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2.《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22.《邓小平思想年谱( 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 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2.《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3.鲍宗豪主编:《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鲍宗豪、张华金等著:《科学发展观论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邴正著:《发展与文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当代社会转型分析》,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6.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7.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8.程新英著:《发展的意蕴——发展观的历史嬗变与科学发展观的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陈志尚主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范燕宁等著:《新时期中国发展观——兼与当代国外发展观的比较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丰子义著:《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2.丰子义著:《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丰子义著:《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高清海等著:《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5.高燕宁、卢萍、柳春清著:《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韩庆祥、亢安毅著:《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贺善侃著:《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48.侯衍社著:《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何中华著:《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0.何中华、林聚任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第1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1.贾高建著:《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52.江金权著:《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3.林聚任、何中华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第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4.李培林著:《和谐社会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5.李善峰等著:《科学发展观·社会建设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6.梁树发主编:《社会与社会建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7.刘曙光著:《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8.刘森林著:《发展哲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9.刘森林著:《重思发展——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0.林艳梅著:《历史进步论和历史代价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1.林娅主编:《全球化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刘祖云著:《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3.刘祖云著:《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4.刘林著:《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5.庞元正、丁冬红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6.庞元正主编:《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67.邱耕田著:《发展哲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8.陶传友、窦爱兰主编:《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
69.田启波著:《发展主义的反思与超越——当代中国发展哲学的替嬗与鼎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0.王怀超主编:《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71.王晶雄、王善平著:《社会发展:反思与超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72.徐春著:《人的发展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3.席大民著:《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理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4.徐素华著:《论中国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75.徐伟新著:《新社会动力观》,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6.辛向阳著:《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77.夏禹龙主编:《发展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78.袁贵仁、韩庆祥著:《论人的全面发展》,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9.袁吉富等著:《社会发展的代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袁吉富著:《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1.杨信礼著:《发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2.杨信礼等著:《当代社会发展的哲学研究与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83.杨信礼著:《科学发展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4.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5.郑杭生等著:《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6.郑杭生主编:《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进步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7.赵家祥著:《历史过程论和历史动力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8.张宁主编:《科学发展观与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89.赵小芒著:《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成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0.张云飞著:《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1.张艳玲著:《论“以人为本”——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到科学发展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92.张治库著:《人的存在和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93.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5.[美]阿尔温·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朱志焱、潘琪、张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96.[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97.[美]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98.[法]弗朗索瓦·佩鲁著:《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99.[法]傅立叶著:《傅立叶选集》第3卷,汪耀三、庞龙、冀甫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0.[英]W.H.沃尔什著:《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1.[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02.[德]黑格尔著:《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03.[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04.[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105.[美]罗斯托著:《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6.[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7.[法]圣西门著:《圣西门选集》下卷,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08.[英]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册,曹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109.[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林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0.[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二 论文类
1.邴正、钟贤巍:《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与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
2.陈先达:《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陈先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9期。
4.陈先达:《立足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建》2006年第11期。
5.陈新夏:《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二重维度》,《学术与探索》2005年第1期。
6.董德刚:《和谐社会理念对唯物史观的应用与发展》,《理论前沿》2006年第5期。
7.冯颜利:《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8.丰子义:《发展实践呼唤新的发展理念》,《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
9.丰子义:《深化对社会横向发展规律的研究》,《哲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10.高清海、邴正:《别了,传统理性主义时代——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观变革》,《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11.高清海、余潇枫:《“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2.黄楠森:《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和科学内涵》,《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3期。
13.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回答以人为本研究中的几点疑问》,《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
14.郝立新:《历史辩证法视域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5.何萍:《现代化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6.韩庆祥:《关于以人为本的若干重要问题》,《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7.韩庆祥、张洪春:《怎样理解以人为本?》《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5期。
18.韩庆祥:《论“转型与发展”》,《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9.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辨正》,《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
20.侯衍社:《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评析》,《理论学刊》2003年第2期。
21.贾高建:《关于社会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哲学动态》2011年第10期。
22.梁树发:《科学发展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3.梁树发:《和谐思维是一种建设哲学》,《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9期。
24.梁树发:《“以人为本”何以是一个唯物史观的科学命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25.刘森林:《透视唯物史观中的发展主义》,《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26.庞元正:《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27.庞元正:《论统筹兼顾》,《理论视野》2008年第6期。
28.邱耕田:《科学发展观:一种代价论视角的分析》,《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8期。
29.邱耕田:《发展的“拐点”: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分析》,《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3期。
30.邱耕田:《科学发展精神的六个特征》,《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31.邱耕田:《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理论视野》2011年第9期。
32.任平、陈忠:《当代发展观念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6期。
33.任平:《新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问题、视界与前景》,《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年第2期。
34.孙晓春:《关于现代化的文化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4期。
35.吴忠民:《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4期。
36.王金福:《对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再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7.王伟光:《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哲学问题》,《理论前沿》2007年第3期。
38.王伟光:《深入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39.王永贵:《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1期。
40.徐崇温:《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根据》,《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41.徐崇温:《科学发展观推进了人类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42.徐舒映:《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第6期。
43.杨多贵、牛文元:《跨越三大台阶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决策》2000年第5期。
44.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45.阎树群、张瑞才:《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与创新成果》,《思想战线》2010年第6期。
46.杨信礼:《社会发展的哲学审视》,《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
47.杨信礼:《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48.杨信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发展哲学研究综述》,《理论学刊》2009年11月。
49.庄福龄、杨奎:《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创新》,《理论探索》2006年第5期。
50.庄福龄:《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及其在新世纪的理论升华》,《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51.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展观的演变与创新》,《理论视野》2007年第4期。
52.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3.赵成、梁树发:《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11期。
54.赵家祥:《社会发展动力的层次分析》,《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55.赵家祥:《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历史演变》,《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4期。
56.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
57.张奎良:《辨析以人为本的人》,《学术交流》2006年第1期。
58.张奎良:《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再思考》,《哲学动态》2011年第8期。
59.张新:《论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
60.张云飞:《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科学理论自觉》,《理论学刊》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