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建英:《1980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
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陈墨:《张艺谋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陈墨:《中国电影十导演》,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陈平原、山口守主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犀禾、石川主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程季华等:《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封敏:《中国电影艺术史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韩少功、蒋子丹主编:《失控与无名的文化现实》,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韩少功、蒋子丹主编:《是明灯还是幻象》,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郝舫:《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郝建:《硬作狂欢》,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华明:《西方先锋派电影史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李欧梵:《都市漫游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皖:《我听到了幸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李银河编译:《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走自己的路》,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版。
郦苏元、胡克、杨远婴主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刘树生:《中国第五代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二十世纪基督教神学引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 1977年以来》,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罗钢、刘向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罗雪莹:《红高粱:张艺谋写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作家出版社 2002年版。
粟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王潮选编:《后现代主义的突破——外国后现代主义理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王朔:《王朔文集》,华艺出版社1994年版。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吴文光:《革命现场1966》,台北时代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1993年版。
吴子牛:《吴子牛:晚钟为谁而鸣》,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颜纯钧:《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杨远婴、潘桦、张专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张献民:《看不见的影像》,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朱大可、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德发:《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朱日坤、万小刚主编:《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德]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渠东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阿兰·谢里登:《求真意志——米歇尔福柯的心路历程》,尚志英、许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福柯:《性史》,张廷琛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法]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彬、洪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岛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法]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当代电影分析》,吴佩慈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法]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版。
[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布兰特利·沃马克、詹姆斯·R. 汤森:《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王逢振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美]约翰·费克斯:《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陈丽贵、李泳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苏]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苏]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以色列]S.N. 爱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论》,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