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郑任钊
2018-04-01
978-7-5203-2284-3
409千字
中国历史 春秋时代 编年体 《公羊传》 研究
本书是从经学思想的角度展开对公羊学的研究,通过《公羊传》以及历代最有影响的公羊学家的思想研究,展现公羊学思想从先秦到晚清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公羊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挖掘公羊学中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资源。本书以公羊学家的个案研究为支点,以公羊学思想发展的考察梳理为主线,同时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因素以及社会思潮的影响,揭示公羊学思想变迁的脉络和时代特点,分析它们的承继与发展。
胡文臻 郭飚 刘卿;李星;张翼;陈红;柳伍营
2020-12-01
978-7-5203-7612-9
183千字
《庄子》 研究
《庄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共蒙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等单位共同组织编撰的专业学术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地共建国家智库平台,集中推出当前国内外庄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深入挖掘庄学思想内涵,分析庄学的源流与特性,探究庄学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基础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办刊宗旨。
贾新奇
2020-05-01
978-7-5203-5327-4
381千字
严复(1853-1921) 思想评论
秩序取向的社会哲学在中国存续了两千年,对古代中国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到十九世纪,业已实现社会哲学转型并由此率先实现富强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家需要回应的核心问题。在近代思想家中,严复第一个在社会哲学的层面对中国传统社会、传统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反思,并实现了中国社会哲学从秩序取向到实力取向的转型。本书试图还原严复的这一思想探索历程,呈现其实力取向社会哲学理论的结构、内容与意蕴。
(元)陳天祥 光潔
2021-01-01
978-7-5203-7349-4
253千字
儒家 四書 注釋
陈天祥作《四书辨疑》,被时人认为是质疑朱学之作。陈氏此书,所质疑者不惟《集注》一书而已,亦有对经文本身的疑问和对前人注解的指摘。持论公允,摒除门户之见。虽质疑朱子之失,亦肯定朱子之得。故四库馆臣论此书曰“大意主于阙疑而不贵穿凿”“实非有意立异规为门户之争者”,评价此书无害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可并存相参。应该说,《四书辨疑》是以朱熹《集注》为依托而延展开去对经文的探究,其目的不是要贬抑朱学,而是力图匡正朱学,使其更加符合经文旨意。
过常宝
2016-04-01
978-7-5161-8389-2
483千字
官制 研究 中国 古代 古代史 史籍
上古巫史不分,史官凭着宗教仪式中的文献活动取得话语权力。自西周到西汉中期,史官、君子和儒士通过对文献的载录、继承、阐释和经典化,构建了具有裁判社会功能的原史文化传统。在这一传统中,周公摄政和制礼作乐、春秋史官的微言大义、孔子整理六经和设帐课徒、诸子的各鸣一端、董仲舒的天人理论、司马迁的《史记》著述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书通过对原史文化中的撰述观念、载录和传播方式的研究,梳理了这一时期经典文献的生成过程、文体形态、叙述方法等,并掲示出不同文献所承担的文化功能。本书综合研究了上古多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经典文本,理论体系完整,见解独特,为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和上古文献提供了新的视角。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