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晓勇

    2018-07-01

    978-7-5203-2539-4

    325千字

    10

    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 研究 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

    本书系统研究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合历史与合逻辑相统一的过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本书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观概括为五大特征,即以“物质变换”为基础理论,以“劳动解放”为根本方法,以“政治民主”为内在要求,以“生态伦理”为基本保障,以“稳态经济”为总体面貌,谋求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改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本书运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生态社会主义的六大基本措施:一是通过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去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革新人的存在方式相结合;四是促进科技的民主管理;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六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伦理。

  • 助力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

    A COMPANION FOR CHINESE COMPANIES TO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王伟光

    2017-02-01

    978-7-5161-9971-8

    271千字

    11

    咨询机构 研究报告 中国 2016

  • 人口普查质量评估理论与实践

    胡桂华,武洁

    2016-12-01

    978-7-5161-8497-4

    446千字

    37

    人口普查 评估

    对每个国家来说,人口普查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情调查。许多民众包括一些非专业的人士常将普查理解为简单的人口登记,对他们来说,只要做到不重不漏,普查是一项简单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实际情况恰好相反,人口普查是一项过程十分复杂、工作极其繁重的系统工程。问题就在于如何解决人口登记中的“不重不漏”。实际上,由于主观的或客观的,有意的或无意的,基于个人、家庭或少数单位、地方政府利益等种种原因,普查要做到不重不漏是根本不可能的。例如,如何针对长期在外的流动人口进行登记,如何处理及修正主观有意隐瞒所引起的漏报问题。因此每次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结束后,要对其登记质量进行评估,对登记误差作必要的修正。所以,人口普查不仅要求在实施中有健全而严密的组织、规范而严格的流程,还需要科学而可行的方法。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主要就是对人口普查各类误差的评估及其修正。例如,普查净误差是评估中必须要计算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口普查净误差定义为普查登记人数与实际人数之差。对此,需要构造实际人数的一个估计量用以计算上述净误差。美国在1980年率先在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中使用双系统估计量来构造实际人数的估计量,该估计量源自统计中的“捕获—再捕获”模型。从此以后,双系统估计量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人口普查质量评估领域的国际前沿。重庆工商大学胡桂华教授紧紧追踪这一国际前沿,历经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完成了这本专著。本书也是2010年立项的由胡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是以作者在相关领域长期作研究的成果撰写而成的一部系统阐述以双系统估计量为核心内容的人口普查质量评估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术专著。本书吸收、运用当代国际先进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数理统计模型和分析技术,全面系统地对人口普查质量评估工作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阐述,深入解析其中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本书还从中国人口普查质量评估实践出发,研究人口普查质量评估的各种方法,对未来人口普查质量评估可能采取的方法也做了前瞻性探索。这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可行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体系奠定了基础。书中给出了若干数值模拟案例,演算了双系统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量的完整计算过程。这为我国未来人口普查质量评估提供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程序,有助于实际部门工作人员理解和应用本书提出的理论,实现了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我与本书的两位作者虽然从未一起共事,但因曾多次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统计学)及全国统计科学优秀成果的评审工作,同时与国家统计局,特别是有关统计调查方面(包括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有较多的联系,故对他们的工作都有相当了解。胡桂华教授在人口普查质量评估领域有相当高的学术造诣,曾主持过多项与人口普查质量评估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数理统计与管理》等学术期刊发表过许多有关人口普查质量评估的论文。可以说,他是目前我国在人口普查质量评估领域成果最多、最权威的研究工作者。武洁高级统计师长期从事人口抽样调查的研究,她是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质量评估方案的主要制定者,她在本书中详细介绍这些方案及其实施细则,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我国的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带动国内更多学者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使我国这个人口大国在不久的将来走在世界人口普查质量评估的前列,做出对国际社会应有的贡献。在此也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及重庆工商大学对本书的出版所做的贡献和努力。冯士雍2016年8月于北京

  • 中国统计发展报告.2016—2017:统计预测未来之路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ATISTICS 2016-2017 Forecasting the Future with Statistics

    陈梦根,石峻驿

    2017-12-01

    978-7-5203-1386-5

    283千字

    8

    统计 研究报告 中国 2016-2017

    《中国统计发展报告(2016—2017)——统计预测未来之路》秉承对影响中国统计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专题研究的理念,旨在为中国统计体系改革发展、统计方法应用创新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统计是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个科学、高效的现代统计体系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本报告共包括中国采购经理指数、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中国服务业统计、国际资本流动统计、政府债务统计国际准则五个专题。各专题重点围绕中国统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主要问题、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同时也非常注重国内实践与国际标准、其他国家实践的比较研究,以及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由此探讨中国统计体系的未来发展方略,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大数据时代中国政府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Study on Mechanism of Chines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haring Under the Era of Big Data

    吴昊

    2020-12-01

    978-7-5203-7604-4

    201千字

    93

    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 研究 中国

    本书运用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网络等学科知识,系统梳理了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共享的理论基础以及大数据与政府信息共享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介绍了中国政府信息共享机制的发展历程、现存问题及成因,并详细梳理了美国、英国、新加坡政府信息共享的发展历程、实践操作及有效经验。借此全面论证了信息共享机制的结构设计:顶层设计、数据基础、平台建构、结构蓝图。规划了信息共享机制的实现路径:激励路径、制约路径、保障路径,最大程度地实现政府“善治”目标。本书不仅是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事实规范研究,同时也是基于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理论、统计学与电子政务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旨在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个性分析,找寻一条适合中国政府信息共享的独特道路,以服务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公共管理效率的提升和更高效能的产出。政府信息共享即政府掌握行政权力、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组织自身制作所产生或者在社会公共管理过程中所收集的信息,在维持社会正常生活秩序、个人生存条件以及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给予相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体分享部分信息的行为。政府信息共享不仅是消除“信息孤岛”效应的实际需要,也是适应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在要求。政府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包含理念层、结构层与操作层三个逻辑层级,同时大数据时代为该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宏观背景变迁和微观工具变迁,从而使得大数据时代下中国政府信息共享机制的实现变得可行。因此,从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出发,以信息为基础、以共享为方式、以机制为依托,势必为新时期服务型政府的建构、“善治”使命的达成提供了绝佳的路径。中国政府信息共享经历了起步、过渡和全新三大阶段,在政策法规、信息收集、平台建设和地方践行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政府信息共享的共识尚未达成、平台建设滞后、安全隐患频出、障碍因素多发四大问题,究其原因,是利益纠葛、标准分歧、监管缺位和从业人员共享意识淡薄四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国外先行先试的实践表明,应该以美国、英国、新加坡为借鉴,将“智慧国”等开放共享理念作为政府工作基点,以机构设计为依托,以大数据人才、财政专项资金或激励基金为保障,以法律法规完善为制约,从而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机制的实现。大数据时代下政府信息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机制建设理念是先导,是功能的体现与发挥的基础。如果政府信息共享这一议题是一辆行驶在公共事业管理道路上的汽车,那么自我发展理念是动力系统,自我约束理念则是控制系统,二者唯有协同配合才能保障这项议题的快速推进和健康发展。大数据时代下政府信息共享机制的结构设计应当从四个角度入手,即顶层设计、信息获取、平台建构与蓝图规划。其中顶层设计包括前提条件的达成、基本原则的坚持和时代观念的树立;政府信息共享的信息获取及数据处理有多种方式和手段,常见的数据处理方式有最小值—最大值规范化、标准化、十进制正规化和数值型数据的离散化四种;而平台建设则是以多媒体动画信息和多工具的动画信息为主要展示方式,同时与多手段的共享平台相配套;蓝图规划则是集“一网”平台“‘一号’式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机制”和“‘一号’‘一窗’办理的政务服务机制”于一体的“三一”式信息共享业务架构。对于大数据时代下政府信息共享的实务来讲,理念诠释是前提,结构设计是基础,有序运行是关键,“三位一体”统一于机制。如何保障“有序运行”这一关键,可以有三大路径:一是激励路径,二是制约路径,三是保障路径,三者分工不同,激励旨在调动共享主体的积极性,制约旨在保证共享活动有序化和规范化,而保障旨在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为政府信息共享机制的有序运行保驾护航。

跳转共3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