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文献
(一)中文著作类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1982年版。
[2]陈嘉映编:《存在与时间读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金惠敏:《媒介的后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刘恒:《乱弹集》,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7]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8]《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榕树下图书工作室选编:《99中国年度最佳网络文学》,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12]孙绍先:《文学艺术与媒介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陶东风:《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及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文艺理论前沿》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15]王国荣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精华集成》,文汇出版社1997年版。
[16]王昆仑:《红楼人物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17]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王岳川:《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20]于沛选编:《文学社会学:罗·埃斯卡皮论文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张邦卫:《媒介诗学——传播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2]蒋广学、赵宪章主编:《20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3]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24]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2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26]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二)外文译著类
[1]《别林斯基选集》卷1,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
[2][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5][法]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6][法]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法]尚·布希亚:《物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法]贝尔斯·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9][德]W.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10][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12][法]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刘汉全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4][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15][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1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7][德]施莱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李伯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18][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19][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20][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林夕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2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2][加拿大]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1981年版。
[24][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5][德]马克斯·霍克海默等:《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2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7][德]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8][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9][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0][法]罗兰·巴特:《符号帝国》,孙乃修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面人》,左晓斯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2][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5][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何道宽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6][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37][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8][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9][日]内山精也:《传媒与真相》,朱刚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0][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1][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42][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3][荷兰]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44][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45][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6][奥地利]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7][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8][德]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4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50][德]伊瑟尔:《走向文学人类学》,载[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三)中文报刊类
[1]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2]王一川:《泛媒介互动与文学转变》,《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赖大仁:《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米勒文学研究“终结论”解读》,《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
[4]王元骧:《文艺理论中的“文化主义”与“审美主义”》,《文艺研究》2005年第4期。
[5]苏宏斌:《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学理论的未来》,《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
[6]金元浦:《重构一种陈述——关于当下文艺学的学科检讨》,《文艺研究》2005年第7期。
[7]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8][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9]童庆炳:《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吗——与米勒先生对话》,《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期。
[10]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入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11]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12]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13]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26日。
[14]支宇:《类象》,《外国文学》2005年第5期。
[15][法]G.德勒兹:《欲望与快感》,于奇智译,《世界哲学》2005年第1期。
[16][英]阿列克斯·考林尼柯斯:《商品拜物教之镜——让·鲍德里亚和晚期资本主义化》,王昶译,《当代电影》1999年第2期。
二 外文文献
[1]Habermas,“Modernity Versus Postmodernity”,in Alexander,J.E.(ed.),Culture and Society-Contemporary Debate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Jean Francois Lyotard,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Trans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9.
[3]George P.Landlow,Hypertext 2.0: The Convergence of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y and Technology,Baltimore(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4]John Simpson and Edmund Weiner,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etional Series(Vlolume 2),Clarendon Press,1993.
[5]Thmos Burger,The Structural Transfamation of Public Sphere,Cambridge:Plolity Press;Cambridge,MA:MT Press,1989.
[6]W.J.T.Michell,Iconology: Image,Text,Ideolog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7]Wolfgang Iser,Fiction and Imagine—Charting Literary Anthropology,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