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
陈振明:《政府工具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振明:《公共服务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成思危:《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版。
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丰华琴:《从混合治理到公共治理:英国个人社会服务的起源与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冯云廷、陈静:《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冯惠玲、翟振武:《社会建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黄恒学:《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黄黎若莲:《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民政福利工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兵、张悟悌、何珊珊:《社会服务》,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李培林:《社会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李友梅:《新时期加强社会组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林闽钢、李凤琴:《现代社会服务》,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林闽钢:《现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想:流派与名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版。
刘军民:《中国医改相关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卢洪友:《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马庆钰:《治理时代的中国社会组织》,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孙晓莉:《中外公共服务体制比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谭兵:《香港、澳门、内地社会援助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唐晋伟:《德国竞争法中的团体收缴利润诉讼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王浦劬、[美]莱斯特·M.萨拉蒙:《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治坤、林闽钢:《中国社会救助:制度运行与理论探索》,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吴玉韶、王莉莉等:《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华龄出版社2015年版。
姚建平:《中美社会救助制度比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岳经纶、刘洪、黄锦文:《社会服务:从经济保障到服务保障》,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版。
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张恺悌、罗晓晖:《新加坡养老》,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赵立波:《事业单位社会化与民间组织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30年》,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郑国安、赵路:《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周弘:《国外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左然:《中国现代事业制度构建纲要: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二)翻译文献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Mossialos,E.,Dixon,A.,Figueras,J.,Kutzin,J.:《医疗保障筹资:欧洲的选择》,张晓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加]R.米什拉:《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戴安娜·迪尼托:《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何敬、葛其伟译,杨伟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丹麦]考斯塔·埃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法]皮埃尔·拉罗克等:《21世纪社会保障展望》,唐钧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聂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理查德·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董勤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英]哈特利·迪安:《社会政策学十讲》,岳经纶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英]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英]迈克尔·希尔:《理解社会政策》,刘华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主编:《社会保障基础》,王刚义、魏新武译,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美]斯科特·马斯滕:《交易成本经济学——经典名篇选读》,李自杰、蔡铭等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英]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周向红等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美]唐纳德·凯特尔:《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井敏、陈幽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郑秉文译,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三)论文
安体富:《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问题·改革建议》,《财政研究》2007年第1期。
蔡昉、都阳:《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陈硕:《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公共品供给》,《经济学》2010年第4期。
陈振明:《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程绍辉、林闽钢:《香港社会福利服务的政府资助方式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初青松、杨光:《略论美国社会服务经验与启示》,《人民论坛》2014年第29期。
崔开云:《德国社会服务领域中的法团主义治理模式》,《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3期。
丁煜、李琴:《基于社区的城市贫困治理问题研究:以XM市ZH街道为分析个案》,《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第1期。
杜鹏、李兵、李海荣:《“整合照料”与中国老龄政策的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杜鹏等:《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现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分析》,《人口研究》2016年第6期。
范炜烽、祁静、薛明蓉、郑庆、甘筱敏:《政府购买公民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科学决策》2010年第4期。
丰华琴:《普遍主义福利原则的实践:英国弱势群体个人社会服务体系的形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冯晓英:《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评述》,《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伏玉林:《事业单位改革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的民营化》,《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傅勇:《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高炳华:《政府失灵及其防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高娜、张欢:《社会服务概念与内涵辨析》,《行政科学论坛》2015年第1期。
高轶男:《比较视域下社会服务的发展路径》,《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21期。
郭家宏:《19世纪末期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学海》2013年第1期。
郭秀云:《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探析:以上海为例》,《人口学刊》2009年第5期。
郭志刚:《中国低生育进程的主要特征——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的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4期。
黄匡时、陆杰华:《中国老年人平均预期照料时间研究——基于生命表的考察》,《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4期。
贾西津:《公共治理中的伙伴关系:英国COMPACT的实例》,《社团管理研究》2007年第1期。
贾西津:《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贾智莲、卢洪友:《财政分权与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揭爱花:《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空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0期。
句华、杨腾原:《养老服务领域公私伙伴关系研究综述:兼及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衔接机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句华:《英国NHS内部市场的实践及其启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7期。
匡莉:《我国医疗服务竞争机制的优化策略:建立纵向整合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第9期。
李兵:《“整合的社会服务”:理论阐释和战略抉择》,《社科纵横》2014年第4期。
李兵:《国外社会服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中国民政》2011年第3期。
李兵:《社会服务政策属性及构建的探索分析》,《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第2期。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3期。
李风琴、林闽钢:《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变》,《河海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李海荣:《社会服务:香港经验及启示》,《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李培林:《社会治理与社会体制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李文钊、董克用:《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理念与政策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李文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公共服务与制度逻辑》,《改革》2012年第6期。
李友梅:《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一种基于中观机制分析的视角》,《学术月刊》2012年第7期。
梁誉、林闽钢:《论老年照护服务供给的整合模式》,《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第7期。
林莞娟、王辉、邹振鹏:《中国老年护理的选择:非正式护理抑或正式护理——基于CLHLS和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林闽钢、丁群晏:《我国流动人口居住地的社会服务管理》,《东岳论丛》2013年第7期。
林闽钢、李缘:《福利国家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类型化及其改革取向》,《劳动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
林闽钢、梁誉、刘璐婵:《中国贫困家庭类型、需求和服务支持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林闽钢、梁誉:《论中国社会服务的转型发展》,《行政论坛》2018年第1期。
林闽钢、梁誉:《社会服务国家: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公共行政评论》2016年第5期。
林闽钢、梁誉:《准市场视角下社会养老服务多元化筹资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7期。
林闽钢、王刚:《政府购买服务视角下事业单位改革的新思路》,《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2期。
林闽钢、杨钰:《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国外经验与中国改革取向》,《宏观质量研究》2016年第2期。
林闽钢、尹航:《走向共治共享的中国社区建设:基于社区治理类型的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2期。
林闽钢、张瑞利:《医疗服务体系的纵向整合模式及其选择》,《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林闽钢、周正:《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林闽钢:《超越“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困境:兼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突破点》,《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5期。
林闽钢:《底层公众现实利益的制度化保障: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目标和发展路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第11期。
林闽钢:《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及其政策实践》,《社会》2002年第7期。
林闽钢:《关于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思考》,《行政管理改革》2015年第8期。
林闽钢:《缓解城市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的政策体系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林闽钢:《积极社会政策与中国发展的选择》,《社会政策研究》2016年第1期。
林闽钢:《论“养老服务事业”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共同发展》,《福利中国》2015年第2期。
林闽钢:《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及实现途径》,《人口与社会》2014年第1期。
林闽钢:《社会保障如何能成为国家治理之“重器”:基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的研究》,《社会保障评论》2017年第1期(创刊号)。
林闽钢:《我国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林闽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优化路径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7期。
林闽钢:《中国社会福利发展战略:从消极走向积极》,《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林闽钢《“社会服务国家”发展论纲》,《南国学术》(澳门)2020年第2期。
刘德浩:《长期照护制度中的家庭团结与国家责任——基于欧洲部分国家的比较分析》,《人口学刊》2016年第4期。
刘海燕:《中国社会服务管理体制的变迁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刘继同:《中国现代社会服务体系构建论纲》,《社会建设》2016年第1期。
刘西国、刘晓惠:《基于家庭禀赋的失能老人老人照护模式偏好研究》,《人口与经济》2018年第3期。
刘一伟:《互补还是替代:“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基于城乡差异的分析视角》,《公共管理学报》2016年第4期。
陆家欢:《美国社会服务供给的基本模式与若干新趋势》,《经济体制改革》2016年第6期。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吕筠、李立明:《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职能及其内涵》,《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第9期。
马庆钰、贾西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与未来趋势》,《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社会服务发展演进与概念定义的探析》,《中国民政》2011年第6期。
尼古拉斯·迪金:《政府、民间团体和企业在英国社会福利中的协作伙伴关系》,《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7期。
倪明胜:《社会服务概念辨识与路径优化》,《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潘昌健、李兵:《我国社会服务财金制度建设的困境和改革思路》,《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潘屹:《国际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4年第1期。
潘屹:《社会福利制度的效益与可持续:欧盟社会投资政策的解读与借鉴》,《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
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复旦学报》2009年第3期。
平力群、田庆立:《日本构建“地域综合照护体系”政策理念的提出及其制度化》,《社会保障研究》2016年第5期。
史蒂芬·格罗斯:《德国的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及改革》,《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4年Z1期。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需研究解决的几个原则性问题》,《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
宋雄伟:《话语构建与路径依赖:英国大社会公共服务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3期。
孙燕:《创建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学会》2010年第8期。
唐钧:《政府购买服务:购买的究竟是什么》,《中国社会保障》2012年第3期。
唐文玉:《行政吸纳服务: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诠释》,《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1期。
王川兰:《社会服务的价值意涵和制度模型构建:基于平等机会与多样性的研究路径》,《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
王刚、姜维:《比较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服务模式重构》,《学术界》2014年第7期。
王沪宁:《从单位到社会:社会调控体系的再造》,《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1995年第1期。
王来华、瑟夫·施耐德约:《论老年人家庭照顾的类型和照顾中的家庭关系——一项对老年人家庭照顾的实地调查》,《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王名、乐园:《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的模式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王名、李勇:《关于社会服务改革发展的思考:兼论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与功能》,《社会政策研究》2016年第1期。
王名:《对社会服务改革发展的思考》,《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6年第9期。
王思斌:《社会服务的结构与社会工作的责任》,《东岳论丛》2014年第1期。
王宗凡:《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成效、问题与出路》,《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第3期。
夏挺松、卢祖洵、彭绩:《国外医疗卫生体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第7期。
谢庆奎:《机构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服务》,《中国民政》2010年第6期。
熊跃根:《中国城市家庭的代际关系与老人照顾》,《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6期。
徐家良、薛美琴:《政府购买服务中事业单位身份重构与治理绩效》,《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7期。
徐家良、赵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创新:上海的实践》,《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8期。
徐延辉、黄云凌:《社会服务体系:欧洲模式与中国方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7期(下)。
徐永祥:《政社分工与合作: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东南学术》2006年第6期。
许小玲:《政府购买服务:现状、问题与前景:基于内地社会组织的实证研究》,《思想战线》2012年第2期。
许芸:《从政府包办到政府购买:中国社会福利供给的新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杨君、徐永祥:《新社会服务体系:经验反思与路径建构:基于沪深两地政府购买服务的比较研究》,《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8期。
杨团:《中国长期照护的政策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
岳经纶、方萍:《照顾研究的发展及其主题:一项文献综述》,《社会政策研究》2017年第4期。
岳经纶、温卓毅:《新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香港的案例》,《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第3期。
岳经纶、颜学勇:《工作—生活平衡:欧洲探索与中国观照》,《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第3期。
岳经纶:《个人社会服务与福利国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学海》2010年第4期。
岳世平:《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及其启示》,《党政论坛》2007年第12期。
张洪武:《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多中心秩序》,《学理论》2008年第12期。
张瑞利、林闽钢:《中国失能老人非正式照顾和正式照顾关系研究——基于CLHLS数据的分析》,《社会保障研究》2018年第6期。
张网成、黄浩明:《德国非营利组织: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德国研究》2012年第2期。
张笑会:《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社会服务供给主体探析》,《理论月刊》2013年第5期。
张序:《与“公共服务”相关概念的辨析》,《管理学刊》2010年第2期。
张雅林:《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思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张翼:《社会服务与政府部门的职责》,《中国民政》2011年第5期。
赵怀娟:《试析以非正式照顾促进老年人健康老化的功能和路径》,《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3期。
赵立波:《关于政事关系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2期。
赵立波:《政事关系的理论阐释和现实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期。
郑杭生:《从社会学视角看社会服务》,《中国民政》2011年第5期。
Abel,Emily K.,“Middle-Class Culture for the Urban Poor: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Samuel Barnett”,,Vol. 52,No. 4,1978.
Alber,J.,“A Framework fo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al Services”,,Vol.5,No.2,1995.
Alfred,Kahn J.,,New York:Random House,1997.
Anttonen,A. Sipilä,J.,“European Social Care Services:Is It Possible to Identity Models?”,Vol.6,No.2,1996.
Anttonnen,Anneli,Sipil and Jorma,“European Social Care Services:Is it Possible to Identify Models?” ,Vol.6,June 1996.
Ashton,T.,“Implementing Integrated Models of Care:The Importance of the Macro-Level Context”,,Vol.15,No.6,2015.
Bambra,C.,“Cash Versus Services:Worlds of Welfare and the Decommodification of Cash Benefits and Health Care”,,Vol.34,No.2,2005.
Blom,B.,“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in a Swedish Quasi-Market Context”,Policy & Politics,Vol.29,No.1,2000.
Bridge,C. “Citizen Centric Service in the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Human Services:The Department’s Experience in Engaging the Community in Co-design of Government Service Delivery and Developments in E-Government Services”,,Vol.71,No.2,2017.
Brown,K. and Keast,R.,“Social Services Policy and Delivery in Australia:Centre- Periphery Mixes”,,Vol.33,No.3,2005.
Brundage A.,,1832-39,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78.
Committee on Local Authority and Allied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The Seebohm Report),London. HMSO,1968.
Cook,C.D.,,Albany:New York State Legislative Commission on Rural Resources,1986.
Daly,M. and Lewis,J.,“The Concept of Social Care and th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Welfare States”,,Vol.51,No.2,2000.
DeHoog,R.H.,“Competition,Negotiation,or Cooperation:Three Models for Service Contracting”,,Vol. 22,1990.
Dunleavy P.,Margetts H.,Bastow S.,Tinkler J.,,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Edwards,R.L.,Cooke,P.W. and Reid,P.N.,“Social Work Management in an Era of Diminishing Federal Responsibility”,,Vol.41,No.5,1996.
Elton,G.R., 1509-1558,London:Hodder Armold,1977.
Eng,C.,Pedulla. J.,Eleazer,P. G. et al. “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PACE):An Innovative Model of Integrated Geriatric Care and Financing”,,Vol.45,No.2,1997.
Esping-Andersen G.and Gallie D.,Hemerijck A. and Myles J.,,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Eurich,J. and Langer,A.,“Innovations in European Social Services:Context,Conceptual Approach,and Findings of the INNOSERV Project”,,Vol.28,No.1,2015.
European Commission,,Brussels,1995.
Fultz E.and Tracy M.,,Budapest: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2005.
Goossen,C. and Austin,M.J.,“Service User Involvement in UK Social Service Agencies and Social Work Education”,,Vol.53,No.1,2017.
Gornick,J.C.,Meyers,M.K. and Ross,K.E.,“Supporting the Employment of Mothers:Policy Variation Across Fourteen Welfare States”,,Vol.7,No.1,1995.
Hacker,J. 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Hallett,C.,,London:George & Allen Unwin,1995.
Harris,J.,“State Social Work:Constructing the Present from Moments in the Past”,,Vol. 38,No. 4,2008.
Helmut K. Anheier and Sarabajaya Kumar. ,Updated and Extended Edition,Germany:Observato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rvices in Europe,1995.
Hemerijck A.,,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Jensen,C.,“Worlds of Welfare Services and Transfers”,,Vol.185,No.2,2008.
Julian Le Grand,“Quasi-Market Versus State Provision of Public Services:Some Ethical Considerations”,,Vol.3,No.2,2011.
Julian Le Grand. “Quasi-Markets and Social Policy”,,Vol.101,No.408,1991.
Kamerman,Sheila B. and Alfred,Kahn J.,,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76.
Kodner,D. L. and Kyriacou,C. K.,“Fully Integrated Care for Frail Elderly:Two American Models”,,Vol.1,No.1,2000.
Kodner,D. L.and Spreeuwenberg,C.,“Integrated Care:Meaning,Logic,Applications,and Implications:A Discussion Paper”,,Vol.2,No.14,2002.
Kramer Ralph 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Leichsenring,K.,“Developing integrated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ervices for older persons in Europe”,,Vol.4,No.3,2004.
Leutz,W. N.,“Five laws for integrating medical and social services:Lesso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Vol.77,No.1,1999.
Lowe,R., 1945,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9.
Marshall,Thomas H.,,London:Hutchinson University Press,1965.
Montana,S.M.,,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2006.
Mur-Veeman I.,Raak A. and Paulus A.,“Comparing integrated care policy in Europe:Does policy matter?” ,Vol.85,No.2,1995.
OECD,,Paris:OECD,1996.
OECD,,Paris:OECD Publishing,2005.
Orloff,A.S.,“Gender and the Social Rights of Citizenship: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der Relations and Welfare States”,,Vol.58,No.3,1993.
Owen Arthur David Kemp,,New York,London,Toronto:Longmans,Green & Co.,1940.
Peter,B.,“Service Users' Knowledges and Social Work Theory:Conflict or Collaboration?”,,Vol.30,No.4,2000.
Propper,C.,Bartlett,W. and Wilson,D.,“Introduction”,in Bartlett. W.,Propper,C.,Wilson,D.,et al.,,Bristol:SAUS Publications,1994.
Reid,P. N.,“Reforming the Social Services Monopoly”,,Vol.17,No.6,1972.
Richard G. Frank et al.,,Integrated Services and Housing Consultation,2012.
Richard M. Titmuss,,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68.
Richard M.Titmuss,,Boston:Beach Press,1963.
Richard M. Titmuss,,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51.
Richard M. Titmuss,,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58.
Rosanvallon P.,,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Sainsbury,E.,,London:Pit-man Publishing Limited,1977.
Schmid,H.,“The Role of Nonprofit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in Providing Social Services”,,Vol.28,No.3-4,2004.
Smith,D.,“Communications and Change in the Social Services”,,Vol.24,No.2,1967.
Travers,P.,“Quasi-market for the Social Services”,,Vol.54,No.3,1995.
Wilson,D. and Game,C.,,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8.
World Bank,,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