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theoretical progres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effect research, this book first puts forward an improved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hina's manufacturing structure chang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open economy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manufacturing structure change, drawing on typical national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mode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structure change, and then based on the improved analytical framework.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ere empirically measured from the aspects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nd horizontal diversific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national source analysi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were carried out. Finally, based on the Kaldor manufacturing growth model,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linkage, 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structure are empirically tested.(AI翻译)
项莹:(著)
项莹,经济统计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产业结构变动核算、价值链与国际分工、老年健康经济统计等。近年来,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浙江社会科学》《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3项、厅局级课题两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曾获浙江省区域经济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
[1]Alan V.Deardorff,“Fragmentation in Simple Trade Models”,,2001(2):121-137.
[2]Amiti,M.and Wei S.J.,“Service Offshoring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No.11926,,2008:1-20.
[3]Arthur Berger,Coordination Between Canada’s GDP Accounts.NBS-OECD“Study of Establishing China’s Supply-Use Framework”,Project The 1st Phase Workshop,Chongqing,China,13-17 December,2010:1-10.
[4]Banker,Charnes and Cooper,“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1984(9):1078-1092.
[5]Brian C.Moyer.Supply-Use Tables:A Framework for Harmonizing U.S.data.NBS-OECD“Study of establishing China’s Supply-Use Framework”,Project The 1st Phase Workshop,Chongqing,China,13-17 December,2010:1-15.
[6]Canova F.and Ciccarelli M.,“Forecasting and Turning Point Predictions in a Bayesian Panel VAR Model”,,2004,120(2):327-359.
[7]Changsuh Park,Essays on Technology Spillovers,Trade and Productivity,dissertation of PHD of University of Colorado,2003.
[8]Charnes A.,W.W.Cooper and E.Rhodes,“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1978(2):430-440.
[9]Coe,D.and E.Helpman,“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1995(5):859-887.
[10]Daniel Bell,,New York Basic Books,1973.
[11]Dani Rodrik,,UN New York Basic Books,2007.
[12]Deardorf,Alan V.,“Fragmentation in Simple Trade Models”,,2001(12):12-37.
[13]Egger H.and Egger P.,“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Low-skilled Labor in the EU”,,2006,44(1):98-108.
[14]Erkin Bairam,“Economic Growth and Kaldor’s Law:the Case of Turkey,1925-1978”,,1991,23(8):1277-1280.
[15]Erik Dietzenbacher,“The Measurement of Interindustry Linkages:Key Sectors in the Netherlands”,,1992,9(4):419-437.
[16]Fagerberg J.,“Technological Progress,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2000(11):393-411.
[17]Falk,M.Wolfmayr,Y.,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Productivity Growth.FIW Research Report No 017/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une 2008.
[18]Feensta,R.C.and G.H.Hanson,“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and the Impact of Trade and Technology on Wages:Estimates for the U.S.1972-1990”,,1999,114(3):371-390.
[19]Feldman S.J.,David McClain and Karen Palmer,“Source of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U.S.1963-1978:an Input-Output Perspective”,,1987,69(3):503-510.
[20]Felipe,“Why Has China Succeeded—And Why It Will Continue to Do So”,,No.611,2010.
[21]Felipe et al.,“Sectoral Engines of Growth in Developing Asia:Stylised Facts and Implications”,,2009,46(2):107-133.
[22]Fingleton B.and McCombie John S.L.,“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rowth:Some Evidence for Manufacturing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regions”,,1998,50(1):89-105.
[23]Gilberto Libanio,“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A Kaldorian Approch”,www.networkideas.org,2006.
[24]Gorg H.and A.Hanley.,“”,University of Nottingham,unpublished manuscript,2005.
[25]Grossman and Helpman,“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2004(2):237-262.
[26]Grossman and Helpman,“The Rise of Offshoring:It’s Not Wine for Cloth Anymore”,http://www.princeton.edu/—pcglobal/research/papers/grossman_rise_off shoring_0602.pdf,2006.
[27]Guido Cella,“The Input-Output Measurement of Inter-industry Linkages”,,1984,46(1):73-89.
[28]Guo J.and Planting M.,Using input-output Analysis to Measure US Economic Structural Change over a 24 year Period”,,2000.
[29]Hausmann,R.,L.Pritchett and Rodrik D.,“Growth Accelerations”,,2005(10):303-329.
[30]Hausmann and Klinger,“South Africa’s Export Predicament”,,2008,16(4):609-637.
[31]Hayashi Mitsuhiro,“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Indonesian Industry and Trade”,,2005,(1):39-71.
[32]Jaumotte,F.and N.Spatafora,“Asia Rising:A Sectoural Perspecitive”, 07/130,2007.
[33]Jiemin Guo,Mark A.Planting,,Washington D.C.:Industry Economics Division,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U.S.Department of Commerce,2003.
[34]Joaquim J.M.G.,Geoffrey J.D.H.,“MichaelSonis,Jiemin Guo.Research Note:Economic Structural Change Overtime:Brazil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mpared”,,2001(23):703-711.
[35]Hansen J.D.and Jie Zhang.Analysis of China’s Reginal Economic Growth With Kaldor Model,Journal of Econonic Translation,1997(5):29-36.
[36]Haynes and Dinc,“Productivity Change in Manufacturing Regions:A Multifactor/Shift-Share Approach”,,1997,2(28):201-221.
[37]Heather Wells and A.P.Thirlwall,“Testing Kaldor’s Growth Laws across the Countries of Africa”, 2003,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96.
[38]Hidalgo,“The Dynamics of Economic Complexity and the Product Space over a 42 year period”,,No.189,2009(12):1-10.
[39]Hummels,D.,J.Ishii and Kei-Mu,Y.i,“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2001,54(l):75-96.
[40]Hugo Reis and Antonio Rua,“An Input-Output Analysis:Linkages versus Leakages”,,2009,23(4):527-544.
[41]Imbs,J.and R.Wacziarg,“Stages of Diversification”,,2003,93(1):63-86.
[42]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Rev.4(ISIC Rev.4)Detailed structure and explanatory notes,https://unstats.un.org.
[43]Jesus Felipe,Miguel Leon-Ledesma,Matteo Lanzafame and Gemma Estrada,“Sectoral Engines of Growth in Developing Asia:Stylised Facts and Implications”,,2009,46(2):107-133.
[44]Jiri Skolka,“Input-output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Austria”,,1989,11(1):45-66.
[45]Johnson,S.,J.Ostry and A.Subramanian,“Africa’s Growth Prospects:Benchmarking the Constraints”,,Washington D.C.,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6.
[46]Jones,B.F.and Olken B.A,“The Anatomy of Start-Stop Growth”,,No.11528,Cambridge,M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5.
[47]Judith Banister,“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and Compensation in China”,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Labor,http:// digital commons.n.ilr.cornell.edu /key_workplace,2004-12-1.
[48]Kaldor,N.,“A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1966(67).
[49]Kaldor N.,“Productivity and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A Reply”,,1968,35(140):385 -391.
[50]Kaplinsky R.and Moris M.,“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http://www.ids.ac.uk/global,2001.
[51]Keller W.,“Are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Trade-Related Analyzing Spillovers among Randomly Matched Trade Partners”,,1998(42):1469-1481.
[52]Kubo,Y.and S.Robinson,“Sources of Industrial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ight Economies”,,UNIDO,New York,United Nations,1984.
[53]Klinger,B.and Lederman D.,“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New’ Products”,,August,2004.
[54]Kohler,W.,“A Specific Factors View on Outsourcing”,,2001(12):3l-53.
[55]Leamer,Edward E.,,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1984.
[56]Leamer Edward E.,“Paths of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Factor,n-Goo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1987,95(5):961-999.
[57]Leontief,W.W.,“Quantitative input-output Relation in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1936(8):105-25.
[58]Mani S.,“Exports of High Technology Produc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Is It a Real or Statistical Artifact?”,http://www.intech.unu.edu/publications/ discussion-papers/2000 1.pdf,2009-05-08.
[59]Mary Amiti and Shang-Jin Wei,“Service Offshoring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the US”,,2009(2):203-220.
[60]Marcel Timmer,“The 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 and Methods”,http://www.wiod.org2012.
[61]Mary O’Mahony and Marcel P.Timmer,“Output,Input and Productivity Measures at the Industry Level:The EU KLEMS Database”,,2009,119(538):374-403.
[62]McCombie John S.L.and De Ridder John R.,“Increasing Returns,Productivity and Output Growth: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s”,,1983,3(5):373-387.
[63]McCombie John S.L.and De Ridder John R.,“The Verdoorn Law Controversy:Some New Empirical Evidence Using U.S.State Date”,,1984,36(2):268-284.
[64]Michael Sonis,G.J.D.Hewings and J.Guo,“Sources of Structural Change in Input-Output Systems:A Field of Influence Approach”,,1996,8(1):15-32.
[65]Pierre-Philippe Combes,“Economic Structure and Local Growth:France,1984-1993”,,2000(47):329-355.
[66]Poonam Munjal,“Structural Changes in Indian Economy:An Input-Output Analysis”,,2007(1):77-95.
[67]Ricardo Hausmann and Bailey Klinger,“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Patter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 Space”,,No.128,August 2006.
[68]Ricardo Hausmann and Bailey Klinger,“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Spa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No.146,April 2007.
[69]Rolf Färe,Shawna Grosskopf,C.A.K.Lovell,Carl Pasurka,“Multilatera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 when Some Outputs are Undesirable:A Nonparametric Approach”,,1989(1):90-98.
[70]Rolf Färe,Shawna Grosskopf,Mary Norris and Zhongyang Zhang,“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e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1994(1):66-83.
[71]Rolf Färe,Shawna Grosskopf,C.A.K.Lovell,,New York: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4 a.
[72]Rolf Färe,Daniel Primon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Group,The Netherlands,1994 b.
[73]Rowthorn R.E.,“What Remains of Kaldor’s Law”,,1975(85):10-19.
[74]Sanjiv Mahajan.Increasing Role of Supply and Use Tables in National Accounts.NBS-OECD“Study of establishing China’s Supply-Use Framework”Project The 1st Phase Workshop,Chongqing,China,13-17 December,2010.
[75]S.C.Ray,E.Desli,“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Comment”,,1997(5):1033-1037.
[76]Sims Christopher A.,“Maeroeconomics and Reality”,,1980(48):1-48.
[77]Sonmez Atesoglu H.,“Manufactur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1993,25(1):67-69.
[78]Stoneman P.,“Kaldor’s Law and British Economic Growth:1800-1970”,,1979(11):309-315.
[79]Solow,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1956(1):65-94.
[80]Solow,R.,“Technical change and aggregate Production”,,1957(3):312-320.
[81]Srholec M.,“High-Tech Expor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A Symptom of Technology Spurts or Statistical Illusion”,,2007,143(2):227-255.
[82]Taylor and Francis,“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 Manufactured Exports,1985-1998”,,2000(3):101-120.
[83]Thirlwall A.P.,“A Plain Man’s Guide to Kaldor’s Growth Laws”,,1983,5(3):345-358.
[84]Timmer,M.P.and Szirmai,A.,“Productivity Growth in Asian Manufacturing:the Structural Bonus Hypothesis Examined”,,2000(11):371-392.
[85]Tempest Rone,“Barbie and the World Economy”,,1996.
[86]Vitolad and Davidsons,“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Exports in a Product Space Model”,,No.611,2008(4).
[87]Wells Jr.Louis T.,“A Product Life Cycl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1968(3):1-6.
[88]Wells Jr.Louis T.,“Test of a Product Cycle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U.S.Exports of Consumer Durables”,,1969(1):152-162.
[89]Wolfe J.N.,“Productivity and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Some Reflections on Professor Kaldor’s Inaugural Lecture”,,1968,35(138):117-126.
[90]Xikang Chen,,London:Macmillan Press,1990:267-278.
[91]Xikang Chen,“Input-Occupancy-Output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hinese Economy”,in Shri Bhagwan Dahiya(ed.),,Spellbound Publications,1999:501-514.
[92]Xikang Chen,Ju-e Guo,and Cuihong Yang,“Extending the Input-Output Model with Assets”,,2005(17):211-225.
[93]Yuqing Xing and Neal Detert,“How the iPhone Widens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Deficit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10(12):3-10.
[94]F.李斯特著:《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杨春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页。
[95][美]H.钱纳里著:《发展模式》,赵学清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96]W.W.罗斯托著:《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97]W.W.罗斯托著:《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黄其祥、纪坚博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页。
[98]白雪洁:《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与趋势》,《日本学刊》2011年第2期。
[99]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垂直专门化、产业内贸易与中美贸易关系》,CCER Working Paper No.C2005005。
[100]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01]程大中:《中国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般均衡模型及其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0年第10期。
[102]陈冬野:《大卫·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3]丛黎亮、万静:《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第1期。
[104]陈昌才:《产业关联测度方法的改进及应用——基于OECD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第3期。
[105]陈仲常、马红旗:《我国制造业不同外包形式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动态劳动需求模型的实证检验》,《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4期。
[106]戴魁早:《中国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的生产率效应》,《统计研究》2012年第1期。
[107]丁永健等:《地区工业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基于面板VAR的实证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3卷第32期。
[108]段军山等:《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动态检验》,《经济经纬》2013年第3期。
[109]段显明:《基于PVAR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2期。
[110]方英、虞海侠、王锦慧:《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方向数据统计分析》,《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1期。
[111][法]弗朗索瓦·魁奈著:《魁奈〈经济表〉及著作选》,晏智杰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112]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13]高越、李荣林:《国际生产分割,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114]高越、王学真:《国际生产分割对中国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第12期。
[115]顾颖、陈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关联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的实证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16]郭爱君、武国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17]郭炳南:《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1期。
[118]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www.czj.sh.gov.cn/wsbs/ bgxz01。
[119]郝然:《1978—2008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分解——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DEA方法》,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1年。
[120]韩艳红、宋波:《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11期。
[121]何彬等:《基于PVAR模型的我国卫生投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第8期。
[122]黄先海、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世界经济》2010年第5期。
[123]黄志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界》2008年第6期。
[124]胡立新等:《卡尔多定律与经济的发展》,《经济问题探索》1999年第2期。
[125]胡立新:《关于产业集聚现象的一个假设与模型》,《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12期。
[126]胡昭玲:《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6期。
[127]纪昀:《近年来美国贸易和产业政策的新发展及启示》,《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8年第6期。
[128]蒋燕、胡日东:《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129]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130]金碚、吕铁、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2期。
[131]金碚等:《全球竞争格局变化与中国产业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132]金春雨等:《基于Panel—VAR模型的我国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计量检验》,《管理评论》2013年第1期。
[133]马俊、王霄鹏:《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影响的定量测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第2期。
[134][美]克鲁格曼著:《国际经济学》,黄卫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5][德]克·卢夫特:《民主德国计划经济失败的教训》,《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36]李剑:《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研究》2013年第9期。
[137]李博、胡静:《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和比较分析》,《管理科学》2008年第4期。
[138]李国秋、吕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新版(ISIC Rev.4)的信息产业分类分析》,《图书情报知识》2010年第5期。
[139]李锋:《产业关联测度及其应用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
[140]李钢、廖建辉、向奕霓:《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过高了吗》,《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0期。
[141]李元生:《方向数据统计》,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142]李诚:《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测度及应用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43]李武军、黄炳南:《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经济经纬》2010年第6期。
[144]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145]李小平、卢现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世界经济》2007年第5期。
[146]李小平:《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7]李晓、张建平:《中韩产业关联的现状及其启示:基于2000年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世界经济》2009年第12期。
[148]李嫣怡等:《Eviews统计分析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149]刘海云、唐玲:《国际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及行业差异》,《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6期。
[150]刘庆林、高越、韩军伟:《国际生产分割的生产率效应》,《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151]刘起运:《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统计研究》2002年第2期。
[152]刘湘丽:《9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及其政策》,《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2期。
[153]卢峰:《产品内分工》,《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10期。
[154]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155]马俊、王宵鹏:《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影响的定量测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第2期。
[156]马晓河:《加快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服务业大发展》,《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6期。
[157]马文秀、陈卫华:《日本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第4期。
[158]马征:《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年。
[159][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60]孟祺:《德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3期。
[161]彭穗生:《中国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动态机理研究》,《经济论坛》2011年第11期。
[162]彭中文:《美、日、德制造业国际化经营比较及启示》,《经济纵横》2005年第2期。
[163]普雁翔:《基于产业与区域特征的中国产业集聚变动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9期。
[164]邱东、杨仲山等:《当代国民经济统计学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65]曲玥:《制造业产业结构变迁的路径分析——基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6期。
[166]沈利生:《重新审视传统的影响力系数公式——评影响力系数公式的两个缺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167]宿景样:《世界经济体系与世界经济格局》,《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2期。
[168]苏素等:《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比较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8期。
[169]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170]唐海燕、张会清:《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2期。
[171]佟家栋等:《国际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172]王丽、徐永辉:《我国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研究——基于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价值工程》2012年第20期。
[173]王德文、蔡昉、林松华:《中国制造业的无就业增长之谜》,http://www.wise.xmu.edu.cn,2008-11-4。
[174]王飞、张亚雄:《我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编制及其应用分析》,《统计研究》2008年第5期。
[175]汪斌、韩菁:《论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生产力研究》2002年第2期。
[176]汪斌、岳甚先:《新型国际分工下的“世界工厂”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
[177]王俊、黄先海:《跨国外包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财贸经济》2011年第6期。
[178]王俊杰:《工业需求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卡尔多分析框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3期。
[179]王琨:《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版,第119页。
[180]王昆、廖涵:《国际产业趋同与差异研究——来自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证据》,《产业经济研究(双月)》2011年第1期。
[181]王岳平:《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升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
[182]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2期。
[183]王岳平:《我国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4期。
[184]王涂发:《投入产出分析及其应用——台湾地区实证研究》,《台湾银行季刊》1986年第1期。
[185]王怡等:《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5期。
[186]王琢卓等:《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VAR分析》,《经济经纬》2012年第4期。
[187]王晓坤:《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之下的美国制造业变革(1980—2000)》,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9年。
[188]魏后凯:《我国产业集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
[189]魏立佳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基于1988—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90][美]威廉·阿瑟·刘易斯著:《二元经济论》,施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191][英]威廉·配第著:《政治算术》,陈冬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页。
[192]魏作磊:《卡尔多定律在中国30 个省份的适用性检验:1990—2005》2007年第7期。
[193]吴玉乾、李廉水:《制造业发展带动就业效应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194]巫云仙:《“德国制造”模式: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第3期。
[195]吴寿平:《中国工业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85—2009年工业“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产经评论》2013年第1期。
[196]文娟:《考虑产出规模的产业关联研究——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等数据的实证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97][美]西蒙·库兹涅茨著:《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和扩展》,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198][美]西蒙·库兹涅茨著:《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常勋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页。
[199]夏明:《生产率增长的规模递增效应与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1期。
[200][日]小岛清著:《对外贸易论》,周宝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01]向铁梅、黄静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大类分类的比较分析》,《国际商务论坛》2008年第11期。
[202]熊丽敏:《全球产业分工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03]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
[204]徐毅、张二震:《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205]许南、李建军:《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管理世界》2012年第1期。
[206][苏格兰]亚当·斯密著:《国富论》,谢宗林、李华夏译,中国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207]杨灿:《产业关联测度方法及其应用问题探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9期。
[208]杨丹辉:《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工业高增长行业的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期。
[209]杨俊龙、张媛媛:《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7期。
[210]姚博、魏玮:《参与生产分割对中国工业价值链及收入的影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0期。
[211]杨燕青:《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世界经济文汇》1995年第5期。
[212]赵文哲:《人口结构、储蓄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的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第9期。
[213]张芳:《中国加工出口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基于针对加工贸易之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第7期。
[214]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215]张鹏等:《刍议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实证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16]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
[217]张志明:《国际外包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1期。
[218]张咏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体系中的地位——基于价值增值角度的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
[219]郑玉歆:《80年代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变动及其来源》,载郑玉歆、罗斯基主编《体制转变中的中国工业生产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20]郑京淑、吴秦:《产业结构多样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与政策启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21]张会清:《新国际分工、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22]张立建:《两次国际产业转移本质探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视角》,《统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223]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我国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一》,《统计研究》2006年第11期。
[224]周达:《中国制造业结构变动研究:1981—2006》,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25]庄宗明、孔瑞:《美国制造业变革的特征及其影响》,《世界经济》2006年第3期。
[226][美]约翰·H.摩尔:《产出结构变化的测量》,《收入和财富评论》1987年第3期。
中国非煤矿山发展趋势和安全生产监管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SAFETY PRODUCTION SUPERVISION OF NON-COAL MINES IN CHINA企聚丝路:海外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调查.土耳其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 and Employee Survey in B&R Countries TURKEY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定西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DINGXI CITY,GANSU PROVINCE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
当代中国农村经济伦理问题研究
A Study on Rural Economic Ethic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