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d survey materials,this work gives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dramatic changes happened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in the end of 1970s.From perspectives of population,family,social structure,social mentality and social governance,it reveals how China deal with a series of challenges through effective social governance after those huge social changes and provides a window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李培林:(主编)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主编。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社会学组召集人、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委咨询专家。 撰写的主要著作有:《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和谐社会十讲》、《生活中和文本中的社会学》、《李培林自选集》等。 LI Peilin,PhD of University Paris-I(Sorbonne),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cademician and vice-preside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ief editor of Sociological Studies. He is the member of State Council Academic Degree Committee and The National Planning Expert Committee. His main books in Chinese are:Another Invis ibl e Hand:the China 's SocialStructure Transformation(2005), The End of Villiges(2004),Social Transf ormation and China Experience(2013),etc.His main publication in English are: Chinese Society: Change andTransformation (ed.Routeledge,2012), China 's Internal andInternational Migration(co-ed.Brill, 2012), Hand book on SocialStratification in the BRIC Countries(co-ed.2013), La NouvelleSociologie Chinoise(co-ed.CNRS,2008), etc.
埃什尔曼(J.R.Eshleman),1991,《家庭导论》,潘允康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埃尔德(G.H.Elder),2002,《大萧条的孩子们》,田禾、马春华译,译林出版社。
安国启、邓希泉主编,2012,《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光明日报出版社。
奥斯特罗姆,2000/1990,《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白文璐、石向实,2013,《杭州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调查与分析》,载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贝利(Brian J.L.Berry),2008,《比较城市化: 20世纪的不同道路》,顾朝林等译,商务印书馆。
边燕杰、李路路、李煜、郝大海,2006,《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蔡昉、都阳,2003,《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经济研究》第6期。
蔡昉主编,2009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0: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禾、王进,2007,《“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曹颖、陈满琪、徐姗姗,2013,《转型期的社会心态研究——基于公众与信访人的实证分析》,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 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成文、彭国胜,2006,《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对农民工阶层话语权丧失的社会学分析》,《天府新论》第5期。
陈辉、杨宜音,2013,《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研究》,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珊,2013,《北京居民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北京居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午晴,2013,《亲情意义的转向——基于若干房产继承纠纷案例的分析》,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锡文,2012,《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城镇化,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在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的演讲(http://www. town. gov. cn/csph/201204/10/t20120410_ 537379.shtml)。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8,《2000—2005年:我国职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统计研究》第2期。
丁志宏,2009,《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兰州学刊》第7期。
杜军峰、饶印莎、杨宜音,2011,《2010年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状况分析——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市的调查》,王俊秀、杨宜音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段志慧、郑莉君,2013,《杭州新生代农民工自尊调查研究》,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1948,《乡土中国》,载《费孝通全集》第5卷,群言出版社。
福山(Francis Fukuyama),2001,《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
甘满堂,2001,《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高佩义,2004,《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高文珺、杨宜音、赵志裕、王俊秀、王兵,2013,《几种重要需求的满足状况:基于网络调查数据的社会心态分析》,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辜胜阻,1991,《二元城镇化战略与对策》,《人口研究》第5期。
顾朝林,2008,《中国城市历程、现状与展望》,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编
《城市科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信平,2011,《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及相关政策》,《东岳论丛》第5期。
郭书田等,1990,《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河北人民出版社。
郭宇强,2009,《中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郭志刚,2012,《重新认识中国的人口形势》,新时期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战略论坛会议论文。
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课题组,2012,《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摘要)》。
国务院课题组,200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
黑格尔,1961/1821,《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
侯佳伟、陈卫、张银锋,2009,《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青少年人口发展历程及其趋势》,《青年探索》第2期。
黄平,2007,《当代中国农民寻求外出—迁移的潮流》,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 cass. cn/shxw/nmgyj/t20030829_ 0984.htm)。
怀特(Martin K.Whyte)、伊洪,2005,《中国城市家庭生活的变迁与连续性》,《开放时代》第3期。
景天魁,2003,《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赖德胜,1996,《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经济科学》第6期。
李春玲,2005,《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春玲等,2012年,《80后境遇与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报告集。
李东山、沈崇麟主编,1991,《中国城市家庭:五城市家庭调查双变量和三变量资料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建民,2002,《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李路路,2002,《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李培林,1996,《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01,《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
——,2002,《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2007,《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人民日报》1月15日。
——,2011,《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人民日报》2月18日。
李培林等,2005,《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主编,2003,《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李炜,2007,《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与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第3期。
——2010,《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培林、张翼,1999,《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对中国10个大城市508家企业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李培林、徐崇温、李林,2006,《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河北学刊》第2期。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2004,《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茜,20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演变》,《人民论坛》第26期。
李强,2005,《倒“丁”字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第3期。
——,2008,《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等,2009,《城市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李银河,1995,《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连玉明主编,2012,《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1:社会管理科学化与制度创新》(社会管理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联合国,2005,《2005年世界青年报告》(http://daccess-dds-ny.un.org/ doc/UNDOC/GEN/N04/635/82/PDF/N0463582.pdf)。
——,2006,《中国人口老龄化——事实与数据》(http://www.un.org. cn/ public/resource/e7102 d15216f85e5c2e4d2e33784b72f.pdf)。
联合国人居中心,1999,《1998城市化世界》,沈建国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成斌,2008,《生存理性及其更替——两代农民工进城心态的转变》,《福建论坛》第7期。
刘骥,2007,《阶级分化与代际分裂——欧洲福利国家的养老金政治》,《欧洲研究》第3期。
刘精明,1999,《“文革”事件对升学入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璇、卢永春、段金志、祁祎博,2013,《2012年网络维权舆情事件社会心态分析报告》,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英,1990,《中国农村核心家庭的特点》,《社会学研究》第4期。
刘英、薛素珍,1987,《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卢汉龙等,2009,《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
陆大道等,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
陆学艺主编,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洛克,2007/1690,《政府论》,刘晓根译,北京出版社。
马春辉,2008,《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孟德拉斯(H.Mendras),2005,《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孟德斯鸠,1961/1748,《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米德(G.H.Mead),1988,《代沟》,曾胡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民政部民政事业统计年报,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 cn/article/ zwgk/tjsj/)。
潘家华、牛凤瑞、魏后凯主编,2009,《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彭希哲、胡湛,201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仇立平、顾辉,2007,《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社会》第2期。
饶印莎、周江、田兆斌、杨宜音,2013,《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状况调查报告》,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人口研究编辑部,2003,《“搭伴养老”:黄昏恋的协奏曲》,《人口研究》第3期。
人民日报,2010,《土地财政不可持续》,《人民日报》12月27日。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0,《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杉山武彦,2008,《战后日本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城市间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日本研究》第3期。
邵秦、胡明霞,1988,《中国家庭结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沈崇麟、李东山、赵峰主编,2009,《变迁中的城乡家庭》,重庆大学出版社。
沈崇麟、杨善华主编,1995,《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原等,2010,《杜绝富士康悲剧》(http://tech.sina. com. cn/it/2010-05-19/13214206671.shtml)。
世界银行,1997,《2020年的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挑战》(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1997/09/694610/china-2020-development-challenges-new-century)。
石美遐,2007,《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舒马赫(E.F.Schumacher),1984,《小的是美好的》,虞鸿钧、郑关林译,商务印书馆。
泰帕尔(Ilkka Taipale)主编,2008,《芬兰的100个社会创新》,洪兰译,台北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
谭琳、徐勤、朱秀杰,2004,《“搭伴养老”:我国城市老年同居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学海》第1期。
唐仁健,2010,《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约一个亿》(http://www.dzwww. com/ rollnews/finance/201002/t20100201_ 5569823.htm)。
特纳(Jonathan H.Turner)、斯戴兹(Jan E.Stets),2007,《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田丰,2009,《改革开放的孩子们》,《青年研究》第6期。
——,2011,《当代中国家庭生命周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田雪原,2000,《人口城市化驱动消费需求效益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涂尔干,2000,《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三联书店。
——,2001,《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敬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托克维尔,2007/1835,《论美国民主》(全五册),朱尾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外来农民工”课题组,1995,《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状况》,《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2006,《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王德文、张恺悌,2005,《中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与贫困发生率估计》,《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王俊秀、全静,2013,《2011—2012年中国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杨宜音,2011,《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主编,200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发展出版社。
王晓婷、陆迁、吴海霞,2009,《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协整分析》,《生态经济》第2期。
王跃生,2006,《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王正中,2006,《“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理论学刊》第9期。
翁定军,1999,《公平与公平感的社会心理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吴小英,2006,《代际冲突与青年话语的变迁》,《青年研究》第8期。
吴江、田小宝主编,2012,《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武俊平,1998,《第五代人》,天津教育出版社。
希尔(Michael Hill),2003,《理解社会政策》,刘升华译,商务印书馆。
郗杰英,2008,《改革开放30年青年发展与趋势》,《北京青年工作研究》第12期。
笑东,2002,《最后一代传统婆婆》,《社会学研究》第3期。
薛洁,2007,《关注公民公平感——我国部分公民公平感调查报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
杨东平,2006,《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1期。
杨团主编,2012,《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伟民,2008,《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四个关键问题》,《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2期。
曾国安、王晶晶,200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山东社会科学》第10期。
曾毅,2012,《尽快调整现行生育政策,实现二孩晚育软着陆——六普等新数据分析的启示》,新时期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战略论坛会议论文。
曾毅、王正联,2004,《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查瑞传,1996,《再论中国人口出生率转变的特征》,《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张建新、张镇、王治国、屠莺,2013,《中国当代青年人的择偶价值观——基于2005—2010年网络征婚数据的分析》,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敏、顾朝林,2002,《农村城市化:“苏南模式”与“珠江模式”比较研究》,《经济地理》第4期。
张翼,2003,《中国阶层内婚制的延续》,《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2004,《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与代内流动》,《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06,《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历史变化与改革趋势》,《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期。
——,2011,《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基于全国性CGSS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
张翼、侯慧丽,2004,《中国各阶层人口的数量及阶层结构——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所做的估计》,《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张蕴岭主编,1993,《北欧社会福利制度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张展新,2004,《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赵联飞,2012,《大学生社会态度》,陆学艺、李培林、陈光金主编《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赵一平、周星,2002,《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
《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郑功成,2008,《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战略发展——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人民出版社。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编,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中国发展报告2010》,人民出版社。
中国教育统计网(http://www.stats.edu. cn/)。
中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http://tongji.cnki.net)。
中国指数研究院,2010,《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1.5万亿元》(http:// www.nx. cei.gov. cn/jj sj/gtsj/201001/55627.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2011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10428_ 402722253.htm。
——,2012,《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201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2012,《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结果公告2012年第34号)(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12-08/02/c_ 123513771.htm)。
周雪光,2003,《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雪光、侯立仁,2003,《文革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怡,1994,《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朱庆芳,2005,《从指标体系看老龄人口的贫困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8期。
Allardt,Erik et al.,1981,Nordic Democracy,Copenhagen: Det Danske Selskab.
Appleton,Simon,John Knight,Lina Song&Qingjie Xia,2002,“Towards a Competitive Labour Market? Urban Workers,Rural Migrants,Redundancies and Hardships in China”,Working Paper,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Nottingham: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Bagchi-sen,Sharmistha,1995,“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Occupational Shifts for Males and Females in the U.S.Labor Market”, 47.
Baldock,John et al.(eds.),2003,,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r,Nicholas,1998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Dwayne,Loren Brandt,Paul Glewwe&Guo Li,2000,“Markets,Human Capital,Inequality: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Working Paper 298,W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Bian,Yanjie,2002,“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28.
Blau,Peter M.&Otis Dudley Duncan,1967,,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
Cai,Fang&Dewen Wang,2003,“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 3(2).
——2005,“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mplications for Growth”,In Garnaut&Song(eds.),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contents,Canberra: Asia Pacific Press.
Carlsson,G.,1958,,Lund: Gleerups.
Commission on Social Justice,1993,,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rouch,Colin,1999,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rouch,Colin,Klaus Eder&Damian Tambini(eds.),2001,,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s-Friedmann,Deborah,1985,“Intergener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1.
Deng,Quheng&ShiLi,2009,“What Lies behind Rising Earnings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Regression-based Decompositions”,021.
Easterlin,R.A.,R.Morgan,M.Switek&FeiWang,2012,“China's Life Satisfaction,1990-2010”,PNAS,SupportingInformation(http://www.pnas.org/content/suppl/2012/05/10/1205672109. DCSupplemental/pnas.201205672SI.pdf# nameddest=ST1).
Elder,Glen H.,1999,,Boulder: Westview Press.
George,Victor&Paul Wilding,1994,,London: HarvesterWheatsheaf.
——,2002,e,London: Palgrave.
Ginsburg,Norman,1992,: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Glass,D.V.,1954,,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
Goldthorpe,John H.,1987,,Oxford: Clarendon Press.
Hodson,Randy,1983,New York: Academic Press.
Jonsson,Jan O.,David B.Grusky,Matthew Di Carlo,Reinhard Pollak&Mary C.Brinton,2009,“Micro-Class Mobility: Social Reproduction in Four Countries” 114(4).
Knight,J.&L.Song,1999,,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llimet,Daniel L.&Le Wang,2006,“A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of the Gender Earnings Gap in Urban China”, 5 (1).
Mishra,Ramesh,1981,
O'Brien,Martin&Sue Penna,1998,,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ierson,Christopher,1991,,Cambridge: Polity Press.
Pior,Michael,1987,“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Unemployment”,25(4).
Sipil,Jorma,2009,“Social Policy as Social Investment?”,A speech given at Zhengjiang University.
Stark,O.&J.E.Taylor,1991,“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 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T 101: 1163-1178.
Svalastoga,K.,1959,,Copenhagen: Gyldendal.
Szelenyi,Ivan&Eric Kostello,1996,“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Synthesis?”, 101(4).
Taylor-Gooby,Peter&Jennifer Dale,1981,London: Edward Arnold.
Titmuss,Richard M.,1968,,London: Allen and Unwin.
Wan,Guanghua,2004,“Accounting for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 A Regression Based Approach”32(2).
Weeden,Kim A.&David B.Grusky,2005,“The Case for a New Class Map”, 111.
Whyte,Martin K.&William L.Parish,1984,Chicago,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Zhao,Yaohui,1997,“Labor Migration and Returns to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79(November).
Zhou,Xueguang,2004,,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