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孔薇
2020-07-01
978-7-5203-6343-3
227千字
公共服务 区域差异 研究 中国
现阶段中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注重发展速度向注重发展方式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提质增效转变,与此同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本书立足中国31个省份区域异质性的现实,客观评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牢固树立共享发展新理念,探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衡的影响因素,本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形成与公平正义和共享共富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对策建议,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刘鹏
2017-05-01
978-7-5203-0179-4
239千字
食品安全 安全管理 中国
本书力图将西方学术界中的政府监管与风险治理理论,与中国的食品安全治理改革和探索实践结合起来,展示和分析中国政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由单纯的政府监管走向社会共治的过程和逻辑。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监管型政府的理论框架,包括对西方后设监管理论的梳理与评价、对中国监管型政府的总体分析等;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实践研究,主要涵盖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历史变迁和绩效评估、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纵向配置等;食品安全治理的实践研究,包括了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与流程、“地沟油”问题的社会共治等。
雷振扬
2016-12-01
978-7-5161-9024-1
492千字
民族政策 中国 文集 民族发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杨柳桥译注:《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转瞬之间,我到中南民族大学工作已经三十五年了。初到民族大学时,二十六岁,如今已年逾花甲,过了正常退休的年龄。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为一名大学的教授和管理工作者,回望这几十年的人生旅程,不由生出许多的感慨。我不是民族学科班出身,但自从进入民族大学之后,我就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科研方向与民族问题“挂钩”。学术方向的定位与参与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使我慢慢地进入民族问题的研究领域。在学界专家与学校同仁的支持下,这些年,我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并在《民族研究》、《东欧中亚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与民族问题相关的论文数十篇。回过头来看,虽然这些文章很难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也谈不上对国家与社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但它记录了我学习与思考的历程。在临近退休,即将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体验之际,我将已发表的与民族问题相关的部分文字进行了整理,交付出版。作为一种记忆文本,算是对本人相关研究的一个总结和给自己的一个交代。本书收录的文章,时间跨度较长,最早的写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晚的直至当下。这一时段,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最为深刻的时期。回过头来审视这期间发表的文字,心中不免忐忑。所幸的是,虽然三十余年过去了,但文章所述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尚未过时。一些文章中所分析探讨的问题,虽因社会发展与政策调整,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其所论述的角度与作出的判断,今天看来也还有一定的价值。为尊重事实,体现文责自担的精神,在本次整理中,只对个别字句做了订正与修改,基本保持了论文发表时的原貌。书中文章,大多数由我独立撰写,也有若干篇与他人合作完成,对此已在各篇中予以注明。在此,谨向各位合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发表原文的各刊物及编辑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与现代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自古至今,因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的战争、仇杀不计其数,导致的社会动荡和政府更迭,数不胜数。民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共同体,具有十分复杂的影响因子和内在结构,其形成非短期的人为建构,其消亡也非人力突击可为。有专家认为,随着国家逐渐取代民族成为人类更大共同体,导致民族共同体不断衰落和瓦解,“民族走向衰落是历史的必然”。我认为,民族的衰落与瓦解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民族的消亡可能是极其遥远的事情,民族还将长期存在下去。只要有民族存在,民族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作为多元世界的一种人类共同体,民族以特殊的历史传统和语言文化为特征,其生存发展与各类资源的占有与利益的分配密切相关。在世界人口增长、生态持续恶化、资源危机加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利益冲突凸显的背景之下,民族共同体甚至有被强化、民族问题有趋于复杂化的可能。看不到这一点,就可能产生对形势的误判,犯原则性、颠覆性的错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地解决民族问题,关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福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深刻的转型期,民族发展、民族关系等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加强民族问题研究,既是应对挑战的需要,也是民族理论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实事求是地讲,近几十年我国的民族问题研究虽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问题方面看,既有理论创新的不足,也有研究方法的不适应。新时期的民族问题研究,需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拓宽研究视野,增强问题意识。既要重视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民族地区治理等现实问题研究,也要加强对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问题基本理论研究;既要重视国内民族问题研究,也需加强国外民族问题研究;既要发挥民族学、人类学在民族问题研究方面的优长,也要更好地与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协同与互动;既要重视民族学田野方法,也需更好地运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这些算是我对民族问题研究的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学人常引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自勉,却很少关注其“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文怀沙著:《屈原离骚今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58页。之句的凄美。而我对这后句(在屈原《离骚》原文中是前句),更有一种特别的体悟。疲惫与惜时,也许古人与今人、圣哲与凡夫是相通的。过去了的事,可以反思,却不能改变;流逝了的时光,可以追忆,却不可以重来。刊出的文字,如泼出去的水。书中错谬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作者 谨识2016年8月10日
吕承超
2018-01-01
978-7-5203-2081-8
265千字
社会保障 研究 中国
社会保障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能够保障公民维持基本生存,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能够增进公民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中国社会保障经历了初期缓慢发展阶段,现在正在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当中。然而,社会保障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体系不完善、区域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均衡等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相关部门的广泛重视。为此,本书基于非均衡时空视角,采用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掌握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