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7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

    The painted maps of the grand canal: a study of the ancient maps of the grand canal in qing dynasty

    王耀

    2016-04-01

    978-7-5161-7776-1

    241千字

    67

    大运河 大运河 研究 清代

    王耀所著的《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是对海内外现存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的较系统深入的调查、整理和研究。“调查、整理”体现为:弄清运河图藏图机构、收藏路径、图幅保存状况,并进行分类和编目。“研究”则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研究单幅运河图图幅内容、表现年代、图幅价值、版本源流等问题;二是探讨不同类型运河图的特征、背景等,并归纳总结运河图绘制内容的时空差异及成因;三是发掘运河图图像史料的价值,进行图史互证、以图证史的研究尝试。总之,这本“图书”是对中国古地图中类型图研究的新探索,也力图为京杭大运河史研究提供新史料和新思路。

  • 南越国考古学研究

    黄展岳

    2015-06-01

    978-7-5161-6069-5

    356千字

    32

    南越(古族名) 考古学 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对建设和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进程中,根据党中央关于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殿堂、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职能定位,努力推进学术研究制度、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2006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即是践行“三个定位”、改革创新的产物。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是一项学术制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领导下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章程》运行的高端学术组织,常设领导机构为学部主席团,设立文哲、历史、经济、国际研究、社会政法、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学部委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生荣誉。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持进行了学部委员增选、荣誉学部委员增补,现有学部委员57名(含已故)、荣誉学部委员133名(含已故),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养深厚、贡献突出、成就卓著的学者。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即是从一个侧面展示这些学者治学之道的重要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下称《专题文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持编辑的学术论著汇集,作者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内容集中反映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在相关学科、专业方向中的专题性研究成果。《专题文集》体现了著作者在科学研究实践中长期关注的某一专业方向或研究主题,历时动态地展现了著作者在这一专题中不断深化的研究路径和学术心得,从中不难体味治学道路之铢积寸累、循序渐进、与时俱进、未有穷期的孜孜以求,感知学问有道之修养理论、注重实证、坚持真理、服务社会的学者责任。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作为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学术平台,需要在聚集高端人才、发挥精英才智、推出优质成果、引领学术风尚等方面起到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力、推进创新实践的作用。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编辑出版这套《专题文集》,不仅在于展示“过去”,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和展望未来。这套《专题文集》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体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学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这套《专题文集》给予的学术评价。在这套《专题文集》付梓之际,我们感谢各位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对《专题文集》征集给予的支持,感谢学部工作局及相关同志为此所做的组织协调工作,特别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为这套《专题文集》的面世做出的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编辑委员会2012年8月

  • 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

    A STUDY ON THE CULTURE AND TEXTS OF PRIMITIVE HISTORIANS (REVISED EDITION)

    过常宝

    2016-04-01

    978-7-5161-8389-2

    483千字

    29

    官制 研究 中国 古代 古代史 史籍

    上古巫史不分,史官凭着宗教仪式中的文献活动取得话语权力。自西周到西汉中期,史官、君子和儒士通过对文献的载录、继承、阐释和经典化,构建了具有裁判社会功能的原史文化传统。在这一传统中,周公摄政和制礼作乐、春秋史官的微言大义、孔子整理六经和设帐课徒、诸子的各鸣一端、董仲舒的天人理论、司马迁的《史记》著述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书通过对原史文化中的撰述观念、载录和传播方式的研究,梳理了这一时期经典文献的生成过程、文体形态、叙述方法等,并掲示出不同文献所承担的文化功能。本书综合研究了上古多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经典文本,理论体系完整,见解独特,为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和上古文献提供了新的视角。

  • 剑桥中国宋代史.上卷:907-1279年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5:Part 1,The Sung Dynasty and Its Precursors,907-1279

    (英)崔瑞德,(美)史乐民,宋燕鹏

    2020-12-01

    978-7-5203-2708-4

    932千字

    30

    中国历史 宋代

    本卷酝酿已久,许多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为崔瑞德教授招致时,才刚获得博士学位。从那时起,整个汉学特别是宋史领域都经历了巨变:拼音成为使用最广泛的罗马化形式;宋代主要文集的权威版本得到了广泛整理,并可在网上及通过《四库全书》电子版查阅;《全宋文》大多数宋代作者的作品都有了标点、注释本。然而,本卷各章的写作早于上述影响了我们后来习惯的变化。关于拼音化,我们延续了《剑桥中国史》大多数中文术语和专有名词的写法(人名、地点、官衔、书目等),即使用韦氏拼音系统(WadeGiles system)拼写。以之前出版的各卷为例,我们使用熟悉的(拼音之前)形式来命名现代省份[例如是 Kiangsi(江西)而不是 Chiang-hsi,Fukien(福建)而不是Fu-chien]和主要城市[如Peking(北京),不是Pei-ching,Canton(广东)而不是 Kuang-tung]。此外,根据霍普·赖特(Hope Wright)编辑的《宋朝地名:字母表》(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1956年)中的标准,所有地名都以韦氏拼音系统命名。对于同音异义的地名和人名,则用数字加以区别,如宰相张浚(Chang-chün),和他的部下张俊(Chang-chün2),或贺州(Ho-chou,在广南东路,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河州(Ho-chou2,在宋代的熙河路,今甘肃省)。我们已经确保书中提到的所有位置都可以在每一卷地图上找到。更广泛详细的地名,读者可以参考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卷《宋辽金时期》(上海:地图出版,1982年)。译者注:此处注释版本错误,应该是“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因为我们的作者在编写时,标准化版本或在线和电子文本数据库尚未得到广泛使用,因此在不同的汉学环境下,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可能被不同章节引用,偶尔同一章中也可能如此。因此,我们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所有版本。术语和官衔的翻译在各章节是一致的,偶尔也会遵从上下文的差异。在所有翻译、拼音化和地理命名法上,我们致力于保持两卷的一致性。这两卷,连同第六卷(《剑桥中国辽夏金元史》),对10—14世纪中原王朝和周边政权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 中国古代墓志义例研究

    杨向奎

    2018-01-01

    978-7-5203-0913-4

    245千字

    32

    墓志 研究 中国 古代

    全书主要由六章和一附论组成。第一章属于内部研究,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属于外部研究。二者共同探讨墓志义例生成的内部规定和外在影响。第六章属于传播、接受研究,讨论传播技术变迁、亲属接受对墓志义例生成的反作用。附论属于应用研究,强调在墓志文献整理过程中注意义例的应用可以减少相关失误。本书既有创作目的、文体属性的内部因素分析,也有社会变迁、撰者立场、写作对象身份、相近文体渗透等外部要素的探讨,同时兼顾传播、接受及相关应用,形成一个基本完整的系统。在墓志文体演变梳理、墓志文叙事规则生成原因分析及其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开拓性进展。对以补史、证史为主流的出土墓志研究现状而言,本书另辟蹊径,具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

跳转共16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