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共 3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公羊学思想史研究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GONGYANG SCHOOL

    郑任钊

    2018-04-01

    978-7-5203-2284-3

    409千字

    108

    中国历史 春秋时代 编年体 《公羊传》 研究

    本书是从经学思想的角度展开对公羊学的研究,通过《公羊传》以及历代最有影响的公羊学家的思想研究,展现公羊学思想从先秦到晚清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公羊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挖掘公羊学中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资源。本书以公羊学家的个案研究为支点,以公羊学思想发展的考察梳理为主线,同时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因素以及社会思潮的影响,揭示公羊学思想变迁的脉络和时代特点,分析它们的承继与发展。

  • 《庄学研究》辑刊.2020年.第2期:总第5期

    ZHUANG-OLOGY STUDIES(2020 No.2)Vol.5

    胡文臻 郭飚 刘卿;李星;张翼;陈红;柳伍营

    2020-12-01

    978-7-5203-7612-9

    183千字

    24

    《庄子》 研究

    《庄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共蒙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等单位共同组织编撰的专业学术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地共建国家智库平台,集中推出当前国内外庄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深入挖掘庄学思想内涵,分析庄学的源流与特性,探究庄学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基础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办刊宗旨。

  • 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

    A STUDY ON THE CULTURE AND TEXTS OF PRIMITIVE HISTORIANS (REVISED EDITION)

    过常宝

    2016-04-01

    978-7-5161-8389-2

    483千字

    71

    官制 研究 中国 古代 古代史 史籍

    上古巫史不分,史官凭着宗教仪式中的文献活动取得话语权力。自西周到西汉中期,史官、君子和儒士通过对文献的载录、继承、阐释和经典化,构建了具有裁判社会功能的原史文化传统。在这一传统中,周公摄政和制礼作乐、春秋史官的微言大义、孔子整理六经和设帐课徒、诸子的各鸣一端、董仲舒的天人理论、司马迁的《史记》著述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书通过对原史文化中的撰述观念、载录和传播方式的研究,梳理了这一时期经典文献的生成过程、文体形态、叙述方法等,并掲示出不同文献所承担的文化功能。本书综合研究了上古多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经典文本,理论体系完整,见解独特,为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和上古文献提供了新的视角。

  • 选择与重构: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文化观

    Se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ews of Modern Chinese Elites

    魏光奇

    2015-04-01

    978-7-5161-5541-7

    378千字

    23

    历史观 研究 中国 近代 文化思想 研究 中国 近代

    19世纪中叶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而上下求索,尝试为中国寻找一条既符合国情同时又顺应世界潮流的文化出路。为此,他们从中外优秀文化中选取资源,重构自己的历史观、民族观、政治观、经济社会观和伦理宗教观,表现出了深刻的历史洞察力。木书对此进行总结和探讨,展示了世界历史上不同文明良性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丰富、深化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对当今中国人思考相同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 从秩序到富强:严复与中国社会哲学的转型

    From Order to Riches: Yan Fu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al Philosophy

    贾新奇

    2020-05-01

    978-7-5203-5327-4

    381千字

    35

    严复(1853-1921) 思想评论

    秩序取向的社会哲学在中国存续了两千年,对古代中国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到十九世纪,业已实现社会哲学转型并由此率先实现富强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家需要回应的核心问题。在近代思想家中,严复第一个在社会哲学的层面对中国传统社会、传统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反思,并实现了中国社会哲学从秩序取向到实力取向的转型。本书试图还原严复的这一思想探索历程,呈现其实力取向社会哲学理论的结构、内容与意蕴。

跳转共7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