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takes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and consultative administr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s the basic issues such as system positioning, legal nature, legal basis, legal effect, legal procedures, legal remedies and other basic issu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and typed administrative administrative contracts' and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theoretical basis, system positioning, concept definition an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onsultative administration and related concepts. In terms of effectiveness and relief,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of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has been initially constructed, so as to better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practice.(AI翻译)
王勇:(著)
王勇,1981年2月生,湖北黄冈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兼任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基础理论、政府规制、环境行政法,已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自选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多项,获第十二届长三角法治论坛论文评比二等奖等奖励多项。
一 中文参考文献
(一)图书文献
[1]陈春生:《行政法之学理与体系(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07年版。
[2]陈家刚:《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4]陈新民:《行政法学总论》,三民书局1991年版。
[5][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上卷),杨伟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日]大桥洋一:《行政法学的结构性变革》,吕艳滨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刁荣华主编:《现代行政法基本论》,汉林出版社1985年版。
[8][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吴新平审校,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德]Eberhard Schmidt-Aßmann:《行政法总论作为秩序理念——行政法体系建构的基础与任务》,林明锵等译,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10]葛察忠等编著:《自愿协议:节能减排的制度创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德]格奥尔格·耶利内克:《主观公法权利体系》,曾韬、赵天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日]黑川哲志:《环境行政的法理与方法》,肖军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3]胡建淼:《行政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4]胡建淼主编:《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5][德]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行政法》(第二卷),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6][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7]黄学贤主编:《中国行政法学专题研究述评(2000—2010)》,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江必新:《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之发展:行政诉讼司法解释解读》,金城出版社2001年版。
[19]姜明安:《行政程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姜明安主编:《行政法论丛》(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1]姜明安主编:《公法理论研究与公法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3]季卫东:《法治秩序的构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增订版),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年版。
[25][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6]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寻求政府柔性执法的制度规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7]刘武朝、胡云红、徐红新:《自愿式环境协议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
[28]刘福元:《政府柔性执法的制度规范建构——当代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非强制行政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29]刘海滨、张明顺、冯效毅:《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方法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0]罗豪才等:《软法与公共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2]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3][日]铃木义男:《行政法学方法论之变迁》,陈汝德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李永林:《环境风险的合作规制——行政法视角的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5]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管制与民主的互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36]赖恒盈:《行政法律关系之研究——行政法学方法论评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37]莫于川等:《法治视野中的行政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莫于川等:《柔性行政方式法制化研究——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9][日]南博方:《行政法》(第六版),杨建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秦颖:《新的环境管理政策工具——自愿协议(VAs)的理论、实践与发展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1][日]室井力:《日本行政法》,吴微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2][美]史蒂芬·布雷耶:《规制及其改革》,李洪雷、宋华琳、苏苗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美]斯蒂芬·布雷耶:《打破恶性循环:政府如何有效规制风险》,宋华琳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4][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5]台湾研究基金会:《环境保护与产业政策》,前卫出版社1994年版。
[46]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之法理/各国行政法学之发展方向(台湾行政法学会研讨会论文集〔2009〕)》,元照出版公司 2009年版。
[47]吴庚大法官荣退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公法学与政治理论(吴庚大法官荣退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48]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9]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0]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册),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
[51]文学国主编:《政府规制:理论、政策与案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2]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53]翁岳生教授祝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当代公法理论》,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版。
[54]翁岳生教授祝寿论文编辑委员会编:《当代公法新论(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55]翁岳生编:《行政法》(上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56]许宗力:《法与国家权力(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57]叶必丰:《行政法学》(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叶必丰:《行政行为原理》,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59]杨解君:《中国行政法的变革之道——契约理念的确立及其展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0]叶俊荣:《行政法案例分析与研究方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61]叶俊荣:《环境理性与制度抉择》,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01年版。
[62]叶俊荣:《环境行政的正当法律程序》,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63]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余凌云:《行政契约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66]阎磊:《行政契约批判》,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67]应松年、王成栋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68][日]原田尚彦:《环境法》,于敏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9][日]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姜明安审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0][美]朱迪·弗里曼:《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毕洪海、陈标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7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21 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2]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编:《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张红凤、张细松:《环境规制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74]张剑寒等:《现代行政法基本论》,汉林出版社1985年版。
[75]章剑生:《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第二版)》(上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76]张明顺、张铁寒、冯利利等:《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年版。
[77]张树义:《行政合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8]朱新力、唐明良等:《行政法基础理论改革的基本图谱——“合法性”与“最佳性”二维结构的展开路径》,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79]周佑勇:《行政法原论》,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8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1]政治大学法学院公法中心编:《全球化下之管制行政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
[82]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二)期刊文献
[1]陈德湖:《排污权交易理论及其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5期。
[2]陈虹:《环境公益诉讼功能研究》,《法商研究》2009年第1期。
[3]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4]常纪文、黎菊云:《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基本问题研究(上)》,《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5]常纪文、黎菊云:《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基本问题研究(下)》,《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6]曹明德、王凤远:《美国和印度ENGO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其借鉴意义》,《河北法学》2009年第5期。
[7]蔡武进:《我国行政赔偿程序的协商图景》,《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8]蔡武进:《法治与善治:我国行政信访制度的改革图景——以行政协商为视角》,《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9]蔡武进:《现代行政法治理念下的行政协商——一种诠释现代行政法治理念之行政方式》,《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10]蔡武进:《行政治理视野下的行政协商》,《北方法学》2014年第3期。
[11]陈新民:《和为贵——论行政协调的法制改革》,《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2]陈应珍、申浩:《行政执法协商的滥用及其防范》,《三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13]陈泳滨:《行政合同司法救济的模式选择与制度续造——基于三种不同实践样本的考量》,《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
[14]崔卓兰、卢护锋:《契约、服务于诚信——非强制行政之精神理念》,《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
[15]崔卓兰、卢护锋:《非强制行政的价值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
[16]崔卓兰、卢护锋:《我国行政行为非强制化走向之述评与前瞻》,《北方法学》2007年第2期。
[17]崔卓兰、刘福元:《行政自制的可能性分析》,《法律科学》2009年第6期。
[18]崔卓兰、刘福元:《非强制行政行为探微》,《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3期。
[19]崔卓兰:《行政自制理论的再探讨》,《当代法学》2014年第1期。
[20]丁航、贾小黎:《中国高耗能企业自愿减排的现状、障碍及实施建议》,《中国能源》2004年第3期。
[21]杜群:《中外环境行政管制之比较》,《太平洋学报》1997年第3期。
[22]杜群飞:《当前排污权交易市场化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生态经济》2015年第1期。
[23]董艳春:《构建城管执法的协商治理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24]杜亚霏:《基于协商民主理论视角的政策制定研究——以“重庆出租车事件”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5]董战峰等:《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建设中的激励政策创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6期。
[26]冯昌梅:《论美国环境法执行协商机制的引进——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行政执法模式的新选择》,《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7]傅聪:《试论欧盟环境法律与政策机制的演变》,《欧洲研究》2007年第4期。
[28]傅聪:《欧盟环境政策中的软性治理:法律推动一体化的退潮?》,《欧洲研究》2009年第6期。
[29]樊慧玲:《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潜规则》,《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0]方世荣、邓佑文:《“参与式行政”视域下行政法理念的反思与重塑》,《理论探讨》2012年第2期。
[31]方世荣、谭冰霖:《“参与式行政”与行政行为理论的发展》,《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32]冯效毅等:《在中国尝试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江苏环境科技》2006年第2期。
[33]国合会“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课题组:《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第4期。
[34]郭庆:《中小企业环境规制的困境与对策》,《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
[35]郭少青:《环境行政约谈初探》,《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第4期。
[36]黄爱宝:《生态行政约谈制度:创新价值与完善方向》,《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37]黄春蕾:《我国生态环境公私合作治理机制创新研究——“协议保护”的经验与启示》,《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5期。
[38]胡静:《美国环境执法中的协商机制和自由裁量》,《环境保护》2007年第24期。
[39]侯佳儒:《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
[40]贺乐民、高全:《论行政法的合作理念》,《法律科学》2008年第4期。
[41]龚伟玲:《欧盟推动环境协议的制度分析及借鉴》,《环境保护》2004年第5期。
[42]胡云红:《日本自愿式环境协议实施评析及对我国环境保护管理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43]蒋红珍:《治愈行政僵化:美国规制性协商机制及其启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44]江华、张建民:《行业协会实施自愿性环境治理的温州经验》,《社团管理研究》2010年第10期。
[45][法]Jean-Philippe Barde:《经合组织关于志愿思路在环境政策中的作用的工作》,《UNEP产业与环境》(中文版)1999年第1—2期。
[46]江山:《法律革命:从传统到超现代——兼谈环境资源法的法理问题》,《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1期。
[47]《节能自愿协议国家标准通过审定》,《节能与环保》2010年第4期。
[48]蒋芸:《节能自愿协议:节能新机制》,《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第9期。
[49]克劳斯·卡贝兹:《德国志愿协议的作用》,《UNEP 产业与环境》(中文版)1999年第1—2期。
[50]李傲:《未型式化行政行为初探》,《法学评论》1999年第3期。
[51][美]L.B.斯图尔特:《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法》,苏苗罕译,毕小青校,《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夏季号。
[52]李超:《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以日本公害防止协定为例》,《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53]赖超超、蔺耀昌:《税务行政中的契约理念及其体现——以平等、协商为中心》,《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54]李程:《环境管制: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3期。
[55]李程:《我国适用自愿环境协议的合理性探讨》,《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56]刘桂清:《反垄断执法中的和解制度研究》,《当代法学》2009年第2期。
[57]李鸻:《通过契约实现行政任务:美国环境自愿协议制度研究》,《行政法学研究》2014年第2期。
[58]罗豪才、宋功德:《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
[59]廖红、朱坦:《德国环境政策的实施手段研究》,《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第12期。
[60]李红利:《日本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经验与启示》,《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5月号。
[61]刘慧、郭怀成、詹歆晔等:《荷兰环境规划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环境保护》2008年第10期。
[62]卢剑锋:《试论协商性行政执法》,《政治与法律》2010年笔4期。
[63]李龙:《论协商民主——从哈贝马斯的“商谈论”谈起》,《中国法学》2007年第1期。
[64]林明锵:《行政契约法论》,台湾大学《法学论丛》第24卷第1期。
[65]卢宁川等:《企业采用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方法的意愿调查》,《污染与防治》2006年第4期。
[66]廖文升:《民主协商机制在公安执法中的语义、功能及运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67]李艳芳、吴凯杰:《论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与定位——兼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68]刘叶玲:《欧盟竞争法中环境协议的分析与借鉴》,《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69]刘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9年1月(下旬刊)。
[70]罗云方等:《新疆生态环保行政约谈探析》,《法制与经济》2013年第11期。
[71]刘宗德:《公私协力与自主规制之公法学理论》,《月旦法学杂志》2013年第6期。
[72]龙著华:《论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在广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适用》,《区域发展战略》2012年第4期。
[73]李志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终端能效项目”正式启动》,《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2期。
[74]李挚萍:《20 世纪政府环境管制的三个演进时代》,《学术研究》2005年第6期。
[75][荷]马顿·德洪:《荷兰环境协议:分担可持续工业发展的责任》,《UNEP产业与环境》(中文版)1999年第1—2期。
[76]马士国:《基于市场的环境规制工具研究述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2期。
[77]马小明、赵月炜:《环境管制政策的局限性与变革——自愿性环境政策的兴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6期。
[78]莫于川:《非权力行政方式及其法治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79][日]木佐茂男:《公害防止协定的行政法分析》,牟宪魁、张荣红译,《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年第4期。
[80]《宁波人民政府与同方泰德签署低碳节能战略合作协议》,《智能建筑》2015年第10期。
[81]钱水苗、巩固:《论环境行政合同》,《法学评论》2004年第5期。
[82]秦颖、徐光:《环境政策工具的变迁及其发展趋势探讨》,《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12期。
[83]秦颖、王红春:《企业参与自愿环境协议的驱动力探析》,《生态经济》2013年第4期。
[84]任红梅:《税务行政合作理念探析》,《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85]任志宏、赵细康:《公共治理新模式与环境治理方式的创新》,《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86]孙兵、黎学基:《理念重述与制度重构:行政执法协商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87]孙慧洁、陈可石:《荷兰环境规划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开发研究》2013年第6期。
[88]沈岿:《关于美国协商制定规章程序的分析》,《法商研究》1999年第2期。
[89]孙世春:《日本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建立及其管理机制》,《日本研究》1993年第4期。
[90]苏晓红:《环境管制政策的比较分析》,《生态经济》2008年第4期。
[91]孙笑侠:《契约下的行政——从行政合同本质到现代行政法功能的再解释》,《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3期。
[92]孙宇飞等:《日本与德国环境政策的比较》,《环境保护》2009年1期。
[93]石佑启:《论公共行政变革与行政行为理论的完善》,《中国法学》2005年第2期。
[94][日]畠山武道:《行政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邱昌茂译,《法学思潮》2015年第1期。
[95][日]田中二郎:《公法契约的可能性》,肖军译,《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
[96]王灿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法律反思》,《环境保护》2009年第17期。
[97]温东辉、陈吕军:《美国新环境管理与政策模式:自愿性伙伴合作计划》,《环境保护》2003年第7期。
[98]王丰、张纯厚:《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启示》,《日本研究》2013年第2期。
[99]王凤才:《生态文明: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6期。
[100]温辉:《论行政和解的理论基础》,《法学杂志》2008年第3期。
[101]王惠娜:《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在中国情境下能否有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9期。
[102]王惠娜:《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与管制压力的关系:来自经济模型的验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5期。
[103]王锴:《行政法上请求权的体系及功能研究》,《现代法学》2012年第5期。
[104][法]维拉希尔·拉克霍、埃德温·扎卡伊:《法国环境政策40年:演化、发展及挑战》,郑寰、潘丹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05]乌兰:《论政府环境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学术交流》2006年第9期。
[106]王利民:《论合同的相对性》,《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107]魏涛:《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资料通讯》2006年第7—8期。
[108]王拓涵:《环境保护中的政府与公民社会:“从主导到合作”——一个研究述评》,《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109]吴卫星:《行政契约在环境规制领域的展开》,《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110]王锡锌:《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从管理主义模式到参与式治理模式》,《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
[111]吴霞:《探析环境行政领域中的契约方式——以日本公害防止协定为进路》,《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
[112]王笑原、闫海、涂军桥等:《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模式在荆州纺织印染行业的实践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第2期。
[113]王学辉、邓蔚:《价值的超越:以交往正义的新视角诠释行政诉讼协调和解机制》,《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1期。
[114]王学辉、张治宇:《迈向可接受性的中国行政法》,《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115]王勇:《政府规制视角下我国环境信访成因解析》,《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16]肖北庚:《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之民主性困境及突围》,《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17]薛冰、孙录见:《行政决策的功能定位与听证笔录的效力——基于商谈理论的视角》,《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18]薛冰、岳成浩:《行政决策听证议题形成中的公民话语权保障——基于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
[119]徐博嘉:《行政协商制度基本问题分析》,《行政与法》2013年第10期。
[120]谢晖:《论规范分析方法》,《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121]熊樟林:《“非正式行政行为”概念界定——兼“非强制性行政行为”评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122]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23]叶必丰:《行政和解和调解:基于公众参与和诚实信用》,《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5期。
[124]尹海涛、王峰:《自愿性环保项目:动机和绩效》,《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5辑。
[125]杨解君:《论行政法理念的塑造——契约理念与权力理念的整合》,《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26]杨建顺:《行政强制中的和解——三环家具城案的启示》,《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27]于良春、黄进军:《环境管制目标与管制手段分析》,《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
[128]杨临宏、马琼丽:《行政中的协商机制初论》,《思想战线》2013年第2期。
[129]余凌云:《论行政契约的救济制度》,《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30]杨小君:《契约对依法行政的影响》,《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31]余湘青:《公安行政法维度内的非权力行政方式》,《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32]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33]叶知年、陈秀瑜:《我国环境合同社会化发展探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34]张保伟、樊琳琳:《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协商民主的协调发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135]郑春燕:《诱导型下的口头行政契约》,《中外法学》2010年第4期。
[136]郑春燕:《行政任务取向的行政法学变革》,《法学研究》2012年第4期。
[137]郑春燕:《程序主义行政法治》,《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
[138]朱海伦:《环境治理中有效对话协商机制建设——基于嘉兴公众参与环境共治的经验》,《环境保护》2014年第11期。
[139]张弘:《行政合同特权与法律控制》,《辽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40]赵红:《外部性、交易成本与环境管制——环境管制政策工具的演变与发展》,《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41]中国节能协会:《中国终端能效项目中的自愿协议项目全面招标》,《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2005年第6期。
[142]周建华等:《清洁生产技术、政府责任与行业协会职能——以温州合成革行业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7期。
[143]章剑生:《作为协商性的行政听证——关于行政听证功能的另一种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44]周珂、腾延娟:《论协商民主机制在中国环境法治中的应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45]张淑芳:《行政强制执行中的行政让渡》,《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5期。
[146]郑亚南:《自愿性环境管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创新》,《环境经济杂志》2004年第5期。
[147]朱新力、唐明良:《行政法总论与各论的“分”与“合”》,《当代法学》2011年第1期。
[148]朱晓青、李晓光:《行政合同特权探析》,《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49]张玉录:《行政协商: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救济法基础——兼论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的对接》,《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50]张元友、叶军:《我国环境保护多中心政府管制结构的构建》,《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151]周佑勇:《作为过程的行政调查——以食品卫生领域为观察》,《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
[152]张忠、陈伏淋:《协商执法:行政执法新模式初探》,《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5期。
(三)学位论文
[1]毕洪海:《合作行政法:现代公共治理的一种法律框架》,北京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2]程建:《互动性行政行为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3]曹景山:《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模式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蔡武进:《现代行政法治理念下的行政协商——一种诠释现代行政法治理念之行政方式》,武汉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5]丁保河:《论协商式行政——一种新行政法治主义理念》,北京大学2008年博士毕业论文。
[6]丁曜:《协商规制视野下的柔性执法方式研究——以上海市水务行政执法为实证对象》,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7]郭红欣:《环境保护协定制度的构建》,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8]黄俊凯:《环境行政之实效性确保》,台湾政治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
[9]纪子千:《论自愿式环境协议行政法方向的立法框架》,安徽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10]李程:《自愿性环境协议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1]芦丹:《论协商民主理论下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2]李玲:《日本公害防止协定制度研究及其借鉴》,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3]李忠浩:《环境协议制度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
[14]马士国:《环境规制机制的设计与实施效应》,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5]瞿慧:《协商性行政执法在征收拆迁领域的运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毕业论文。
[16]宋国:《合作行政的法治化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17]邬伊文:《公安行政复议的协商性功能研究——以听证程序为拓展机制》,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18]王正斌:《行政行为类型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9]相焕伟:《协商行政:一种新的行政法范式》,山东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
[20]许继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苏州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21]杨帆:《行政立法程序新探——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
[22]张雪妍:《环境行政自愿协议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3]郑亚南:《自愿性环境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四)报纸文献
[1]董碧娟:《企业既算经济账又算环境账》,《经济日报》2018年5月11日第5版。
[2]方雪萍:《节能“自愿”在我国方兴未艾 钢铁业成为节能自愿协议试点》,《中国冶金报》2006年5月30日第8版。
[3]郭丽君:《工信部与中国移动签署〈节能自愿协议〉未来三年中国移动将节电118亿度》,《光明日报》2009年11月22日第5版。
[4]何振红:《节能自愿协议:步入黄金时代》,《经济日报》2006年6月3日第5版。
[5]罗豪才:《公域之治中的软法》,《法制日报》2005年12月15日第9版。
[6]金国军:《探索新机制 江西签首个节能自愿协议》,《中国工业报》2010年5月24日第A04版。
[7]李禾:《环境保护税不是增负,而是减负》,《科技日报》2017年2月3日第8版。
[8]宋功德:《我国公共行政模式之变——从单向管理转向合作行政》,《人民日报》2009年6月24日第15版。
[9]唐乐:《南京:十企业签定“节能自愿协议”》,《中华建筑报》2006年6月10日第1版。
[10]朱狄敏:《建立环境保护协商民主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28日第A07版。
[11]张华甲:《工信部与中国移动签节能自愿协议》,《中国工业报》2009年11月12日第A01版。
[12]张俊:《环境管理引入行政合同能不能管住污染?》,《中国环境报》2010年11月29日第6版。
[13]周荣顺、唐念泉:《我市新增22 家企业签订节能自愿协议》,《淄博日报》2011年5月3日第1版。
(五)电子文献
[1]姜明安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试拟稿)》,2018年5月9日(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Html/Article_26210.shtml)。
[2]罗豪才:《为了权利与权力的平衡》,2015年2月9日(http://www.aisixiang.com/data/76223.html)。
[3]唐靖初:《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答记者问》,2018年3月17日,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zhibo/content_50714036.htm)。
[4]王学辉:《行政协商的兴起与治理逻辑》,2015年2月8日(http://www.aisixiang.com/data/68997.html)。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2015年3月5日(http://www.chin-areform.net/2010/0116/9805.html)。
[6]最高人民法院:《“两高”发布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2016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官网(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33681.html)。
(六)其他
[1]刘宗德:《中华民国环境保护之法制与手法》,1997年5月3日于韩国汉城召开之东亚行政法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之报告。
[2]刘宗德主持:《99年度“环境保护协定推广及辅导签订”专案工作计画成果报告》,2010年印制。
二 外文参考文献
(一)图书
[1]Carraro,C.,Lévêque,F.,Voluntary Approaches in Environmental Poli cy,Netherlands:Springer,1999.
[2]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urhood: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E.Croci(ed.),The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Voluntary Agreements: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Issues,Netherlands:Springer;Softcover Reprint of Hardcover 1st ed.,2005.
[4]Hoffman,A.,Carbon Strategies:How Leading Companies are Reducing their Climate Change Footprint,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7.
(二)论文
[1]Andrews,R.N.,Charm,J.,Habicht,H.,Knowlton,T.,Sale,M.,Tschinkel,V.,“Third-Party Auditing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rns:U.S.Registration Practices for ISO 14001”,Retrieved February 25,2007,from http://www.ndol.org/documents/emsreport.Pdf.
[2]Darnall,N.,& Sides.,“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Programs:Does Certification Matter?”,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Vol.36,No.1,2008.
[3]Gamper-Rabindran,S.,“Did the EPA’s Voluntary Industrial Toxics Program Reduce Emissions?A GIS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al Impacts and ByMedia Analysis of Substitu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Vol.52,2006.
[4]Hoffman,A.,“If You’re Not at the Table,You’re on the Menu”,Har Hard Business Review,October,2007.
[5]Jiang,R.J.,&Bansal,P.,“Seeing the Need for ISO14001”,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Vol.40,No.4,2003.
[6]Khanna,M.,& Damon,L.A.,“EPA’s Voluntary 33/50 Program:Impact on Toxic Release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Firm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Vol.37,No.1,1999.
[7]Lyon,Thomas P.and Kim,Eun-Hee,“Greenhouse Gas Reductions or Greenwash?:The Doe’s 1605b Program”,Retrieved June 18,2018,from http://ssrn.com/abstract=981730.
[8]Matthews,D.H.,Lave,L.,& Hendrickson,C.,“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Informing Organizational Decisions(Final Report)”,Retrieved June 18,2018,from https://cfpub.epa.gov/ncer_abstracts/index.cfm/fuseaction/display.highlight/abstract/1758/report/F.
[9]Maxwell,J.W.,Lyon,T.P.,Hackett,S.C.,“Self-Regulation and Social Welfar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Vol.43,No.2,2000.
[10]Philip J.Harter,“Negotiating Regulations:A Cure for Malaise”,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Vol.3,No.1,1982.
[11]Vidovic,M.,& Khanna,N.,“Can Voluntary Pollution Prevention Programs Fulfill Their Promises?Further Evidence from the EPA’s 33/50 Program”,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Vol.53,2007.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