟学刊》第35卷第11期,1997年。
徐松巍:《从古代变易史观向近代进化史观的转变——关于19世纪历史观念的考察》,《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徐庄:《略论 〈公羊传〉 的讳书理论》,《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
许殿才:《董仲舒的“三统循环”说》,《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杨向奎:《清代的今文经学》,《清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杨向奎、田昌五、黄朴民:《董仲舒与汉代新儒学的发展》,《文献》1989年第2期。
杨向奎:《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杨燕起:《司马迁与董仲舒》,《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4期。
张广庆:《何休 〈春秋公羊解诂〉 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
张立文:《经学的生命与选择—— 〈公羊春秋〉 的时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张秋升:《董仲舒历史哲学初探》,《南开学报》1997年第6期。
章权才:《何休 〈公羊解诂〉 研究》,《广东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
赵伯雄:《〈公羊〉 〈左传〉 记事异同考》,《人文杂志》1991年第6期。
赵伯雄:《从 〈春秋繁露〉 看董氏 〈春秋〉 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赵友林:《公羊学的历史哲学观》,《管子学刊》2007年第2期。
周光庆:《董仲舒 〈春秋〉 解释方法论》,《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
周桂钿:《董仲舒哲学与 〈公羊传〉》,《管子学刊》1994年第1期。
周桂钿:《汉代公羊学传授考》,《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2期。
周晓光:《论元末明初新安理学家赵汸》,《孔子研究》2000年第2期。
朱维铮:《重评 〈新学伪经考〉》,《复旦学报》1992年第2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