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增强、李书文:《1999年以来李大钊研究述评》,《高校社科动态》2006年第4期。
曹建英:《建国以来曾国藩洋务思想研究述评》,《湘潭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陈发扬:《近十年左宗棠研究初探》,《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陈峰:《走出“史学危机”: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反省与重塑》,《史学月刊》2019年第8期。
陈梁芊:《21世纪以来王韬研究综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陈廷湘、李晓宇、李常宝:《近三十年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巴蜀书社2012年版。
陈雪娇:《王韬思想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成晓军:《近十年来曾国藩研究述评》,《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7期。
迟云飞:《趋向与问题——近40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安徽史学》2019年第1期。
储文静:《新世纪以来李大钊研究综述》,《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
褚金勇:《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第三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春梅:《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其他——郑大华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崔云伟、刘增人:《2000年代鲁迅与当代中国研究综述》,《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崔云伟、刘增人:《2003年鲁迅研究论文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崔云伟、刘增人:《2004年鲁迅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崔云伟、刘增人:《2005年鲁迅研究综述》,《长江师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崔云伟、刘增人:《2006年鲁迅研究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9期。
崔云伟、刘增人:《2007年鲁迅研究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9期。
崔云伟、刘增人:《2009年鲁迅研究综述》,《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崔云伟、刘增人:《2010年鲁迅研究综述》,《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丁晓杰:《蔡元培研究综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董美英:《近二十年来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综述》,《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10期。
段炼:《近二十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史学月刊》2015年第1期。
段云章、周兴樑:《建国以来孙中山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1期。
傅德华、于翠艳:《百年冯桂芬研究概述》,《史林》2010年第2期。
高军:《简论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龚书铎、董贵成:《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郭常英、张朋:《第二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史学月刊》2010年第12期。
郭若平、徐文彬:《新世纪以来五四运动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4期。
郭世佑、蒋金晖:《五十年来大陆学者关于辛亥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述评》,《东南学术》2000年第4期。
何亦聪:《近30年来周作人研究综述》,《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侯杰:《大陆近百年梁启超研究综述》,《汉学研究通讯》总第95期。
侯杰、林绪武:《省思与超越——近十年来梁启超研究之探讨》,《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
胡维雄:《20世纪90年代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胡晓:《建国初期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述评》,《安徽史学》2009年第6期。
黄开发:《新时期周作人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90年第5期。
黄克武:《略论梁启超研究的新动向》,《文史哲》2004年第4期。
黄来生:《绩溪胡适研究综述》,《徽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黄造煌:《近二十年来梁漱溟思想研究综述》,《高校研究动态》2010年第4期。
暨爱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姜振昌、王世炎、王寒:《新世纪鲁迅研究综述》,《东岳论丛》2003年第3期。
蒋俊、李兴芝:《建国以来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潮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4期。
金观涛、刘青峰:《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5期。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金涵:《龚自珍哲学思想研究》,《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第7期。
金涵:《魏源思想研究》,《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第8期。
康有为:《〈大同书〉研究综述》,《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孔祥吉:《纪念林则徐诞辰20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1期。
孔祥宇、朱志敏:《90年代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
兰梁斌:《“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史学月刊》2015年第6期。
李承贵:《建国以来严复思想研究综述》,《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
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十年研究述评》,《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李艳红:《近十年来严复思想研究综述》,《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李振:《建国后十七年学界对李鸿章研究述评》,《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7期。
立早:《近年来李鸿章研究综述》,《湘潭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林晨:《“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9期。
林飞鸾:《建国以来康有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概述》,《中山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林家有:《建国以来孙中山民族主义研究述评》,载《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5年。
林有能:《近年来林则徐学术研究综述》,《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5年第2期。
林瑜、胡修雷:《跨国视野下的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14年12月。
刘爱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在中国传播的研究成果综述》,《实事求是》2012年第3期。
刘仓:《建国初期胡适思想批判运动研究综述》(www.iccs.cn/conten)。
刘春勇、范福林:《“国际鲁迅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论坛:北京论坛”会议综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2期。
刘纯:《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
刘峰、段淑娟:《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作研究述评》,《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第5期。
刘黎红:《近10年来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1年第11期。
刘平、郑大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述评》,《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刘泱泱:《左宗棠研究述评》,《求索》1986年第2期。
刘玉清:《近十年来关于孙中山研究的新观点综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刘子凌:《世界的,也是鲁迅的——“世界视野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7期。
龙海燕、彭平一:《近二十年来黄兴思想研究综述》,《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
罗志田:《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两点反思》,《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
马啸:《国内五十年来左宗棠在西北活动研究述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马轩:《胡适研究综述》,《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4期。
倪俊明:《郑观应研究综述》,《文史哲》2003年第1期。
牛利鹏:《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综述》,《民族论坛》2016年第10期。
欧阳哲生:《探求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径——欧阳哲生教授访谈录》,《晋阳学刊》2011年第2期。
欧阳哲生:《章太炎研究述评》,《求索》1991年第4期。
欧阳哲生:《作为学科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6期。
潘焕昭:《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7期。
秦帮兴:《龚自珍与经世思潮研究综述》,《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7年第2期。
邱若宏:《蔡元培思想研究综述》,《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饶怀民、王晓天:《曾国藩研究述评》,《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
沈寂:《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学术界》2002年第4期。
宋广波:《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近期研究重点与热点问题》,《学术动态》2008年第14期。
孙颖:《百余年来黄遵宪研究回顾》,《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
王春霞、王颖:《近十年来关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综述》,《中州学刊》2002年第7期。
王尔敏、郑宗义:《中国近代思想研究的回顾》,载《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88年版。
王建朗:《2015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4期。
王建朗:《201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6期。
王建朗:《2017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4期。
王建朗:《中国近代史研究70年(1949—2019)》,《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4期。
王建平、李绪堂:《冯桂芬思想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王利民:《八十年来李大钊思想研究的主要进展与思考》,《河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王明兵:《东亚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王鑫:《学界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思想渊源”的研究综述》,《现代妇女》2014年第5期。
王毅:《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
吴娜、于作敏:《陈独秀思想研究综述》,《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萧守贸:《近年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概述》,《历史教学》2003年第3期。
萧延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关于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的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熊吕茂:《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熊吕茂、李小婧:《20世纪90年代以来魏源研究综述》,《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熊吕茂、刘丽萍:《近年来瞿秋白思想研究综述》,《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熊吕茂、肖高华:《近年来曾国藩研究综述》,《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徐从辉:《新世纪以来的周作人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许苏民:《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亟待实现三大突破》,《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闫铭:《近十年来梁漱溟思想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7期。
闫润鱼:《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4期。
闫润鱼、陆央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
阎书钦:《近十年来国内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5期。
杨芳:《近十年来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热点综述》,《许昌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杨凤城主编:《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汉鹰:《建国以来国内外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研究综述》,《江汉论坛》1986年第1期。
杨洪承:《世纪元年鲁研学术新走向——2001年鲁迅研究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9期。
杨思信:《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综述》,《文史知识》1999年第1期。
杨智勇:《近年来民族复兴思潮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2期。
易竹贤:《胡适其人及胡适研究述评》,《江汉论坛》2005年第3期。
俞祖华:《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研究述评》,《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俞祖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研究述评》,《晋阳学刊》2018年第4期。
俞祖华、王静静:《鲁迅改造思性思想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俞祖华、赵慧峰:《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综述》,《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俞祖华、赵慧峰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研究通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俞祖华:《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研究述评》,《烟台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袁洪亮:《近二十年龚自珍思想研究综述》,《云梦学刊》2001年第2期。
袁洪亮:《近二十年魏源思想研究综述》,《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袁洪亮、张学强:《近二十年魏源经济思想研究综述》,《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曾科:《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第四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2期。
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年版。
翟亚柳:《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邓演达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张静如、侯且岸:《1984年以来李大钊研究述评》,载《李大钊研究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张静、宋娴、李荫萌、丁翠玲:《2008年鲁迅研究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9期。
张军强:《近十五年来中国内地张君劢思想研究综述》,《理论导刊》2008年第12期。
张敏、聂长久:《中国近现代民粹主义思潮研究综述》,《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张铁荣:《周作人研究的动向和展望》,《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12期。
张玉翠:《近十年国内历史认识论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19年第6期。
张治江:《20年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及启示》,《安徽史学》2012年第6期。
张治江、安树彬:《近十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述评》,《理论导刊》2012年第11期。
《章太炎思想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赵慧峰、俞祖华:《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史学月刊》2007年第2期。
赵慧峰、俞祖华:《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综述》,《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赵金鹏:《十年来邓演达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3期。
赵立人:《“康有为与戊戌变法”研讨会综述》,《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赵娜:《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座谈会综述》,《华夏文化》2010年第2期。
郑大华:《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郑大华、贾小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
郑大华、贾小叶:《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郑大华、王毅:《新世纪以来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
郑大华、张宝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盘点之二——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郑大华、张宝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盘点之三——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方法》,《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郑大华、张宝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盘点之四——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动力》,《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郑大华、张宝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盘点之一——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内容》,《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前沿诸问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分期、成就与反思(1949—2019)》,《河北学刊》2019年第2期。
郑东升:《近十年来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综述》,《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郑刚:《近十年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
钟觉民:《魏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邵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周建超、魏吉华:《新世纪陈独秀研究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2期。
周良发:《义理研究的深化与学术视阈的拓展——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述评》,《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1期。
周良发:《郑大华先生的梁漱溟研究》,《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周艳娜:《近十年来陈独秀研究综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邹小站:《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邹小站:《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方法学术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左玉河:《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安徽史学》2009年第1期。